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生产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灭活疫苗已成功地在疫区人群中应用,无论Ⅰ型或Ⅱ型疫苗的初免效果均较好[1],关于其大面积应用后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以及对人群的防病效果如何正在研究中。为此,作者就近两年来HFRS(Ⅰ型)灭活疫苗接种者作了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Ⅱ型灭活疫苗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Ⅱ型灭活疫苗血清学效果观察祁洪山1李大罕1李永超1孙日快1吴扬生2朱凤才2刘光中随着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的研制成功,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有力手段。我国HFRS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经初步的人体观察[1],表明该苗...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HFRS,保障兵工科研人员身体健康,1994年9月我们对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16~60岁职工进行了HFRS灭活疫苗(1型)的重点免疫接种工作,共完成全程免疫1980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疫苗及接种时间:HFR...  相似文献   

4.
东海县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初免效果分析王庆奎,曹大胜,董秋良,单良中/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在疫区人群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近期免疫效果已见报道[1~5]。我县是HFRS疫区,为预防本病的发生与流行,于1995年10月对青湖镇部分健康人...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研究进展王华综述陈华新,顾先仕审核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病情重、病死率高、多器官损伤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归类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HTV)。该病流行于30多个国家,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HFRS在我国又称流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核人群接种HFRS(I型)灭活疫苗后3年内防病效果。方法:比较受试期间接种组和对照组HFRS发病情况。结果:第1年接种组种后2月内即11~12月间未发生HFRS病人,对照组发病5例,发病率92.85/10万,疫苗保护率100%;第2年全年接种组发病2例,发病率41.06/10万,对照组发5例,发病率92.85/10万,疫苗保护率55.78%;种后第3年接种组未发生HFRS病人,对照组发生2例,发病率37.14/10万,疫苗保护率100%。本研究为I型HFRS疫苗在姬鼠型疫区的推广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家鼠型灭活疫苗的临床观察马学云,董丽芳为考核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家鼠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1995年3~5月对1071名公安干警进行了预防接种,并观察了临床反应。1 对象和方法1.1 接种对象 对兰山区公安干警未患过HFRS和禁...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现场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现场防病效果龚震宇1赵芝雅1翁景清1夏建华1兰锦清2陈毓土2朱智勇1季群伟2张庆梅2徐江荣2余新顺3王玮3浙江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近年来开展了HFRSⅠ型灭活疫苗的有关研究,摘要报告结果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随机对照试验现场情况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在1994年开展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Ⅰ型和Ⅱ型单价灭活疫苗现场效果评价研究,疫区现场人群接种后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效果考核均取得较好结果〔1,2〕。鉴于我国主要是HFRS混合型疫区,虽然现场效果显示单价疫苗对异型(Ⅰ或Ⅱ型)有一定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类型及控制对策。方法:应用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病原学以及PCR等先进技术。结果:辽宁省存在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HFRS流行类型,通过科学灭鼠和接种灭活疫苗,有效控制了本病的流行。结论:疫区分类准确、可靠,防治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人群接种反应与免疫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昌平县已有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散发病例报告,而HFRS双价疫苗的研制成功为预防该病提供了有效手段。因此,在开展群众性灭鼠活动的同时,1999年春季进行了大面积HFRS双价疫苗的人群接种,并对部分接种者进行了接种副反应和免疫学效果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来源 HFRS双价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为杭州天元生物药业公司生产。疫苗株分别为Z10(1型)和Z37(2型),批号:990304,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2 观察对象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3个乡镇15~60岁无HFRS病史、无接种禁忌症的健康人群为观察对象,基础免疫3针…  相似文献   

12.
建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随机对照现场的疫情监测车焱,叶克龙,童政,张军建德县自1963年首次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以来,发病人数不断上升,80年代达到高峰。为控制该病流行,1986年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开始与建德县卫生防疫站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新方法,对33例HFRS病人血清分别用免疫滴金法(CGID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比检测特异性抗体IgM。23例分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用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对照组用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结果CGIDA检测33例HFRS病人血清抗-HFRSIgM,阳性24例,阴性9例,ELISA检测33例HFRS病人血清抗-HFRSIgM,阳性28例,阴性5例,前者24例阳性中有2例…  相似文献   

14.
1997年3~5月,采用国内研制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首次在丹徒县HFRS非疫区进行人群接种反应与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双价HFRS疫苗3针接种后轻度体温反应率分别为1.87%、0.63%、1.25%,轻度局部红肿反应率分别为0.00%、1.88%、1.25%,648名双价苗接种者未发现严重异常反应。全程接种后2周HFRS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83/83),中和抗体阳转率为100%(40/40),其中Ⅰ型、Ⅱ型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5.0%、95.0%(34/40、38/40)。提示国内研制的双价HFRS疫苗是副反应轻,安全性好,免疫效果良好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5.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Ⅰ型灭活疫苗初免的基础上,笔者对连续3年接种该疫苗者进行了免疫原性、免疫持久性及对人群防病效果的追踪调查。1材料和方法1.1材料HFRSⅠ型灭活疫苗,批号:940901~950304;特异性IgG荧光血清,上海生物制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须纤恙螨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方法:调查亚须纤恙螨幼虫的地理分布与滋生地;采集该螨分离HFRS病毒;用PCR扩增检测分离HFRSV-RNA。结果:亚须纤恙螨幼虫滋生地和生境符合HFRS疫源地基本特征,主要分布于流行区,为疫区宿主动物体外优势螨种;其幼虫出现高峰季节(11、12月份),宿主带螨率为100%,指数分别为31483和23975;其季节消长与人群HFRS发病基本一致,无宿主特异性,能主动叮刺小白鼠。从鼠肺HFRSV抗原阳性鼠体所采集的亚须纤恙螨幼虫以及小黑板采集经叮刺吸食已感染HFRSV小白鼠体液后的游离螨幼虫,分别分离出1株HFRS。结论:该螨能感染HFRSV,有作为HFRSV传播媒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Ⅰ、Ⅱ型灭活疫苗人体接种后血清学效果观察石英,赵铁镪,傅荣华,王英军,于泉福,李慧玲,刘兴利,吴松根,戈文瑞,李晓英,林凤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疫苗的研制成功和实施,对于预防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8.
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应用效果的观察山东省济南市卫生防疫站(250013)李继成,孙延斌,谢忠元,李文,杨慧,朱福林济南市历城区卫生防疫站张传喜,韩庆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广泛流行,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地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生与流行,对沙鼠肾细胞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及血清学、流行病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疫苗接种总反应率0.89%(557/62311),中反应率0.03%(19/62311);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两周后的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70.37%(38/54),荧光抗体阳转率83.33%(25/30);垦区HFRS冬季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占62.61%(360/575),野外黑线姬鼠密度11.13%(204/1833),带病毒率6.0496(9/149),带病毒鼠指数0.0820;HFRS病人血清IgG抗体检测为Ⅰ型,流行峰型为冬峰型,秋冬季节(8~1月份)发病人数占93.91%;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3.47%(56/1616)。1995年10~12月份,疫苗全程接种组人群HFRS发病率0(0/17127),全程非接种组人群发病率101.36/10万(144/142061),保护率100%。由此显示:黑龙江垦区HFRS疫区类型为姬鼠型;该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近期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Ⅰ型)的流行病学效果童政,叶克龙,张军,车焱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自1978年韩国李镐汪等成功分离出其病原体──汉坦病毒以来,其疫苗的研制就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世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