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糖尿病中医不同证型与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将63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并与38例正常组对照,比较各组血、尿β2-MG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尿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组血β2-MG高于阴虚热盛组(P<0.01),气阴两虚组与阴阳两虚组血β2-MG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组较阴虚热盛组高.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和病情的加重,其β2-MG升高.提示β2-MG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化瘀方对消渴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患者根据辨证分为5型,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痰瘀阻滞型。通过统一的生存质量量表和症状评分表进行治疗前后前瞻性研究。结果: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痰瘀阻滞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不大(P〉0.05)。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痰瘀阻滞型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不大(P〉0.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方能够改善消渴目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症状,提高消渴目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与病理检查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研究资料均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选择治疗时间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共选择86例患者,并采用中医辨证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分型,分别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并观察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损害为Ⅱ级至Ⅲ级中,肝肾阴虚型占比8.14%,气阴两虚型占比9.30%,脾肾气虚型占比24.42%,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损害为Ⅳ级至Ⅴ级中,肝肾阴虚型占比27.91%,气阴两虚型占比13.95%,脾肾气虚型病理占比16.2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患者的肾小球损伤积分、肾小管间质损伤积分、肾血管损伤积分均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比较,脾肾气虚型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理损害最轻,而肝肾阴虚型IgA肾病患者病理损害最严重,但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田维明  王晓亮 《陕西中医》2012,(10):1331-1332
目的:研究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与病理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观察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结果:脾肾气虚型Lee氏分级多集中在Ⅱ、Ⅲ级,肝肾阴虚型多集中在Ⅳ、Ⅴ级,而气阴两虚型在病理分级上较为分散,但各组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Katafuchi各项积分均高于其他两型(P<0.05)。结论:脾肾气虚型IgA肾病患者病理损害较轻,肝肾阴虚型IgA肾病患者病理损害较其他两个证型更为严重,具体相关含义仍需要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5.
曾洁  浦莉俊  郑敏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412-24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C肽、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本证(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标证(湿证、瘀证、痰瘀互结证)辨证分型,同时检测血糖、C肽、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9例,以阴虚燥热证(62.7%)及气阴两虚证(30.5%)为主,多兼有湿证(78.0%),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以脾肾气虚证(72.0%)为主,多兼有瘀证(62.0%),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例,以阴阳两虚证(81.8%)为主,多为痰瘀互结证(72.7%)。本证中脾肾气虚证及阴阳两虚证的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其他证型,而C肽水平低于其他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证中痰瘀证、瘀血证的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湿证组,C肽水平低于湿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本证的演变规律为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标证为湿证-瘀证-痰瘀证。C肽、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可反映中医证型的动态变化,与中医主证标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中医不同证型间骨质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糖尿病中医不同证型与骨质改变的关系,将62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各组骨密度、骨矿量、血、尿无机元素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结果:糖尿病患者骨矿量、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0.01),证型间的差异,依气阴两虚<阴虚燥热<阴阳两虚递减(P<0.05~0.01);血清钙、镁含量以气阴两虚型最低,磷、碱性磷酸酶含量以阴阳两虚型最低,尿钙磷排泄率以阴阳两虚型最高(P<0.05~0.01),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以气阴两虚型最高(P<0.05),气阴两虚型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最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辨证在推断IMN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IMN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各证型间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IMN患者本虚证以脾肾阳虚型居多,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要明显高于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P0.05)。脾肾阳虚型患者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要高于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脾肾阳虚型与水湿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气虚型与水湿证、湿浊证呈正相关(P0.01)。气阴两虚型患者体重指数要明显低于脾肾阳虚组和脾肾气虚组(P0.05)。各组间CKD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BUN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气虚型患者病理分期以Ⅰ期为多(P0.05),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型患者则以Ⅲ期多见(P0.05)。气阴两虚型患者肾脏病理中慢性化及小管间质积分要高于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结论:IMN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有脾肾阳虚型、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阴两虚型患者病情较其余证型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与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关系。方法:设立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而且男女各组相同。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结论: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辨证依据之一。也为气病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8):1051-1053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证候分布、病理分期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60例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病理分期与理化指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证型间病理分期及理化指标等方面的异同。结果:60例IMN患者中,中医证候均以本虚标实证为主。本虚证以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多见,标实证以血瘀证多见,其次为湿热证。本虚证与标实证相关性显示,脾肾气虚证与水湿证、湿浊证呈正相关,脾肾阳虚证与水湿证呈正相关,气阴两虚证与血瘀证呈正相关。中医证型与病理分期相关性显示,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病理分期以Ⅰ、Ⅱ期多见,气阴两虚型病理分期则以Ⅲ期多见。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结果提示,脾肾气虚型24hUp、血清Scr水平均高于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CHO、TG、尿NAG水平高于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URBC计数结果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是IMN的主要证候,本虚证与标实证有一定相关性;气阴两虚型在肾脏病理分期、理化指标等方面变化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儿中4种中医本虚证型的分布,探讨其与尿蛋白水平及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符合脾气亏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4种本虚中医证型的56例蛋白尿患儿,观察各型在蛋白尿患儿中的比例,比较各型患儿的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和转铁蛋白(TRF)的水平。结果:4种本虚型蛋白尿患儿中,脾肾阳虚型最为少见,以气阴两虚型最多,肝肾阴虚型次之。气阴两虚型尿IgG、mAlb含量分别为(257.6±357.8)mg/L、(4 479.7±3 817.3)mg/L,较肝肾阴虚型(61.9±88.4)mg/L、(2 226.1±3 135.3)mg/L显著升高(P<0.05),而β2-MG、α1-MG及TRF均无显著差别。气阴两虚型24h尿蛋白定量较脾气亏虚及肝肾阴虚型均有较明显升高趋势,肝肾阴虚型β2-MG较其他两型有较明显升高趋势。结论: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儿中不同中医本虚证候与尿蛋白组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彭国平  胡锡元  梁淼  熊玮  崔金涛 《中医杂志》2012,53(16):1394-139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DN患者489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肾血流灌注程度分级;再用脉冲波多普勒(PW)观察叶间动脉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结果随着病情的发展,中医证候出现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阳衰瘀阻的演变规律;肾动脉血流灌注随之逐渐降低,经Ridit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髓质内叶间动脉血流频谱指标VS、VD、VM值呈逐渐降低,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阳衰瘀阻组与正常对照组及阴虚燥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髓质内叶间动脉血流频谱指标PI及RI值呈逐渐增高,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阳衰瘀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N的肾血流动力学与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其诊断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2组疗程均为12周。分析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PRO定量、尿RBC计数、尿β2-MG、Scr、BUN、U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治疗组治疗后尿PRO定量、尿RBC计数、尿β2-MG、UA、Scr及BUN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中肝肾阴虚、脾肾气虚型疗效较好,其次为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疗效差。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确切,可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肾养阴汤对糖尿病肾病(DKD)Ⅲ期气阴两虚型患者UACR、UAER、尿β2-MG、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符合糖尿病肾病Ⅲ期诊断气阴两虚型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观察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配合口服中药汤剂胃肾养阴汤,150m L早晚各一次,治疗8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UACR、UAER、尿β2-MG、hs-CRP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UACR、UAER、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β2-MG水平也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肾养阴汤对DKDⅢ期气阴两虚型患者的UACR、UAER、尿β2-MG、血清hs-CRP水平有明显改善,可有效延缓DKD进展,并缓解其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理认为有:瘀血阻络、脾虎气弱、阴虚燥热、肾气亏虚和肝风人络,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胜,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本,兼有瘀血痰浊为标。部分中药具有醛精还原酶抑制活性,可降低红细胞中山梨醇的蓄积。复方治疗多从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补益肾气和炼风通络入手,根据不同医家的认识而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5.
蒋晓松  郭莉 《新中医》2009,(4):34-36
目的:观察梗阻性肾病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规律的变化?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及数理统计分析技术对梗阻性肾病住院手术患者进行样本定群病例的前瞻性研究,建立信息数据库,进行聚类统计分析。结果:梗阻性肾病术前分为脾肾气(阳)虚兼湿浊型、脾肾气虚兼湿热型、脾肾阳虚兼血瘀型、脾肾气虚兼血瘀型、湿热蕴结型、肝骨阴虚型6大证型,术后则分为气阴两虚兼湿浊型、脾肾气虚兼湿浊型、气阴两虚兼湿热型、脾肾阳虚兼血瘀型、睥肾气虚兼血瘀型、湿热蕴结型6大证型。结论:脾肾阳虚兼血瘀、脾肾气虚兼血瘀型和脾肾气(阳)虚兼湿浊型的病人多数延续术前的证候:术后呈现气阴两虚的病例明显增加,术前表现为肝肾阴虚和湿热蕴结型的病人,术后也有很多转为气阴两虚型。术前脾肾气虚兼湿热型病人很多转为术后的脾肾气虚兼湿浊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由消渴迁延而致。究其病机,乃因燥热阴虚日久耗气而致气阴两虚,病情持续发展则阴损及阳可出现阴阳两虚,后期则出现阳衰浊毒瘀阻,且病变过程中又每多夹瘀。故主张本病辨证可分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及阳衰浊毒瘀阻4型,并且每型可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各期相对应,以便临床施治。强调中医辨证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才能取得较佳疗效并能防止变证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二丁二仙汤对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二仙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NAG和β2-MG、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NAG、β2-MG和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Ig G、Ig A、Ig M、CD3+和CD4+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二丁二仙汤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可明显降低NAG和β2-MG水平,增强免疫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夹瘀四组,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及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四组证候按顺序递减即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燥热,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MDA含量明显升高,四组证候按次序递增即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紊乱。  相似文献   

19.
马红珍  何灵芝  陈红波  卢冰 《中医杂志》2011,(17):1483-1485
目的观察IgA肾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123例IgA肾病患者辨证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3型,检测各证型患者血压、生化指标、评定病理分级,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3组证型中肝肾阴虚型血肌酐(SCr)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1);脾肾气虚型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24h尿蛋白定量大于气阴两虚型(P<0.05);脾肾气虚型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型(P<0.01);肝肾阴虚型IgG水平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肝肾阴虚型收缩压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各证型患者病理分级中Ⅲ级、Ⅳ级最多见,共95例占77.24%,但各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以气阴两虚型最多见、病理分级较高,脾肾气虚型患者蛋白尿排泄多但病理改变相对较轻,肝肾阴虚型常伴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57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虚证证候进行了辨证分型的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调查IgA肾病患者57例,对症状、临床指标及病理改变进行评分,统计其出现的频率和积分,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虚证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血尿多见于阴虚及气阴两虚型;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及24h尿蛋白定量偏多与脾肾气虚型密切相关;高血压发生率肝肾阴虚组明显高于脾肾气虚组及气阴两虚组;病理损害程度肝肾阴虚组最轻,明显低于脾肾气虚组及气阴两虚组(P<0.05)。结论:IgA肾病中医虚证的3种主要证型其临床指标和病理改变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