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随机临床试验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及妇科感染。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剂量为3.75~5g/次,每天3次;对照药: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剂量为3.375~4.5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组入选例数分别为110例和104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8%和93.3%,对产酶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8%和91.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9%和94.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6%和6.48%,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对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Ⅱ期临床试验中美罗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三种新药的不良反应,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的试验设计方法,不良反应按肯定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无法评定进行评价.结果美罗培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恶心呕吐2.9%,药物热2.9%,皮疹1.5%,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皮疹1.9%,ALT和/或AST升高2.8%,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为腹泻0.9%,皮炎0.9%,头痛0.9%,ALT升高0.9%,LDH升高1.8%.结论新药Ⅱ期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国产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次3.75、每12h或8h1次,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每次3.2g、每12h或8h1次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36%和99.09%,细菌清除率为92.78%;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24%和88.78%,细菌清除率为9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中未发现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对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陈锐  袁封文 《医药导报》2004,23(3):0157-0159
目的:评价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36例,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对照组32例,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1.0 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 8 h,疗程均为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90.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1%,84.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3.1%。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5.
林玉平 《抗感染药学》2020,17(1):112-114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对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来医院就诊的肺部感染患者113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n=56)和美洛西林钠组(n=57);美洛西林钠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单用治疗,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复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43%)高于美洛西林钠组(78.95%)(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美洛西林钠组(19.30%)(P<0.05)。结论:采用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复合剂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洛西林钠单用治疗,且不良反应症状轻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新生儿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100~200mg/(kg·d),对照组给予青霉素G钠10~20万IU/(kg·d),疗程均为5d~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43%、52.86%(P<0.05),细菌总清除率分别为91.6%、65.1%(P<0.05),表皮葡萄球菌清除率分别为81.2%、65.0%(P<0.05),革兰阴性杆菌清除率分别为86.9%、50.0%(P<0.05)。结论: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钠,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姜国林 《河北医药》2010,32(21):3009-3010
目的以头孢唑肟钠作为对照,评价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脑卒中急性期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1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滴注,2次/d或1次/8h;对照组头孢唑肟2g或3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0~14d。结果治疗组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治愈率80.0%,有效率93.3%,细菌清除率81.8%,不良反应发生率6.6%;对照组治愈率48.38%,有效率67.7%,细菌清除率51.2%,不良反应发生率6.4%。2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一高效、安全广谱抗菌药物,对老年性脑卒中急性期合并中、重度肺部感染的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组(研究组)和单纯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鲎试剂检查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细菌内毒素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浓度为7.5mg/ml时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胶反应.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中的内毒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的药物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评定两组药物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显著优于美洛西林钠,药物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1.
叶青 《北方药学》2013,(6):45-46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肺炎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每次3.75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3.0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止咳类药物、祛痰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及祛热药物等。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在肺炎治疗中疗效显著,优于美洛西林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案。方法:采用统计研究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90.0%,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948.57元和2529.45元,差异明显。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比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更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支2.5g)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每支2.25g)为对照药。两组的用量、用法、疗程均为2支溶解于生理盐水100ml中,Q8h静脉滴注,疗程5~10d,重症患者可延长至14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例,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组各36例。其中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纳入ITT分析36例,PP分析34例,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组纳入ITT分析36例,纳入PP分析35例。疗程结束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6%与94.4%和75.0%与94.4%,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7%和100%。以上结果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21%和8.11%,主要表现为皮疹(经对症处理好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一过性增高及轻度转氨酶升高等。结论国产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MLBT)与抗菌药物特美汀(TMT)、美洛西林(MLXL)和他唑西林(TZXL)对179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MLBT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单用等剂量的MLXL高1~2倍,对产酶率较高的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属细菌、不动杆菌属细菌敏感率明显高于后者,对G-杆菌、肠杆菌科属细菌敏感率高于TMT,其中MLBT、TMT对埃希氏菌属敏感率分别为96.19%、54.9%(P<0.01).本组资料显示MLBT和TZXL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基本相似,敏感率二者等同,MIC50后者较前者低1~2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LBT的抗菌谱,体外抗菌活性与TZXL相似,强于TMT、MLX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1~2017年6年内在本院发生的242个病例和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收集的30篇有关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一起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与患者个体差异、临床使用情况、合并用药情况相关.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及附件损害和胃肠道反应,占80%,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肝损害等,多发生在用药初期,临床应用应加强监测.结论 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用药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种类繁多,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所以应加强药品安全性监测,严格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川  朱卫民 《中国药业》2005,14(12):76-77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应用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剂量为9~20 g,每8 h 1次,静脉滴注给药,疗程5~14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3%,90.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5%,9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试验组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是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王小丽 《海峡药学》2012,24(7):134-135
目的就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60例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用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住院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标准参阅《实用儿科学》,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孙明杰  吕华冲  王霆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3):1061-1064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是新的抗耐药菌的复方抗生素,药理实验证实其在体外能明显增强单用对产酶耐药菌株的抗菌活性,在体内对于感染小鼠的抗菌作用强于单方制剂,并且对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无影响,无局部刺激作用.人体耐受性试验表明,单次静滴1 500~6 000 mg的剂量为安全剂量,半衰期短,蓄积量小.药动学研究显示,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单独给药与联合给药后,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临床有效率为94.38%,细菌清除率为90.00%,细菌敏感率为93.1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使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12月至今接收诊治的8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洛西林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对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美洛西林钠的治疗效果,临床不良反应几率大大下降,安全有效,具有很强的临床推广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感染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给对照组利用青霉素G钠进行治疗;给观察组采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28%和77.97%,观察组的细菌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和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时,可以采用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能提高治疗效率,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够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