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壳聚糖-明胶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可以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影响海绵体敷料结构形态及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共混液中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共混液总浓度、粉末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其用量最佳配比为:壳聚糖50%/明胶50%/总浓度2.2%~2.5%/粉末量1:1/交联剂用量1%。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自提鳕鱼皮明胶以及海藻酸钠为原料,经戊二醛交联制备了复合止血敷料,并对其物理性能、微观结构和肝脏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凝血时间中,鳕鱼皮明胶的最佳止血浓度为15 mg/mL,止血时间为(151±12) s,说明鳕鱼皮明胶具有良好的止血性能。综合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倍数、保湿率和交联度5项物理指标,确定了复合止血敷料中明胶与海藻酸钠的最优复配比为15∶8。扫描电镜图表明海藻酸钠的添加改善了止血敷料的微观结构,使其具有孔径大小(100~200 μm)一致且分布均匀的多孔结构。在肝脏相容性实验中,复合止血敷料在植入后第8周时完全降解,没有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表明鳕鱼皮明胶复合止血敷料具有良好的体内降解性,是1种潜在的可吸收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3.
异丁基壳聚糖多功能敷料的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以壳聚糖衍生物-异丁基壳聚糖为生物基质材料而制成的多功能(止血、镇痛、抗菌、促愈合)创面敷料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皮肤刺激、皮内刺激、眼刺激法考察其刺激作用;利用皮肤斑贴试验观察其致敏作用;采用腹腔注射法观察其全身急性毒性作用。结果 异丁基壳聚糖多功能敷料无刺激、无致敏及无明显急性毒性。结论 异丁基壳聚糖多功能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用于皮肤创面护理的黄芪-壳聚糖/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功能敷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皂苷含量,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并评价其润湿性、水蒸气透过率、药物释放性能和抑菌能力。结果表明,黄芪成分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黄芪-壳聚糖/PLA纳米纤维功能敷料中,且与辅料间无明显相互作用。黄芪-壳聚糖/PLA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28±118) nm,所得功能敷料的整体孔隙率为92.16%,润湿性能适中,透气性能良好,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菌效果,为新型创面护理敷料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壳聚糖在脑组织中的生物相容性,为临床提供新型、可用于颅内植入化疗的药物缓释载体.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壳聚糖颗粒和明胶海绵.观察术后的行为改变和3,7,14,30 d时的局部组织反应(HE染色).结果:所有动物无明显行为改变.术后3,7,14.30 d的组织学观察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类似的异物反应(P<0.05),且随时间推移,壳聚糖有不同程度降解.结论:壳聚糖可在脑组织内降解,且脑组织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颅内植入缓释化疗基质之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匀浆制膜法制备了载奥硝唑的羧甲基壳聚糖改性明胶膜。考察了膜机械性能、水分透过率和体外释药行为。研究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和明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膜中羧甲基壳聚糖含量在25%~30%时的机械性较好;明胶含量30%~70%时,水分透过率75以上。载药膜在pH5.5磷酸盐缓冲液中约11h释放完全。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壳聚糖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甲壳素、壳聚糖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本文综述了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包括抗肿瘤,免疫抗菌与医用敷料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并对其粘附和抑菌等性能进行研究,为创伤敷料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以羧甲基壳聚糖(CMCS)、氧化淀粉(OST)和单宁酸(TA)为原料,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系列水凝胶,在对其形貌、流变学、溶胀度和粘附性等性能表征基础上,进一步并对其生物相容性和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CMCS与OST/TA溶液体积比为2:1时,制备的水凝胶COT-2凝胶化时间最短(8.3±0.9 s),粘附强度最高(13.1 kPa),孔径大小适中(200 μm),有可自愈合能力,且对HaCaT细胞没有明显毒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水凝胶COT-2具有较强的粘附性、机械性能和可自愈合能力,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抑菌活性,有开发成为是伤口敷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张福江  赵峰  尹玉姬  姚康德 《天津医药》2003,31(7):452-454,T001
目的:考察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明胶网络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中对微环境的影响及植入兔体内后对骨修复情况。方法:观察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表面矿化及体系pH、Ca^2 浓度的变化;将材料植入兔桡骨节段性缺损部位,考察其生物相容性及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明胶网络复合材料对机体微环境pH影响微小、表面矿化效果好,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结论: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明胶网络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治疗长骨缺损的承力替代物。  相似文献   

10.
王海霞  韩宝芹  李辉  郑玲  刘万顺   《中国海洋药物》2013,32(4):69-75-75
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糖、羟乙基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肝素和明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和形态的影响。方法在体外进行HUVEC细胞培养,通过MTT法评价上述氨基多糖和明胶在不同浓度下对HUVEC的增殖作用及形态影响。结果上述氨基多糖和明胶在0~2 000mg·L-1浓度内均不会抑制HUVEC的增殖,部分浓度下会促进细胞生长。羧甲基壳聚糖、羟乙基壳聚糖、肝素以及明胶的最佳浓度均为500mg·L-1,而硫酸软骨素的最佳浓度为1 000mg·L-1。各实验组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羧甲基壳聚糖、羟乙基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肝素和明胶与HUVEC均有良好的相容性,在部分浓度时会促进HUVE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预防术后粘连新材料—改性壳聚糖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术后粘连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如硬膜外粘连、肠道粘连等。本篇论在改性壳聚糖膜的制备及粘连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该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机械性能。通过椎板切除术的动物试验得知,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对于组织粘连的预防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甲壳质敷料的止血作用.方法 取实验用小型猪,显露并横断股动脉约1/2,建立股动脉出血模型,分别外敷5 mm、3 mm两种规格的甲壳质敷料、纱布敷料、明胶海绵,局部加压到90 mm Hg(1 mm Hg=0.133 kPa)持续10 min,观察记录止血时间、敷料黏附力、止血过程中的血液丢失量.结果 5 mm规格甲壳质敷料的止血时间[(141±44)s]比3 mm规格甲壳质敷料[(264±70)s]、明胶海绵[(237 ±65)s]短,失血量[(21±11)ml]比3 mm规格甲壳质敷料[(58±18)ml]或明胶海绵[(55±19)ml]少,3 mm规格甲壳质敷料和明胶海绵效果相似.在止血成功率方面,5 mm规格甲壳质敷料、3 mm规格甲壳质敷料、明胶海绵、纱布敷料分别为87.5% (7/8)、87.5% (7/8)、62.5% (5/8)、0.0% (0/5),前3种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纱布敷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m规格甲壳质敷料在维持动脉血压平稳方面优于3 mm规格甲壳质敷料和明胶海绵.结论 该5 mm规格甲壳质敷料控制局部出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儿童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后可产生全身性速发型变态反应和非速发型变态反应。作者以前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发生速发型反应的儿童血清中抗明胶IgE阳性;而大多数非速发型反应儿童抗明胶IgE阴性,部分儿童明胶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阳性,提示对明胶的免疫应答在非速发型反应中可能也起作用。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对明胶免疫应答与全身性非速发型变态反应的关系。 将研究对象分为速发型反应组(抗明胶IgE阳性)、非速发型反应组(抗明胶IgE阴性)和阴性对照组(接种含1mg明胶的麻疹疫苗后无变态反应),三组平均…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壳聚糖是一种新型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毒,生物相容性好且可降解吸收,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壳聚糖膜用于指端损伤和肉芽创面的治疗以及壳聚糖溶液预防术后关节粘连都取得了理想效果;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壳聚糖钉的研制,壳聚糖无纺纱布止血作用的研究以及壳聚糖作为药用敷料的研究都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研究海藻酸盐敷料的止血性能,并初步探究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凝血指数试验测定体外凝血性能。采用新西兰兔耳和背部创伤止血试验测定止血性能。采用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进行初步安全性评价。结果海藻酸盐敷料、明胶海绵的凝血指数BCI分别为33.1±4.9、72.0±3.3,海藻酸盐敷料凝血效果优于明胶海绵。在背部创伤出血模型中,海藻酸盐敷料、明胶海绵、纱布的平均止血时间为(55.3±5.1)s、(80.2±7.4)s、(101±14.7)s,Hb光度吸收值分别为1.5±0.7、2.5±0.5、3.8±0.7。与明胶海绵比较,海藻酸盐敷料的平均止血时间缩短了31.05%,Hb光度吸收值降低了40.00%;与纱布比较,海藻酸盐敷料的平均止血时间缩短了45.25%,Hb光度吸收值降低了60.53%。在兔耳动脉止血实验中,海藻酸盐敷料、明胶海绵、纱布的出血量分别为(2.4±0.2)g、(3.0±0.2)g、(3.9±0.2)g,止血时间分别为(226.3±6.5)s、(332.3±14.2)s、(466.5±19.1)s。与明胶海绵组比较,海藻酸盐敷料的出血量降低了20.00%,止血时间分别为缩短了31.90%;与纱布比较,海藻酸盐敷料的出血量降低了38.46%,出血时间缩短了51.49%。海藻酸盐敷料的溶血率低于5%。细胞毒性实验中各浓度的海藻酸盐敷料浸提液为0级或1级,提示其对细胞无明显毒性。结论 海藻酸盐敷料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溶血率符合国标要求,且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海藻酸钠为原料,复配壳聚糖、鱼皮胶原蛋白,通过Ca2+离子交联制备成海藻酸盐水凝胶敷料。测试了该敷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其对大白兔浅Ⅱ度烧烫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结果表明:鱼皮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海藻酸盐水凝胶的含水量≥80%,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和机械性能,是一种理想的伤口创面敷料;对浅Ⅱ度烧烫伤的愈合周期远远少于医用纱布、市售聚氨酯水凝胶敷料,且能消除伤口炎症,抑制瘢痕的生成,在伤口护理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壳聚糖生物护伤喷膜功能敷料在犬咬伤严重暴露创面伤口床准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来自某医院急诊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诊的100例犬咬伤患者,分层抽样,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置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处置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壳聚糖生物护伤喷膜功能敷料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3、7、14 d的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结果患者在前3 d,生理盐水纱条敷料与壳聚糖生物护伤喷膜功能敷料在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1.47,P=0.07)。在患者伤口处理第7天和第14天体内对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壳聚糖生物护伤喷膜功能敷料在犬咬伤严重暴露创面伤口床准备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Co(II)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光谱法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Co(II)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 (1) 羧甲基壳聚糖-Co(II)的存在导致Fe(CN)63-/4-探针分子氧化还原峰电流下降,峰值电位正移,显示羧甲基壳聚糖-Co(II)和Fe(CN)63-/4-与DNA之间存在竞争性作用。(2) 随着DNA的不断加入,羧甲基壳聚糖-Co(II)的特征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峰位红移;同时,中性红的加入导致羧甲基壳聚糖-Co(II)/DNA体系的特征吸收峰发生增色效应、峰位红移并伴有等吸收点出现,表明羧甲基壳聚糖-Co(II)、DNA与中性红三者存在新的共平衡体系,中性红对羧甲基壳聚糖-Co(II)与DNA的作用有竞争抑制作用。结论 羧甲基壳聚糖-Co(II)能够以嵌插方式与鲱鱼精DNA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一种壳聚糖衍生物并探讨其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通过纤维素酶降解,产生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 kD~250 kD左右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将甲基丙烯酸酐与壳聚糖溶液混合反应,利用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研究产物结构。向反应产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过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以形成凝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凝胶的超显微结构。结果甲基丙烯酸连接在壳聚糖分子上,生成壳聚糖甲基丙烯酸酯。利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能够生成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甲基丙烯酸酯,产物能够溶解的溶液pH值也随着取代度的不同而相应发生改变。扫描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甲基丙烯酸酯凝胶的颗粒和微孔直径都小于100 nm。此凝胶经过-20和-80℃冷冻处理后能够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颗粒和微孔直径在200~500 nm。结论壳聚糖甲基丙烯酸酯可以用作纳米级生物医学材料。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为阳性线性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药理作用,以壳聚糖为基础制作的细胞支架,可以为细胞黏附、生长和增殖提供良好的三维生长环境,已在医用敷料、骨科材料、药物载体等方面取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