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调蛋白(E-cad)对人大肠癌细胞株浸润行为及Ⅳ型胶原酶(Ⅳcol)表达的影响。方法定量检测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 E-cad 及Ⅳcol 的表达;应用人羊膜浸润模型,观察 E-cad 对大肠癌细胞浸润羊膜时的形态变化及细胞内Ⅳcol 表达的影响。结果低转移细胞株 HT29弱表达 E-cad,而高转移细胞株 LoVo几乎不表达 E-cad。两细胞株均表达Ⅳcol,高转移细胞株 LoVo 表达Ⅳcol 高于低转移株 HT29。瘤细胞用 E-cad单抗封闭后培养于羊膜上,两细胞株内Ⅳ型胶原酶表达明显增高,且以高转移株变化更为明显。结论 E-cad 可能通过细胞内信使传递作用影响细胞内Ⅳ型胶原酶的表达,从而对肿瘤影响浸润.  相似文献   

2.
人大肠癌细胞株的转移潜能及其相关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两种人大肠癌细胞株的转移潜能及其相关性.方法利用裸鼠实验性肝转移模型比较人大肠癌HT29与LoVo细胞株的转移潜能;定量检测两种细胞株层粘连蛋白受体(LNR)、上皮性钙调蛋白(Ecad)及Ⅳ型胶原酶的表达;用原位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检测两细胞株CD44V6在蛋白质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LoVo细胞株为人大肠癌高转移株,裸鼠实验性肝转移率为100%;HT29细胞株转移相对较低,裸鼠肝内转移率为429%.定量检测发现,LoVo细胞几乎不表达Ecad,HT29细胞膜上弱表达Ecad.LoVo表达LNR与Ⅳ型胶原酶高于HT29.LoVo细胞内CD44V6的表达在蛋白质水平与mRNA水平均高于HT29细胞.结论LoVo细胞株为人大肠癌高转移株,HT29细胞株转移力相对较低;LNR、Ecad、Ⅳ型胶原酶及CD44V6可作为大肠癌细胞转移潜能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对大肠癌细胞转移特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羊膜侵袭培养系统和明胶酶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PKC激活剂PMA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侵袭作用的影响及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P)对PMA的拮抗作用,以及研究了这种体外的侵袭作用与细胞分泌Ⅳ型胶原酶,包括72kDⅣ型胶原酶(MMP-2)和92kDⅣ型胶原酶(MMP-9)的关系。结果:PMA可显著增强HT-29细胞的侵袭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SP则可拮抗PMA的这种诱导作用。PMA还可增加HT-29细胞分泌MMP-2和MMP-9,而SP则可拮抗PMA的这种诱导作用,抑制MMP-2和MMP-9的分泌。结论:蛋白激酶C可能是调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因素。PKC的激活可诱导肿瘤细胞侵袭性增强和分泌MMP-2和MMP-9增加,SP可能通过抑制PMA对PKC的激活,进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分泌MMP-2和MMP-9。MMP-2和MMP-9的分沁与肿瘤细胞侵袭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ail/CD82的表达与大肠癌转移潜能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ail/CD82在大肠癌细胞系LoVo、HR8348、HCT116、HT29与SW480细胞的表达。 结果:Kail/CD82在LoVo、HR8348与HCT116细胞系呈低水平表达,在HT29与SW480细胞系则呈高水平表达。 结论:Kail/CD8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21活化激酶l(PAK1)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AK1基因在8株不同转移和恶性潜能大肠癌细胞(LoVo、SW480、SW620、SW1116、HT29 HCT116和CO-LO320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与HCT116、HT29、SW480、SW1116和LST细胞相比,PAK1在LoVo、COLO320和SW620大肠癌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HT29和SW480细胞中的PAK1蛋白表达亦强于SW1116和LST细胞,但PAK1在SW1116和LST细胞几乎无表达。结论 PAK1蛋白过度表达可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且可能与大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表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Tiam1与大肠癌细胞EMT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Tiaml和EMT在不同转移能力的大肠癌细胞中的关系.方法:用Real time-RT PCR法分析Tiaml mRNA,Ecadherin mRNA和Vimentin mRNA在6种大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iaml,Ecadherin和Vimentin在LoVo和HT29中的表达.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LoVo和HT29的细胞骨架.结果:在SW620,SW480/M5,HT29,LoVo和LS174T中,Tiam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SW480的0,51,7,67,0,00,0,36,0,0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SW480的3.18,2.27,5.92,0.00,0.6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SW480的6.08,0.02,0.35,11.72,0.00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LoVo细胞的Tiaml表达呈阳性(++),Vimentin表达呈强阳性(+++),Ecadherin表达阴性(-);HT29细胞的Ecadaerin表达呈阳性(++),Tiaml和Vimentin表达阴性(-).LoVo细胞质中丝网状的骨架蛋白结构及点状肌动蛋白小体比HT29多.结论:Tiam促进大肠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EMT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细胞能穿出血管内皮进入靶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的机理。方法将人血管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分别与大肠癌低转移细胞HT29、高转移细胞Lovo共同培养,至细胞长成单层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结果在单纯血管内皮细胞Cx43蛋白表达最强,次之为与HT29细胞共培养,而与Lovo细胞共培养后Cx43几乎无阳性表达。结论 Cx43蛋白在大肠癌细胞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x43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CD44V6在人类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探讨CD44V6影响肿瘤转移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原位RT-PCR分子杂交、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CD44V6在人类大肠癌细胞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及共聚焦三维图象重构分析的方法,研究CD44V6对大肠癌细胞的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CD44V6在HT29、Lovo细胞中均有表选.不管在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质水平.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襄选CD44V6均高于低转移能力的HT29细胞。将HT29、Lovo细胞用CD44V6单抗封闭则发现CD44V6能使HT29、Lovo细胞的细胞骨架发生改变.结论CD44V6的表选与大肠癌细胞的转移潜能有关。CD44V6能影响大肠癌细胞骨架的构像和分布.从而影响大肠癌细胞的运动能力而促进大肠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 CD44V6在人类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探讨 CD44V6影响肿瘤转移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原位 RT-PCR 分子杂交、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 CD44V6在人类大肠癌细胞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及共聚焦三维图象重构分析的方法,研究 CD44V6对大肠癌细胞的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 CD44V6在 HT29、Lovo 细胞中均有表达,不管在 mRNA 水平还是在蛋白质水平,高转移能力的 Lovo 细胞表达 CD44V6均高于低转移能力的 HT29细胞。将 HT29、Lovo 细胞用 CD44V6单抗封闭则发现 CD44V6能使 HT29、Lovo 细胞的细胞骨架发生改变。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细胞的转移潜能有关。CD44V6能影响大肠癌细胞骨架的构像和分布。从而影响大肠癌细胞的运动能力而促进大肠癌转移。  相似文献   

10.
层粘连蛋白及受体和Ⅳ型胶原在肝癌组织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38例人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作层粘连蛋白(LN)及其受体(67LR)和Ⅳ型胶原(ColⅣ)定位和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结果:高分化组LN和ColⅣ围绕梁索或腺样结构呈连续线型分布,中、低分化组呈段、点状,HCC浸润前缘两者残缺。67LR主要于癌细胞膜表面和/或胞浆内表达,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尤以低分化组为突出。18/38例HCC伴肝内浸润和/或转移者,其原发灶内67LR表达明显高于无肝内浸润和转移组(P值<0.01)。静脉内癌栓瘤细胞更多表达胞膜型67LR。结论:基膜蛋白及LN受体表达变化与HCC浸润、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阿霉素诱导大肠癌LoVo细胞产生耐药性的同时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阿霉素浓度递增法诱导耐药;采用MTT法检测耐药性;GST-π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谷胱甘肽S-转移酶添生测定采用1氯-2,3-二硝基苯法。结果:建立了人大肠癌多药耐药LoVo/Adr细胞株;LoVo/Adr细胞GST-π蛋白表达显高于LoVo细胞;LoVo/Adr细胞与LoVo细胞GST活性相比,没有显差异。结论:耐药的LoVo/Adr细胞株其耐药机制可能与GST及其同功酶有关。  相似文献   

12.
Ⅳ型胶原酶及TIMP-2在人胃癌中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Ⅳ型胶原酶及TIMP-2在肿瘤浸润与转移中日益受医学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Ⅳ型胶原酶及其抑制剂TI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它们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89例胃癌标本取自1996~1997年手术患者,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结肠癌HT29细胞株基础上获得高转移结肠癌细胞株,并建立高侵袭性结肠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方法将结肠癌HT29细胞株通过体内连续传代方法获得高转移结肠癌细胞株,并成功建立高侵袭性结肠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采用cDNA-microarray技术比较结肠癌细胞株及高转移细胞株形成的肝转移组织,获得与结肠癌肝转移相关的差异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亲代细胞和高转移细胞的基因表达。结果建立高侵袭性结肠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定量PCR检测显示结肠癌高转移性HT29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基因较亲代HT29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结肠癌HT29细胞株及其高侵袭性结肠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为结肠癌转移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大肠癌细胞株上的表达、定位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APRIL在大肠癌细胞株SW620、LOVO、HCT116、HT29及SW480上的表达,同时采用ATP法检测这些大肠癌细胞株对5-FU的耐药性;以LOVO细胞为研究对象,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APRIL蛋白的细胞定位情况。结果 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APRIL在不同大肠癌细胞株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在LOVO、HCT116相对高表达,而在SW480、SW620、HT29相对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5-FU耐药性呈正相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APRIL蛋白在LOVO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浆,胞核中少见。结论 APRIL在大肠癌细胞株上有差异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细胞株的5-FU耐药性有相关性。APRIL主要定位于胞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icroRNA-451(MiR-451)作用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对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影响.方法:构建包含有MiR-451过表达的慢病毒(hsa-mir-451a),感染LoVo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IF mRNA及蛋白在人大肠癌细胞LoVo及人大肠上皮细胞FHC中的表达变化情况,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感染组中MIF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感染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结论:MIF可能是miR-451的直接作用靶点,高表达miR-451可以有效抑制LoVo中MIF的表达,进而抑制了LoVo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erbB-2和p53基因产物在实验性人大肠癌棵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具有不同生物学物特性的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低分化腺癌)和Lovo细胞株(未分化癌)进行BALB/C裸鼠脾内接种,分别制成人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应用快速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裸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c-erbB-2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蛋白在两种细胞株接种的移植瘤及转移瘤中的表达虽有一定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c-erbB-2基因产物在Lovo细胞株接种后的移植瘤及转移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间有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癌转移之前,而c-erbB-2基因产物变化可能与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线粒体DNA的突变,克隆突变的大肠癌线粒体DNA(mtDNA)基因,构建peDNA3.1(+)-mtDNA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导入NIH3T3及LST细胞,以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mtDNA,扩增D—LOOP区,产物用DNA自动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并用脂质体法导人NIH3T3及LST细胞。用MitoCa.ptureMitochondrialApoptosisDetectionKit试剂盒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情况。扩增并测序分析转染细胞的D—LOOP区突变特点。结果检测出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细胞mtDNAD—LOOP分别有10,9,8个突变位点。转染前后,各组间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转染细胞的核基因组可扩增出目的基因及Neo基因。4株NIH3T3转染细胞mtDNAD-环区分别检测到9,11,8,4个突变点,并相应有3,4,3,2个多态性变化。结论(1)转染突变的大肠癌细胞mtDNA后转染细胞的mtDNA均可发生多处的突变位点。(2)通过转染后突变的外源性的mtDNA可以整合到核基因组内。(3)突变的mtDNA转染LST细胞及NIH3T3细胞后,不影响转染细胞的凋亡改变。(4)mtDNA的突变可能通过影响体细胞mtDNA的突变和通过外源性mtDNA在核内的整合从而影响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癌微血管浸润相关的lncRNA(lncRNA MVIH)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干扰其表达对SW62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lncRNA MVIH在人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株FHC和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HT29、LOVO、SW620中...  相似文献   

19.
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ColⅣ)与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构成细胞外基质中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ColⅣ、LN的表达明显异常,且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但肿瘤患血清ColⅣ、LN含量变化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我们于1998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erbB-2和p53基因产物在实验性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具有不同生物学物特性的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低分化腺癌)和Lovo细胞株(未分化癌)进行BALB/C裸鼠脾内接种,分别制成人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应用快速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裸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c-erbB-2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蛋白在两种细胞株接种的移植瘤及转移瘤中的表达虽有一定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c-erbB-2基因产物在Lovo细胞株接种后的移植瘤及转移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癌转移之前,而c-erbB-2基因产物变化可能与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