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研究柴芍四金汤预防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病例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柴芍四金汤,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随证加减;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次,3次/d,2组均连续药物治疗6月,观察术后2周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指标、术后半年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纳差)及术后6月、12月、18月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6月、12月及18月结石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在改善腹痛、腹胀、恶心、纳差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清Tbil、Dbil、ALP、GG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柴芍四金汤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且能改善胆总管结石引起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1 急性发病,湿热毒邪由气入血急性肝炎多见于甲型肝炎,由于感染甲肝病毒而致,与古人所言外感“疫毒”或“湿毒”之邪有相通之处。肝炎病毒好犯肝胆脾胃,病理因素以湿热为主。湿热蕴脾,肝胆失于疏泄,证见发热、口苦、身黄如橘皮色、尿黄  相似文献   
3.
丙肝宁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丙肝宁的保肝作用。方法 采用D-Gal造成大鼠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和CCI4所致慢性肝损伤模型。结果 丙肝宁2个剂量组对D-Gal造成大鼠的急性肝损僵模型和CCI4所致慢性肝损伤模型的血清酶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病理检查结果表明,丙肝宁2个剂量组对D-Gal造成大鼠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和CCI4所致慢笥肝损伤模型的肝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七软肝片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湿热瘀毒证模型作用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CCl4+高脂饮食+酒精)干预大鼠,分正常组、模型组、紫七软肝片治疗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分别观察第4周和8周大鼠肝纤维化相关指征的变化,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P)以及采用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从4周和8周末HA、LN、PⅢP以及TGF-β1和TIMP-1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呈现动态加重的过程,而紫七软肝片和秋水仙碱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紫七软肝片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l)。结论: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拮抗TGF-β1和TIMP-1表达等是紫七软肝片有效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肝解毒注射液对实验性急性肝衰竭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四组:清肝解毒针组,肝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组;空白组。前三组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2h后,分别给予相应物治疗,1次/d,连续10d后,处死大鼠,采血,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测定。结果:清肝解毒注射液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强的体液免疫,用效阻断补体系C3途径的激活,使补体合成增加。结论:清肝解毒注射液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减少或防止肝细胞的大胆坏死,对急性肝衰竭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缪伟峰  薛博瑜 《河北医药》2006,28(2):126-128
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变化就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在肝脏中过多沉积.肝脏ECM的代谢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 protease,MMP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 protease,TIMPs)所调节,MMPs促进ECM的降解,而TIMPs通过抑制MMPs,阻止ECM的降解,从而形成或促进肝纤维化.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肝脏中仅有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2(TIMP-1、TIMP-2)存在,对肝纤维化的诊断,TIMP-1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TIMP-2[1].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TIMP-1看作是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均在探讨之中,本文从湿、瘀、毒立论。认为:1.急性发病,湿热毒邪由气入血;2.慢性迁延,肝脾湿热瘀毒蕴结;3.久病成臌成症,湿浊瘀毒胶固;4.急黄重症,血分瘀热火毒炽盛。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纤维化(HF)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现已公认,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的病变,若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则难以逆转。国内外学者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但在临床上阻断肝纤维化仍是一个难题。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展了对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显示中医药在抑制肝纤维化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和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肝炎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甲、乙、丙、丁、戊5型,其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致慢性,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毒”或“疫毒”是本病的基本病因,故治疗必须自始至终重视清热解毒之法。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亦经历由急性到慢性的过程,甚至病邪可直入心肝营血,发生重症肝炎,即中医之“急黄”重症,在临证时须掌握其病机演变规律,分别邪正虚实主次,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各型肝炎在病机上虽有共性,但亦具有不同特点,应考虑其病机特点,治疗有所侧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近年实验研究成果,寻找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药,仍是当前较为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