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25例(125眼)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分别采用小梁切除和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或同时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以及睫状体光凝治疗.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将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分为五种类型房角后退型、粘连增殖型、无晶状体型、新生血管型和虹膜缺损型.手术成功率标准为一次或多次抗青光眼手术后,不用或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6~21mmHg,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30月,平均(13.33±5.54)月.最后本组125例中98例的眼压被控制,成功率为78.40%,20例(16.00%)眼压>21 mmHg,7例(5.60%)眼压<6 mmHg.手术成功率房角后退型为88.10%,粘连增殖型为86.11%,无晶状体型为73.91%,新生血管型为53.33%,虹膜缺损为55.56%.本组95例(76.00%)视力与术前相同或提高,其余30例(24.00%)视力下降.术后出现晶状体浑浊或晶状体浑浊加重(白内障)7例,眼球萎缩3例,低眼压黄斑病变1例,脉络膜脱离1例,视网膜脱离1例和薄壁滤过泡感染1例.结论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治疗比较困难,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有利于了解和治疗这种眼病.  相似文献   

2.
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早期继发青光眼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39例(139只眼)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型和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分为5种类型眼内积血型、房角挫伤型、晶状体相关型、粘连增殖型和眼内炎型.单纯药物治疗37例(37只眼)(26.62%);药物治疗联合前房穿刺或冲洗32例(32只眼)(23.02%);其他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切除、滤过手术和联合手术)70例(70只眼)(50.36%).治疗后随访3~6个月,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正常患者(6 mm Hg≤眼压≤21 mm Hg)121例(121只眼)(87.05%),眼压>21 mm Hg者13例(13只眼)(9.35%),眼压<6 mm Hg者5例(5只眼)(3.60%).视力下降或丧失7例(7只眼),余132例(132只眼)视力与术前相同或提高.术中和术后眼出血8例(8只眼),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结论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对每种病例应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62眼)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类与分析。结果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归纳为以下几类:前房积血型、房角损伤型、晶状体源型和粘连增生型。药物治疗或联合前房冲洗29例(46.77%),其他手术治疗(包括滤过手术、玻璃体切除和联合手术等)33例(53.22%)。治疗后眼压正常者眼压(6~21mmHg)53例(85.48%),眼压〉21mmHg者7例(11.29%),眼压〈6mmHg者1例(1.61%)。视力下降或丧失者4例。余58例视力均与人院视力相同或提高。术后低眼压1例,术后眼内出血1例。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是由多种发病机制形成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预后也较差,临床治疗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了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眼。术前视力为LP~0.1,术前眼压在药物控制下为21~70mmHg(1kPa=7.5mmHg),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和视力变化。结果随访期内,12眼眼压≤21mmHg(有/无抗青光眼药液滴眼),10眼视力保持稳定或有增进。结论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可有效地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5.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谦  黎静  程依琏 《国际眼科杂志》2009,9(9):1707-1708
目的: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100例100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眼外伤继发青光眼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本组资料可将其发病原因主要归为4种:眼内积血、前房角挫伤、晶状体源性、炎性粘连或增殖。单纯药物治疗25眼,药物联合各类手术治疗75眼(前房冲洗、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割、小梁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后随防2~12mo,眼压正常者(6~21mmHg)(1mmHg=0.133kPa)82眼(82%);眼压>21mmHg者14眼(14%);眼压<6mmHg者4眼(4%)。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复杂,应针对病因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勇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290-1291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5例65眼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类与分析。结果: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归纳为以下几类:眼内出血24眼(37%);房角挫伤20眼(31%);晶状体脱位或损伤12眼(18%);眼球穿通伤术后9眼(14%)。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随访3~6mo,眼压6~21mmHg(1mmHg=0.133kPa)55例55眼(85%),>21mmHg10例10眼(15%),有56眼(86%)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有4眼(6%)视力下降,术后有2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除了眼压增高这一危害因素外,还有较为严重的眼内组织损伤,因此在治疗上往往比原发性青光眼更为复杂,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10激光透巩光凝治疗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手术后难治性青光眼36例(36眼),包括开放性眼外伤Ⅱ期玻璃体切除后青光眼21眼,眼球挫伤玻璃体切除或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后青光眼15眼。采用G探头810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功率1500~2000mW,时间1500~2000mS。光凝范围90°-270°,光凝点数12~30点。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36眼中,手术前后的眼压分别是(40.21±14.46mmHg)和(20.53±6.70)mmHg,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t=6.08,P〈0.001),27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25眼视力提高,8眼无变化,3眼视力下降。术中结膜灼伤3眼。术后1眼眼球萎缩。结论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眼外伤玻璃体手术后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再手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再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21眼常规小梁切除无功能滤过泡、眼压失控再次手术的病例资料,手术方式为再次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并术后随访1~3a.疗效判定标准:A疗效好:眼压<16 mmHg、视力≥0.3、视盘与视野损害无进展.B疗效较好:不用或仅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Hg、视力0.1~0.25、视盘与视野损害无进展.C疗效差:眼压失控、药物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判定标准:A B项为手术成功标准.结果:随访1α以上19例21眼(100%),随访3a以上16例(18眼)(76%).术后平均眼压16.3±4.1 mmHg.较术前眼压35.8±5.32 mmHg明显降低.(P≤0.001)、11眼眼压控制在13±2.7 mmHg,8眼局部应用抗青光眼一种药物眼压控制好,较术前眼压难以控制有显著意义.检眼镜观察杯盘比值与视野检查,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术后裸眼与矫正视力为0.02~0.5,视力满意(>0.3)8眼(38%),17眼(0.1以上)保持有用视力(81%).根据上述标准:疗效好8眼、疗效较好9眼、4眼疗效差.1α手术成功率86%.3a手术成功率76%.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角膜上皮损害6眼,低眼压、浅前房发生9眼,其中滤过强与渗漏4眼,2眼脉络膜脱离,1眼发生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3a随访晶状体浑浊加重5眼,2眼再一次出现眼压失控行抗青光眼联合手术.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再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的疗效.方法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19名(21眼),根据晶状体脱位种类和继发性青光眼病情不同分别采用晶状体娩出、超声乳化或联合玻璃体切割等不同术式进行治疗.结果术后15眼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眼与术前相同,4眼较术前下降;20眼眼压维持21 mmHg之下,1眼眼压为39 mmHg,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局部应用,眼压控制良好.1眼术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需及早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以期达到合理有效降低眼压并恢复有效视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继发青光眼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103例(103只眼)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联合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人眼压可得到理想控制.治疗后随访半年,眼压<10mmHg者3例(2.91%),10~21 mmHg者92例(89.32%),>21 mmHg者8例(7.77%).结论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外伤早期应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并在适当时机联合手术治疗,对每个具体的病例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前、术中用多种方法使眼压逐渐下降后,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 mo,22眼中有17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19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治疗.只要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必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350-mm2Baerveldt青光眼引流管植入术治疗合并人工晶体植入后的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00年6月到2004年5月,在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32例33眼350-mm2Baerveldt青光眼引流管植入术治疗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成功的标准定为眼压大于等于6 mmHg同时小于等于21 mmHg(1 kPa=7.5 mmHg),必要时用抗青光眼药物,手术失败的标准定为眼压小于6 mmHg或大于21 mmHg,再次行抗青光眼手术或视力光感消失.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0.78 m±15.34 m(14-49)m,平均眼压从术前32.30±7.52(23-50)mmHg,到术后最终随访时间15.41±5.85(5-25)mmHg(P<0.001)下降52.29%.完全成功眼压大于等于6 mmHg和小于等于21 mmHg且不用抗青光眼药物,最终随访时为51.52%,部分成功率上述相同眼压条件但加用抗青光眼药物为24.24%.手术后最终随访视力提高或不变者为16眼,占48.48%,20眼占60.60%无术中术后并发症,8眼手术后出现暂时性前房出血,3眼出现低眼压合并浅前房,其中2眼出现渗出性脉络膜脱离,2眼最后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1眼引流管蚀出,1眼视力光感消失.结论 350-mm2Baerveldt青光眼引流管植入物在治疗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难治性青光眼中,大部分患者能有效的降低眼压,并且出现较少的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35例(35眼)。经3~5d全身及局部药物治疗眼压控制不满意者,术前采用间歇压迫眼球,前房穿刺缓慢降低眼内压后进行小梁切除手术,术中合并抗代谢药物应用,术后应用皮质类固醇及阿托品散瞳。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35眼,其中浅前房者5眼(14.28%)。术后视力提高22眼(62.95%),视力不变13眼(37.05%)。术后1周,眼压〈21mmHg30眼(85.65%)。随访1—3个月,眼压〈21mmHg28眼(80%),≥21mmHg2眼,局部药物治疗可控制,5眼失访。结论高眼压状态下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留残存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过熟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08/2014-08共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过熟期继发青光眼患者34例34眼.分析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预后.结果:所选34例患者均急诊人院,人院时视力均不超过指数/眼前,眼压35 ~ 75mmHg.术前给予综合降眼压治疗,28例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6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19例患者根据病情选择I期或Ⅱ期植人人工晶状体.术后所有眼痛缓解,30例眼压控制良好,1例行引流阀植入术,3例放弃治疗.17例植入人工晶状体者术后视力提高,最佳视力达0.7.结论:通过及时正确的诊断,术前积极控制眼压和炎症,精心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积极抗炎治疗,大部分白内障过熟期继发青光眼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滤过手术和丝裂霉素C (MMC)治疗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继发青光眼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 16例 (16眼 )玻璃体脱入前房的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眼继发青光眼进行上述手术 ,术后随访 12~ 2 5月 (平均 16月 )。结果 :术后以不用或需要用局部降眼压药、 6mmHg≤眼压≤ 2 1mmHg为成功标准 ,16眼中 10眼成功 ,占 62 5 0 %。术后 16眼中 11眼的视力与术前相同 ,占 68 75 % ;3眼视力稍有提高 ,占 18 75 %。长期并发症为 1例低眼压。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滤过手术和MMC是治疗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眼继发青光眼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尤其适应于玻璃体脱入前房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小梁切除术应用5-FU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5-FU在抗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梁切除联合术中、术后局部使用5-FU,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5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7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4眼、滤过术失败5眼、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4眼(共89眼)施行手术治疗。其中30眼作有巩膜瓣可拆缝线。结果:随访7~33(平均22)mo,术后6mo时视力不变及提高70眼(79%),下降19眼(21%)。功能性滤过泡78眼(88%),非功能滤过泡11眼(12%)。6mo以后眼压<10mmHg 15眼,10~21mmHg 62眼;>21mmHg 12眼,主要为难治性青光眼。眼压控制有效率87%。严重并发症为黄斑病变。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5-FU能有效降低青光眼的眼压,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玻璃体抽吸术在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共60例60眼,男28例,女32例,入院诊断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临床特征,且药物治疗24h后眼压仍>21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控制眼压为21~35mmHg者26眼(43%),眼压~50mmHg者18眼(30%),50mmHg以上者16眼(27%)。视力范围为光感~0.3。所有患者行局部麻醉下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抽吸术治疗,吸出玻璃体液0.4~1.0mL,术后继续观察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变化,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单纯抗青光眼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出院后门诊观察,随访6~12mo。结果:患者60例60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行玻璃体抽吸术后,第3d检测眼压≤21mmHg者14眼(23%),眼压为~35mmHg者29眼(48%),眼压~50mmHg者13眼(22%),眼压>50mmHg者4眼(7%);抽吸术后视力增加2行的为28眼(47%),视力增加1行的24眼(40%),视力不增加的8眼(13%);58眼前房深度增加(97%);抽吸术后并发前房出血16眼(27%)。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单纯抗青光眼术14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置换术28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观察随访6~12mo,眼压控制≤17mmHg者54眼,眼压≤21mmHg者4眼,眼压为~35mmHg者2眼,未见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抽吸术应用在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明显降低眼压,为各种青光眼手术的治疗实施提供安全可靠的条件,有助于视功能保护和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庞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10):1126-1128
目的评价儿童青光眼合并晶状体异常病例联合白内障摘除及抗青光眼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1例32眼青光眼合并晶状体异常的儿童进行了抗青光眼手术及晶状体摘除手术。其中同期手术13例21眼,设为A组,行小梁切开或/和小梁切除、白内障摘除、后囊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8例11眼为无晶状体眼,设为B组做为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或联合小梁切开术。术后随访平均46m。结果术前检查:全部病例均具有光觉反应,能合作检查视力者为光感视力。眼压平均45.11mmHg,A组平均43.16mmHg,B组平均49.20mmHg。术中检查多数都伴有眼前节发育异常,包括:房角发育不良、晶状体囊膜异常,小球状晶状体继发晶状体半脱位等。术后情况:术后近期平均眼压为20.66mmHg,21眼(65.6%)眼压控制正常。A组平均眼压20.78mmHg,17眼(81.0%)眼压控制正常,4眼发生一过性瞳孔阻滞。B组平均眼压20.35mmHg,10眼(90.9%)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至随访末期平均眼压为20.65mmHg,20眼(62.5%)眼压得到控制;A组5眼(23.8%)有再次手术史,其中3眼为瞳孔阻滞,随访末期平均眼压为19.79mmHg;B组4眼(36.4%)有再次手术史,无瞳孔阻滞发生。随访末期平均眼压为23.23 mmHg。结论对先天性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儿童可以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其手术风险小,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4年3月本院收治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36只眼)。术前控制眼压,经视力检查、前房角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后,均单独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32只眼视力较术前提高,视力〉0.5者占69.5%;33只眼术后眼压〈21mmHg(1mmHg=0.133kPa),另3只眼用一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全部治疗眼前房加深,房角粘连范围减轻。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20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施行Ahmed引流阀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的视力、眼压、并发症情况.结果 视力:术后6个月复诊视力提高者8只眼,视力不变者10只眼,视力下降者2只眼,无视力丧失者,最好视力为0.5;术前平均眼压为(40.36±16.64)mmHg,在使用2种以上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下,术后前3天平均眼压为(10.50±3.42)mmHg.术后l周平均眼压为(12.40±2.28)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为(14.50±3.30)mmHg,术后6个月为(16.60±2.83)mmHg,均显著低于术前眼压.其中14只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2只眼眼压使用一种局部降眼压药物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主要并发症有滤过强致浅前房、前房出血、引流管阻塞、滤过泡瘢痕化等.结论 Ahmed引流阀植入是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应总体评价患者的眼部情况,采取综合治疗,积极处理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