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补肾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西药组(14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中药内外合治法(口服活髓片和中药煎剂,外贴活髓膏)治疗,西药组只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在2个疗程以上。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外周血象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42.9%,观察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象较西药组上升幅度大(P<0.05);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免疫指标均有回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其中血清IL-2、sIL-2R含量已达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以补肾为原则治疗慢性再障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可能与其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应用中药(黄芪消尿蛋白方)对慢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95例慢性肾炎肾病型患者(Ccr>50ml/min)分成三组:中药组20例,中西药结合组,西药组40例。中药采用黄芪、党参加消尿蛋白方,西药系强的松、环磷酰胺。免疫观标包括 LTT、PHA 皮试,IgG、IgA、IgM、CH ,、C_及 CIC。结果表明,三组患近期疗效接近,免疫功能均有改善,但中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的 LTT、PHA 皮试、IgG的增加幅度较西药组明显。其中,中药组的 LTT、PHA 皮试反应的增加尤其明显(P<,接近正常值(P>0.05)。作者认为,黄芪消尿蛋白方剂主要通过增强免疫功能,从慢性肾炎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早孕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9例,西药组常规口服止血、消炎药;中药组采用中药治疗,随证加减,疗程为7 d。结果中药组阴道出血持续(5.12±1.98)d,短于西药组的(8.67±2.64)d(P<0.05);中药组治愈3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88%;西药组治愈10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10%;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可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健脾清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和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健脾清肺化痰方内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免疫学指标(IgG、IgA、Igm、CD3、CD4、CD8、CD4/CD8)及肺功能(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学指标及肺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中药健脾清肺化痰方能增强呼吸道防御机能和免疫调节能力,改善肺通气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参芪防感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唾液Sla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凝胶火箭电泳法,对30例正常健康儿和42例服用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以及22例西药左旋咪唑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唾液SIgA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唾液SIg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服用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组治疗后唾液SIgA含量较治疗前增高(P<0.05),较西药左旋咪唑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显示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可改善患儿局部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用补肾填精、温肾固冲中药治疗,西药组用黄体酮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结果:两组在基础体温改善方面均有效果,但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90.7%,治愈率69.8%,西药组总有效率74.4%,治愈率4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固冲中药在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采用琼脂糖凝胶火箭电泳法 ,对 30例正常健康儿和 42例服用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以及 2 2例西药左旋咪唑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唾液SIgA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唾液SIg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服用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组治疗后唾液SIgA含量较治疗前增高 (P <0 0 5 ) ,较西药左旋咪唑治疗组明显增高 (P <0 0 5 )。显示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可改善患儿局部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药疗法对梅毒血清固定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安慰)血清固定梅毒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情况,以及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滴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中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中药组、西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中药复方能提高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免疫功能,对血清RPR的干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药内外合治法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治法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复发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24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中药内服外洗组(42例)、西药内服外洗组(42例)和西药外洗组(40例)3组,在行CO_2激光手术清除疣体的基础上,中药内服外洗组采用清热除湿、化瘀祛疣中药内服外洗;西药内服外洗组用1g/L高锰酸钾溶液外洗,并口服万乃洛韦;西药外洗组只用1g/L高锰酸钾溶液外洗。疗程均为2周。随访半年,观察各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中药内服外洗组的复发率为14.3%,西药内服外洗组为19.0%,两组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的复发率均比西药外洗组低(P<0.05)。【结论】清热除湿、化瘀祛疣中药内服外洗能有效降低激光术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疗效与西药万乃洛韦内服和高锰酸钾溶液外洗相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以补肾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疗法,结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41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以补肾固本、活血化瘀,中药组19例,单纯应用中药以补肾固本、活血化瘀:西药组11例,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2.92%,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78.90%,西药组临床总有效率63.63%。3组中中西医结合组效果最好,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绝经期前后诸证的产生与脏腑功能衰退关系甚大,故临床上多从虚证治疗。为了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否有相关的因素存在,作者对40例患有绝经期前后诸证的妇女,按中医辩证分为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二组,用XN-5型带微电脑毛细血管粘度计,对其分别作了血液流变学的5项测定,以20例处于更年时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的患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脾肾阳虚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教及红细胞压积值均明显低于肝肾阴虚组,这改变为临床鉴别两型的病变程度提供了微观辩证的客观指标,有助于今后进行较为准确的临床辩证和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高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疗效的因素。方法 :52例高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每日口服拉米夫定 1 0 0 mg,治疗 1 2个月。检测和分析血液生化指标、乙肝病毒 (HBV)标志和 HBV DNA水平。结果 :52例均完成了 1年的治疗 ,对其中 3 8例有完整的治疗前后的资料者进行分析。治疗前 ,所有患者 HBV DNA水平均高于 1 .0× 1 0 7拷贝 / L ,HBs Ag和 HBe Ag阳性 ,ALT水平异常。在 1 2个月治疗末 ,3 8例中 1 9例 (50 .0 0 % ) ALT水平复常 ,1 9例 (50 .0 0 % )测不到血清 HBV DNA,1 2例(3 1 .58% ) HBe Ag转阴 ,1 0例 (2 6.3 2 % )发生 HBe Ag到 HBe Ab的血清学转换。分析显示 ,病毒学应答组女性病例较多 ;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组治疗前的 AL T和 AST水平较无应答组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拉米夫定对高病毒血症慢性乙肝有较好抗病毒效果 ,女性病例应答率较高 ,治疗前 ALT和 AST水平较高者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也似较高 ,但尚需在更多病例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每日两次;对照组外用氧化锌软膏,每日两次,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10mg/d,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06%,对照组有效率61.76%,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在电镜下观察了毛冬青甲素静注对心力衰竭病人的血小板伸展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病人树突型血小板增多(P<0.05);血小板聚集堆亦增多(P<0.01)。应用毛冬青甲素后,树突型血小板及其聚集堆均减少(P<0.01).血小板超微结构:用药前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有多个伪足突出,管道系统明显扩张,胞浆内未见微管束,用药后体积接近正常,多接近卵圆形,伪足减少并缩短,管道系统扩张情况有所改善,实验从血小板伸展功能及超微结构的角度提示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可能是心衰瘀血证的病理改变之一,而毛冬青甲素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则可能是其抗心衰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近期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对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治疗的影响。方法:将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29例(奥美拉唑20mg,2/日,阿莫西林1g,2/日,替硝唑0.5g,2/日,治疗2周);B组28例(奥美拉唑20mg,1/日,治疗2周后以A组相同方案继续治疗2周)。结果:A组27例(27/29)Hp根除,B组为21例(21/27)。二者比较0.10<P<0.20。全部患者共48例(48/56)Hp根除,5例(5/56)发生副作用。结论:如在使用PPI后近期内开始抗HP治疗可使HP根除率有所下降。洛赛克20mg,2/日,阿莫西林1g,2/日,替硝唑0.5g,2/日,两周疗法Hp根除率较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青蒿琥酯3天疗程总量4.8mg/kg,二盐酸奎宁3天疗程总量100mg/kg,随机分组,分别治疗恶性疟30例。平均退热时间青蒿琥酯组为17.6h,奎宁组为29.2h(P<0.01);平均原虫转阴时间青蒿琥酯组为58.8h.奎宁组为78.8h(P<0.01);原虫复燃率青蒿琥酯组56.7%,奎宁组50%(P>0.05);清除原虫95%所需时间青蒿琥酯为16h,奎宁为28h。青蒿琥酯组未见任何副反应,奎宁组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初发2型糖尿病90例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变化,治疗前后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血糖明显下降,而各时点血浆胰岛素均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增加。结论:胰岛素强化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尤其是胰岛素快速相分泌,治疗后的部分病例胰岛恢复正常分泌功能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斯氏狸殖吸虫病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源性斯氏狸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53例斯氏狸殖吸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城镇居民占54.7%,儿童占83%,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和饮生溪水而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胸肺型和脑型为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占62.3%,痰、粪检查均未发现虫卵,皮下包块活检后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肉芽肿和隧道样改变,误诊率达41.5%。吡喹酮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斯氏狸殖吸虫病流行呈"城镇"化态势,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斯氏狸殖吸虫病的认识,加强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以降低斯氏狸殖吸虫病的误诊率。吡喹酮疗效较好,可作为斯氏狸殖吸虫病治疗首选药物,而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  相似文献   

19.
纳洛酮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纳洛酮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感染性休克患者43例,其中21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纳洛酮,为A组;另22例为按照病情相近、病因相同、年龄相仿的原则选取的未使用纳洛酮者作为对照,为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肾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少尿,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但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尿量、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以A组患者的下降更为显著。结论:纳洛酮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时,对肾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万珂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含有万珂的联合方案进行化疗。按照EBMT/ABMT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接受万珂治疗的18例患者中,初治10例,复发难治8例;总有效率达83%,其中完全缓解(CR)3例,接近完全缓解(nCR)5例,部分缓解(PR)7例,死亡3例。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以及病毒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一般不影响治疗。结论:万珂对于初治和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起效较快,治疗反应率及完全缓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