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德市2000-2003年麻疹监测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宁德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03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年共报告疑似麻疹378例,确诊340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35例。城区发病82例,农村258例。麻疹分布呈高度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暴发8起,151例(44.4%);发病年龄2个月至34岁,以7~14岁儿童为主(55.3%)。确诊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占45.6%,无免疫史25.0%,免疫史不详29.4%。7~14岁麻疹病例中,有1次免疫史者占64.9%。麻疹发病及时报告率87.7%,暴发及时报告率75%。[结论]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是我市目前控制麻疹的基本策略。今后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减少易感人群,同时要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岩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以1999-2004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年共报告疑似麻疹214例,比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多报告28.1%,及时报告与及时调查率分别为88.8%和91.8%。麻疹发病呈高度散发与暴发并存的流行模式,暴发病例占总发病病例的72.4%。[结论]麻疹暴发主要原因为局部地区预防接种不落实,导致易感人群积累。应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及早发现、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芜湖市1996~2005年麻疹的发病情况、麻疹爆发疫情、麻疹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6~2005年,芜湖市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8.47%,儿童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5.77%。期间共报告麻疹病例6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9/10万,其中爆发疫情11起,爆发病例占总数的16.5%,其中有免疫史者占72.3%。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似,小于8个月和15岁以上年龄组的发病有增高趋势。根据国内文献资料,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13992例麻疹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为3921例(28.0%),无免疫史的4753例(34.0%),免疫史不祥的5318例(38.0%)。结论有较好的计划免疫基础并不能避免麻疹的爆发,为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除需要扎实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基础工作外,还需对我国现行的麻疹免疫策略及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建立新的成人免疫规划体系,适时研究开发更有效的麻疹疫苗毒株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2011-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呼和浩特市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对呼和浩特市2011-2013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呼和浩特市2011-2013年麻疹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8例、14例、125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3/10万、0.49/10万、4.35/10万.发病以4、5、6月份最多,占总发病例数的83.44%.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城区,占总发病病例数的82.16%.发病年龄最小为3月龄,最大为48岁,<5岁婴幼儿和>20岁成人为高发人群,占总发病例数的94.90%.结论 易感人群的积累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在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的前提下,提高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和2剂次接种率,定期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同时建议对大年龄组重点人群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5.
63例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莆田市麻疹流行规律,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依据。[方法]63份疑似麻疹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IgG抗体。[结果]麻疹IgM、IgG抗体阳性23例,阳性率为36.5%。[结论]对疑似麻疹病例进行血清学鉴别诊断,可提高麻疹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控制麻疹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自60年代开始使用麻疹疫苗(MV似来,特别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和冷链系统的建设,MV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控制麻疹的发病,实现福建省加速控制麻疹的目标,拟对有关控制麻疹的策略进行浅讨。1控制麻疹的现状1.1MV免疫接种率我省MV免疫接种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兔疫接种率分别达到85%的目标。但从近年来报告的3187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未接种者419例,占13.15%;免疫史不详者1315例,占40.26%。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评估也表明,一些地方的实际调查…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解洛阳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给今后麻疹控制工作提供依据。结果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麻疹的局部暴发已成为我市麻疹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1-4月份是发病高峰,经过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后,发病数显著下降。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其中<8月龄、8月龄-1岁、2-6岁、7-14岁、≥15岁病例数分别占12.09%、17.78%、34.72%、27.84%、7.57%。结论切实提高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免疫覆盖率和提高免疫成功率是当前控制我市麻疹发病的根本措施,同时可考虑在育龄妇女中进行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以控制低幼儿童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特异性IgG和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1999—2001年监测1—39岁易感人群542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3.8%,GMT为1:822.52;不同年龄组人群抗体GMT差异显著,以15—19岁最低。检测疑似麻疹病例发病早期血清标本379份,麻疹IgM检出率11.1%,而风疹IgM检出率72.8%;标本来集及时率等反映检测质量的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结论]本地区自然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较高,短期内仍以散发为主,开展实验室诊断,为及时控制疫情、降低麻疹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1980年普遍使用麻疹疫苗前,全球估计有260万人死于麻疹.WHO和UNICEF认识到其疾病负担后,开始实施加速降低麻疹死亡策略:通过常规免疫服务和补充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s)给所有儿童接种2针次含麻疹成分(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的疫苗,同时加强监测.此策略自2001年实施以来,麻疹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73.3万下降至2008年的16.4万.在2010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所有成员国提出将2015年的麻疹控制指标作为实现全球最终消灭麻疹的里程碑,指标包括:①在国家层面提高常规免疫第1针含麻疹疫苗(MCV1)覆盖率超过90%,在每一区县或同等行政单位层面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80%;②使麻疹年发病率下降至0.05/万以下并维持之;③与2000年估计值相比,使麻疹死亡率下降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151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原区麻疹流行特点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行状况,为进一步加速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2000年~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流行特点和流行规律。结果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2月~5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8.87%%,年龄分布以0岁~6岁组为发病高峰,占60.93%%,流动人口发病占64.24%。结论中原区的麻疹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散发为主,正确实施麻疹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的基础,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是有效控制麻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惠州市麻疹流行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0年惠州市麻疹疫情特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结果 2004-2010年惠州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 842例,年平均发病率11.69/10万,发病模式以散发为主,病例分布广泛,并有明显的季节性,5~7月是麻疹高发季节,14岁以下年龄组为麻疹高发年龄.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90.04%.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的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同时要考虑对大年龄组人群接种MV,继续加强麻疹监测.  相似文献   

12.
加速麻疹控制是我国“九五”期间计划免疫工作任务之一。卫生部于1997年下发了“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自60年代开始使用麻疹疫苗(MV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但近些年发病年龄构成上有向大年龄发展的趋势。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之一是,高校、部队等特殊人群麻疹发病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特殊人群麻疹群体防制工作需要加强「门,现将天津大学6年来加强麻疹疫苗成人免疫及控制麻疹发病情况报道如下。l麻疹发病使况天津大学1993年3月1日~6月20日曾发生成人麻疹局部爆发,累计发病57例,患者全部为来自非本市乡村的大学本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加速温岭市消除麻疹进程,了解温岭市1980-2011年麻疹疫情的发生情况,为该市2012年消除麻疹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0-2011年3914例麻疹病例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914例麻疹病例年龄构成为:〈8月龄组占5.77%;8月龄~3岁组占16.45%;4~7岁组占34.57%;8~14岁组占27.95%;〉115岁组占8.81%。免疫状况:免疫史不详占32.1%,无免疫史占48.2%,未全程接种占13.2%,全程接种占6.5%。结论:要控制麻疹疫情,必须提高易感人群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4.
麻疹是我县儿童主要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之一,长期以来表现为周期性流行,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自6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麻疹疫苗(MV)以来,特别是计划免疫的推行和冷链系统的建设,MV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为进一步控制麻疹的发病,实现加速控制消除麻疹的目标,拟对今后有关控制麻疹的策略进行探讨。1 麻疹的现状1.1 MV免疫接种率 我县MV免疫接种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分别达到三个85%的目标。但从近11年来报告的625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未接种者137例,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龙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2015年连续三年抽取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的含量.结果 云龙县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6.05%,保护率70.68%,不同监测年度、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人群之间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龙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已达到消除麻疹应维持在95%以上的要求,但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之间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差异较大,应加强免疫薄弱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加强10~17岁年龄组麻疹强化免疫、8~17月龄组麻疹疫苗的及时有效接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接种质量,最终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灭活的麻疹疫苗及其引发的有害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uh等描述了许多免疫战术及疫苗引发的有害事件。在过去麻疹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公共卫生疾病。在工业化国家里麻疹的死亡率极低(约10.0/10万~33.3/10万,死亡率与年龄关系密切)。而在发展中国家麻疹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其死亡率高达2%~3%,如此高的死亡率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麻疹能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疫苗接种意义重大,它能较好地控制麻疹的传播,在一些国家里目前已消灭了麻疹。  相似文献   

17.
麻疹的控制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花的消灭和脊髓灰质的即将消失,目前麻疹已成为WHO和国内外许多专家更为关注的传染病,将可能列为下一个拟消灭的传染病。WHO美洲区和欧洲区已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我国卫生部于1997的制定了《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根据我国各省份麻疹发病情况,计划免疫以及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状况,本着积极主动,分类指导的原则,加速我国控制麻疹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元江县1岁~15岁儿童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及效果,为制定元江县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08年6月~7月在元江县各乡镇随机抽取5个年龄段人群血清331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元江县331例1岁~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315例,阳性率95.17%,抗体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1630.44,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62%、96.30%、96.43%、100%、98.21%。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有差异(x^2=11.52,P〈0.05),低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仅达89.62%;不同性别儿童麻疹抗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0.63,P〉0.05)。[结论]元江县15岁以T)L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17%,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但部分乡村依然存在麻疹散发病例的报告。为按期实现国家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对免疫薄弱的人群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进一步提高易感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建立人群牢固的免疫屏障,最终达到阻断麻疹在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周口市近8年麻疹疫情监测结果,总结周口市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状况.方法 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周口市2005-2012年麻疹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28/10万,2011年达到消除麻疹标准(0.07/10万),2012年又上升到0.17/10万;年龄别发病数以0~2岁组发病最高(45.85%);麻疹监测2 814例中,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者1 988例(70.65%).结论 周口市控制麻疹成效显著,但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仍是任务艰巨.应保障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做好重点地区麻疹疫苗集中查漏补种和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从而阻断麻疹病毒持续传播,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韩丽娟  许航  朱小威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36-2437
目的对鞍山市2005-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时检测临床疑似麻疹或风疹病例血清标本中麻疹或风疹IgM抗体。结果该市3a共检测麻疹或风疹疑似病例血清1337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744例,阳性率为55.6%;风疹IgM抗体阳性39例;阳性率为2.9%。结论继续做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以达到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