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1d、3d、7d。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观察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采用TUNEL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及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多(P〈0.05)。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小梗死灶面积并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P〈0.05);康脑液1号2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和GFAP表达减少,而梗死灶中心凋亡细胞和GFAP表达却增多。结论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GFAP表达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 mg· kg-1· d-1)及高、中、低剂量(24,12,6 g · kg-1· d-1) 康脑液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后2 h再灌注0.5,3,7 d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情况;同时分别于再灌注后2,24,48 h评价动物神经功能。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康脑液组与尼莫地平组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MVD显著升高,VEGF和HGF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P<0.05或P<0.01) ,其中以中剂量康脑液组最为显著。结论康脑液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VEGF及HGF的表达,是其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康脑液2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康脑液2号高、中、低剂量组。线栓法复制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缺血2h,于再灌注1、3、7、14、21d,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VEGF、Ang-1的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再灌注21d后免疫荧光法标记细胞膜糖蛋白CD105,观察新生血管,计算MVD。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康脑液2号高、中、低剂量组病理变化更显著,VEGF、Ang-1在每个时间点表达显著增高,脑梗死周围区域MVD显著增大。结论:康脑液2号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病理变化,保护梗死区域神经细胞,其机制可能与增加VEGF、Ang-1等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而促进脑坏死周围区域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纳洛酮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机制。方法:腔内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1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及纳洛酮治疗组,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于缺血再灌注各2.5h后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5h后凋亡的神经细胞主要分布在梗死灶边缘,纳洛酮治疗组细胞凋亡数量低于缺血组(P<0.05)。结论:纳洛酮具有减少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纳洛酮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对I/R大鼠Pi3kmRNA及AktmRNA的影响。方法: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高、中、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康脑液(24g.kg-1.d-1、12g.kg-1.d-1、6g.kg-1.d-1),尼莫地平(1mg.kg-1d-1),每天灌胃1次,其他组每天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给药7天后,除假手术组外,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缺血2h,于再灌注24h后观察各组神经功能,再灌注12h、24h、48h、72h、168h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大鼠Pi3kmRNA、Akt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康脑液各剂量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i3kmRNA及Akt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尼莫地平组Pi3kmRNA及Akt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模型组,但较康脑液高、中剂量组低。结论:康脑液能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其机制可能是其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周围区域Pi3kmRNA及AktmRNA表达,从而实现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会娟  梁起保  邹玉安  薛茜 《河北医药》2011,33(11):1607-1609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康脑液作用机制及氨基酸测定方法.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低、中、高剂量组、依达拉奉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 h再灌注1 h后取脑,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及脑组织中Asp、Glu、Gly...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龙眼参(LYS)多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0只Wistar♂性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LYS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假手术组。给药组术前连续灌胃7d,于末次给药60min后行手术,采用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2h再灌注24h后,LYS多糖对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脑组织中Bcb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皮层区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LYS多糖能够降低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增加脑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P〈0.01或P〈0.05),并减轻皮层神经细胞水肿。结论:龙眼参多糖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抑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白桦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67-169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三磷酸腺苷(ATP)/K+含量和脑梗死体积、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门冬氨酸钾注射液治疗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TUNEL试剂盒检测法及红四氮唑(TT℃)染色分别测定脑组织ATP的含量、凋亡细胞数目及脑梗死体积.结果:大鼠缺血20、60 min和冉灌注15、60 min脑ATP/K+含量较基础水平降低,再灌注15、60 min治疗组脑ATP/K+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再灌注22h、70 h治疗组凋亡细胞数目低于模型组,脑梗死体积缩小.结论: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早期脑ATP/K+含量均降低,梗死灶周边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门冬氨酸钾注射液能够显著阻止脑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改善再灌注后脑组织能量代谢与K+状态,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参通脉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梗死面积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该影响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的方法建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参通脉滴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梗死面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组织凋亡神经细胞。结果:双参通脉滴丸(高、中、低剂量)组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意义;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神经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与假手术组相近。结论:双参通脉滴丸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梗死面积,抑制脑神经细胞的凋亡,并且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Fas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依达拉奉治疗组(EDA组),每组8只。IR组和EDA组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H组栓线只进入颈外动脉。EDA组于再灌注前30min和再灌注12h经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mg/kg,SH组和IR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h取血清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取脑组织检测缺血半暗带Fa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于再灌注3h和24h,参照Zealonga五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与SH组比较,IR组和EDA组再灌注24h血清SOD活力降低(P〈0.01),IR组SOD活力低于EDA组(P〈0.01)。与SH组比较,IR组和EDA组再灌注24h时血清MDA含量升高(P〈0.01);IR组MDA含量高于EDA组(P〈0.05)。SH组脑组织无或仅有少量细胞Fas表达呈阳性,IR组与EDA组缺血半暗带均有大量Fas表达;EDA组平均灰度值较IR组大(P〈0.01)。SH组脑组织仅有少量凋亡细胞,IR组与EDA组缺血半暗带可见大量凋亡神经细胞;EDA组凋亡细胞数较IR组少(P〈0.01)。SH组各时点无神经损伤症状,再灌注3h,IR组与EDA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灌注24h,与IR组比较EDA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减轻(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大脑皮层半暗带Fas表达及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依达拉奉可保护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层半暗带Fa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脑的保护作用,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法制作大鼠全脑I/R模型。依达拉奉(3mg·kg-1)腹腔内注射法进行预处理。3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依达拉奉预处理组(E),根据再灌注时间(1d、3d、5d)I、E组依次分3个亚组。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织化学pv6001染色法检测Bcl-2、Bax及CytC(cytochrome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相应I各亚组比较,E各亚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减少;Bax、CytC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依达拉奉预处理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cl-2、Bax、CytC的表达,明显减轻大鼠I/R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产生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并予以评价.方法 将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I/R模型组30只.改良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比(%)、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及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评价模型可靠性.结果 模型存活率为83.33%,造模总成功率为76.67%.假手术组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为0分,脑梗死比为0,脑含水量(77.29±0.45)%.I/R模型组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42±0.63)分,脑梗死比为(23.03±3.42)%,脑含水量(83.18±1.65)%,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病理检查出现典型脑梗死病理改变.结论 改良线栓法成功建立简便、可靠的小鼠局灶性I/R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ax、Bcl一2蛋白表达情况,研究8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凋亡途径的影响以及其与脑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180—220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只暴露血管而不夹闭;缺血再灌注组(I/R组,n=lO):采用改良的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min后给予再灌注;DADLE处理组分为DADLE2mg/kg组(A组,n=10)、DADLE3mg/kg组(B组,n=10)、DADLE5mg/kg组fc组,n=10):在I/R组的基础上于再灌注前经颈外静脉注射DADLE。手术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Bax、Bcl一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ham组Bax与Bcl-2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其他各组(P〈0.05),分别为(20.38±2.84)与(9.624-2.10);I/R组Bax与Bcl-2阳性细胞数为(52.73±6.08)与(19.49±2.35);而DADLE处理组中Bax阳性细胞数分别为:A组(43.71±3.85)、B组(37.92±4.08)、C组(36.20±3.94);Bcl-2阳性细胞数分别为:A组(28.744-2.41)、B组(33.584-2.16)、C组(34.96士1.98)。Bcl-2/Bax的比值,Sham组显著高于I/R组[(49134-3.4)%VS.(35.84-3.2%,P〈0.05];DADLE处理组中,A组为(66.4±6.8)%、B组为(85.7±7.3炀、C组为(92.6±6.9)%。结论在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ax与Bel-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调,而DADLE可以通过影响Bax与Bel一2的表达程度减少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的作用;由Bel-2/Bax的比值可发现,该作用与使用剂量呈现“S型剂量效应曲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38MAPK介导的Fas/FasL凋亡通路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①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免疫印迹法检测假手术组、脑缺血复灌6 h、12 h、1 d、3 d组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②免疫印迹法检测假手术组、缺血复灌组、溶剂对照组和SB203580组p-p38MAPK、p38MAPK、FasL、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6 h、12 h、1 d、3 d组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于1 d达高峰(P均<0.05)。②与缺血复灌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SB203580组p-p38MAPK、FasL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p38MAPK介导的Fas/FasL凋亡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坏死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溶剂对照组( TE组)、FKBP51反义寡核苷酸组( FKBP51 ASODN组)和FKBP51错义寡核苷酸组( FKBP51 MSODN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模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造模。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FKBP51蛋白表达、FKBP51 ASODN对FKBP51蛋白水平的表达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采用苏木精-伊红溶液染色法测定FKBP51 ASODN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坏死的影响。结果(1)在Sham组和I/R组(缺血再灌注0 min、15 min、30 min、1 h、3 h、6 h、1 d、3 d)中,FKBP51蛋白均有表达,并且表达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P>0.05)。(2)FKBP51 ASODN组的FKBP51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P<0.05)。(3)Sham组活化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1,P<0.05);与FKBP51 MSODN组比较,FKBP51 ASODN组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71,P<0.05)。(4)Sham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量多[(186.3±2.5)个]并且排列密集,核大且圆,核仁明显;I/R 5 d组[(15.4±2.6)个]、TE组[(18.5±2.2)个]和FKBP51 MSODN组[(17.5±1.8)个]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几乎完全消失,仅残留少数细胞,大量变性锥体细胞核固缩深染,胞浆嗜伊红,胞膜破裂,胞内容物释放, Sham组与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1,P<0.05);FKBP51 ASODN组[(92.8±2.6)个]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存活数增加,与其余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6,P<0.05)。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FKBP51可以增强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并抑制神经元的存?  相似文献   

16.
黄春刚  郭金栓  高丽霞 《河北医药》2010,32(16):2167-216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脑(I/R)损伤组织中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大鼠I/R模型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测定COX-2表达,TUNEL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结果 I/R后COX-2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在24h达高峰,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后神经元凋亡明显,在24h达高峰,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前加入NS398,与I/R组比较,COX-2下降的同时(P〈0.05),发现神经元凋亡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 COX-2在大鼠I/R脑损伤组织中参与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7.
薛新宏  赵小明  王大力  彭延波  张江 《河北医药》2012,34(14):2087-208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5大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雌激素大剂量组(EC组)、中剂量组(EB组)、小剂量组(EA组),每组40只,然后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元凋亡,比较不同剂量雌激素组和模型组的异同。结果不同剂量的雌激素组,神经元凋亡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