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酸枣仁总皂甙中枢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道酸枣仁总皂甙的中枢抑制作用: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其中枢抑制作用是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发现,球形生菜中含有一种原儿茶酸物质,对胰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过去已知原儿茶酸对舌癌、胃癌、肝癌、大肠癌、膀胱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现在认为它对胰腺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PAR-1的激动剂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盐酸吡咯列酮与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观察了不同时间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在高浓度组(20μM以上),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24—120h)随着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PPAR-1的激动剂吡咯列酮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木鸡冲剂在体外对不同组织来源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观察复方木鸡冲剂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复方木鸡冲剂对不同组织来源的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能使HL-60和HepG2细胞的凋亡率增加。结论复方木鸡冲剂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初步认为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过氧化DNA损伤及红景天酪醇对其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鑫  金中初 《毒理学杂志》1998,12(4):215-217
本实验测定酪醇对经过氧化氢(H2O2)共处理和后处理后的大肠杆菌PQ66及其oxyR基因缺失突变体OG400的过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了二甲亚砜(DMSO)的作用。结果显示,酪醇对PQ66和OG400的过氧化损伤都有抑制作用,而且对OG400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PQ66。这说明酪醇的抑制作用与oxyR基因有关,但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此外酪醇在细菌细胞内外都有抑制作用。在细胞外抑制效果约为2600倍浓度的DMSO。  相似文献   

6.
酪酸梭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研究酪酸梭菌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以及婴儿双歧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先将酪酸杆力,痢疾杆菌等分别进行单独培养,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内的pH值和活菌数,然后将酪酸梭菌分别和致病菌进行混合培养,再测量pH值和活菌数,并与单独培养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酪酸梭菌对婴儿双歧杆菌无抑制作用,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酪酸梭菌对肠道致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薄荷醇对戊巴比妥中枢抑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薄荷醇经胃肠道给药对成巴比妥中枢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薄荷醇对戊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含4.5%的薄荷醇溶液可明显使小鼠的入睡时间缩恒,并使急性死亡率增加,而含1.5%和0.5%的薄荷醇溶液对成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俊  郭辉 《广东药学》2002,12(4):55-57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MTT法观察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作用;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观察姜黄素对肝癌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姜黄素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肝癌细胞作用,IC50为0.41mg/ml;体内抑制肝癌生长作用不明显,但可显著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
壳寡糖抑制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本文通过对几种寡聚糖对S180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试验,筛选出其中有较强抑瘤作用的壳寡糖。并对不同工艺制备的壳寡糖用体外抑瘤方法进行抑瘤活性比较,结果表明:3种壳寡糖中对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是C-Ⅲ-2,抑制率达98.5%。壳寡糖C-Ⅲ-2对多种肿瘤细胞体外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壳寡糖对肝癌细胞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平均达76%,高于顺铂组及对照组;同时对小鼠肝癌腹水细胞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鼠和兔子宫内膜异位模型,以亮丙瑞林、达那唑作为阳性对照,观察那法再林对异位子宫内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那法瑞林皮下注射0.5、1.5、5μg/kg和鼻腔给药30、100μg/kg对异位子宫内膜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皮下注射产生的抑制作用比鼻腔给药强。那法瑞林对异位子宫内膜的抑制作用较亮丙瑞林、达那唑强,相对于亮丙瑞林其对异位子宫内膜抑制效价,在大鼠为5.47:1,在兔为10.5:1。  相似文献   

11.
Wang痹冲剂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Wang痹冲剂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的预防作用对甲醛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对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降低角菜胶致大鼠胸膜炎白细胞游走,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报道称,从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中分得的(一)-罗汉松脂素(MTS)对H9淋巴细胞中的HIV复制有抑制作用,且MTS衍生物在体外对该病毒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为研究MTS抗HIV机理,作者就该成分对2种酪蛋白激酶CK-I和CK-Ⅱ以及A-激酶和C-激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了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   

13.
参照文献方法合成了18个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苯胺基)甲基吡啶[2,3-d]并嘧啶化合物(Ⅳ),用Hansch方法研究了它们对L1210细胞株抑制作用的定量构效关系,其结果表明:苯环对位取代基不利于抑制作用,增大5'-取代基的体积同时增加间位(3'和5')取代基团的疏水性可提高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设计合成了18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中16个为首次报道.用两种方法合成了中间体6(4氨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所有化合物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甲基取代的化合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9),(10),(11),(16),(17)和(18)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物CI930,其抑制作用约为CI930的2~5倍.  相似文献   

15.
张娟  王旻  张玉彬 《中南药学》2005,3(3):144-146
目的考察化合物ZA-76和中药单体LM、XR和HQ对环氧化酶-2(COX-2)的影响。方法利用作者建立的COX-2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结果发现化合物ZA-76对COX-2有较强抑制作用,中药单体LM、XR对COX-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HQ对COX-2有较弱抑制作用。结论可以应用模型进行COX-2抑制剂的筛选,并能阐明部分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合成海洋天然产物,含硫海洋生物碱Polycarpaurines C,并测试其对SARS-CoV-2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乙酰基苯硼酸为原料经过过氧化氢氧化、甲基化、溴化、引入甲胺基、与2-乙基异硫脲氢溴酸盐缩合、与S2Cl2氧化偶联等反应,经过7步合成Polycarpaurines C,并对其测试对于SARS-CoV-2的抑制作用,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测试Polycarpaurines C与Mpro的结合。结果:合成了目标天然产物Polycarpaurines C,并对其测试了对SARS-CoV-2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Polycarpaurine C对SARS-CoV-2具有不错的抑制作用,测得IC50为13.76 μM,但是与阳性药还有一定的差距,可作为药物进一步开发的模板骨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动物直肠给药,观察到清热止痛栓对小鼠耳二甲苯致炎症及大鼠足跖角叉菜胶致炎性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热刺激疼痛反应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佐巴坦与舒巴坦抑酶作用强弱。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微生物法研究比较了他佐巴坦与舒巴坦对30株临床分离酶、8株标准酶的抑酶保护作用。结果他佐巴坦对9株大肠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强于舒巴坦,而对其他临床分离酶的抑酶作用与舒巴坦相同。他佐巴坦对OXA-1,OXA-2,OXA-3,TEM-1,TEM-2,P99,K-CAZ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舒巴坦。但对K1酶、他佐巴坦与舒巴坦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他佐巴坦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强于舒巴坦。  相似文献   

19.
C1027具有极强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作用靶点在DNA,但C1027的抗菌活性不强,如能了解差别出现的原因,就可进一步掌握C1027的抗菌作用机制,并为将来在临床上确定其应用范围打下良好基础。对C1027的抗肿瘤活性与抗菌活性的差异的初步研究结论如下:大分子C1027与小分子博莱霉素A5相比,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后者;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却明显低于博莱霉素A5;对支原体的抑制作用略大于博莱霉素A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极大螺旋藻胞内多糖IPSⅡA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S180腹水瘤、实体瘤模型,通过不同途径给予IPSⅡA,测定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以及实体瘤小鼠的瘤重、白细胞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IPSⅡA对S180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前给药,抑制作用更显著,而且腹腔注射比灌胃效果更好。结论提前腹腔注射IPSⅡA,能显著延长荷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并且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