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Rasmussen综合征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忠旭  栾国明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3):2020-2020
患儿男,2岁半。3个月前咳嗽发烧,2d后出现简单部分性癫痫发作,表现为口角右斜,右眼肌、右上肢抽搐,右下肢强直,有时舌肌抽搐。每次数秒到5min.第1个月约30次/d,第2个月约60次/d,第3个月约130次/d。内科治疗无效.并逐渐出现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患儿足月妊娠,剖腹产顺利,发育正常。体格检查:右侧跛行,右下肢肌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2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无力10 d入院。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触电样麻木,随之左侧肢体抽搐,发作持续3~5 nin后缓解,发作后左侧肢体无力持续存在,上述发作每10分钟1次,入睡后发作减少。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安定10 mg静脉推注效果不佳。8 d前就诊于我院急诊,给予奥卡西平0.3 g,每12小时1次,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诉近2 d出现视物变形,夜间发作次数较前增加,遂将奥卡西平调整为0.45 g,每12 h 1次,发作无明显减少,遂入我科诊治。入院后患者发作频繁,约10分钟1次,表现左上肢过电样麻木,随后左下肢明显抖动,左上肢无抽动或僵直,发作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33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10年,右下肢麻木15d入院。10年前无诱因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抽搐,伴尿失禁,肢体抽搐约2 min好转,7 min后意识有所恢复,后间隔约10 min再次发作,至当地诊所给予地西泮静脉滴注,反复发作约45次后好转。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每年25次后好转。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每年23次,多于春、秋季节好发,晚上多发,每次发作抽搐43次,多于春、秋季节好发,晚上多发,每次发作抽搐45次,均需给予地西泮治疗,醒后有认知障碍,约105次,均需给予地西泮治疗,醒后有认知障碍,约1015 d后恢复正常。口服多种抗癫痫药物,控制不佳,近10年记忆力、计算力逐渐下降。15 d前出现右下肢麻木,症状持续  相似文献   

4.
牟凌梅  蒋萍  孟桃  刘沁  舒慧敏   《四川医学》2023,44(12):1341-1344
<正>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急性起病,因“左手反复抽搐1 d”于2022年9月2日入住我院神经外科。患者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左手抽搐,不伴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牙关紧闭、二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1~2 min后自行终止,共发作3次,发作后伴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持物不稳,左下肢尚可拖步行走。伴头痛、呕吐,不伴发热、精神行为异常。休息后无好转,当地医院头颅MRI提示:右额顶叶交界区皮层下结节样异常信号伴大片水肿区,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77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反应迟钝1个月,左上肢不自主运动2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体重下降明显但具体不详),未行任何诊治,入院2 d前无诱因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十秒钟后自行缓解,伴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多于变换体位、情绪紧张时发作,入睡后上述症状消失,发作1~2次/d。无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小  相似文献   

6.
Sturge-Weber综合征又称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较为罕见,现将我院门诊所见一例报告职下。病历摘要:男×××13岁,出生后左侧面部右鼻旁可见一指头大紫红色红斑,近5年来红斑区逐渐扩大至左额颞部。眼眶周围、面颊、左侧鼻外侧。半岁开始有发作性右上肢抽搐,多年来每月发作1—2次,有时神志丧失,每次发作几分钟至10余分钟。2岁开始学走路,现右上肢肌肉萎缩,力弱,活动不灵活,未上学智力低下,非近视结婚,足月顺产,无家族史。  相似文献   

7.
王彪 《四川医学》2005,26(1):104-104
患者,男,67岁。因发作性头晕7d入院。入院前7d开始出现头晕,呈发作性,发作时视物有晃动,伴站立不稳,每次持续约10余分钟后可逐渐缓解。查体:左上肢血压112/71mmHg,右上肢血压133/9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眼水平运动时有2次/s的持续性眼震;右手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较差,  相似文献   

8.
张立志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3):1984-1984
1病例简介患者,男,71岁,因抽搐伴意识丧失20min急诊入院。既往癫痫病史26年,最近一次发作在2年前,目前未系统治疗。5d前体检时心电图示多发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ST-T异常改变。在社区门诊给予盐酸利多卡因300mg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5d后心律失常较  相似文献   

9.
1988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共收治10例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患者,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全部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除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及高渗昏迷,全部病例均反复行颅脑CT及/或颅脑MRI检查,结果均正常。本组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42~78岁,平均52.1岁。癫痫发作时抽搐部位:全身抽搐3例,双上肢及面部抽搐2例,右上肢及面部抽搐2例,左上肢和面部抽搐1例,双下肢抽搐2例。癫痫发作时意识不清8例,持续2~10min,发作间隔20min~6h不等。就诊时实验室检查:空腹…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男,10岁,因发作性失语2月伴抽搐2次之主诉就诊,2月前无明显诱因抽搐1次,抽时呈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神志不清,持续约10min,发作过后出现失语,能听懂提问,可用笔书写部分词语,失语持续2d,即自行缓解,每隔7~8d出现失语发作1次,病后患儿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出现精神抑郁,就诊前3d,再次抽搐1次,病前体格  相似文献   

11.
肺吸虫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广东地区亦有多个流行区,但脑型肺吸虫病在惠来县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一例特报道如下:患者男,16岁,农民,广东惠来县人。住院号:38563。因发作性四肢抽搐9年,右上肢萎缩2~3年,于1987年5月8日入院。患者7岁时开始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角向右歪斜,间有遗尿。每次发作约10分钟,每日发作数次或2~3个月发作一次,发作前无先兆。有时呈单纯右上肢或上唇抽动,此时意识清楚。约10岁起右上肢无力,近2~3年发现右上肢肌萎缩。间有前额或双颞部轻微头痛,无恶心、呕吐。9岁读书,成绩差。好殴斗。自幼喜于鱼塘或小溪中捕捉小蟹,清水洗净后拌盐生食。无头部外伤史,无进食生猪、牛肉史。家族史无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14岁,鄂伦春族。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腹痛,呈阵发性,无发热、呕吐及腹泻,同时出现张口困难,其间抽搐1次,发作时意识丧失,双上肢屈曲,呈痉挛性发作,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病后患儿即卧床不起,纳差。其外祖母患有肺结核,有  相似文献   

13.
颜冬润 《疑难病杂志》2011,10(12):900-900
<正>患儿,男,出生后54d,因反复抽搐1个月余入院。患儿为足月顺产,第3胎第3产,体质量6.5 kg。否认围产期缺氧窒息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儿出生后18 d开始出现抽搐发作,表现为头颈前屈、双上肢环抱样动作,持续大约1 s,成串发作,每串大约发作10次,每天发作5~6串。外院头颅MR示右侧  相似文献   

14.
<正> 患儿男,14岁,以“间断抽搐16个月、加重1天”为主诉入院。16个月前发热、咳嗽后出现四肢阵挛性抽动,神志不清、持续数分钟,抽后嗜睡。右上肢震颤,右下肢不能活动,记忆力减退,口齿不清。两周后右下肢恢复,但行走不稳。此后又抽搐六次。多于凌晨3~4时发作,形式同前。一天前凌晨又连续类似发作四次,抽后嗜睡,失  相似文献   

15.
多处软膜下横切治疗局灶性癫痫1例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宋和顺,王维兴,钱涛,尚福顺关键词癫痫;外科,手术患者男,37岁。因抽搐伴头晕20天于1993年7月24日入院。该患发作时右上肢及左侧口角抽搐,持续3~5分钟,每日发作4~5次。CT扫描示:左颞顶低密度...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 ,13岁。发作性四肢抽搐 8年 ,不自主运动半个月。患者 8年前 (5岁 )在一次受惊后发作性四肢抽搐 ,双手呈爪形状 ,双眼上翻 ,但无口吐白沫及二便失禁。当时某医院认为缺钙所致 ,经补钙后症状好转 ,未再治疗。半年来发作频繁 ,四肢抽搐时伴意识丧失 ,口吐白沫 ,每次持续 1~ 2 m in缓解 ,发作后不能记忆。门诊初步诊断 :癫 (强直 -阵挛发作 )。服用苯巴比妥片 ,每次 0 .0 3g,每天 3次 ;苯妥英钠片 ,每次 0 .1g,每天 3次 ;发作无明显减少 ,同时伴记忆力差 ,学习成绩下降。半个月来四肢大幅度不自主运动 ,以上肢为重 ,入院前 2 d发作…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9岁,头痛乏力1周,意识障碍1d入院。1周前饮黄酒250g后出现头痛乏力,未在意。1d前突然神志模糊,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9/79mmHg,神志欠清,巩膜中度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侧眉梢、左侧腹部及左足处可见散在瘀点。入院时为月经期,经量增多。入院后2h病情加重,转为浅昏迷,双侧瞳孔散大,颈软,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右侧巴氏征阳性。血常规: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73岁。主因发作性面部及左侧肢体不自主抽动8个月,一过性全身抽搐伴意识不清3 h于2015年7月17日人院。患者8个月前先出现左侧上肢不自主抽动,随后出现面部抽动,每次发作3~5 s,不伴意识障碍,每天数十次,睡眠中仍有发作,曾就诊于多个医院考虑为"肌阵挛",给予卡马西平0.1g,3次/d,治疗2个月无效,出现频发的发作性全身抽动,面部及左上肢明显,同时患者自觉记忆力减退,左上肢疼痛。入院前3 h突然出现全身抽搐伴意识不清,双眼上吊,双上肢屈曲,  相似文献   

19.
林燕 《黑龙江医学》2008,32(4):318-319
患者,男,46岁,既往健康。以频发抽搐4d入院。该患者15d前被裁纸刀割伤右颈部后至当地卫生所缝合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IU。4d前突然频发抽搐,在当地医院经抗炎、对症等治疗无效转至我院。查体:体温36.6℃,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7.3/13.3kPa。肥胖,意识清,精神萎糜,巩膜皮肤无黄染,右颈部3.5cm长条状伤痕,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耿晓霞  刘明江  周咏梅  李刚 《四川医学》2007,28(10):1194-1194
患者,男,44岁。因心悸、胸闷5d,加重9h,于2006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d饮酒后出现心悸、胸闷、气紧,无头昏、黑蒙晕厥,持续约4~5min,呈突发突止。发作停止后未有任何不适。1d前饮酒后上诉症状再次发作,未治疗。9h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上诉症状,感头昏、黑蒙,持续约10s余,无晕厥、抽搐,为进一步诊治入院。门诊查ECG:频发室早,短阵室速。病程中无多汗、多食、消瘦、易怒等表现。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入院查体:T36.6℃,P155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神清,无突眼,颈软,甲状腺无肿大、压痛、结节。双肺呼吸音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