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30人,其中实习生1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知识缺乏.结论 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以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医院护工医院感染知识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护工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医院感染知识调查问卷,对医院护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建议,使医院管理部门对护工的专业知识培训引起足够重视.结果 医院护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医院感染知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差,存在着严重的医院感染隐患.结论 医院应重视和加强护工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监督,规范管理,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护工进行专业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3.
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及干预措施,为减少职业暴露和职业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60名实习结束的护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360名护生,收回有效问卷354份,354名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有42.09%的护生发生过职业暴露,主要为皮肤损伤.护生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不理想,知道标准防护原则的护生占41.81%.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的仅占20.90%,来源于医院专题讲座的占56.21%,护生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面临职业暴露的潜在风险,应从个人、学校、医院等方面加强对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与教学实习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现状.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98名(麻醉医生34名、手术室护士64名)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认知与行为调查.结果:98名医护人员中有78.6%的人员不知道标准预防的内容.还有部分人员不知道特殊感染的防护及处理原则、不知道医疗垃圾的分类与处置等.有20%~89%防护行为缺失或不当.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防护知识缺乏,防护行为缺失或不当,应加强职业防护强化教育,制订并切实落实各项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求预防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方法,为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09年3月-8月一家二级医院手术室的8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量表回收后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86名护士最常见的锐器伤是缝针在传递时,刺伤率达72.1%.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护士锐器伤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有效地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探讨传染病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为指导,采用个人访谈法,深度访问某“三甲”传染病手术室工作的10名护士.结果 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传染病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漠;超负荷高强度劳动.结论 医院应增强传染病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尽量减少护士的职业伤害,加强各种职业防护教育,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与工作饱和度,运用和谐伦理观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使传染病手术室护士更加积极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7.
吕信 《大家健康》2013,(14):167-168
目的: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院手术室的20名护士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一些职业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自身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中一些年轻护士对于自己缺乏职业危险意识与防护意识,随着工龄的不断增长,大部分护士对自身职业危险因素的相关认识逐渐增强,并且逐渐掌握一些防护对策。结论:手术室的护士必须对自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保证自身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水平,并分析与锐器意外损伤的相系。方法:选取手术室护士52名,进行为期7周的自我安全防护知识培训。采用问卷调查培训前后发生锐器伤的种类、原因及对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手术室锐器损伤的原因和种类均较培训前降低(P0.05或P0.01);培训后手术室护士自我安全防护知识总体评分高于培训前[(53.50±2.80)分vs(46.50±5.08)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9,P=0.001);且自我防护的基本概念、标准预防知识、职业暴露防护及针刺处理流程部分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明显不足,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后,可提高自我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降低锐器意外损伤率。  相似文献   

9.
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能力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保障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方法 对急诊科5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操作中是否戴手套、针刺伤情况、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等.结果 急诊室护士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年青护士防护意识差,针刺伤发生率高,针刺伤后血液检测率又相当较低.结论 应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增强其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定护生培训流程,以提高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08年-2010年在科实习的78名护生进行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知识及行为调查,并规范标准预防流程培训和一对一手把手带教,同时观察护生在科期间职业损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前护生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知识普遍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本调查分析,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护措施的认识程度.方法 对两所北京市三级医院手术室的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的理解、防护态度及临床操作中所采取的防护行为.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为83.75%,积极应对血源性传染病防护态度为8.75%,临床操作中积极采取防护行为的为47.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普及血源性传染病的知识,制订完善的自我防护措施,加强职业保护,从而更好的预防经血源性传播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危害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在手术室的112名实习护生采用问卷法对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84.82%的实习护生有锐器伤的经历,112名护生在手术室实习过程中共发生锐器伤1117次。结论实习护生缺乏锐器伤相关的预防知识,锐器伤发生率高,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生进行锐器伤防护意识教育,加大职业防护管理,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于明霞 《吉林医学》2011,32(14):2891-289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锐器伤经历及相关问题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化学性、生物性危害认知程度高,对物理性危害及对生理、心理的影响认知程度低,操作中防护用具的使用率较低,自我防护意识淡漠、知识缺乏。结论: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是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科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为临床上改进骨科护士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我院骨科23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影响护士职业防护的原因及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骨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较高(防护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者21人占91.30%),而防护行为稍差(防护行为达90%以上者19人占82.61%);影响职业防护的原因分为个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而骨科护士的职业防护仍缺乏系统性。结论应加强对骨科护士的系统的职业防护培训,并为职业防护的实现提供客观支持。进一步提高骨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手术室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干预措施,减少职业暴露对个体健康的伤害。方法培训前后均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考核,针对性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及采取防护措施,统计培训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并对发生后紧急处理和效果进行追踪对比。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伤口规范处理率、上报率、血清学追踪随访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干预,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提高防护意识,使用防护设备,建立防护应急预案,明确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及职业暴露对个体健康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卫生清洁人员的职业防护关注较少。清洁人员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性工作群体,承担着医院内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性的工作,尤其是手术室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清洁员因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类医疗废物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发生率比普通病房明显增高。本科为有效地降低清洁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加强了手术室清洁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方法根据手术室清洁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清洁员文化素质基础,制定浅显易懂的培训及防护措施示范,对清洁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其能熟练应用防护技术。结果进行防护培训教育后,手术室清洁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切实关注清洁员这一低文化素质群体,重视清洁员职业暴露防护,确保其身心健康,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并医院护工对医院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80名护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工对老年慢性病医院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护工对医院的交叉感染认知程度较低,且缺乏相应的防护知识。结论护工对医院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较低,提高医院护工对医院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在保障患者与护工自身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2010年1-12月本院手术室护士40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暴露的种类,次数,职业防护的实施情况.结果 能规范实施标准预防率只37.5%,防护用品的使用率50%,锐器伤的正确处理80%.结论 手术室护士面临职业暴露的严重威胁,医院应加强标准预防培训,规范操作,提高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外科实习中因工受伤的原因,探讨其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15名实习生在普外科实习期间因工受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实习医生中33人曾因工受伤,占28.70%,其中受伤2次以上者5人,占4.35%,总的33人曾因工受伤人次为56次.结论 临床实习医生缺乏预防损伤的相关知识的培训,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熟练,锐器伤发生率高.因此制定完善的宣教、培训及治疗方案将有助于减少实习医生职业损伤及血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骨科手术室术中放射防护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市17所配备移动放射设备的骨科手术室以发放调查表格的方式进行研究,并查阅文献资料,提出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在调查的17所手术室中,共配备移动放射设备21台,有8所医疗机构中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放射防护服;在调查的78名护理人员中,有6(7.7%)名护士在术中始终穿着放射防护服,19(24.4%)名护士从未穿着放射防护服,41(52.6%)名护士在术中进行放射操作时采取离开手术室或站在防护屏风后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结论:在对我市骨科手术室的调查中发现,护理人员对放射防护的专项知识了解不足,防护方法不当,大部分手术室并未给护理人员提供放射防护装备,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