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多旁路一例杨敏全,李国庆,许力舒,石磊,马伟,汪公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起搏介入中心乌鲁木齐830001)患者女性,20岁,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7年,体表心电图呈B型预激综合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效果不佳。入院后行...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当前在我国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对AMI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在我国广泛开展并取得很大成就。但对AMI的早期康复医疗尚未能普遍开展。我们参照国内外经验对28例无并发症的AMI患进行了三周程序的早期康复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0月疑诊为冠心病而入院行冠脉造影者共107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按照不同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将分成不同病变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分析各组血清脂联素表达差异。结果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多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无冠脉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不同Gensini积分组之间血清脂联素水平也呈下降趋势,且三组间血清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呈负相关(r=-0.482,P〈0.05)。结论脂联素参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其含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诊断间隔隐匿性房室旁路时,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是目前诊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重要的标准。但行此法检查时要求有持续发作的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的周长保持恒定、心动过速时能够标测出清晰的希氏束电位,因此有时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国外学者Martinez—Aiday曾提出窦性心律时分别于心尖部和心底部起搏刺激,测起搏的V波与逆传的心房A波即VA间期的方法,以诊断间隔隐匿性旁路。现就我们采用此方法诊断鉴别的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31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右室流出道起搏技术为31例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院内24例,院外7例),重点分析院内24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起搏部位的选择及该方法的具体特点,结果:右室流出道起搏电极安置成功率达100%,起搏阈值稳定,无脱位发生;右室流出道起搏在双侧心室电活动一致性方面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右束支阻滞时可在右后间隔和右室流出道之间选择出使QRS时限最小的起搏部位,病窦患者自身QRS≤100ms时,右室流出道起搏效果较好,当自身QRS≥140ms时右室流出道起搏效果可能欠佳,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在双侧心室电活动一致性方面优于右室心尖起搏,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各自特点,使患者从中取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隐匿性右前间隔旁路误消融慢径路致心房反复搏动及窦房结重建一例李国庆杨敏全吴忠东许力舒帕尔哈提患者男性,46岁。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10年。查体: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均正常。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250次/分,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图形,R-R均齐。逆P各导联不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疗效。并对其定位,标测方法及复发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IVT进行RFCA治疗。左室IVT起自间隔面者以最早P电位或最早心室激动点且前有碎裂电位(AP)处为消融靶点。其它部位的IVT均以起搏与心动过速时12导联QRS波形态完全相同处为靶点。结果:RFCA治疗IVT总成功率为93.7%(15/16),左室IVT为92.6%(13/14),右室IVT100%(2/2),1例消融失败,随访3个月-6年无一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左室IVT分别起自间隔面13例,前侧游离壁1例。右室IVT流出道2例,左室间侧游离壁1例。左室间隔面IVT有效靶点处P较QRS波提前18-50ms或心室最早激动点处V波较体表QRS波提前32-58ms其前有AP电位(3例占21.4%),2例右室IVT全部表现为有效靶点处起搏时与12导联QRS波形态完全相同,1例左室前侧游离壁IVT起搏时仅10导联相同,消融失败。结论:IVT应用RFCA治疗,其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左室间隔面的IVT以最早P电位或心室最早激动点且其前有碎裂电位处为靶点,其它部位采用起搏标测,应与体表心电图12导联完全相同处为成功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房右室双部位,双房右室双部位及双房双室(四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均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心衰,4例患者中,2例植入右房右室双部位起搏,1例植入双房及右室双部位起搏,1例植入双房及双室(四腔)起搏,行房室顺序,心室同步起搏,起搏前后观察LVEF,NYHA心功能分级,QRS间期,左室舒张末直径,结果:心房,心室各导线起搏参数均符合标准,随访中亦未发现导线移位等并发症,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QRS间期较术前缩窄LVEF较术前提高,左室舒张末直径较术前缩小,结论:右房右室双部位起搏,双房右室双部位起搏,双房双室(四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有QRS波增宽的患者,可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个性化选择心室永久起搏部位,预防心功能异常.方法 6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胸比例基本正常,其中实验组32例,个性化永久起搏多部位筛选;对照组33例,单纯以右室流出道作为永久起搏点,比较两组患者起搏QRS波时限和形态、术前与术后6 ~ 36月的胸片、心脏超声心动图和NYHA分级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起搏QRS时限和形态、术后3年LVEF和心胸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预防心功能异常方面,对于心功能、LVEF和心胸比例基本正常而需永久心室起搏的患者,个性化多部位筛选永久起搏可能优于单纯右室流出道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