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45岁,因"前臂萎缩无力并双下肢痉挛1月余"就诊,行走呈痉挛步态,需他人搀扶。无家族病史。专科检查: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膝腱反射活跃,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霍夫曼征阳性。肌电图:椎旁肌、骨间肌及胫前肌有束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颅MR检查:T2WI轴位双侧内囊后肢后部见对称性斑点状高信号,冠状位T2WI示双侧内囊  相似文献   

2.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15岁,1994年4月患脊膜瘤(颈5一胸1平面),手术切除,术后患者患肢肌力恢复至5级,可正常行走上学过2a,并能参加学校体育课。1997年2月,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走路笨拙,且逐渐加重,门诊查体: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偏低,双下肢肌张力偏高。双上肢,左下肢肌力接近5级,右下肢肌力4级。胸4以下痛觉减退,关节位置觉轻度异常。双下肢位反射活跃,巴格斯基征阳性。1997年2月匕日在当地行颈部MRI检查,结果:颈椎曲度正常,诸椎体、椎间隙未见异常;颈3-6椎体水平脊髓增粗,T2W像信号高,诊断难以确定,可疑为脱髓鞘病…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6个月,呈阵发性针刺样,活动后加剧,平卧休息后缓解,同时颈部活动受限,右上肢、右手麻木,左上肢疼痛.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未见明显侧凸及后凸畸形.颈、胸椎棘突压痛,叩击痛明显,右上肢、手感觉较左侧减退.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实验室检查:血沉35.00 mm/h.C反应蛋白5.14 mg/L.X线平片:第7颈椎及右侧横突骨质密度增高(图1).CT:第7颈椎椎体及右侧横突骨质密度增高,边缘不光整,呈毛刷状(图2).MRI:颈7椎体T1WI、T2WI均呈低信号,其横突及部分棘突信号异常,右侧较明显,椎管内见等T1等T2纵行条状信号(图3、4),边缘欠清楚,增强后轻度强化,局部脊髓受压向左偏.考虑为感染性病变.患儿行颈7椎体占位活检术,术中见颈椎前方约6 mm×3 mm鱼肉样组织.病理诊断:颈7椎体尤因内瘤.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28岁,因"间断头痛4月余"于2016年2月22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神经系统查体:双下肢肌力4级,双上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其余未见异常。入院行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左侧颞顶部见一肿块影,呈分叶状,大小约6 cm×6 cm×5 cm,T1WI呈稍长、长T1信号,T2WI呈稍长、长T2信号,可见较多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中央未见强化,肿块与小脑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17岁。盗汗 3个月 ,腰痛 2个月 ,加重伴双下肢活动障碍 2周。查体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T4椎体处轻微后突畸形 ,L3、4椎体处轻叩痛 ,双侧T4平面以下痛、触觉减退 ,右侧较左侧明显 ,右侧腰椎旁肌紧张 ,腰椎活动受限 ,上肢肌力Ⅴ级 ,屈髋肌力Ⅱ级 ,屈膝肌力Ⅲ级 ,伸膝肌力Ⅱ级 ,屈踝伸踝Ⅲ -Ⅳ级 ,跟腱反射亢进 ,巴氏征 ( ) ,踝阵挛( )。X线片示 :T4椎体变扁 ,其上缘骨皮质吸收破坏 ,L3 4椎间隙变窄 ,椎旁软组织肿胀 ,L3椎体右侧骨质吸收破坏 ,椎体变扁 ,右侧腰大肌肿胀。B超示 :L3右侧椎旁可见无回声区 ,厚度约 1…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男 ,1岁 3月龄。 3个月前从床上坠落 ,头部着地。昏迷 ,无呕吐 ,抽搐。约 1h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减少 ,不能持物。伤后 8h行 CT检查示 :右侧基底节区一约 0 .7cm× 0 .5 cm椭圆形低密度区 ,CT值为 2 3Hu。经药物治疗痊愈。再入院 3d前走路跌倒致额部外伤。再次昏迷。伤后右侧肢体活动减少 ,以右下肢为重 ,不能言语。查体 :神志清 ,运动性失语 ,右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 级 ,右下肢肌力 ~ 级。右巴氏征阳性。入院后第 5天行 MRI检查示 :1左侧基底节区 T1 WI,T2 WI均为高信号。2右侧基底节区 T1 WI低信号 ,T2 WI高信号…  相似文献   

7.
颈段椎管内血管周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主因"双上肢麻木、力弱伴枕颈痛2个月,排尿障碍1月余"就诊,曾于3年前接受椎间盘手术。查体:左上肢肌力4级,对指笨拙;右上肢肌力3级,远端差;左下肢肌张力痉挛性增高;右下肢肌力4级。巴宾斯基征阳性;左上肢、右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左侧位置觉丧失。颈部MRI:于C2~3椎体  相似文献   

8.
脊髓纵裂1例     
患者女,24岁,车祸致腰背部疼痛伴下肢麻木3h入院。查体:胸腰段棘突压触及扣击痛,双下肢运动可,躯干无明确感觉障碍平面,足背动脉搏动好,双侧股四头肌、胫前肌、拇长伸肌、小腿三头肌肌力为Ⅴ级,肌张力不高,双膝、跟腱对称,巴氏征及克氏征未引出。X线片示:胸11、12椎体呈楔行改变,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骨折。CT示:胸10~12椎体形态异常,前后径小,椎体及附件未见骨折,胸11椎体前缘见裂隙影,周围见骨质硬化(图1),椎管内见平行排列的两个圆形软组织密度影。MRI示:胸9、11、12椎体形态不规则,胸11椎体见异常信号影,T1WI、T2WI均呈低信号,FST2…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54岁。因左上肢麻木、疼痛4年,四肢麻木并行走乏力1年余入院。患者于4年前开始出现左上肢麻木不适,1年前渐出现右上肢及双下肢麻木。外院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6~7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先后在2所医院按颈椎病治疗无效,在某医院拟行推拿等手法治疗,患者放弃,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无头晕、头痛等不适。查体:轻度颈短缩畸形,头颈活动略受限。颈部以下浅感觉减退,以四肢尤甚。闭目难立,双上肢无震颤,指鼻试验(-)。腹壁反射减弱,肛周感觉麻木,肛门括约肌反射存在。四肢肌力Ⅳ 级,上、下肢无显…  相似文献   

10.
骨淋巴管瘤病误诊为椎脊转移性恶性肿瘤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骨淋巴管瘤病误诊为椎脊转移性恶性肿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61岁。因进行性双下肢行走困难3个月,于2008—09—16入院。人院检查: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眼运动正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营养正常,有不自主抽搐,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双下肢振动觉及位置觉减退,双侧指鼻试验正常,跟膝胫试验不合作,双侧踝关节内收,双脚有不自主抽动,RM:T2WI及T1WI矢状位、T2WI横断位示多个胸腰椎骨质信号异常,呈跳跃性改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大小不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部分上胸椎水平后背部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附件亦见类似信号影。部分椎体压缩变扁后凸,压缩相应脊髓,椎间盘未见明显异常。CT:左肾、输尿管上段可见多发大小不等高密度影。入院诊断:多发胸腰椎转移性肿瘤伴不全瘫痪。2008—09—28在全麻下行经后路胸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术中见T6~T8椎管内肿瘤组织5cm×2cm×2cm,椎板结构蜂窝样破坏,术中快速切片诊断为淋巴管瘤。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5岁。胸背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3月余,曾接受后腰椎MR检查诊断为L3-4、L4-5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后,短暂缓解。今因症状复发并伴双下肢乏力10天入院。查体:膝关节以下痛觉消失,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双侧跟腱、膝腱反射减弱。MR检查(图1~3):T10椎体层面髓外硬膜下可见一椭圆形占位,大小约2.3cm×1.2cm×0.8cm,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5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3个月伴行走不稳1个月入院。查体:颈7、胸1节段脊柱旁压痛( ),叩击痛( ),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双Hoffman征(),脐以下皮肤浅感觉减弱,四肢腱反射均亢进,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双Babinski征( )。皮肤、黏膜及内脏无恶性黑色素瘤,无先天性巨大痣及ota痣。颈椎MRI示颈7上缘至胸1下缘平面椎管内椭圆形T1W1等信号,T2W1混杂信号病灶;增强扫描示病灶轻度强化,位于硬膜囊内偏左侧,颈3~4椎体平面脊髓可见长T1、T2信号。提示颈7~胸1椎体平面髓外硬膜内占位性病变,以脊膜瘤可能性大,脊髓中央管扩张可能。术中…  相似文献   

13.
【病例】女,49岁,因渐进性双下肢麻木、运动障碍半年,尿潴留4天入院。1个月前不能行走,在外院行胸及腰椎CT检查示胸1011椎管狭窄,诊断“双侧胸椎管狭窄”,建议手术治疗,因经济困难未行手术。4天前出现尿潴留,收入我院。患者有常年服止痛药物史。查体:脉搏82/min,血压100/60 mmHg。营养不良,消瘦,轻度贫血貌,精神萎靡,颈软。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脑神经正常,双上肢指鼻试验欠准,双下肢跟膝胫试验阳性;上肢肌力Ⅴ级,下肢肌力Ⅲ 级;肌张力上肢正常,下肢减弱,双上肢腱反射活跃,双侧霍夫曼征阳性,余病理征未引出;双侧膝腱反射消失,双下肢痛温触…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因胸背部疼痛20 d,双下肢瘫痪1 d入院.既往患结核性脑膜炎在神经内科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3个月. 入院体格检查示: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软,心脏、双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脏、脾脏肋下未触及.颅神经检查正常,双上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T9水平以下痛、温觉消失,腹壁反射消失,双侧跟、膝腱反射消失,巴宾斯基征、奥本海姆征阴性,克氏征阴性.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弯及后凸畸形,T8-9椎体及椎旁有叩痛.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5岁。以"双下肢肌力下降伴大小便失禁5天,腰部疼痛"入院。查体:双侧下肢肌力0级;Hoffmann征未见异常,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和Gordon征双侧均为阳性。MRI:T6至T12髓外硬膜下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稍短T1等T2信号(图1、2),压脂像呈等信号,边界清,较大  相似文献   

16.
1病历简介男,47岁。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上肢麻木,无力。曾按“颈椎病”治疗,症状却进行性加重。5个月后又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10天前因步态不稳,跌倒,尿潴留。查体:神志清,顿软,颈后无压痛。观上肢及双乳头平面以下疼觉消失。双上肢肌力Ⅲ级,双肢肌力Ⅰ级。肌张力增高,双侧膝腱及跟腱反射亢进,踝阵挛(+),双下侧巴彬斯基征(+)。X线片示:C2~C7椎体后见条索状骨化影。CT示:C2~C7椎体后呈高密度,椎管所剩矢状径仅约20mm。诊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C2~C7);并椎管高度狭窄,高位截瘫。治疗:在局麻下行后…  相似文献   

17.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发现颈部肿物1年余,增大伴压痛2个月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既往体健,无相关家族史。专科检查:颈部各棘突无明显畸形压痛,双上肢感觉肌力未见异常,左侧颈后部可见皮肤稍隆起,触诊约6 cm×6 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不易推动,质韧,轻压痛,无红肿。该患者行影像学检查,颈椎MRI示:颈项部颈2~6椎体水平左后侧肌间隙内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大小约5.6 cm×5.4 cm×6.2 cm,T_1WI呈稍低信号(图1a)、T_2WI (图1b)呈稍高信号,其内见多发线条状T_2WI低信号影,压脂相(图1c)呈高信号;DWI (图1d)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诊断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MRI术前诊断脊柱嗜酸性肉芽肿6例,诊断准确率85.7%;MRI示7例病变椎体均呈不规则骨质破坏,椎体变扁或呈盘状改变,6例伴椎旁软组织肿胀,3例冠状面扫描图像示软组织肿块呈套袖状,1例椎间隙轻度狭窄,1例椎弓根受累;T1WI均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呈高信号;5例增强扫描示受损椎体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均表现明显强化,邻近椎间盘信号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有助于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0岁。因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半年,伴双下肢无力1个月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病程中偶伴有尿便障碍,既往健康,长期饮酒史,2两/日。入院时查体:BP150/80mm Hg,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清语明,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差。颅神经正常,双下肢肌力4 级,双侧跟膝胫实验欠稳准,右侧病理反射阳性。CT平扫:胼胝体膝部、压部见片状低密度影,胼胝体压部呈膨胀性改变,双侧脑室前角略变窄。MR扫描:矢状位T1WI见胼胝体压部呈膨胀性改变,胼胝体压部中层片状低信号(图1)。轴位T1WI见胼胝体压部片状低信号。轴位T2WI见胼胝体压部片状…  相似文献   

20.
脑内脱髓鞘假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57岁.主因"左侧面部抽搐16个月,左侧肢体乏力伴智力下降4个月,抽搐次数增多1个月"入院.查体:口角向右歪斜,左侧肢体肌力5级.头颅MR检查示右侧额叶、双侧胼胝体额部及体部可见团片状及片状异常信号,病变边界较清,信号欠均匀,Tl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上局部呈较高信号(图IA);增强扫描病变无明显强化(图1B),占位效应不明显,邻近脑回增粗、脑沟变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