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疗效及对血清β-内啡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02-2017-08,于我院治疗的84例LDHT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环跳、腰夹脊、阳陵泉、委中穴等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腰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治治疗后ODI评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β-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且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LDH能显著改善腰部、下肢疼痛症状及功能受限,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提升血清β-内啡肽水平以及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悬吊技术对"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CNLBP患者1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悬吊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60 mg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VAS评分、腰腿痛功能评分、腰部活动范围、腰背肌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腰腿痛功能评分、腰部活动范围和腰背肌力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第1~4周,治疗组VAS评分、腰部活动范围和腰背肌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第2~4周,治疗组腰腿痛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方案均是治疗CNLBP的有效方案,但针刺结合悬吊技术在改善疼痛、腰部功能、腰部活动范围、腰背肌力方面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徐笑 《颈腰痛杂志》2021,42(4):542-544
目的 探讨脊神经定位诊断辅助取穴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20年3月于本科接受针刺治疗的CSR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脊神经定位诊断,选择颈神经根相应的夹脊穴,并于手三阳经循经取穴实施针刺;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行针一次,每周5次,间隔2 d;1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颈椎病临床评分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颈椎病临床评分均显著升高,2个疗程后均进一步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临床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PRI、VAS、PPI评分和McGill总分均显著降低,2个疗程后均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PRI、VAS、PPI评分和McGill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CSR可取得较好疗效;在脊神经定位诊断辅助取穴和循经取穴的基础上实施针刺,在减轻疼痛和改善颈椎病临床评分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辨经取穴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辨经取穴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增效作用;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观察组在电针颈夹脊穴基础上加辨经取穴治疗,每1天1次,15次为一疗程,以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60例和5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有效率为91.37%,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愈病例的治疗次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经取穴针刺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1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78例,2组均采用电针并配合牵引治疗,其中治疗组选取深刺腰部夹脊穴,对照组常规取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采用模糊视觉疼痛量表(VAS)及JOA腰痛评分标准对疼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模糊视觉疼痛(VAS)评分及JOA腰痛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β-内啡肽含量增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提高患者血浆β-内啡肽活性,这可能是电针镇痛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穴温针法、配穴视虚实行补泻手法;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记录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和颈动脉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组经温针夹脊穴治疗后总治疗有效率为96.875%,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量比治疗前有所好转,但是治疗组的血流量增大和正常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夹脊穴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增大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溪深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01-2017-01期间门诊收治的CSR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后溪深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与对照组的8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8周时,North 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8周时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中的主观症状、适应能力、临床体征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颈夹脊穴和红外线照射的基础上,加后溪深刺治疗CSR,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 ~2018年7月于本科收治的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组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和分组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时点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超声组较对照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4周,两组TNF-α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超声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超声组治疗前后的TNF-α与VAS评分均呈正相关性(r=0.435、0.342,P<0.05);IL-1β与VAS评分亦呈正相关性(r=0.375、0.358,P<0.05).超声组优良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7.5%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过程中,未发生穿刺针误入腹腔、胸腔、内脏或血管等并发症情况.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电针刺足三里穴对内脏牵拉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电针刺足三里穴对内脏牵拉痛(VTP)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48只纯种SD大鼠随机分成4组:VTP组、电针组、电针 VTP牵拉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VTP组制备VTP 模型,电针组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电针 VTP组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后即刻制备VTP模型。VTP模型成功后2 min,测定大鼠1 h内疼痛总积分,测定疼痛总积分后30 min后,处死大鼠,取回肠, 分别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和P物质(SP)、脑啡肽(EN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回肠肌间神经丛AChE活性(AChE-A)、SP、ENK免疫反应性(SP-IR、ENK-IR)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TP 组疼痛总积分升高,(P<0.01),与VTP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 VTP组疼痛总积分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VTP组回肠肌间神经丛AChE-A活性升高,SP-IR降低(P<0.01),ENK-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回肠肌间神经丛AChE-A和ENK-IR降低,SP-IR升高,电针 VTP组ENK- IR降低(P<0.01),AChE-A和SP-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TP组相比,电针 VTP组回肠肌间神经丛AChE-A和ENK-IR降低,SP-IR明显升高(P<0.01或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 VTP 组回肠肌间神经丛AChE-A明显升高,SP-IR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刺VTP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可产生镇痛作用,通过激活肌间神经丛内含ENK神经元,释放ENK,从而抑制Ach和SP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邹燃  徐芸  张红星 《中国骨伤》2009,22(10):759-761
目的:探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组先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组(A组)和单纯针刺组(B组),每组3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35~62岁,平均48.3岁。A组于夹脊穴、秩边、环跳、阳陵泉、委中、昆仑予以电针针刺,1次/d,共10次,另配以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1次/2d,共5次);B组于夹脊穴、秩边、环跳、阳陵泉、委中、昆仑予以单纯针刺(1次/d,共10次)。经10d治疗后,通过目测类比定级法(VAS)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平均疼痛分数,并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从症状体征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平均疼痛分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1),A组的镇痛效果优于B组;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1,P〈0.01),A组优于B组。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疗效好,并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退变性腰间盘疾病、腰椎滑脱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126例应用PLIF手术治疗患者,其中退变性腰间盘疾病(degenerative lumber disc diseases,DDD)52例、腰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SL)43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31例,术前和术后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痛及腿痛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26个月,平均18个月。ODI评分:DDD组减少22.5分,SL组减少28.2分,FBSS组减少22.2分,各组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配对t检验,P<0.05),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方差分析,P>0.05)。腰痛VAS评分:DDD组减少4.1分,SL组减少3.8分,FBSS组减少3.2分,各组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配对t检验,P<0.05)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方差分析,P>0.05)。腿痛VAS评分:DDD组减少3.8分,SL组减少3.5分,FBSS组减少2.2分,各组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配对t检验,P<0.05),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方差分析,P>0.05)。结论PLIF治疗能够明显减轻DDD、SL和FBSS 3组患者的腰腿痛及改善相关功能障碍,但3组治疗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近颈夹脊穴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贴敷近颈夹脊穴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艾条温针及酒精温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毫针针刺、艾条温针及酒精温针治疗2个疗程,分析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前后疼痛VAS及功能ODI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艾条温针组及酒精温针组的愈显率均显著高于毫针针刺组(P<0.017).结论 毫针针刺、艾条温针和酒精温针均能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疼痛,一定程度上恢复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温针疗法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单纯针刺,且酒精温针的近期疗效接近艾条温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电针"四关"穴对脑卒中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四关"组,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联合针刺"四关"组,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针刺"四关"穴或高压氧治疗组2个疗程后均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P<0.05),而高压氧联合针刺"四关"穴治疗1个疗程后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MMSE评分(P<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与高压氧治疗组、针刺"四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四关"穴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且较单用针刺与高压氧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15.
许丽 《颈腰痛杂志》2015,36(1):47-4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对急性腰部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腰部肌肉痉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2组均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目测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部肌肉痉挛能有效提高疗效,是治疗急性腰部肌肉痉挛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悬吊训练技术(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颈椎牵引结合SET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SET治疗.两组患者各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SET可进一步改善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5、10及15 min这三个时间点,针刺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治疗后20、25及30 min,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在降低血浆CRP方面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但血浆β-EP及CCK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此次研究证实针刺对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治疗效果优于麻醉镇痛药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久的优势,同时能降低胆绞痛患者的CRP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肠俞穴注射灭菌用水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165例足月单胎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在子宫收缩活跃期、宫口开大3~4 cm时,在产妇大肠俞穴分别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皮内注射(观察组)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针刺注射(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及镇痛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总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大肠俞穴皮内注射灭菌注射用水用于分娩镇痛,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维平脊疗法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8月~2018年8于本院收治的96例LDH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针刺、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三维平脊疗法整脊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加,O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麻木、下肢肌力、直腿抬高试验、下肢皮肤感觉等症状与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平脊疗法整脊治疗LDH能够有效改善腰腿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在LDH保守治疗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设计.480例湿热兼瘀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360例,口服癃清片,一次6片,每日2次.安慰剂对照组120例,服用安慰剂,一次6片,每日2次,疗程为4周.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评分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1)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CPSI评分分别为(11.9±5.04)和(17.66±4.9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CPSI评分差值分别为(10.44±5.91)和(4.18±3.50),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NIH-CPSI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9.87±3.95)和(14.43±4.1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9.17±4.82)和(4.64±4.36),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为40.6%,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