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岗位评价又称职位评价,是指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要素、复杂因素、任职要素、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1].岗位评价方案通过对一系列报酬要素的排序或评分,衡量工作的相对价值,明确各个岗位的分类、级别的高低,保证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晋升、奖罚等管理时,具有统一的标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国内外岗位评价方法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岗位评价又称职位评价,是指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要素、复杂因素、任职要素、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1]。岗位评价方案通过对一系列报酬要素的排序或评分,衡量工作的相对价值,明确各个岗位的分类、级别的高低,保证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晋升、奖罚等管理时,具有统一的标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国内外岗位评价方法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医院病房护理工作分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研究旨在科学系统地对综合性医院病房护理岗位进行工作分析 ,为护理岗位聘用、薪酬评价、在职培训、绩效考核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和非结构访谈研究的方法 ,调查北京、福建 4家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各级护理人员 ,从护理工作的目标、职责范围、权利、工作关系、聘用条件、培训机会、任职资格等方面 ,对综合性医院病房现有主要业务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形成护理岗位的工作分析报告 ,提出了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本研究尝试的工作分析方法 ,在国内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尚未运用 ,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现代岗位价值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框架,为优化护理绩效管理、临床护士岗位配置,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等提供依据。方法经岗位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要素计点法确定各临床护理岗位相对价值得分和价值等级序列,据此确定各临床护理岗位的薪资等级和岗位配置。结果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模型包含4个一级要素和16个二级要素。按要素计点法将临床护理岗位分为3个等级。255个临床护理岗位的相对价值得分在268.5~1000.0分,分布在15个价值等级序列中。应用该模型实施护理绩效管理2年后,我院护士的薪酬满意度达88.3%,较改革前提高近50%,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100%,护士轮岗匹配、晋级晋升和薪资调整有据可依。结论要素计点法是科学、客观地进行护理岗位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依此建立的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框架为护理绩效管理、护士岗位配置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病区护理工作岗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方法成立研究小组,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Delphi法对25名专家进行3轮调查,按照Likert5分级标度法进行评价选择,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依据临床病区护理岗位工作特点,专家认为应从知识技能因素、风险责任因素、工作压力与环境因素3个方面对医院病区护理岗位价值进行评价。确定医院病区护理岗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知识技能因素16项,风险与责任因素7项,工作压力与环境因素6项。结论合理、公平、公正的护理岗位价值评价体系,能为护理管理者在护理人员的薪酬分配、培训、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设计方法。方法基于系统化管理的原理,结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采取岗位梳理、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岗位测算、岗位培养、岗位评价和岗位晋升等措施。结果形成较为科学、可操作性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链,使护士岗位管理更加规范。结论岗位管理为护士设计了较为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蒲艳峰 《全科护理》2013,(35):3333-3335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护士梯队.[方法]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科室工作特点与病人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行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并建立岗位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结果]临床护士的分层管理发挥了管理效能,提高了护理质量,调动了各层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层级护士的成长.[结论]岗位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护士梯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垂直管理模式下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为进行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6月开始,对全院护理人员实施垂直管理,内容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人力资源调配,护理人员的培训、培养与使用,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并总结实践效果。结果 :实施垂直管理后,截至2022年12月,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8.23%,护理人员的离职率较实施前下降了近50.00%,护士工作满意度由95.00%提升到98.00%。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0.11%降至0.08%,其中意外事件的占比由33.95%降至23.61%。结论 :开展护理垂直管理有利于最大限度挖掘护理人力资源价值,建立更公平、有效的护理绩效考核机制,从而有助于推动护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养老护理员岗位进行工作分析,为养老护理人员合理配备、甄选录用、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杭州市3所养老机构102名养老护理员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对养老护理员岗位薪酬、目标、职责、内容和任职资格等方面进行工作分析,并提出目前该岗位存在的问题。结果得出岗位分析报告,并形成养老护理员岗位职位说明书,基本职位要求为: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获得初级养老护理员证书、最佳年龄在35~54岁、最好是护理相关专业人员;具备基本的老年护理培训知识;承担老年人最基本生活照护和必要的心理、社会服务等。目前养老护理员岗位上的人员配备、人员素质、工作要求均与被调查者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结论通过工作分析形成的养老护理员岗位职位说明书,符合实际养老护理需求,养老机构可根据工作分析结果进行以岗定人和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10.
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卫生人事制度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并做好的工作。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是相当部分的护理管理者对这项工作还比较生疏。本文从工作分析的概念和内容,主要作用及如何做好工作分析几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