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兔移植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微血管结构与血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移植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微血管结构及供血特征.方法将VX2瘤株颗粒(2~3粒)直接接种于兔门脉的不同分支内,于接种后2、3、4周分别行造影检查,将所得结果与组织病理对照.结果种植后2周,ABS丙酮门脉铸型可见门脉分支(4~5级)内微小癌栓,表面见纡曲的微小门静脉;3~4周,癌栓向肝实质浸润,门脉主干癌栓形成,瘤体与癌栓表面有细小门脉供血.结论早期癌栓供血主要为门静脉,中、晚期为动脉与门脉双重供血.  相似文献   

2.
大鼠种植性肝癌的活体影像学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Walker-256种植性肝癌的活体影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一经典的大鼠肝癌模型。方法 种植瘤大鼠15只,10只行门静脉插管,5只行肝脉插管,所有动物均行MRI平扫检查,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DSA血管造影,活体下缓慢注入超液化碘油,新鲜肝脏软X线钼靶摄片并行病理检查,结果 (1)种植瘤的MRI表现与人肝癌相似;肿瘤经门脉CT增强及DSA造影为少血型,而经肝动脉CT增强及DSA为多血型,经门静脉注入碘油后新鲜肝脏软X线摄片显示2只肿瘤边缘内侧可见碘油,经肝动脉注入碘油后肿瘤内可见较多斑点状碘沿 。(2)光镜下经门静脉注入碘油后肿瘤中央不见碘油,但7只肿瘤边缘内侧可见碘油,经肝动脉注入碘油后肿瘤中央及边缘均可见较多油滴,光镜下15只大鼠中9只发现门脉癌栓,癌栓内的碘油来自肝动脉,结论 大鼠Walker-256种植性肝癌在肝内呈膨胀性和浸润性生长,活体状态下以肝动脉供血为主,门静脉对肿瘤边缘有供血,种植瘤易发生门脉癌栓,癌栓主要由肝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肾VX2瘤模型及传代保存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 探讨术中组织块包埋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肾VX2 瘤模型的方法 ,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剪切法制备兔VX2 瘤组织块悬液 ,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推注法建立 5 8只兔肾VX2 肿瘤模型 ,应用术中组织块包埋法建立 8只兔肾VX2 肿瘤模型 ,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技术观察肿瘤生长 ,并观察浅表淋巴结转移及动物的一般情况 ;3周内自然死亡者立即行尸体解剖 ,未死者种植后 3周处死行尸体解剖 ,获得兔肾VX2 肿瘤标本 ,进行HE切片染色。结果 两种方法建立的兔肾VX2 瘤模型组织学表现与传代种兔相同 ;术中包埋组种植成功率 5 0 % ,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种植成功率 96.5 5 % ;术中包埋组腹壁种植率 2 5 % ,超声引导下穿刺组腹壁种植率 5 .17%。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法建立兔肾VX2 肿瘤模型方法简便 ,成功率高 ,更适用于各种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李福军  陈丽羽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4018-4020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肝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onoVue造影剂对15例肝门静脉内癌栓,6例门静脉内血栓共21例患者行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后栓子的血流增强情况,并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15例门静脉癌栓,动脉相或门脉相早期快速增强,其中12例整体均匀性高增强;2例周边高增强,中央无增强:1例仅部分高增强;6例门静脉血栓,无一例增强.以超声造影后栓子内有无增强作为诊断门静脉癌栓的指标,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超声造影诊断门静脉癌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超声造影对于门静脉内癌栓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监护下免疫抑制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用超声监测免疫抑制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情况。方法 将CBRH 7919大鼠肝癌细胞注入经60 Co照射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免疫抑制的 1只大鼠皮下 ,2周后将生成的肿块接种于免疫抑制的 2 0只大鼠肝内。超声下观察肝内肿块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表现。 2周后处死动物 ,并对肝内肿块做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3只肝内接种的大鼠在实验中死亡 ,余 17只接种 2周后超声检查均可见肝内肿块生成 ,肿块直径平均为 (1.0 2± 0 .15 )cm。大鼠肝癌原位模型成功率为85 %。病理证实肿块均为肝细胞癌。结论 通过免疫抑制可建立大鼠CBRH 7919肝细胞癌模型 ,超声可监测此模型的生长状况。这为肝癌影像学诊断和局部治疗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肝细胞癌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42只.肿瘤接种后分别在第2~8周,随机抽取6只裸鼠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回声、边界,测量肿瘤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每次超声检查后,立即麻醉、解剖裸鼠,分离出前列腺肿瘤组织,卡尺测量肿瘤的大小,而后行HE染色.分析超声测量结果与卡尺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高频超声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96,P<0.001).超声观察前列腺种植肿瘤呈椭圆形,边缘规则,中低回声,2~3周肿瘤体积变化很小,4~6周肿瘤生长最快,彩色血流信号最丰富;7~8周生长减慢,内部出现无回声的液化坏死区,彩色血流信号减少,与周围边界不清.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的生长,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超声监测免疫抑制大鼠CBRH 7919肝癌模型的建立情况 ,并探讨大鼠肝癌的超声造影二维灰阶影像。【方法】经60 Co照射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免疫抑制建立了 17只大鼠肝癌模型。 2周后用超声观察肝内肿块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表现 ,并经股静脉通道注入超声造影剂“全氟显” ,观察肝内肿块的二维灰阶增强效果。【结果】超声检查发现大鼠肝内有肿块存在 ,肿块直径平均为 (1.0 2± 0 .15 )cm。二维灰阶造影增强发现肝内有异常的占位性病变 ,分为动脉相、门静脉相、毛细血管相和延迟血管相四个时相。【结论】超声检查可监测大鼠CBRH 7919肝细胞性肝癌模型的生长状况 ,超声造影可提供肿块血供及血流灌注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8.
有研究[1]表明,肝癌的血供90%~95%来自肝动脉,尤其肿瘤中心以肝动脉供血为主,而肿瘤周边部分以及纤维包膜上、包膜外浸润的癌组织和子灶、门静脉癌栓等以门静脉供血为主,这些部位正是肿瘤生长最活跃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的方法及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VX2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超声引导下将VX2肿瘤组织块接种于兔肝脏内,接种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于接种后10、14、21d行超声检查,并于检查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率为95.83%(23/24),超声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其周边血供丰富,中央血供稀少;各组超声所测肿瘤直径与病理所测直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方法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种植方法兔VX2膀胱肿瘤模型的生长特点,评价超声观测肿瘤生长的价值。 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12只按瘤块包埋法制作膀胱肿瘤模型(对照组)。第二组12只采用膀胱黏膜下生理盐水充盈法进行瘤块包埋制作肿瘤模型(实验组)。于种植后第2、4周左右分别行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植瘤方式肿瘤的生长特点,超声检测肿瘤生长并与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两组植瘤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第2周肿瘤结节最大直径为(1.46±0.48)cm,实验组为(0.72±0.17)cm,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第4周对照组肿瘤结节为(2.59±0.50)cm,实验组为(2.25±0.57)cm,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表现为等低回声及略高回声结节,以等低回声居多,向膀胱腔内突入,附着于膀胱壁不随体位移动。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均可检出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肿瘤的血供主要为动脉血流。 结论实验组肿瘤的发展过程略慢于对照组,实验组膀胱肿瘤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超声能有效检测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1.
氩氦刀治疗兔肝脏肿瘤疗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兔VX2肝脏肿瘤模型,对其进行氩氦刀治疗。探讨氩氦刀治疗兔VX2肝脏肿瘤的疗效。方法将VX2细胞株接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内,共42个病灶,用多层螺旋CT观察兔VX2肝脏肿瘤的生长,植入2周末和3周末后分别取15只,共22个病灶(A组)和15只,共20个病灶(B组)进行氩氦刀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后5周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进行观察,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VX2细胞株接种于兔肝成功率高,多层螺旋CT显示该肿瘤周围血供丰富,A、B两组在治疗后5周,MSCT显示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68%(15/22)、30%(6/20);转移率分别为23%(5/22)、65%(13/20),与病理检查相符,并且两组之间对比肿瘤完全坏死率及转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移植性兔VX2肝脏肿瘤血供特点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癌,是介入治疗实验研究十分有用的肝癌模型。氩氦刀治疗可以抑制其生长和转移,疗效与其治疗的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兔VX2肝癌MSCT评价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周和3周,应用Philips64层螺旋CT对实验兔进行CT平扫和增强双期扫描,CT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只兔均接种成功,在CT平扫,瘤灶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瘤灶在肝动脉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病理学检查见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肝表面,部分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血窦多,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结论兔VX2肝癌病理表现呈结节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异型性明显;MSCT可以准确地监测其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阻断兔肝VX2移植瘤的CT灌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评价门静脉阻断兔肝VX2移植瘤后血流变化的价值。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门静脉阻断后即刻移植瘤体组(A组)、移植瘤体生长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移植瘤体未行门静脉阻断的阳性对照组(D组)各10只。经CT灌注扫描后应用去卷积模式自动计算出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分数(HAF)等CT灌注参数。结果实验A组BF、BV、MTT和PS值均较对照C组低,BF值:(1.40±0.70)ml/(100 g.min)比(133.21±14.42)ml/(100 g.min)(P<0.01);BV值:(0.33±0.17)ml/100 g比(28.77±3.32)ml/100 g(P<0.01);MTT值:(4.33±1.41)s比(11.67±0.58)s(P<0.01);PS值:(0.15±0.18)ml/(100 g.min)比(22.10±4.39)ml/(100 g.min)(P<0.01)。但实验A组的HAF值较对照C组明显增高:(0.99±0.03)比(0.25±0.06)(P<0.01)。实验B组的BF、BV、MTT和PS值较对照D组降低,而HAF值则明显增高(P<0.01)。结论CT灌注成像可无创直观形象地评价门静脉阻断后兔肝VX2移植瘤的灌注特点。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经皮兔肝内VX2肿瘤接种方法初探及其超声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肝癌微创治疗的实验研究,同时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接种后肿瘤成瘤过程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在超声引导下将瘤块(约0.5 mm×0.5 mm×0.5 mm)2~4个接种在兔肝左、右叶,于接种后203、6 d行超声检查,同期剖腹观察接种情况。结果15只兔接种30个肿瘤,16个(53%)接种成功,接种时间为15~40 min,接种位置与是否成瘤无关,接种并发症少;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改进后模型制作更简单,费时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接种后要动态连续行超声检查观察成瘤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兔VX2肝癌模型应用索拉非尼前后的CT灌注参数与组织学进行研究,探索应用CT灌注成像这种影像学手段来监测肿瘤生长的可行性,同时为评价索拉非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2只建模后处死作为病理对照,其余10只于种瘤后第14d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比肿瘤区与非肿瘤区肝脏的肝血流量(HBF)、肝血容积(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分数(HAF)的参数值。然后经口给予索拉非尼(20mg/kg/d)7d,种瘤后第21d再次行CT检查,两次扫描肿瘤区所获得的参数值进行比较。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与细胞凋亡(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2只兔均接种成功。种瘤后第14d肿瘤区HBF、HBV、PS、HAF增高,与非肿瘤区肝组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区MTT降低,与非肿瘤区肝组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次扫描肿瘤区所获得的参数HBF、PS、HA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BV、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aspase-3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较好地评价兔VX2肝癌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了组织学的研究则可以更加明确索拉非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兔大腿VX2软组织肿瘤模型的建立与介入放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软组织恶性肿瘤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在介入放射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一侧大腿近段种植VX2肿瘤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A组(8只)、实验B组(8只)和对照组(8只),于肿瘤植入第15天分别给予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明胶海绵颗粒和生理盐水。然后于介入治疗后第3天、第7天分别处死实验A组、B组和对照组模型兔各4只,取出肿瘤,观察3组肿瘤最大径、体积以及内部坏死百分比的差异。结果:所有模型兔大腿VX2肿瘤均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介入治疗后,实验B组肿瘤的最大径、体积明显小于实验A组及对照组,而坏死百分比则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兔大腿VX2肿瘤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介入放射学治疗的实验肿瘤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脉癌栓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降低肝癌切除术后及肝移植术后的复发率。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将VX2癌细胞注入新西兰大白兔门静脉内,形成门脉癌栓。门脉癌栓动物模型建立后,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门静脉置入7FPTCD管,从PTCD管内置入特制微波辐射电极进行消融。在消融同时经PTCD针注入化疗药氟尿嘧啶及顺铂。通过超声造影、CT增强扫描、病理判断疗效。结果消融术后超声扫描观察癌栓回声、超声造影及CT增强扫描较消融前增强,表明癌细胞已凋亡;消融前后肝功能异常率均达100%,但消融后ALT、AST比消融前明显下降;同时,消融对门脉壁及周围肝组织的损伤较轻。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门静脉内癌栓进行微波消融联合注入化疗药物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临床研究发现肝癌门静脉阻断有利于抑制肝癌的生长,促进未阻断肝组织的代偿性增生,并降低经门静脉途径的转移,目前尚需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目的:探讨兔肝VX2移植瘤门静脉阻断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多层螺旋CT评价价值。)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放射科。材料:实验于2002-07/2005-01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影像学实验室完成。选择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门静脉阻断即刻移植瘤体组、瘤体移植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方法:采用开腹包埋接种法移植兔肝VX2肿瘤,分别进行门静脉阻断后即刻移植瘤体和移植瘤体生长3周后行门静脉阻断,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门静脉左外支行假手术阻断,兔肝左外叶假性包埋接种)、阳性对照组(移植瘤体未行门静脉阻断)。所有实验兔均行兔多层螺旋CT检查。主要观察指标:门静脉阻断后肝大体变化、瘤体变化、肿瘤转移情况,肝动脉、门静脉各级分支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率,肝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血管表面通透性和肝动脉灌注分数。结果:纳入动物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门静脉阻断即刻移植瘤体组于门静脉分支结扎术3周后均未见瘤体生长。瘤体移植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动物左内叶明显萎缩,肿瘤的生长明显受抑制,其瘤体最大径明显小于阳性对照组[分别为(2.55±0.46),(3.59±0.37)cm,t=5.57,P<0.001]。瘤体移植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肝内转移及肺转移发生率也明显少于阳性对照组(分别为10%,40%和100%,90%);但两者的邻近转移率差异却无显著性意义。②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Ⅲ级以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明显低于Ⅰ、Ⅱ级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40%,100%,70%,P<0.05)。门静脉各级分支的显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门静脉阻断即刻移植瘤体组、瘤体移植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肝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血管表面通透性值均较相应对照组降低,但肝动脉灌注分数值均明显增高。结论:门静脉左外支结扎是兔肝VX2移植瘤门静脉阻断的理想模型。多层螺旋CT在兔肝门静脉阻断效果的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