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超声影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时甲状旁腺增生的声像表现。方法:对59例合并有甲旁亢的慢性肾衰患进行甲状旁腺高频超声检查,对其中3例患的甲状旁腺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总结甲状旁腺增生的超声表现,并与活检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继发性甲旁亢时增大的甲状旁腺超声检出率为83.1%(49/59),其中93.9%(46/49)的患只能检出1-2枚增大的腺体;(2)甲状旁腺有5种主要超声表现,以腺体内部低回声和腺体内多发性环形钙化灶为特征性改变;1(3)1例患在1个甲状旁腺内出现腺瘤强回声和增生低回声共存;(4)1例肾移植术后患的移植肾内发生甲旁亢性结石,即三发性甲旁亢。结论:继发性甲旁亢时甲状旁腺的高频超声检查敏感,特异,是继发清甲状旁腺激素和血清钙测定之后的又一个有价值的诊断和评价方法,可以作为慢性肾衰患是否已有或将有甲旁亢的普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刘亚绵  李程  张凌 《当代医学》2002,8(3):54-55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常见并发症,超声检查甲状旁腺可为临床诊断治疗甲旁亢提供可靠信息,是临床首选的方法。超声诊断甲状旁腺增生主要应与颈部其他病变鉴别,甲状腺疾病与异太旁腺可影响超声对增生甲旁腺的检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法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临床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静注注入T99mTc MIBI 740MBq(20mCi),分别于10~20min(早期显像)、2h(延迟显像)采集颈部至上胸部的前位平面像。结果:5例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均表现为孤立的放射性浓聚灶;16例继发性甲旁亢中,2例显示为单个放射性浓聚灶,10例显示为2个放射性浓聚灶,2例显示为3个放射性浓聚灶;另有2例显示有异位甲状旁腺病灶。10例经手术证实甲旁亢患者中,术前^99mTc MIBI甲状旁腺显像和超声诊断检查,对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定位诊断阳性率均为100%,对继发性甲旁亢患者定位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和70%。结论:^99mTc MIBI双时相法显像在甲旁亢患者中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疗指南(讨论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以下简称甲旁亢)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3种。原发性甲旁亢(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分泌过多。继发性甲旁亢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使之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的PTH,见于肾功能不全、骨质软化症和小肠吸收不良等。三发性甲旁亢是在继发性甲旁亢的基础上,由于腺体受到持久和强烈的刺激,部分增生组织转变为腺瘤,自主地分泌过多的PTH,主要见于肾功能衰竭和长期补充中性磷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的诊断价值及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并测定血清PTH、钙、磷水平.结果:55例中52例患者(94%)测到增大的甲状旁腺64枚,其中测及2枚以上者11例(20%).多枚甲状旁腺患者,甲状旁腺体积、血清PTH及磷水平均较单枚患者明显增加(P<0.01),上述指标随病程的延长变化更加明显;但血清钙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结论:尿毒症甲状旁腺的大小与血清PTH及磷水平存在一定关系.超声对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甲状旁腺肿大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何晓霞 《大家健康》2017,(10):55-56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手段对比.方法:采用GE7高频探头对200例患者的甲状旁腺进行扫查,记录形态大小、数量、回声及血流,对检查结果整理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40例为正常甲状旁腺,20例未显示,60例为甲状旁腺亢进(PHPT简称甲旁亢),甲旁亢中有10例为甲状旁腺腺瘤,10例为甲状旁腺腺癌,40例为透析病人继发性甲旁亢.结论:对比其他影像学手段,高频超声对检查甲状旁腺有高效、低廉、无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亢,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和假性甲旁亢4种,其中原发性甲旁亢是由甲状旁腺激素(PTH)过度分泌引起以高钙血症和纤维囊性骨炎为特征的疾病,30~70岁居多,女:男为3:1.本文仅讨论原发性甲旁亢(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原发性甲旁亢主要由甲状旁腺腺瘤所引起(约占80%~85%),其次是甲状旁腺增生(约10%~15%),仅有极少数病例为甲状旁腺癌(1%~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28例患者的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声像图特征。结果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声像图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有沙砾样钙化、侧方声影、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通过对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声像图的分析,发现甲状腺内的异常结节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可表现为皮肤瘙痒、异位钙化、骨痛等.本文对我科因继发性甲旁亢而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8例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上述方法在治疗继发性甲旁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唧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47例行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的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病历,将显像结果及延迟显像甲状旁腺摄取放射性比值(T/RT)与其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其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患者的PTH值与其T/NT值呈正相关(r=0.773,P<0.05).与其延迟相中甲状旁腺显像个数不相关;继发性甲状旁亢患者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术前定位阳性符合率69.8%,其中位于甲状腺被膜下极的增生腺体显像假阴性率(11.3%)明显低于其位于上极者(18.9%).结论: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能够估测甲状旁腺功能,可预测药物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可用于甲旁亢患者的术前定位,位于甲状腺被膜下极的增生腺体显像敏感性及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位于上极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加前臂移术治疗慢性肾衰致重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5年12月-2001年9月经此方法治疗的1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定位诊断、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10例患者共切除增生的甲状旁腺38枚,全部移植腺体成活,临床症状改善,各项化验结果逐步恢复正常。结论:对内科治疗无效的重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谢正平  戴峰  蒋燕  袁莉莉 《现代医学》2012,40(3):276-280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急性肺损伤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5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常规CT和HR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急诊肺损伤的HRCT主要有以下表现:(1)肺实质改变。呈均匀肺实变影20例,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伴部分腺泡结节影;呈斑片状模糊影36例,单侧或双侧分布,以中下肺为主;胸膜下实变影44例,呈紧贴胸膜下的斑片状或类圆形渗出性病变,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磨玻璃样改变43例,其中肺实质内磨玻璃影21例,胸膜下磨玻璃影22例,呈大片或斑片状分布,密度淡而均匀,内见网格状或结节状改变。(2)肺间质性改变。肺纹理增粗、紊乱35例;小叶间隔增厚23例;星芒状或结节状影24例;网格状影32例。结论:HRCT能客观反映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和DNA双链直接测序方法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6、7、8序列分析,共检测33例胃癌、17例胃粘膜非典型增生、31例胃癌术后并转移性腹水标本。结果:发现9例胃癌和7例胃癌术后并发腹水标本存在p53基因碱基突变,突变率分别为27.27%和22.58%,且在7例腹水标本中发生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原病理切片组织中发现了相应的突变。17例胃粘膜非典型增生组织中亦发现1例p53基因突变。结论:胃癌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是胃癌较早期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临床428例疑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病理发现前列腺癌144例(33.6%),前列腺增生213例(49.8%),前列腺炎53例(12.4%),不典型性增生13例(3.0%),前列腺肉瘤样癌3例(0.7%),结核2例(0.5%)。穿刺后并发症:血尿82例(19.2%),血便35例(8.2%),发热18例(4.2%,1例高热发展为脓毒症),急性尿潴留15例(3.5%),2例严重大出血,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血止。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方法快速准确,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11-114
目的 探讨超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甲状旁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6年1月~2019年11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5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旁腺增生,均进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分析甲状旁腺增生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以病理学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超声检查方法的阳性符合率。结果 甲状旁腺增生超声声像图表现呈大小不一的低回声、等至低回声病变,部分内部可见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部分血流稀少,部分可见较丰富条索状或树枝状血流信号,部分周边可见环状血流包绕。56例患者病理共诊断出增生腺体196个,超声检出阳性病例53例,检出病灶136个,符合病理有130个,超声检查对甲状旁腺亢进病例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4.64%(53/56),检出增生病灶的阳性符合率为66.32%(130/196)。结论 超声对甲状旁腺增生诊断有特定的声像图特征,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达到较高水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钟霭鸾  黄世章 《海南医学》2007,18(2):27-28,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4例原发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重新阅片确诊.结果 女13例,男1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48.3岁,高峰40.3岁-53岁.形态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灰白或棕黄色,界限不清,质硬,大小约为0.2cm-1.0 m,瘤细胞呈乳头状结构,毛玻璃状核、核内包涵体、核沟,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粒体.结论 对甲状腺标本作书页状切开,仔细观察,并多取材、连续切片、可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病变甲状腺腺叶单纯切除,对无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旁腺激素M(PTHM)含量测定对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导致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利用双抗放射免疫测定法对271例CRF患者作血PTHM含量测定。结果:约86%的患者血PTHM含量>27ng/dl的正常参考水平,其中约25%的患者血PTHM含量>200ng/dl。血PTHM含量和患者的年龄或性别不存在相关性,但血PTHM含量和患者经历血液透析年限呈正相关(r=0600)。结论:血PTHM测定对诊断SHP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对SHP的监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和P21ras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及其表达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35例子宫内膜癌中P53和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1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53和P21ras基因表达阴性;1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2例P53阳性(16.6%)、1例P21ras阳性(8.3%);在子宫内膜癌中P53阳性20例(57.1%)、17例P21ras阳性(48.0%)。结论:P53和P21ras基因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中均有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P〈0.05),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血吸虫脑病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1例血吸虫脑病有CT表现,进一步提高脑部疾病的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7年来该院CT检查且经脑脊液穿刺证实的血吸虫脑病患者11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8例治疗后随访复查头颅CT.结果11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高密度局限性病灶,形态为卵圆形结节状,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区.1例为团块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不规则显著强化,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区.4例为两侧大脑半球髓质内广泛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3例为片状低密度影,呈楔形或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血吸虫脑病依据CT表现可分为3型.脑炎型:两侧脑髓质内广泛低密度影;颅内占位型:颅内结节状或团块状高密度影,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区;梗塞型:表现为脑实质内片状低密度区,呈楔形或不规则形.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Bcl-2,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Bcl -2及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21例宫颈原位癌组织,69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Survivin、bcl -2 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bcl -2、P53蛋白均不表达;宫颈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组 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2.4%和91.3%;Bcl 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57.1%和63.8%;P53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8.6%和59.4%。3者阳性表达率均随病变程度加深而逐渐升高(P均<0.05)。宫颈癌组 织中Survivin与Bcl -2及P53表达均密切相关(rs分别为0.409,0.373,P均<0.05)。结论:Survivin阳性表达出现 在宫颈癌恶性转化的早期,其与宫颈癌组织中Bcl -2及P53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