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分析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拔牙时最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虽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但由于这种方法的大量廊用,每年我院因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引起的并发症的绝对数量仍不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37例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资料,旨在总结其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上颌磨牙拔牙术麻醉过程中 ,通常采用腭大孔和上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由于行上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时 ,操作中易刺伤翼静脉丛 ,引起颌面部血肿 ,或者操作不当使麻醉较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需拔除的上颌磨牙 ,多数为死髓牙 ,只有少数为活髓牙。我们将死髓牙均改上齿槽神经阻滞麻醉为颊侧浸润麻醉 ,避免刺伤翼静脉丛 ,从而降低危险性、提高麻醉成功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接受上颌磨牙拔牙术 5 9例 ,男性38例 ,女性 2 1例 ,平均年龄 43岁。活髓牙 8例 ,死髓牙 5 1例。活髓牙中 2例为外伤引起纵裂不能修复者 ,3例为牙松动 ~ 度要求拔…  相似文献   

3.
邹群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57-1259
目的探讨盐酸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下颌后牙需行拔牙或拔髓治疗的患者100例(117颗),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61颗)和对照组(50例,56颗),分别使用盐酸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和利多卡因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麻醉完全率分别为88%和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药物均不引起血压、心率的明显变化,两组内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使用盐酸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定,对患者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验证低浓度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对老年心血管病拔牙术的局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33例患者395颗牙进行齿槽神经传导阻滞麻醉或局部黏膜下浸润麻醉,观察在注射过程及术后的副反应及麻醉效果。结果 上、下颌局麻完全及良好率为100%。对血压、心率无影响,未发生副作用。结论 布比卡因复合麻醉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腔科局麻药。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学会口腔学会口腔外科专题讨论会于1986年8月26—28日在沈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正式代表70名、列席代表70名。会议共收到论文243篇,大会报告60余篇。这次口腔外科专题讨论会是建国以来首次召开的牙槽外科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麻醉、拔牙及拔牙并发症 1. 麻醉:通过解剖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从口外下颌支前缘进针的下颌神经阻滞新方法优于颌角下进针,并能同时麻醉下齿槽、颊及舌神经。临床口腔手术观察发现,布比卡因是一种具有低浓度、高  相似文献   

6.
<正> 对患三叉神经第三枝痛的病人,如果用长效麻醉剂(Marcaine)进行颏神经或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二十四小时后无疼痛发作,则可采用无水酒精封闭下齿槽神经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其效果较冷冻破坏法为佳。作者介绍了在X 线照片对照下准确地进行下齿槽神经注射的方法。让病人坐在放射科的牙科治疗椅上,先用含有肾上腺素的2%的利多卡因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将一个27号针头安在2 ml 的注射器上。然后用一带弹簧钢夹将一安全链系在针头上。象常规的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一样,将针头剌向下颌孔的位置,直到针头触及下颌骨为止。这时再试以抽吸。见注射器内无回  相似文献   

7.
阿替卡因与普鲁卡因麻醉下拔牙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阿替卡因(碧兰麻)与普鲁卡因在拔牙术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12例患者的14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粘膜下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对其麻醉注射时及拔牙时疼痛程度、麻醉持续时间进行分析。结果: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时注射疼痛明显小于普鲁卡因;拔疼痛程度小于或趋向小于普鲁卡因,麻醉良好率为91.7%;阻滞麻醉时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普鲁卡因。结论:阿替卡因忆部渗透力强,浸润麻醉安全、有效,阻滞麻醉可持续较长时间,是一种高效的口腔科专用局部麻醉剂。  相似文献   

8.
下颌阻生齿的拔除在拔牙术中较为复杂、偶有引起下齿槽神经的损伤.使病人出现半侧下唇麻木。有关此方面并发症的报道国内很少,现将笔临床所遇12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引起视力障碍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30岁 ,因右下后牙部龋坏来院就诊。临床诊断 :6 残冠。患者要求拔除。既往无过敏史 ,心肺正常。当即采用 2 %利多卡因常规行右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和舌神经、颊长神经麻醉。注入药后约 2min。患者感至左眼视力模糊 ,视物不清。检查左眼瞳孔散大 ,右眼正常 ,呼吸、血压、脉搏正常 ,其它也无不良反应 ,故未做特殊处理。视力模糊持续约 10min后自行恢复正常视力。观察 30min后无特殊情况 ,继续拔牙。在拔牙时有疼痛 ,又以同样麻药同样方法注入后很快又发生同样视力模糊现象。征得患者同意后 ,改用 2 %普鲁卡因进行麻醉 ,麻醉前作普鲁…  相似文献   

10.
患者XXX,男性,54岁,汉族.因左下后牙食物嵌塞致咀嚼疼痛求治.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一),(?)垂直位,无对(牙合)伸长.探诊(—),叩诊(—),龈正常,即在下齿槽神经加颊长神经阻滞麻醉下拔除(?)手术顺利,出血不多,创口以无菌纱块压迫止血,嘱拔牙术后注意事项,1小时后患者自觉左面颊  相似文献   

11.
拔牙术中局麻镇痛不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兰州医学院口腔系季志革兰州市口腔医院邓茂林拔牙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局麻安全可靠,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拔牙术中镇痛不全或麻醉失败的病例。麻醉是否失败,可根据病人呈诉,针刺局麻神经支配区及术中表现来判断,但这种方法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正畸拔牙中药物注射疼痛及麻醉效果,为碧兰麻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67例患者152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用利多卡因和碧兰麻进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对注射痛和麻醉效果等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碧兰麻注射时无痛和轻度痛93.42%(7l/76),麻醉完全73.68%(56/76),良好18.42%(15/76);利多卡因注射时无痛和轻度痛为61.84%(47/76),麻醉完全34.2l%(26/76),良好53.95%(41./76);VAS法相差3.6l。结论 碧兰麻注射痛和拔牙痛明显小于利多卡因,注射痛轻,局部渗诱力强,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与新型局麻药物阿替卡因在拔牙术中药物注射疼痛及麻醉效果,为阿替卡因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83例患者93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用利多卡因和阿替卡因进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对注射痛和麻醉结果等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阿替卡因注射无痛11.6%(5/43)或轻度痛为79.1%(34/43),麻醉完全72.1%(31/43)或良好18.6(8/43);利多卡因注射无痛0或轻度痛为62.5%(25/40),麻醉完全32.5%(13/40)或良好52.5%(21/40);VAS法相差3.66。结论:阿替卡因是一种高效的口腔局部麻醉剂,注射痛和拔牙痛明显小于利多卡因,注射痛轻,局部渗透力强,麻醉效果良好,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下唇麻木是下齿槽神经麻醉或受损时的临床表现,其病因较复杂,临床常有误诊。我科近年收治两例下唇麻木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是应用显微外科重建下齿槽神经,并把这些原则阐述得更为详细,特别讨论了麻醉、手术方法、神经移植和近侧端组织学检查。降压全身麻醉,在去除下齿槽神经管的骨髓时,可减少手术野出血,病人头高位出血更少,最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把手术台旋转180°,可让大夫更靠近手术野。血压带应安放在病人大腿部,以免血压带经常膨胀,妨碍术者的手臂接近手术野。  相似文献   

16.
下颌神经麻醉后出现周围神经面瘫可分为即发型或迟缓型。即发型在注药后数分钟内即可发生,其恢复与麻醉时间长短一致,3h左右。迟缓型可在往药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恢复时间视神经损伤程度而定,一般可为1~6周不等。1案例患者女36岁,因手术拔除右下阻生智齿而行下颌神经及舌神经阻滞麻醉,分别注入配制有1:80.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1.sml及2.sml,麻醉效果良好,牙齿拔出顺利,手术过程中未出现面神经麻痹,第川拆线时,未见异常,拔牙创口愈合顺利;2周后病人固完全性右下颌运动神经原因面瘫而复诊,检查:拔牙约半月后病人初…  相似文献   

17.
成武 《海南医学》2011,22(14):76-77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验组:患者第一次拔牙采用利多卡因肾上腺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同一患者第二次拔牙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种药物麻醉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结论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用于拔牙时麻醉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8.
<正> 干槽症是拔牙术后口腔常见的感染症之一。表现为拔牙术后2—4天出现拔牙创面凝血溶解消失,最后暴露、局部疼痛、口臭明显、张口受限,白细胞升高和全身不适等。干槽症是纤维蛋白溶解性炎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科自1988年以来应用灭滴灵与强的松并用治疗50例获良好效果。治疗方法:常规消毒,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将感染的牙槽窝创面用3%双氧水及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将齿槽窝内的腐败坏死组织除去后,将备好的等份强的松和灭滴灵药粉置入齿槽  相似文献   

19.
Akinosi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kinosi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术是一种闭口状态经口内注射同时麻醉下齿槽神经、舌神经和颊神经的方法。本文对120例需拔除下颌牙的病人施行本法,成功率为95%,麻醉显效均在5min以内,无一例发生回抽血阳性及并发症。本文提示该法具有成功率高,麻醉显效快,一针同时麻醉三条神经及闭口位进针的优点,尤其对张口受限及精神紧张的患者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下颌骨骨质及神经分布的解剖特点,以往在拔除下颌牙时,常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这样不仅麻醉范围广,还由于神经分布的变异及对侧吻合支的交叉支配,拔牙时仍有麻醉不全之感,因此常同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笔者采用碧兰麻单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