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因胸痛入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者共2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60例、多支病变组58例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5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55例。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身高、腰围(WC)、臀围、血清APN、ET-1、hs—CRP、血脂,计算血脂异常发生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利用Gem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UAP组多支病变及单支病变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SAP和对照组(P〈0.01),但hs—CRP、ET-1高于SAP和对照组。其中多支病变组APN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而hs—CRP、ET-1高于单支病变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PN水平与血压(SBP、DBP)、WC、BMI、WHR、hs—CRP、ET-1、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APN是Gensini积分强的危险因素(OR=25.36,95%CI:9.87~56.23,P=0.000)。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低脂联素是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0月疑诊为冠心病而入院行冠脉造影者共107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按照不同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将分成不同病变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分析各组血清脂联素表达差异。结果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多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无冠脉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不同Gensini积分组之间血清脂联素水平也呈下降趋势,且三组间血清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呈负相关(r=-0.482,P〈0.05)。结论脂联素参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其含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炎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组)和3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和IL-6的浓度。结果UAP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IL-6则显著升高(P〈0.01),且UAP组血清脂联素与IL-6浓度呈负相关(r=-0.361,P〈0.01)。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IL-6增高;IL-6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测定血清脂联素,IL-6的水平,对早期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代谢紊乱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对比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 (1)代谢综合征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和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随着代谢紊乱数目的 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下降,Gensini评分逐渐升高(P<0.05或<0.01).1项及以下代谢紊乱者与2项及以上代谢紊乱者之间的冠心病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与Gensini评分、TG及代谢紊乱数目呈负相关.结论 代谢紊乱患者随着代谢紊乱数目的 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非冠心病患者29例(对照组),进行血清APN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3例);按Gensini积分分为0~1分组(29例)、2~20分组(28例)、21~40分组(30例)、>40分组(25例).结果 ACS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6.43±4.22)mg/L比(12.68±6.47)、(9.94±8.48)mg/L](P<0.01或<0.05).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12.68±6.47)mg/L比(8.80±6.23)、(8.04±5.93)、(6.43±5.12)mg/L](P<0.01),单支病变组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三支病变组(P<0.01).0~1分组血清APN水平[(12.68±6.47)mg/L]和2~20分组血清APN水平[(8.74±6.68)mg/L]分别显 著高于21~40分组[(7.64±5.32)mg/L]和>40分组[(6.32±5.46)mg/L](P<0.01).21~40分组血清APN水平高于>40分组(P<0.05).血清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负相关(r=-0.584,P<0.01).结论 APN与冠状动脉稳定性、狭窄程度以及范围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代谢紊乱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00例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对比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1)代谢综合征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和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随着代谢紊乱数目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下降,Gensini评分逐渐升高(P〈0.05或〈0.01)。1项及以下代谢紊乱者与2项及以上代谢紊乱者之间的冠心病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与Gensini评分、TG及代谢紊乱数目呈负相关。结论代谢紊乱患者随着代谢紊乱数目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sFkn)水平来观察其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sFk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8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36例及对照组27例。测定各组血清sFk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Gensini冠状动脉造影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量化。结果血清sFkn、hs-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而后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水平与Gensini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之间无相关性(r=0.08,P=0.58)。结论血清sFkn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76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检测其血清脂联素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脉病变的Gensinig评分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脂联素与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8.0mg/L(2.4—21.3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1.5mg/L(4.3—29.2mg/L),P〈0.01];(2)脂联素水平随着Gensinig评分的升高而降低(P〈0.05,或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冠脉病变Gensini’s评分、甘油三酯和收缩压呈负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低脂联素血症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标志,脂联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sFkn)水平来观察其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sFk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8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36例及对照组27例.测定各组血清sFk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Gensinj冠状动脉造影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量化.结果 血清sFkn、hs-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而后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水平与Gensini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之间无相关性(r=0.08,P=0.58).结论 血清sFkn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血清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稳定性的相关性 ,探讨 hs- CR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 82例患者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3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4 8例 ,对冠脉造影结果采用 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严重程度 ,以冠脉造影正常者 (32例 )为正常对照组 ,均采血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 hs-CRP。分析血清 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以及临床冠心病稳定情况的关系。 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与 hs- CRP呈正相关 (γ=0 .4 72 ,P<0 .0 5 ) ;而且冠心病临床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s- CRP有明显升高 ,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结论  hs- CR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 ,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C反应蛋白(CR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11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另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阴性者为对照组,Ig-E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ELISA)测定,CP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冠心病组血清IgE、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患者中,UAP组血清IgE、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AMI组血清IgE、CR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和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57,P=0.001)。结论 IgE和CRP在冠心病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gE和CRP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C反应蛋白(CRP)、P选择素(PS)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08例CHD确诊患者(分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及35例健康对照组的CRP、PS和脂联素的血清学水平。结果:CHD组CRP、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D组中,CRP和PS水平在SAP组、UAP组和AM I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依次升高,脂联素则明显下降(P〈0.05);血清CRP水平与脂联素水平结果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该文提示血清CRP、PS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的病程和病情,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冠心病病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脂素水平,探讨内脂素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6月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20例(冠心病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7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86例(心肌梗死组),选取健康体检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相关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比较各组血清生化指标与内脂素水平,分析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为(34.07±5.51)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22±3.17)μg/L(P<0.05).不同类型冠心病组血清T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血清TG、HDL-C、内脂素水平[(1.44±0.27) mmol/L、(1.16±0.12) mmol/L、(21.36±3.35)μg/L,(1.84±0.32) mmol/L、(1.01±0.08) mmol/L、(27.78±447)μg/L,(2.31±0.34) mmol/L、(0.93±0.06) mmol/L、(33.14±5.66)μg/L]与对照组[(0.93±0.25)mmol/L、( 1.48±0.24) mmol/L、( 13.22±3.17)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TG、Gensini积分、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Gensini积分、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的血清内脂紊水平与TG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或< 0.01),与HDL-C呈负相关(P< 0.01),与TC和LDL-C无相关性(P>0.05).结论 外周血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水平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方小丽  何妍  林劲  王圣  林慕如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626-4627,4629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对男性高血压病(HBP)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80例因胸闷痛入院行冠脉造影术的男性HBP患者,按临床诊断分组,20例单纯HBP患者,HBP合并ACS患者38例,合并AMI患者20例,合并UAP患者18例;合并SAP患者22例.检测各受试对象的血浆APN水平.结果 HBP合并CHD组的血浆APN水平明显低于单纯HBP组(P<0.05);HBP合并ACS组血浆APN水平与HBP合并SAP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HBP合并AMI组血浆APN水平低于HBP合并U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APN水平与男性HBP合并CHD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预测此类患者冠脉斑块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为A型病变、B型病变和C型病变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中度病变和重度病变组。血浆脂联素浓度通过ELISA方法测定。结果冠心病组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6.09±1.85)μg/ml vs (10.25±1.51)μg/ml,P〈0.001),ACS组脂联素浓度又明显低于SAP组(5.45±1.53)μg/ml vs(7.60±1.67)μg/ml,P〈0.001)。随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加重,脂联素浓度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脂联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负调控因子,低脂联素血症可以做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及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108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8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糖尿病非冠心病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各组血清OPG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冠心病组血清OPG水平(4.12±0.71) ng/L,显著高于糖尿病非冠心病组的(2.69±0.52) ng/L和对照组的(2.14±0.3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0.01).糖尿病并冠心病组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OPG水平(4.56±0.92) n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3.61±0.7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40分患者(41例)血清OPG水平为(4.92±0.89) ng/L,显著高于Gensini积分20~40分患者(53例)的(4.08±0.75) ng/L和Gensini积分<20分患者(14例)的(3.39±0.8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而且Gensini积分20~40分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2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57例)及三支病变(35例)患者血清OPG水平[(3.52±0.82)、(4.54±0.68)、(4.75±0.93) 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患者与双支病变患者血清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和OPG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而且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清OPG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计算N/L,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MI组WBC、N、N/L明显高于UAP组和SAP组(P〈0.01),UAP组WBC、N、N/L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L明显低于SAP组(P〈0.01),与U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L明显低于SAP组(P〈0.01)。结论血N/L对于辅助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U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稳定情况,以及血清UA与hs-CRP的相关性,探讨UA和hs-CRP对UAP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4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据冠脉造影结果把UAP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59例)和多支病变组(35例,≥3支病变).分析血清UA和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稳定情况,以及UA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①UAP、SAP组血清UA和hs-CR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NC)组(P<0.01);UAP和SAP组相比,U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UAP各组血清UA和hs-CRP水平相差显著(P<0.01),并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升高幅度依次为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UA和hs-CRP水平升高最为显著.③血清UA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525,P<0.01).结论血清UA和hs-CRP水平与UAP冠状动脉病变有关,且hs-CRP与不稳定病变有关,UA与不稳定病变无关.UAP患者血清UA和hs-CRP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以及血清UA与hs-CRP具有一致性.联合检测血清UA和hs-CRP水平,可更好的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李招兵  刘扬 《现代保健》2009,(36):36-37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病程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Gensini评分,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三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326,P〈0.05)。结论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硬化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30例拟诊冠心病(CHD)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病变程度以是否诊断CHD、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三方面表示;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FPG〈5.6mmol/L者297例;B组5.6mmol/L≤FPG〈6.1mmol/L者185例;C组6.1mmol/L≤FPG〈7.0mmol/L者148例。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对FP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A组冠心病患病率为32.7%,单支病变50.5%、双支病变30.9%,多支病变18.6%,Gensini积分13.26±3.15,B组冠心病患病率为40.5%,单支病变42.7%、双支病变32.0%,多支病变25.3%,Gensini积分24.53±4.26,C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7.4%,单支病变30.6%、双支病变32.9%,多支病变36.5%,Gensini积分30.45±4.03,三组比较,随着FPG逐渐升高,冠心病患病率、冠脉病变积分、多支病变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2)F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413;P〈0.05)、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r=0.492;P〈0.05)呈正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与冠脉病变支数(β=0.327,P〈0.05)、冠脉病变总积分(β=0.281,P〈0.05)独立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OR=3.042,95%:2.589—6.275,P〈0.01)。结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随着FPG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