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并且分类众多,而急诊心律失常主要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心内科病房类似,急诊处理心律失常也需要考虑到原发疾病和心律失常所带来的并发症.目前在治疗急诊心律失常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药品.除外药品,目前非药物治疗也有一些进展.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目前最新的国内外文献,探讨急诊心律失常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科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发病后4-12h,各梗死时间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类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未出现死亡或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应重视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重点时段的临床治疗,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结果 临床应用监护治疗,包括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必要时安起搏器,收到较好效果.结论 掌握好抢救时机,降低死亡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部分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无效,只能通过西医方法治疗.而对于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用中医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32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发现对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应给予阿托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胺碘酮,对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益采用电复律,对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患者用硫酸镁.结果 32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是显著而确切的.  相似文献   

6.
快速型心律失常系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心动过速、早搏、房颤等.现代医学主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病规律、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61.8%,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为82.3%,其次为房性心律失常60.3%,其他16.3%.治疗以改善心功能为主, 多数心律失常病人在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下,随着心功能的改善而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纠正心功能不全是关键,权衡利弊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方法 对150例因各种心血管疾病引发心律失常住院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分析.结果 在CHF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米力农与胺碘酮联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无论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有明显 改善.结论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8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乌头碱中毒者按乌头碱中毒常规抢救治疗,投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采用硫酸镁针剂加入液体静脉滴注.结果 8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和硫酸镁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清艳  张煜 《吉林医学》2007,28(3):410-411,414
室性心律失常被认为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常见,是指经2~3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恶化,除外电解质紊乱与药物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除积极的病因治疗,诱因处理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口服胺碘酮与静点硫酸镁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较好,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60例急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可使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明显的控制.结论:胺碘酮与传统采用利多卡因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相比,具有作用可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伊布利特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的疗效.方法 对56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用注射用富马酸伊布利特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伊布利特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4%.结论 伊布利特作为一种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独特的低不良反应与突出的快速心律失常转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佳宏 《当代医学》2011,17(34):67-68
目的 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原则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心电图的检查,分析患者心律失常类型.结果 本组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者29例(72.5%),心律失常类型主要集中在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及房性期前收缩.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伴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治疗心律失常应采取综合治疗,对患者进行24h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14.
玉开战 《中外医疗》2008,27(33):30-31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选择316例肺心痛患者进行心电图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对出现心律失常102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16例并发心律失常102例,其中两种以上心律失常者44例,占43.14%,其发生心律失常147例次,激动起源异常112例次,占76.19%,传导异常35例次,占23.81%.激动起源异常中,室上性心律失常占67.57%,室性心律失常占32.43%.传导异常中,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占68.57%.结论:肺心痛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治疗应通过积极的病因及合并症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脑血管的常见病.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相对较多.正确选择药物治疗此病是关键.现将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器质性、功能性病变都可引起,治疗后易复发,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难度更大.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治疗心律失常发作,又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减少复发的方法 是广大临床医生的共识.我们将一组胺碘酮联合谷维素治疗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91例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结果.缓慢心律失常单用药物治疗比较困难.特别是慢-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受到限制,而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其它措施所不能代替的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91例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结果.缓慢心律失常单用药物治疗比较困难.特别是慢-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受到限制,而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其它措施所不能代替的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复杂、副作用多,还有导致心律失常等问题,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至今还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心律失常机制复杂,种类繁多,有些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迅速,需要立即做出决断,心律失常的正确处理取决于对心律失常病因、机制、分类和危险性的正确判断,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机制、疗效、副作用和治疗原则的充分了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3年九月~2008年9月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肺心病患者97例,其中并发心律失常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心衰程度和电解质紊乱程度越差并发心律失常的机率越大,预后越差. 结论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和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因而它的治疗有别于其它心律失常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