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976~1990年度15个冬春2757例住院肺炎患儿作了病毒学检查,并对80~90年代及部分50、60年代分离的3、7型腺病毒(Ad3、Ad7)99株用12种DNA限制性内切酶作了基因组型分析。研究结果阐明了北京地区腺佟毒(Adv)肺炎的流行特点。1976年以来北京地区没有出现Adv肺炎的爆发流行,仅有小规模的流行。Ad3、Ad7仍是Adv肺炎的主要病原,但在不同阶段以一个血清型为主。1982  相似文献   

2.
1984~1997年间,我院以小儿腹泻粪便中检出1248株志贺氏菌属,经鉴定可分四个菌群、22个血清型,B群为主要流行菌株(89.6%),但各年度流行的优势菌型有别,如1984~1985年Fb占优势(均为31.5%);1986~1987年F6居第一(39.8%);1988年X变种最多(3.64%);1989年被少见的C群鲍狄氏菌取代首位(28.4%);1990年以后转为F2a为持续性流行的首要菌型(32.4~87.4%)。药敏试验表明:因菌型不同而对同种药物的敏感程度相差悬殊,甚至同型菌株间亦存在药敏差异。  相似文献   

3.
MAPO诱发的CHO细胞HGPRT基因位点突变克隆DNA,经EcoRI和PstI酶切消化后,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与HGPRT基因探针杂交。从杂交图谱可见,正常CHO细胞基因组DNA经PstI酶切后杂交可显出6条杂交带,其中83kb,76kb,60kb,和32kb带为X染色体连锁的HGPRT基因所有,分别代表外显子2,68,4和3,其余两条带为假基因。而经EcoRI酶切后,正常CHO细胞基因组DNA有175kb和113kb两条HGPRT基因杂交带,分别代表了外显子69和24。而从MAPO所诱发的HGPRT基因突变细胞杂交图谱可见,其主要改变是HGPRT基因全部缺失或部分缺失,同时出现了新的杂交带。PstI酶切的7个突变克隆均显出基因缺失或新的杂交带型,而EcoRI酶切8个突变克隆中,有3个无HGPRT基因改变。由此可见,MAPO诱发HGPRT基因位点突变的分子机理主要是由于基因缺失或重排。  相似文献   

4.
环氧乙烷对大鼠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环氧乙烷(Eto)对细胞内主要修饰酶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影响,对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浓度751.7mg/m3,每天2小时,每周6天,连续染毒9周。对其肝、肾和睾丸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同裂酶(MboI和Sau3AI,HpaⅡ和MspⅠ)敏感性试验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大鼠肝、肾和睾丸DNA经HindⅢ、MboⅠ和Sau3AⅠ酶解后呈完全酶解带型,仅见1条杂交带。经HpaⅡ和MspⅠ酶解后呈不完全酶解带型,均见多条杂交带。电泳带型、杂交带条数及放射自显影强度在染毒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表明Eto对大鼠肝、肾、睾丸DNA甲基化酶活性无影响,睾丸DNA甲基化程度远低于肝和肾。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血浆前白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逆转录PCR(RT-PCR)从水囊引产的胎儿肝组织中得到PAcDNA。将该序列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再转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筛选正向插入重组体。重组体经过序列分析证实,pCDNA3-PA中正向插入PA全长cDNA。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对2016年北京市儿童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及同期散发病例进行流行病调查和病原学分析,以 了解腺病毒在北京市儿童的感染状况以及基因遗传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暴发疫情 及同年9月21日至12月31日散发病例咽拭子样本,提取核酸进行hexon基因扩增,扩增产物经测序和比 对后,采用MEGA5.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树构建和分析。结果 2016年北京市报告的腺病毒暴发疫情均发 生在小学。疫情1发生于10月底,累及11名病例,病例年龄均为9岁,罹患率为35.48%。疫情2发生于 12月初,累及17名病例,病例年龄均为7岁,罹患率为37.78%。两起暴发疫情均由B 组HAdV 3 (hu manadenovirus 3)型腺病毒导致。散发病例样本分型结果以B 组HAdV 3型为主(11/16,68.75%),其 余为C 组HAdV 1 (1/16,6.25%)、5 型(1/16,6.25%)、6 型(2/16,12.50%) 以及E 组HAdV 4 (1/16,6.25%)。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暴发和同期散发病例分离HAdV 3型毒株hexon序 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均为100%,与国内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目前北京市儿童腺病毒感染 主要为B组HAdV 3导致,其hexon基因未见明显的变异。 关键词:儿童;人腺病毒;感染;暴发;散发;遗传进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9)01 0021 06  相似文献   

7.
广西吸毒成瘾者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择283名静脉吸毒者(IVDAs)和121名献血员(BDs)进行Anti-HCV、HCV血清基因型、HCV基因型和HCVcDNA序列的检测。结果表明,IVDAs和BDs的Anti-HCV检出率分别为91.17%和0.83%;IVDAs的HCV血清基因型为1型81.85%(221/270),2型1.48%(4/270),l+2型0.37%(1/270),不能定为1和/或2型16.30%(44/270);HCV基因型为1a型:28.6%(34/119);lb型:38.7%(46/119);2a型10.9%(13/l19);2b型14.3%(17/l19);3a型26.9%(32/119);3b型40.3%(48/119);6a型8.4%(10/119);6b型26.7%(31/119);其中14.3%的病例有4~5种不同基因亚型的混合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8.
应用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合肥地区的195例病人的血清进行了HCVRNA检测及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80例HCVRNA阳性标本中,70例(87.5%)为Ⅱ/1b型HCV感染,7例(8.8%)为Ⅲ/2a型,3例(3.7%)为Ⅱ和Ⅲ型混合感染,未发现Ⅰ/1a和Ⅳ/2b型HCV感染。  相似文献   

9.
ob基因型对小鼠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ob基因对早期发育的影响及其在发育早期的显性程度。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C57BL/6J ob小鼠的3种基因型:野生型(+/+)、杂合体型(ob/+)及突变型(ob/ob)。记录小鼠出生4d~2个月的体重。比较出生后7、14和24d小鼠的腹股沟白色脂肪(WAT)和背肩岬的褐色脂肪(BAT)湿重。结果 小鼠出生2周后,ob/ob小鼠体重快速增长,7周时已是+/+和ob/+  相似文献   

10.
生物素--链抗生物素蛋白系统的固相技术,对PCR扩增后DNA片段进行直接顺序分析,检测了系统地区13例经典型PKU患者PAH点突变,结果表明,13例PKU患者中检出7种点突变;发现7种PAH基因突变组合类型,其中空谈43Q、R413P、Y204C和R111X是分别位于PAH基因第7、12、6和3外显子处的4种常见突变。本研究准确可靠导确定了PAH基因分子缺陷的遗传机理,为该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科学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血清学分型,质粒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病房1989年10月~1990年12月、1996年3~6月两个时间段分离40株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学分型率97.5%,第一时间段以O11型最多,占30.4%,集中在1990年6~10月,第二时间段O3型占93.8%,集中在1996年3~6月,表明该病房发生两次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流行。质粒检出率42.9%,O11型菌株质粒谱为8.1、46.5、179.1kb,并经HindⅢ酶切进一步证实为同一克隆。对氟哌酸、阿米卡星及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7.3%和95%。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明显上升,提示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军营一起腺病毒暴发的流行株分离和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1997年8月30日~9月上旬某军营暴发的一起流感样疾病,迅速明确疫情和找出病原体及血清学依据。方法:应用主要呼吸道病毒抗原桥联快诊技术和病毒分离以及双份血清学检测技术。结果:32例患者分泌物中有11例检出腺病毒(Adv)抗原,30例分泌物标本全部分离出病毒流行株,流行株仅与抗腺病毒共同抗原单抗结合(IFA+++)。30例患者的双份血清分别与流行株作用,有28例患者血清抗体出现≥4倍升高。30例密切接触者血清与流行株作抗体检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高达51.2。结论:结果证实此次流行病是军营新兵的腺病毒暴发流行,流行株属腺病毒那个亚型,尚需进一步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3.
确定耕牛是否是七日热型,澳洲型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方法自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液及耕牛尿中分离出的12株七日热型、澳洲型钩端螺旋体野生株染色体DNA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酶切后,进行染色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及16S+23SrRNA基因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自然 钩端螺体病患者血液及耕牛尿中分离的同一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野生株的染色体DNA酶谱及核糖核酸型相同。血清型不同的钩端螺旋体型  相似文献   

14.
12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人类疱疹病毒7型DNA检测左群1乌正赉1沐桂藩2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是1990年Frenkel等发现的新型人类疱疹病毒。目前,国外研究已经证实HHV-7是除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以外的幼儿猝发疹的又一病原,并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DNA斑点杂交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鉴定细菌质粒同源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质粒图谱分析,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及DNA斑点杂交等技术鉴定细菌质粒同源性。结果以质粒DNA图谱和质粒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只能鉴定细菌质粒数目相同的质粒同源性,而DNA斑点杂交技术还能鉴定细菌质粒数目不同的质粒同源性。结论在鉴定流行质粒的同源性方面,DNA斑点杂交技术优于上述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病防治质量管理探讨曹福秋(华容县血防办414200)华容县血吸虫病流行区有23个乡191个村(场、居委会),共279600人。自1984年起实施扩大化疗加易感地带灭螺的防制对策,1991年,居民和耕牛感染率分别为6.5%和7.3%,与1984年...  相似文献   

17.
长沙等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沙、邵阳、株洲、湘潭、岳阳等地6家医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灵作回顾性调查,发现自80年代以来,VMC的发生在儿科疾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80 ̄1984年为2.9‰;1985 ̄1989年为3.7‰,1990 ̄1991年为7.7‰。为此,对VMC的诊治和预防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测定209例肾透析患者血液中HBV-DNA和HCV-RNA,阳性率HBV-DNA为2.4%、HCV-RNA为16.3%;76例肾移植后患者阳性率HBV-DNA为2.6%、HCV-RNA为23.7%;对照组阳性率HBV-DNA为1.8%、HCV-RNA为2.0%。HBV-DNA阳性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和肾移植组HCV-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移植组高于肾透析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阳性合并HCV-RNA阳性为42.9%(3/7)。52例HCV-RNA阳性患者基因分型为Ⅱ型76.9%、ⅡⅢ型11.5%、Ⅲ型11.5%。介于目前的状况,对献血检测,对阳性患者进行HBV-DNA、HCV-RNA检测,对阳性患者实行分机透析,是降低血透及肾移植患者乙、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1989~1992年在湖北省内收集的249份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用ELISA、CAT试剂盒和核酸电泳(PAGE)等3种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这3种方法各有优点,可基本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共检出7种电泳型、3种血清型的A组轮状病毒,表明近年来该病毒在我省的流行与80年代初相似,仍以血清1型占优势,但有多种电泳型和血清型同时或交替流行。该类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性增加了预防和控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成年健康杂种犬20只,体重9.2±1.3kg,用腹腔内注射活菌及粪便悬液的方法,造成严重腹腔感染模型。然后,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输注等渗盐水;第二组为TPN组,经腔静脉输入TPN混合液,含非蛋白质热能292kJ·kg-1/d,含氮0.56g·kg-1/d;第三组为TPN+赖氨匹林(ASP)组,在输注TPN液同时,加用ASP20mg·kg-1/d。营养支持于感染后6h开始,持续72h。研究结果显示,TPN组及TPN+ASP组在营养支持第6小时平均动脉压(MAP)较支持前显著回升;72h内对照组有5只动物死于严重感染(5/7),而TPN组死亡3只(3/6),TPN+ASP组死亡2只(2/7);对照组TNF及IL-6持续升高,在第72小时,TPN+ASP组细胞因子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显示较低的血清PGE2浓度和3d内24h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本研究结果显示,TPN中加用ASP能提高对感染犬的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