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背景: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逐渐进展的过程,发生细胞学和结构异常的同时常存在某些分子表达的异常,涉及多种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目的:探讨Ki-67、p53、P504s在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44例正常胃黏膜、44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黏膜、4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5例早期胃癌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p53、P504s表达。结果:Ki-67、p53、P504s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且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 0. 05)。结论:Ki-67、p53、P504s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参与了胃癌发生的早期过程,检测上述三种分子标记物有助于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进展趋势,有利于提高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β-连环蛋白(eatenin)是Wnt信号转导途径异常激活的关键环节,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B.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密切相关。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14例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0例胃腺癌组织,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标本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β-连环蛋白在正常胃黏膜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腺瘤组织中为细胞膜表达,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腺瘤和胃腺癌组织中呈细胞质/细胞核异位表达。胃腺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胃腺瘤组织(100%对41.7%,P〈0.05),膜表达缺失者占76.7%(23/30)。结论:β-连环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3.
4.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OX-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内镜活检病理证实为上皮内瘤变的标本中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经HE染色识别的胃黏膜组织上皮内瘤变56例中轻度不典型增生18例,中度不典型增生1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7例,原位癌3例。(2)COX-2蛋白表达在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6/18)、50%(9/18)、70.59%(12/17)和100%(3/3),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41.6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检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可以帮助临床识别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组织,预测胃癌前病变的进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ESD、外科手术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nexim A1,Anx A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8例食管鳞癌,35例癌前病变(2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18例正常对照组织中Anx A1和EGFR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中Anx A1的阳性表达率(100%)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57.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7.1%)和食管鳞癌组织(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0.0%)明显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47.6%)、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64.3%)和食管鳞癌组织(72.9%),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Anx A1的表达降低,EGFR的表达升高,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01)。结论Anx A1的低表达和EGFR的高表达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alin、Vincul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alin、Vinculin在正常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及胃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Talin、Vinculin在正常胃黏膜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中高表达,在胃癌中表达降低。在进展期胃癌中,两者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且Talin、Vinculin的表达明显相关。结论 Talin、Vinculin的表达与胃癌分期相关的特点可用于辅助评价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Talin、Vinculin表达阴性的胃癌病例,高度提示预后不良,术后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7.
李晓丽  林锐 《山东医药》2011,51(2):57-58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19例不典型增生、53例胃癌患者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的COX-2蛋白。结果COX-2蛋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86%、30.43%、42.11%、62.26%,胃癌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织比较,P均〈0.05。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05)。结论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过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存在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所致的细胞无限增殖和凋亡抑制,因此联合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因子对揭示胃黏膜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环氧合酶(COX).2和三叶因子(TFF)1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9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16例异型增生和16例胃腺癌纳入研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病变组织中EGFR、COX-2和TFF1的表达,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在非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织(P〈0.01);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COX-2的表达逐渐增高,而TFF1的表达逐渐减低。EGFR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COX-2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因子EGFR、COX-2和TFF1表达异常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TER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hTERT蛋白及hTERT mRNA表达情况。结果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hTERT蛋白及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hTERT蛋白表达阳性者hTERT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hTERT蛋白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 hTERT基因与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有关,可能是胃癌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中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顺序选择病理检查为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共存的患者各20例(分别为A、B和C组),另选2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D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结果胃黏膜癌前病变中p53蛋白、PC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黏膜(P〈0.01),表达水平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到二者共存者呈递增趋势。结论p53和PCNA表达对评估胃黏膜癌前病变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GGa)的胃黏膜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环氧化酶-2(COX-2)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过程中与COX-2、p53动态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及GCa患者各100例,快速尿素酶试验(HPUT法)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Hp,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p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胃黏膜COX-2、p53.[结果]①Hp、COX-2阳性率随病变进展呈上升趋势,Hp阳性率在CAG、IM、Dys、GCa各组中显著高于CSG组(P<0.05);COX-2在IM、Dys、GCa各组中与慢性胃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p感染阳性率和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相关性(P<0.05);③p53阳性率在GCa与CSG、CA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在GCa组中,Hp阳性组p53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GCa的形成与Hp感染、突变型p53、COX-2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可视为GCa发生的危险预警信号之一;在GCa高危人群的追踪观察和随访中,进行Hp、p53、COX-2的联合检测,对发现胃癌前病变和GCa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内镜下美蓝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内镜下有黏膜异常表现的120例患者,54例予以美蓝染色后活检,66例单纯活检。美蓝染色组病检证实有肠化萎缩者占23例,不典型增生15例,早期胃癌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单纯活检组(对照组)病理证实有肠化萎缩者占18例,不典型增生10例,未检出早期胃癌。染色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77.78%,对照组为40.90%,两组差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应用色素内镜指导黏膜活检,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背景:疣状胃炎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慢性胃炎,与胃癌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其癌变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p27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p27蛋白和cyclin D1在疣状胃炎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未成熟型疣状胃炎、成熟型疣状胃炎、胃癌组织标本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cyclin D1表达,并分析两者与疣状胃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77.5%对45.0%,P〈0.05),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52.5%对85.0%、77.5%,P〈0.05),与胃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未成熟型、成熟型疣状胃炎组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40.0%、42.5%对12.5%,P〈0.05),但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5)。疣状胃炎患者p27蛋白表达与肠化生、异型增生有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肠化生有关(P〈0.05);p27蛋白、cyclin D1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ip27蛋白、cyclin D1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生和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慢性胃炎OLGA分期、分级评估系统在国人胃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至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108例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依据慢性胃炎OLGA评估系统标准,对人组病例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进行分期,对炎症程度进行分级,分析慢性胃炎OLGA分期、分级与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或癌的发生以及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结果检出的2例早期腺癌分别位于OLGAⅢ期和Ⅳ期;高OLGA分期(OLGAⅢ-Ⅳ期)患者的胃黏膜癌前病变(肠化生、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OLGA分期(OLGA0~Ⅱ期)患者(肠化生:100.O%比65.3%,P〈0.001;异型增生:77.8%比13.9%,P〈0.001),且OLGA分期与检出异型增生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1,P〈0.001);低OLGA分期患者仅检出10例(13.9%)异型增生病例,且均为轻度异型增生。不同OLGA分级病例之间Hpylon现症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OLGA分级与Hpylori现症感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86,P〈0.001)。结论高OLGA分期患者更易检出异型增生及腺癌,慢性胃炎OLGA分期能有效地根据胃癌风险性将胃炎病例进行分层,而慢性胃炎OLGA分级与Hpylori现症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microRNAs是一类对靶基因表达具有转录后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小RNA。microRNA-101(miR-10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低表达,而过表达外源性miR-101可发挥肿瘤抑制作用。前期体内、外实验发现外源性miR-101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的miR-101、COX-2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非癌组织标本30例,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iR-101、COX-2mRNA表达,分析两者间以及两者与胃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绝大多数胃癌组织中miR-101表达低下,COX-2mRNA则呈过表达。胃癌组织与癌旁非癌组织间miR-101、COX-2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P〈0.01),且两者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呈负相关(癌组织:r=-0.767,P=0.000;癌旁组织:r=-0.718,P=0.000)。TNMⅢ、IV期胃癌和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miR-101表达分别显著低于TNMI、Ⅱ期病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COX-2mRNA表达分别显著高于TNMI、Ⅱ期病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结论:miR-101与COX-2之间的负相关性可能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miR-101表达低下伴COX-2过表达与胃癌临床进展和转移有关,对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病变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胃黏膜病变的多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 327例患者经胃镜及手术的胃黏膜病变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53、p16、bcl-2和环氧合酶同工酶-2(COX-2)蛋白的表达。Hp感染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上皮内瘤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必要性及疗效。方法对50例内镜下有明确病灶,表现为浅表病变,活检病理为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ESD切除病灶,对比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并内镜随访。结果 34例术前活检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灶ESD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黏膜内癌4例、黏膜下浅层癌2例。16例术前活检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灶ESD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黏膜内癌3例、黏膜下层癌7例。结论 ESD治疗内镜下有明确病灶的上皮内瘤变可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并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蓝染色对提高胃黏膜不典型病变活检阳性率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下美蓝染色对胃黏膜不典型病变中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6例胃黏膜表现不典型的成人患者随机分成染色内镜组和普通内镜组,分别在病变部位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染色内镜组166例患者中,印例胃黏膜上皮有肠化、50例上皮呈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8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为早期胃癌且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病灶仅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普通内镜组160例,病理检查结果为伴有肠上皮化生40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无早期胃癌。染色内镜组早癌及癌前病变总检出率为75.9%,其中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2.1%,均明显高于普通内镜组。结论内镜下美蓝染色指导活检可提高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Hp感染与胃癌和癌前病变中p53、ras、c-myc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洋  李舒 《山东医药》2009,49(1):17-19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GC)和癌前病变中p53、ras、c-myc基因表达的关系,以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用美兰和W-S特殊染色方法确定Hp感染,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ras、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化生(IM)、异型增生(DYS)、GC的Hp感染率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P均〈0.05);p53、ras、c-myc基因在GC、DYS中的表达均高于CAG(P均〈0.05),p53、ras基因在IM中的表达均高于CAG(P〈0.05);IM中Hp阳性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阴性者(P〈0.05),DYS、GC中Hp阳性者p53、ras、c-myc的表达率高于Hp阴性者(P均〈0.05)。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调节p53、ras、c-myc基因的表达而促进GC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