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呕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心、呕吐是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产妇及胎儿,同时也给手术损伤及麻醉管理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产妇误吸的危险。若于术中给予适当的药物处理可以有效地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拟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与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实施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拟于本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计109例,年龄21~35岁,ASA分级Ⅱ~Ⅲ级,拟行剖宫产术的单胎初产妇。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组(Epidural injection of dexmedetomidine group,E组)和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组(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exmedetomidine group,Ⅰ组),其中E组55例,Ⅰ组54例。两组产妇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E组产妇硬膜外注射0.75%罗哌卡因15ml+1μg/kg右美托咪定;I组产妇硬膜外注射0.75%罗哌卡因15ml,并于硬膜外麻醉后静脉注射1μg/kg右美托咪定。评估产妇术中麻醉效果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术中恶心呕吐、低血压、寒战等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胎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 E组产妇麻醉效果I级人数明显高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小于I组产妇,差异有统结论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相比,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配伍罗哌卡因能够为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提供更为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低血压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对产妇的循环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可诱发术中的应激反应。本文旨在通过观察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后,产妇术中血压、心率及血清皮质醇的变化,来探讨麻黄碱预处理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循环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经验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7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A组,n=18)和椎管内麻醉组(B组,n=19)。收集两组产妇术前基本情况;收集两组产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事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产史、术前肺动脉压力、血氧饱和度、围术期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前NYHA分级Ⅳ级有10例明显多于B组的2例;A组术前NYHA分级Ⅱ级有3例明显少于B组的9例(P0.05)。A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产妇剖宫产术麻醉方式的选择需结合自身情况,术前NYHAⅠ—Ⅱ级的产妇可采用椎管内麻醉,氧合欠佳、心功能差的产妇仍推荐使用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5.
东莨菪碱治疗围麻醉期剖宫产产妇寒战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剖宫产手术多选用硬膜外麻醉、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椎管内麻醉后体内热能从深部向外周再分布[1] ,术中失血、失液、手术创面热量损失等 ,剖宫产产妇寒战发生率较高。本文研究探讨东莨菪碱对剖宫产产妇寒战的治疗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硬膜外麻醉、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发生寒战并排除输液反应产妇 5 0例 ,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方法 围麻醉期于产妇寒战发生时 ,治疗组静脉注射东莨菪碱 1ml(0 3mg) ,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ml,观察记录产妇血压、心率、SpO2 的变化及寒战转归情况。寒战分级 ,轻度 :胸…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术的麻醉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常常因为凝血机能障碍易引起大出血倾向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其他各种并发症,成为产科医师的难题,也是对麻醉的严峻挑战。如何使该类产妇安全、无痛、顺利接受手术,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尚缺乏丰富的麻醉经验。本文对1992~2002年我院2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术时麻醉及管理进行了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例剖宫产患者麻醉期间护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方法,完善促进母婴健康的产科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2007年~2008年我院收治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均正常的需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按完全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n=10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100)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根据剖宫产术麻醉手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麻醉护理配合.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进行体征监护及相关项目的观察及记录,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反映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缩短[(24±6)min vs(18±3)min],术中出血、疼痛、新生儿窒息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9%vs 85%)(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实施麻醉护理增进产妇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进行剖宫产时的麻醉处理。方法对实施剖宫产的40例HIV感染产妇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硬膜外麻醉阻滞完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未发现有关麻醉并发症。术后切口I期愈合,5 d后拆线出院,住院期间病情没有进展。42例新生儿于术日抽血检查HIV抗体,结果均为阴性。所有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至今未发现HIV感染者。结论对实施剖宫产的HIV感染产妇进行麻醉处理,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且有效避免新生儿及医护人员受到HIV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反应的体位干预.方法:选择120例一般情况良好,无严重妊娠合并症,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或头痛病史,在腰硬联台麻醉下行刮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的产妇,术后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为舒适卧位,对照组为去枕平卧位,观察不同卧位的2组产妇血压、头痛、呕吐及舒适度情况.结果:2组产妇术后6h内血压平稳,数值波动在正常范围;24h内头痛、呕吐的发生差异不显著;舒适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采用舒适卧位安全、舒适,可减少术后不适,术中术后血压平稳,利于术后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术产妇的血糖变化杨瑞玲,覃丽莲,陈保平为了探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术产妇术中及术后血糖的变化,我们对24例产妇分成用糖与不用糖两组观察血糖的改变。资料与方法本组24例,平均年龄25岁,其中初产妇15例,妊高征2例,前置胎盘5例,均无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后出血及泌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在腰-硬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分为2组,每组35例。麻醉前观察组先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泵入相同剂量的氯化钠溶液。对比2组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产后出血量及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实施剖宫产术,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首次泌乳时间。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行剖宫产术围麻醉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我院1990~2004年合并重症肝炎产妇行剖宫产术12例,ASAⅢ~Ⅳ级,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G组,6例),硬膜外麻醉组(E组,6例)。收集资料包括两组产妇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出血量、尿量、输液量、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两组凝血物质使用及凝血功能的比较。术后母婴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前的凝血功能比较,G组Plt值明显小于E组(P<0.05),PT、APTT则大于E组(P<0.05)。两组凝血物质使用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尿量、输液量、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选择麻醉方式。麻醉处理的要点在于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改善凝血功能及尽量应用对肝功能损害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罗比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对产妇皮质醇及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罗比卡因椎管内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妇皮质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40例,随机双盲等两组。腰麻用药分别为罗比卡因(R组)或布比卡因(B组)1.0~1.5ml。术中麻醉效果下降时可从硬膜外置管中补充1.6%利多卡因。围术期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态,定时测产妇血糖、血清皮质醇浓度,评估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并行脐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术中产妇安全相关指标。如果:两组产妇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胖产妇硬膜外镇痛分娩术后出现腰痛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择50例健康产妇作为A组(正常对照组),筛选100例符合肥胖产妇诊断标准的产妇,随机选择50例分B组(肥胖组),随机选择50例分为C组(肥胖处理组),A、B两组按常规给予硬膜外镇痛分娩处理,C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并于术前采用B超预先定位,在B超引导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术后给予腰部理疗处理。术后对所有出现腰痛并发症产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最后对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麻醉满意度和术后腰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导乐陪伴及B超下进行硬膜外穿刺麻醉镇痛的肥胖产妇产后出现腰痛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麻醉镇痛效果好,腰椎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低。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发现肥胖患者腰痛并发症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关节韧带松弛改变有关。结论肥胖产妇硬膜外镇痛分娩术后疼痛的原因与反复穿刺损伤局部软组织以及本身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关节韧带松弛有关,肥胖产妇术前导乐陪伴分娩以及B超定位指导穿刺对减少肥胖产妇术后腰痛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氯普鲁卡因和吗啡均为产科麻醉的常用药物。有研究表明,氯普鲁卡因硬膜外注射对吗啡术后镇痛效果有拮抗作用[1],因此认为术中硬膜外注射氯普鲁卡因后不宜再使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2]。本研究观察吗啡硬膜外麻醉时氯普鲁卡因注射时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产妇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将484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依据麻醉方式分为A、B、C 3组,A组60例予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404例予腰-硬麻联合麻醉,C组20例予静脉麻醉。对3种麻醉方式的显效时间、阻滞效果、MAP(平均动脉压)、不良反应及Apgar(新生儿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麻醉起效慢且阻滞不够完善;B组产妇MAP低且低血压发生率较高;C组产妇Apgar同A、B组相比较,略有偏低;而不良反应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更易控制,并且成功率较高,效果显著。而对于不能够进行椎管内麻醉以及其他重症产妇,则可选择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7.
椎管内麻醉无疑是择期剖宫产最佳的麻醉方式.因为与全麻相比可降低误吸、插管失败风险及产妇死亡率[1].产妇可以在家属陪同并且保持清醒的状态下经历分娩的喜悦.此外,与其他手术相比,剖宫产全麻术中知晓发生率高[2].近期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表明:全麻药物与全麻过程中动物胎儿或新生儿脑细胞凋亡相关,这给麻醉医师留下疑问,是否人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4—2016-08间于西平县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的9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1.5 m L)盐酸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小剂量(1 m L)盐酸罗哌卡因联合10μg芬太尼。对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率及麻醉后、胎儿娩出后、手术结束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和手术结束后,2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观察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产妇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HSH)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 临床确诊子痫前期产妇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先输注5 ml/kg HSH,再输注复方氯化钠;对照组仅输注复方氯化钠.抽取静脉血检测手术前后RBC、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及电解质;记录术中MAP、HR、输液量、失血量、尿量和术后24 h内产妇进液量与出液量;记录麻黄碱的应用例数以及新生儿1 minApgar评分.结果 两组RBC、Hct、Plt和血清电解质手术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HR组内、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MAP在麻醉后5、8、10 min及术毕四个时点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AP在麻醉后四个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内输液量、尿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痫前期产妇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入5 ml/kg HSH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44例,随机均分为四组,腰麻药为0.75%罗哌卡因1.5ml(11.25mg)复合舒芬太尼0μg(A组)、2.5μg(B组)、5.0μg(C组)、7.5μg(D组)。观察产妇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程度和时间,产妇血压变化、恶心呕吐、寒战、瘙痒、术后镇痛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四组产妇最高阻滞平面、最大运动阻滞评分及运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B组(P<0.05)。D组麻醉效果并不明显增强,术后镇痛时间也未见明显延长,但瘙痒的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11.25mg)复合5.0μg舒芬太尼具有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延长和不良反应较小等优点,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