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我院1960年开始做主动脉造影同时即有冠状动脉显影,即一般性冠状动脉造影,直至1982年开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1983年由美国专家指导,在东北三省首次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从而使我省成功地开展了第1例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2.
2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冠心病介入或手术治疗的开展,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常规,为选择冠心病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我院从2003年1月至7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2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85年起以杂种犬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下简称搭桥术)实验,取得了初步经验。1986年底引进了冠状动脉造影设备之后,即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于1987年9月在国外专家的协助下开展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同年11月间依靠自己的力量又成功地开展1例,共6例。手术结果除1例因多支病变,病变广泛合并室壁瘤附壁血栓,左室功能不全,手术死亡外,其余心绞痛消失,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4.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但血管并发症较多、患者卧床时间较长 ,常使患者感到腰背疼痛、入睡困难等不适。 1989年Campau[1] 首先报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 ,近年来在我国已逐步开展。我院自 2 0 0 0年 4月起同时开展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二种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主诉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患者舒适状态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文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4月在煤炭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冠心病、高血压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以前只为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和心肌梗死病人才进行的冠状动脉造影现在已经比较普遍的开展,部份只有轻微症状的病人也给予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这对了解冠心病人的诊断和发生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我院2002年以来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过去一直沿用经典的经股动脉途径。近期我院开展了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现将我院初期经股动脉途径造影的病人和桡动脉途径造影的病人以及笔者在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期间所做的桡动脉途径造影的病人做一对比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基层医院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初步体会.方法 对本人自进修起参加的1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1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均获得成功,单支病变66例,2支病变51例.3支病变 30例,其它病变4例,冠脉正常36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方法,具备条件的基层医院只要务实、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初期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PTCA 支架术,部分病例用血管自动缝合器缝合穿刺血管。结果 3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22例(61.1%);手术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室速、室颤、小脑梗塞各1例,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 基层医院初期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通过上级医院指导,安全可行;提高了冠心病人的诊治水平,方便了患者,减少了病人的费用。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检出及造影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造影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1年我院开展冠状动脉造影以来所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观察并记录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与表现形式. 结果:1524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畸形患者21例,检出率为1.38%,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1例)与冠状动脉瘘(10例),这两种畸形的发生率相似,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瘘,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结论: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畸形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可能和体会. 方法对我院54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性诊疗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54例冠状动脉造影全部成功,其中4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全部成功.术中和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谨慎开展PTCA操作是安全可行的,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8月以来,我院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金属支架安置术,共治疗患者1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遍开展,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病例增多,人们对心肌桥临床意义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现将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心肌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金指标已有公论,其不但为冠心病诊断提供确切依据,同时为冠心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1].我院自2003年8月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至2007年8月共完成102例,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开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临床,目前仍被公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该项技术在国内外已普遍开展.我院自1998年12月~2001年12月对疑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原因不明的胸痛者40例,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现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造影的中中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50年代开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临床,目前仍被公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该项技术在国内外已普遍开展.我院自1998年12月~2001年12月对疑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原因不明的胸痛者40例,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现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89年Campau首先报道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其后Kiemeneij等率先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引进,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在我国已逐步开展,本文通过58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介绍我院在该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7.
王宝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5):675-67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可能和体会。方法:对我院54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性诊疗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4例冠状动脉造影全部成功,其中4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全部成功。术中和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谨慎开展PTCA操作是安全可行的,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已在临床应用40余年.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我国应用亦日趋广泛.我院最近开展冠状动脉造影13例,现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诊断,用JudKins法对5例冠心病人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二支以上狭窄(>50%)者1例,单支狭窄(<50%)者2例,未见狭窄2例。结合文献对新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张秀想 《中原医刊》2006,33(3):55-57
判断再灌注治疗效果最直接、准确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在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观察出再灌注治疗的效果。然而,冠状动脉造影需要一定的条件,目前在很多基层医院尚无法开展。心电图检查有简单、方便、可多次重复等优点,是目前判断静脉药物溶栓效果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