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气虚弱,抗邪无力是人体感染邪气和发病的根本原因,正邪交争关系到中风先兆、中风急性发作及中风恢复的全过程。黄燕教授提出:中风先兆,邪气不甚亢盛,正气亦不甚虚弱,邪正相持,治疗以祛邪为主;中风急性发作,人体正气渐弱,邪气渐旺,邪盛正衰,治疗应祛邪兼扶正;中风恢复期,人体正气渐盛,邪气渐衰,正胜邪退,治疗以扶正固本为要,兼以祛邪。  相似文献   

2.
肺癌因虚而得,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虚以肺气虚、阴虚为主,实则为癌毒、痰毒、瘀毒互结,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但需正确处理益气养阴与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之间的关系,做到标本兼顾,不可偏废。同时治疗应辨病辨证相结合,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肺癌早期,邪实而正未虚,可首选手术切除,配合中医药治疗,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则邪衰正气渐复,则应祛邪与扶正兼顾,且攻且补;晚期患者正虚邪实或正虚邪衰,脏腑功能低下,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益气养阴兼顾五脏,时时注意顾护胃气,以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肺癌因虚而得,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虚以肺气虚、阴虚为主,实则为癌毒、痰毒、瘀毒互结,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但需正确处理益气养阴与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之间的关系,做到标本兼顾,不可偏废。同时治疗应辨病辨证相结合,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肺癌早期,邪实而正未虚,可首选手术切除,配合中医药治疗,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则邪衰正气渐复,则应祛邪与扶正兼顾,且攻且补;晚期患者正虚邪实或正虚邪衰,脏腑功能低下,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益气养阴兼顾五脏,时时注意顾护胃气,以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脏腑功能已趋衰弱 ,正气抵御外邪能力降低 ,罹患外感热病的机会明显增多 ,并且患病后更易呈现正虚邪盛的病理状态。正虚当扶正 ,邪盛当祛邪 ,因此扶正祛邪成为老年外感热病的重要治疗原则。但扶正不当易致留邪 ,而祛邪太过又可更伤正气 ,因此 ,发挥辨证论治优势 ,恰当地处理扶正与祛邪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特别重要。以下是随师临床及自己临床实践的体会。1 扶正祛邪当因人的体质而异多数老年人有正虚的表现 ,而且 ,正虚有气血阴阳及虚损轻重程度的不同 ,正因为如此 ,其感受邪气的性质及邪气入侵后证候传变往往也不相同 ,因此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中医虚证进行探讨,本文通过测定部分虚证患者的免疫反应及观察使用扶正固本药前后免疫反应的变化,初步阐述了虚证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的虚与实,是辨别机体正气盛衰情况的两个辨证纲领。“虚”是指正气不足,“实”,指邪盛而正未衰。《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气”,“精气”  相似文献   

6.
米杰教授认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总属本虚标实,先天禀赋不足而肾虚,气化无权,后天失养而脾胃虚,健运失司;标实以湿热为主,兼以瘀毒。正气不足,邪气偏盛,正邪交争,机体抗邪无力,邪盛正衰,由实致虚,虚实夹杂。湿、热、瘀、毒互结致病,贯穿整个病程,涉及肝脾肾三脏,肝经瘀热,脾虚湿停,肾失封藏,肝脾肾三脏俱病,病程日久,肝脾肾及气血阴阳俱虚,湿热瘀血缠绵难去,不断耗伤正气,使虚则更虚,病情迁延难愈。治疗上扶正祛邪为原则,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解毒为治法,标本兼治;以茵陈赤小豆汤加减为主方,辨证施治,随症加减,收效颇著。  相似文献   

7.
问:补益药有何临床意义?其用药注意点是什么?答:中医治病的方法可概括归钠为两大法:祛邪和扶正。补益药就是扶正的药物,其临床意义可归钠为两点:一是用于久病体弱,正气虚衰的患者,因为补益药能补助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扶弱补虚,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健康;第二用于正虚邪气实或正气虚  相似文献   

8.
介绍周永明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经验。周教授认为老年白血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正虚主要是气阴亏虚,邪实主要是痰湿瘀毒;本虚标实出现在老年白血病的各个阶段,或以本虚为主,或以标实为主,临证治疗宜分期论治,注重标本缓急,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化疗期前,攻邪不忘扶正,为化疗创造条件;化疗期健脾和胃、助运化湿,意在增效减毒;化疗期后,健脾益肾为主,兼以清解邪毒。  相似文献   

9.
1、正盛邪实。集中药力祛邪为主. 2、正虚邪实.如正气尚支.仍以祛邪为主.但应辅以扶正之品.补气多用生药.益气而能行皮肤之湿,健脾多用党参、焦白术、於术、茯苓;养肝多用沙参、生地、白芍,丹参。 3、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消。 4、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 5、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  相似文献   

10.
薛贝珊  徐雅 《中医学报》2020,35(8):1597-1601
《温疫论》创立了"戾气"病因学说,认为温疫与伤寒所发症状相似,气血阴阳变化虽有相同之处,但其机理不同,治法大异。瘟疫初起,邪在膜原,忌汗、下、补;表里分传,需先通里、后解表;邪盛之时,法当急下急攻,但亦应辨证施治,不可一味攻下;温疫后期,正虚邪恋,治疗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扶正以养阴为主,祛邪以勿伤正为宜,正气恢复,余邪自退;愈后注重饮食起居,调护正气,防止复发。体现治疗温疫祛邪是第一要务,固护正气则是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属性为瘟疫毒邪,病因为疠气、邪盛、正虚,病机为寒湿袭肺,郁热化毒,致病因素为寒、湿、热、毒、瘀、虚。治疗当根据具体阶段合理辨证,扶正祛邪,使邪有出路。早期:病机主要为湿邪遏肺、卫气同病,治疗上当以化湿解表退热为主,方选藿香正气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中期:病机主要为表邪入里化热、邪伏膜原,治疗当以清除里热、邪透膜原,方选三消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极期:病机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治疗当以解热解毒,宣肺开闭。内闭外脱者应清心开窍、回阳救脱。邪毒闭肺选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内闭外脱选生脉饮、参附汤配合安宫牛黄丸,结合西医急救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期:病机主要为邪去正虚、湿退未尽,治疗当益气扶正、健脾祛湿,方选沙参麦冬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12.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13.
扶正重气血祛邪毋忘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疾病之产生多由正虚邪盛所致,主张治疗疾病应遵循扶正祛邪大法,且首当重视扶正.但亦应充分认识到邪毒对人体的危害。提出“扶正重气血,气血贵畅和”、“祛邪毋忘毒,法必清解通”的治疗法则。并列举了用药心得。  相似文献   

14.
从体质角度对感染后咳嗽进行分析阐述。感染后咳嗽可分为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正气已虚、变生他病三期;人之体质可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期阳质者表现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阴质者表现为风寒恋肺、凉燥伤肺,阴阳平和者表现为风邪恋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期阳质、阴质之人皆可因病机演变表现为肺肾阴亏、脾肾阳虚;正气已虚、变生他病期可见痰湿壅肺、痰热郁肺、阴虚痰恋、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  相似文献   

15.
施光其教授认为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为肺脾气虚,邪实为风、寒、湿、热乘虚侵袭人体,六气化火,内舍肺脏.治疗皮肌炎肺间质纤维化可参考肺痿论治,分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二型,在祛风方(主要由荆芥、防风、地肤子等组成)的基础上加减治疗,分别以祛风散寒、化痰散瘀及祛风止咳、清热化痰凉血为法,辨证论...  相似文献   

16.
时毓民教授分期辨治儿童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病机为肺脾不足,外感风热湿毒,为本虚标实,治疗重视标本兼顾、分期施治.出疹期(感染期)以祛邪治标为主,治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佐以扶正,采用内服外洗,内外兼治直达病所;疹退期(缓解期)以补虚治本为要,以健脾益气祛湿、补肺调气和营、滋阴养血活血为主要治法,辅以疏风解...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的病机认识和辨证论治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我国人群肝纤维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其中以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最多见,肝纤维化的病因主要是湿热疫毒入侵,并与正气不足有关。病机关键为热毒瘀结,肝脾损伤,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应以凉血化阏解普基本方法,配合滋养肝脾,利湿化瘀等法,可初步分为以下6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即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淤证,热毒瘀结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认为热毒瘀结是肝纤维化的中心证型。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之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预后均合乎中医外科疮疡病之特点。参考《外科正宗》辨治疮疡思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治则上强调区分溃疡性结肠炎邪盛期和正虚期,分期论治。治疗上效法疮疡,内热盛者攻利之,五脏虚者纯补之,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遣方时注重顾护脾胃,重视气血以固溃疡性结肠炎正虚之本。慎用寒凉药物,温清并用以平调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之病机。调和荣卫,和畅气血,祛瘀生新。佐用风药,以增益全方行气活血、疏风散热、培土胜湿之效。  相似文献   

19.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由于内伤虚损的机体又复感外邪而发生的温热性疾病,内有正气亏虚、痰瘀留滞,外有六淫之邪侵袭,机体感受外邪后发为肺热病,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与阴阳交理论中的内外合邪发病观类似。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应从患者正气亏虚的实质、病理产物的堆积、感受外邪的性质、感受外邪后机体反应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益气、泻热、养阴为基本原则,兼顾痰瘀等病理因素,方可获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