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中医骨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及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中最具有特色的学科之一,也是河南省中医特色和优势所在。构建完善的中医骨伤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高校实施中医骨伤科学创新教育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气血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在中医骨伤科治疗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因为气血的温养与运行对骨折、伤筋后的恢复快慢有直接影响,故以气血为理论基础的辨证施治原则就成为中医骨伤科临床治疗中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3.
信息     
全国第二届中医骨伤科中青年学术论坛征文报名通知随着骨伤科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骨科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的创立、引进等,中医骨科的临床、科研、教学、管理事业发展迅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国中医骨伤科工作者、尤其是老一辈名家的指导下,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中青年骨伤科专家努力奋斗的结果。但中医骨伤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医骨伤科传统理论、传统技术发展缓慢;中医骨伤科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正在削弱;反映我们自己学术水平的论坛吸引力愈来愈弱;……。我们迫切需要自己的交流、沟通平台,展示我们的基础、临床成果,共享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医"相数理"逻辑理论是研究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体辨证"是利用中医学原理,通过损伤部位及其深浅来判断其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辨证方法;笔者团队在中医骨伤科四大治疗理念"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研究中发现,结合"五体辨证"、中医"相数理"逻辑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伤科诊疗,为中医骨伤科对损伤本质的认识提供客观理论依据,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正式独立分科,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理论与临床上卓有成就的骨伤科医家。他们重视人体解剖结构,完善骨伤疾病的诊断,创新和总结手法,改良和革新固定器具,改进固定方法,发展方药应用,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撰写了许多骨伤科专著,对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华夏儿女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存在特色消失、认识偏差和传承不足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文章从中医骨伤科学的文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中医骨伤科学如何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更加适合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医正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高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期刊,是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它具有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性强、办刊定位准确等特点,它的宗旨是:突出中医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实验研究;为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宝贵遗产,普遍提高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科现代化服务。本刊的读者对象为:从事中医、中西…  相似文献   

8.
《中医正骨》2007,19(7):85-85
《中医正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高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期刊,是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它具有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性强、办刊定位准确等特点,它的宗旨是:突出中医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实验研究;为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宝贵遗产,普遍提高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科现代化服务。本刊的读者对象为:从事中医、中西…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带给我们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的世纪里,医学的很多分支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与西医骨科学的飞速发展相比,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显得有些滞后。如何更快地振兴和繁荣中医骨伤科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好以下三点。1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骨伤专科优势中医治疗骨关节损伤和疾病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骨折的描述。《内经》论述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以及“气伤痛”、“形伤肿”等学说,奠定了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公元4世纪,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首…  相似文献   

10.
"筋骨并重"是骨伤科治疗各类损伤病患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由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学创始人尚天裕教授总结提出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理念。而"筋骨"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载,对中医骨伤科从"筋筋""筋骨""以筋养骨""骨正筋柔"等方面丰富"筋骨"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起着巨大作用,通过对中医拔伸按压手法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研究分析,探讨在拔伸按压手法作用下,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及周围软组织之间的"筋骨失衡"状态的力学平衡恢复发生机制。同时明确在应用拔伸按压手法中所体现的"筋骨并重""筋骨平衡"的理论与生物力学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筋骨并重"理论体系,对中医正骨推拿手法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问题现状及翻转课堂、PBL、CBL教学法的优势,构建翻转课堂联合PBL、C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方案。结果: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能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完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师生对教与学均比较满意。结论:联合教学模式总体上有助于优化目前的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的现状,值得进一步推广探索。  相似文献   

13.
沈冯君 《中医正骨》2010,22(7):I0001-I0003
自2003年12月至今,笔者在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工作,现对香港中医骨伤科教学的近况、中医骨伤科教学的意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疗效独特,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信誉。明确中医骨伤科的现状和未来,对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中医骨伤科的现状(一)骨折的治疗,中医治疗骨折历来采用手法复位、局部外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在50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定于2016年10月21-23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将同时举办2016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学习班,授予国家医学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会议征文方式:征文内容:中医骨伤科各个学术流派名医、名师的学术思想;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手术疗法等方法研究;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疗效机制、新药开发等研究;中医药防治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卫生部大力扶持中医药工作,中医骨伤科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文章对中医骨伤科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医骨伤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高素质人才、传统服务理念与患者需求脱节等,并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医正骨》2014,(7):79-80
《中医正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南省正骨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本刊具有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性强、办刊定位准确、发行量大、图文并茂等特点。本刊的宗旨是:突出中医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为弘扬中国传统医学,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科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稿约     
1 本刊性质和宗旨本刊是中央级高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刊物,由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与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它的宗旨是:突出中医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实验研究;为宏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普遍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科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是中医骨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本专业学生转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病辨证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和掌握骨伤专业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因此,作为连接中医基础与骨伤临床专业课的桥梁,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对《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医正骨》2011,(1):I0001-I0002
《中医正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南省正骨研究院(原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本刊具有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性强、办刊定位准确、发行量大、图文并茂等特点。本刊的宗旨是:突出中医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为弘扬中国传统医学,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科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