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小娟  马华  张萍 《当代医学》2009,15(23):487-48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潜在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方法选择20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针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潜在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术后的紧密观察,及时掌握了病情并进行积极处理,减少了并发症。结论全面了解介入诊疗术的现代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整个手术操作过程及临床特点,加强术中,术后严密监护和有效抢救,减少了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探讨人工流产术并发症防治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人工流产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空吸和漏吸、术后感染、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年龄、孕期和怀孕次数与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人工流产术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早期预防、监测,积极治疗并发症,术后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3.
讨论和研究如何控制剖宫产手术母婴并发症上升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近几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也造成了母婴并发症的直线上升,母婴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案例不断报道,而且给家庭的稳定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因素,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所以如何控制剖宫产术母婴并发症的上升率,已成为了社会问题及民生民济问题,已到了非研究不可的地步.剖宫产率上升母婴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增多已成为了社会关注,政府重视医学界讨论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307例(542侧)鼻窦炎性疾病的鼻窦内窥镜手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主要并发症为出血过多、纸板损伤、眶内出血、上颌窦口狭窄和术腔粘连。②术中并发症除出血过多外,最常见眶并发症;严重并发症仅有1例脑脊液鼻漏并化脓性脑膜炎。③术中并发症的历年平均发生率为100例30.6次,术后并发症的历年平均发生率为每100例35.9次。各项并发症的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讨论了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并就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诊断标准和发生率的统计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中心于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8968名输卵管结扎术妇女的临床资料,统计术中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有膀胱损伤,肠管损伤,输卵管与系膜撕裂;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近期并发症与术后远期并发症两方面,术后近期并发症有切口出血、腹腔出血、切口感染;术后远期并发症有切口硬结症、慢性腹痛、异位妊娠、肠粘连、月经不调。结论增强医师的执业水平、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与严格遵守无菌术原则是减少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诊断以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6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人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处理经过及措施。结果:6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人术后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各种并发症,通过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保证了病人术后的顺利恢复。结论:术中细致操作、术后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预防和避免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06例手术患者中并发症发生81例,其中术中并发症46例,术后并发症56例,术中、术后均发生并发症21例。结论: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术前个体化综合评估及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精确设计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时有效的妥善处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彩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28-229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探讨与人工流产术并发症有关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处理。方法分析我站2003年5月-2007年6月间765例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各种影响因素与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漏吸、宫颈裂伤、宫颈宫腔粘连和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年龄、孕期和怀孕次数与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人工流产术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早期预防、监测,积极治疗并发症,术后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 56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在术前做好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各种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提高了护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能力,减少了LC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报告1972年12月至1982年6月体外循环内心直视手术254例在术中,术后发生的六种严重并发症:绿脓杆菌败血症、术中心律失常、腔静脉区破裂、转流中机器泵管破裂和电源故障、术后低排综合征以及术后胃肠道并发症作了重点分析,并介绍了在诊治并发症中取得的点滴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对气管切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娜  赵晓红  邵兵 《吉林医学》2007,28(10):1167-116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气管切开病人的作用。方法:对47例气管切开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观察带管时间,是否发生并发症,以明确整体护理对气管切开病人的作用。结果:47例气管切开病人的带管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提高了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质量,缩短了带管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2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方法:9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48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42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P〈0.05~0.01)。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3.
张勇  张培荣  张琳琳  单靖华  臧萍 《医学综述》2010,16(17):2701-2703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中经皮导丝扩张钳气管切开术(GWDF)与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重症监护室的50例患者进行GWDF与Percutwist各25例,评价手术时间、手术难易程度、术中术后切口出血程度、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ercutwist手术时间(6.3±1.2)min,GWDF手术时间(5.1±0.9)min,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和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rcutwist比GWDF手术时间长,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不能避免气管后壁损伤,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技术微创化发展历程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回顾气管切开技术的发展历史,发现这一历程可分成早期气管切开阶段、标准气管切开阶段和经皮气管切开阶段等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尤其在这半个多世纪,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适时应用,使经皮气管切开技术和器械朝着微创化方向的发展成为可能。结合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看到这一微创气管切开技术在ICU需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快速和并发症少、安全和效价比好的特点,目前许多ICU已将经皮气管切开技术作为气管切开的常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再次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对16例曾行两次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方式、并发症及对策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6例患者全部完成再次气管切开,3例在术后并发切口出血,经局部填塞止血,1例并发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气胸治愈,2例死亡。结论临床遇再次气管切开病人,需高度重视,选择适当麻醉方式,应用恰当的手术技巧,正确处理瘢痕,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瓦常文  金舒 《当代医学》2011,17(10):116-117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科气管切开的患者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6例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作为研究组,64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及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96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1990年9月以来,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倒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及在全喉切除术中用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的经验。结果:在应用此法112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尤其未发生喉气管狭窄。在全喉切除术中应用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的14例,术后人武部拔除气管导管,无须终生带管。结论:倒U形及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制作简单,能有效地预防喉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52例危重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气管切开抢救情况。适时的气管切开是抢救本型病人的重要措施,术后合理应用人工辅助呼吸器能降低死亡率。肺部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严格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及时处治并发症,方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应用于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治疗时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气管切开术的OSAHS患者资料。行气管切开术原因分别为同时行舌根舌体手术8例;肥胖、颈短2例;气管插管困难3例;三平面手术3例;在ICU监护结束拔管后发生呼吸道梗阻3例。结果在先行气管切开术保障下,16例手术顺利。3例ICU监护结束拔管后发生呼吸道梗阻者,在行气管切开后呼吸梗阻解除,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气管切开术在在重症OSAHS手术治疗时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地位,对某些特殊患者仍是保证手术后安全的重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应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60例应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和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吸痰时及吸痰后2~5min实验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值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