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唾液中的硫氰酸盐是机体摄人氰化物后的解毒分解产物,唾液中该物质的浓度高于血清中。因为吸烟时,唾液中的硫氰酸盐浓度高,所以都把血浆中的尼古丁、可铁宁(Cotinine)及呼出气中的CO浓度共同作为吸烟的指标。因此作者从吸烟量、纸烟中HCN浓度与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唾液中硫氰酸盐浓度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它在作为吸烟者接触HCN的指标上的意义。以成人330名(吸烟者220名,非吸烟者110名)为研究对象,调查吸烟量。采取混合唾液3 ml,用改进的Bowler法测定其中硫氰酸盐含量。同时用Tedlar袋采集市售6种纸烟的烟雾,用SB型检测管测烟中的HCN,用UH型检测管测烟中的CO。8名  相似文献   

2.
吸烟与被动吸烟者有关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48名吸烟者、不吸烟者呼出气CO、尿中SCN~-、柯铁尼的含量,并对13名被动吸烟者进行实验观察。其结果表明吸烟者上述指标分别为不吸烟者的4、2、5倍,吸烟者配偶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被动吸烟者受试前后呼出气CO与燃烟支数呈正相关、尿中柯铁尼含量明显增高,SCN~-无差异。三项测试比较呼出气CO及柯铁尼含量是评价烟草烟雾吸入较为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对3位健康受试者,分别用5种方法采集呼出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戊烷浓度,各法呼出气中戊烷浓度的变异系数都小于20%,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故本实验所用备法均可做为呼出气中戊烷的采集方法。其中三通管法和Haldane-Priestley管法较适合于临床,深呼吸法和屏息法较适合于人群调查,而Douglas袋法较适合于儿童和其他不能较好配合的受试者。用三通管法测定了非吸烟者和吸烟者呼出气中烷的含量,分别为5.648nmol/L和9.303nol/L,非吸烟组小于吸烟组,P<0.05,差异显著,提示吸烟可促进脂质过氧化,有害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吸烟人员体内CO、COHb含量的测定,分析和了解吸烟者体内COHb水平,作为评价吸烟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Micro 4 Smokelyzer型CO测定仪测定CO和COHb,CO和CO-Hb的含量由仪器自动生成.[结果]每日吸烟10-20支,20支以上以及烟龄10年以上者COHb含量分别为2.36,2.85和2.27,超出正常值;经过中位数检验,除每日吸烟20支以上组与10~20支两组间CO和COH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吸烟10支以上或吸烟烟龄10年以上人群不论是COHb含量还是呼出气CO含量均超过正常值;并且随着每日吸烟量的增加以及吸烟烟龄的增加,COHb含量和呼出气CO含量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3位健康受试者,分别用5种方法采集呼出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戊烷浓度,各法呼出气中戊烷浓度的变异系数都小于20%,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故本实验所用各法均可做为呼出气中戊烷的采集方法,其中三通管法和Haldane-Priestley管法较适合于临床,深呼吸法和屏息法适合于人群调查,而Douglas袋法较适合于儿童和其他不能较好配合的受试者,用三通管法测定了非吸烟者和吸提示吸烟可促进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6.
吸烟与呼出气中CO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BaP、焦油、CO等。吸烟与心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关于吸烟与健康的问题研究很多,但吸烟对呼出气中CO浓度的影响研究很少,本文进行了此方面的探讨。1 内容与方法 为避免城市工业、交通运输等污染因素的影响,选择城市西北郊区的新店军营。随机抽取25岁左右身体健康的战士300名。吸烟与非吸烟组的年龄、营养水平、经济与居住状况、医疗设施等方面条件基本一致。调查对象均在集体食堂进餐,且无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 被测对象在采气前4小时停止吸烟,并离开可能有CO污染的环境,集中在空气清洁地带,然后被带到检查室(CO<1ppm)进行检查。被测对象  相似文献   

7.
潜艇为完全封闭的环境。为了解艇内吸烟和一氧化碳 ( CO)对乘员身体的危害 ,作者分别对换气和封闭状态下乘员血中血红蛋白一氧化碳 ( COHb)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于平时换气状态下 (对照 ) ,测定乘员血中 COHb含量 ,调查吸烟者每天吸烟支数。然后测定完全封闭后每小时艇内 CO含量 ,经过 1 2 h后 ,再测定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血中COHb含量 (第 1次夜间 ) ,此间允许吸烟。在保持 7h换气后 ,再完全封闭 1 2 h,同时采血 ,行血中 COHb含量测定 (第 2次白天 ) ,并调查封闭中吸烟支数。测定艇内 3个位置CO含量 ,取其平均值。结果 吸烟者 5 9名 …  相似文献   

8.
潜艇为完全封闭的环境。为了解艇内吸烟和一氧化碳(CO)对乘员身体的危害,作者分别对换气和封闭状态下乘员血中血红蛋白一氧化碳(COHb)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   于平时换气状态下(对照),测定乘员血中COHb含量,调查吸烟者每天吸烟支数。然后测定完全封闭后每小时艇内CO含量,经过12 h后,再测定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血中COHb含量(第1次夜间),此间允许吸烟。在保持7 h换气后,再完全封闭12 h,同时采血,行血中COHb含量测定(第2次白天),并调查封闭中吸烟支数。测定艇内3个位置CO含量,取其平均值。   结果 吸烟者59名,不吸烟者15名,吸烟率为79.7%。对照换气状态下,艇内平均CO含量为3×10-6,血中COHb含量吸烟者平均为2.92±1.750%,不吸烟者为0.43±0.311%。封闭12 h后,艇内CO含量为17×10-6,血中COHb含量吸烟者平均为4.40±1.683%(38名),不吸烟者为2.11±0.321%。7 h换气后,CO含量维持在5×10-6,再次完全封闭12 h后,艇内CO含量为24.3×10-6,血中COHb含量吸烟者为4.23±1.633%(40名),不吸烟者为2.48±0.352%(11名)。   以上结果显示,艇内产生CO含量白天比夜间高,认为吸烟是其主要原因。换气状态下,血中COHb含量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完全封闭状态下,两者含量均较换气状态时显著上升,考虑吸烟支数与COHb含量也有明显关系。 (陈瑶琨摘 张来虎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NO)浓度以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轻-中度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诱导痰EOS计数、FEV1及呼出气NO浓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诱导痰EOS计数、呼出气NO浓度、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9、12个月后,观察组的诱导痰EOS计数、呼出气NO浓度与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OS计数与呼出气NO浓度呈正相关,FEV1与呼出气NO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诱导痰EOS计数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监测可评价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水平,反映肺功能改善情况,为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强化5A治疗对无戒烟意愿ACS患者烟草戒断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连续入选心脏中心住院的不愿意戒烟的吸烟ACS患者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危害联合强化5A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5R组(对照组).均随访24周,以第9~12周持续戒断率及第24周戒断率为主要终点.结果 试验组患者9至12周持续戒断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为26.5%比8.0%,pearson卡方检验示x2 =5.975,P<0.05 (0.015).24周时试验组患者戒断率较对照组仍显著升高,为20.4%:6%,x2=4.504,P<0.05(0.034).结论 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后在异常CO值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患者吸烟危害及强化戒烟心理行为指导可显著提高烟草戒断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甲苯作业工人呼出气监测指标与作业环境甲苯暴露水平的相关性。同步采集16名作业工人呼出气及其作业环境空气样品各90份,检测甲苯含量,进行工人作业环境甲苯的暴露水平与生物样品呼出气甲苯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工人作业环境中甲苯的几何平均浓度为189.4 mg/m3(范围31~925 mg/m3),终末呼出气中甲苯的浓度随环境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经相关分析,呼出气与空气中甲苯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8,P<0.01)。提示,甲苯作业工人的呼出气监测简便、易行,对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接触-反应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东京消防厅消防科学研究所对消防队员救火时吸入CO后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对象是直接从事救火的消防队员136人和尚未走向消防工作岗位的消防学校学生50人,共计186人。在不携带呼吸防护面具的情况下,分三次测量消防队员呼出气中CO的浓度。首先是在救火刚一结束时进行测量:19名非吸烟者为17.2±8.9 ppm,29人每天吸烟20支以下者为25.4±12.8 ppm,11人每  相似文献   

13.
被动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报导较少。本文对医学院各科室被动吸烟者测量了其呼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完全无被动吸烟者,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吸烟和交通废气污染联合作用对交通警察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唐山市交通废气污染现状,探讨吸烟和交通废气污染联合作用对交通警察的健康影响。方法 选择三个有代表性路口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可吸入性颗粒物(IP)、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总烃(CmHn)和铅尘(Pb)浓度。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以唐山市196名男性外勤交通警察(外勤警)和148名男性内勤交通警察(内勤警)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各种症状的体检,并测定了血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HbCO%)、肺最大呼气流速(PEF),抽样测定部分调查对象血铅含量。结果各监测点的CO、NOx的浓度明显超标,Pb尘差异无显著性。外勤警的各种症状出现率、HbCO%显著高于内勤警,PET低于内勤警,血Pb差异无显著性。按是否吸烟分层后,内、外勤警中吸烟者的各症状出现率、HbCO%均高于不吸烟者,PET低于不吸烟者;吸烟内勤警的神经衰弱及心血管系统症状出现率、血铅甚至高于不吸烟的外勤警。结论交通废气污染是引起外勤警症状出现率升高、HbCO%升高、PET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可使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症状出现率、血铅增高更明显。吸烟和交通废气污染联合作用加重了对吸烟外勤警的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痰液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与吸烟者气道炎症的相关性,以及IL-8、TNF-α、中性粒细胞与吸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男性吸烟者(吸烟组)和30例男性非吸烟者(非吸烟组)的痰液,对痰液进行痰细胞分类及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痰上清液中IL-8、TNF-α的浓度.结果 吸烟组痰液中IL-8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吸烟组痰液中TNF-α水平与不吸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中,吸烟指数>400支·年者与吸烟指数≤400支·年者比较,痰上清液中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痰液中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性(r=544).结论 IL-8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参与了吸烟者气道炎症反应,吸烟是导致气道炎症的一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过去曾报告男性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有较高的雌二醇(E_2)水平;较低的睾酮(T)水平及精液指数下降。本文为了解吸烟和非烟者的 E_2和 T 的血清浓度、产生率和代谢廓清率与吸烟和精液指数的关系,雇用了22例吸烟者和21例非吸烟者自愿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均为男性,吸烟者每日吸烟15~40支,非吸烟者完全不吸烟。两组年龄、身高和体重无差异。从病史和全面查体排除隐睾、精索静脉曲张,接触过多的放射或有毒物质,宫内接触已烯雌酚,有严重内科病或内分泌紊乱者。实验开始,禁欲5天收集精液2份,1小时后由不了解受试者情况的技术员检查精液指数(包括精子计数、活动力、活动程度和异常精子数),取2份标本的平均值。E_2 和 T 的产生率与廓清率按Baired 等方法测定。受试者空腹,静脉注入~(14)C-T和~3H-E_2,一次负荷量30分钟后继续用输液泵定速输入含此二种同位素激素液体持续180分钟,在150。165,180分钟分别取血测血浆中每种非结合激素的放射性。165分钟标本亦测定血清 E_2和 T 浓度。放射性激素输入率除以静脉血中放射性激素的平均浓度为代谢廓清率。代谢廓清率和无放射性激素血浓度的乘积为激素的产生率。  相似文献   

17.
吸人人体内具挥发性有害物质.可在呼出气中排出一部分,因此.呼出气监测是评价挥发性毒物接触程度的较好生物监测指标。呼出气用于生物监测系非损伤性取样,具有取样方便.易被受试接受等优点。但呼出气的取样时间、取样设备(含材料)以及取样方法乃是监测的关键。此外,结台我国现有设备条件.建立一个简单、灵敏、设备价廉、易于推广的呼出气监测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PAHs)暴露(环境空气暴露和吸烟)、GSTT1、GSTM1基因型对1-羟基芘(1-OHP)作为PAHs暴露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51名巡警作为研究组,48名内勤警察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环境空气中的PAHS浓度以及尿中的1-OHP浓度,采用HPLC方法分析环境空气中PAHs浓度和研究对象尿样中的1-OHP;PCR方法测定GSTT1、GSTM1基因型。结果对照组环境PAHs浓度为12.79ng/m3,研究组为20.85ng/m3。研究组、对照组内部相同吸烟条件下GSTT1、GSTM1不同基因型人群尿中1-OHP浓度没有差别,相同基因型下的非吸烟人群中,对照组尿中1-OHP浓度均小于研究组,吸烟人群中没有发现同样的规律。按吸烟分层后,研究组、对照组内部吸烟者尿中的1-OHP浓度均大于非吸烟者,并且对照组吸烟者尿中1-OHP浓度大于研究组非吸烟者。结论PAHs暴露及吸烟是影响尿中1-OHP浓度的重要因素;在环境空气中PAHs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吸烟对尿中1-OHP浓度的贡献更大。但GSTT1、GSTM1基因型不是影响尿中1-OHP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56例,比较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水平明显下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ENO水平与治疗后FEV1的改善值呈正相关。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简便无创易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评价、预测及用药选择,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两酮生物监测的最佳指标,选取醋酸纤维厂接触丙酮的男性工人110名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7.6(18~56)岁,平均专业工龄为14.9(0.5~34.3)年,饮酒者占70.7%,吸烟者占74.7%于休息日后第1天工作班前收集血、尿、呼出气3种标本,8h工作班未留尿和收集呼出气。第2天班前再留尿和收集呼出气,班末最后一次采血,留尿和收集呼出气(后者均在班后5 min内完成)。如此,共采血样220份,留尿样及收集呼出气样本各440份。同时,工人配戴被动式个体采样器(呼吸带高度)以监测车间空气中丙酮浓度。上述各种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