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察大鼠脊髓灰质n 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特征。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被利用去探察大鼠颈、胸和腰骶脊髓灰质不同区域n NOS阳性神经元的大小、数量及分布。结果光镜观察显示,n NOS阳性神经元明显集中分布于脊髓中央管外周的灰质(中间带),但在腰骶脊髓灰质背侧角Ⅱ、Ⅲ层也呈现密集分布,而在颈脊髓和胸脊髓灰质Ⅳ和Ⅴ层同时可见散在分布。比较结果显示,腰骶脊髓灰质中间带的n NOS阳性神经元显著多于颈脊髓和胸脊髓(P0.05),而且n NOS阳性神经元在颈、胸和腰骶脊髓灰质的中间带均多于它们各自的背侧角(P0.05、P0.05、P0.05)。进一步对n NOS阳性神经元大小的比较结果显示,腰骶脊髓灰质中间带的n 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大于颈脊髓和胸脊髓(P0.05),但阳性胞体的大小在颈、胸、腰骶脊髓灰质背侧角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鼠脊髓灰质n 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特征可能牵涉到脊髓不同部位和区域的机能。  相似文献   

2.
脑红蛋白在成年大鼠脊髓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红蛋白(NGB)在成年大鼠脊髓中的分布。方法制备成年大鼠脊髓的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NGB蛋白在成年大鼠脊髓内的分布及细胞定位。结果在脊髓的颈、胸、腰段,NG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中,其范围包括灰质脊髓前角、中间带和后角。NGB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广泛存在于脊髓灰质神经元的胞浆中。结论NGB蛋白在大鼠脊髓灰质有广泛的表达,提示NGB在脊髓功能活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核投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 (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核的投射。方法 :荧光金 (FG)逆行追踪与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结果 :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II层内侧部及II、III层交界处 :将FG注入丘脑胶状核后 ,在延髓背角的I、III层和脊髓背角的I、III、V层及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 ;延髓和脊髓背角I层的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阳性。结论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核投射 ,它们可能参与将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丘脑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电针对慢性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慢性内脏痛模型组和模型加电针组,每组6只。慢性内脏痛模型采用新生幼鼠结直肠刺激方法制备;模型加电针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疏密波,强度1mA,持续30min,隔日一次,持续四次。记录结直肠扩张刺激下腹外斜肌放电幅值;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胸腰段、腰骶段脊髓背角内CGRP的表达变化。结果:电针能够显著降低内脏痛大鼠结直肠扩张刺激诱导的腹外斜肌放电幅值(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CGRP样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在模型组大鼠的胸腰段、腰骶段脊髓背角内均显著升高(P0.01),而模型加电针组的胸腰段、腰骶段脊髓背角内CGRP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降低慢性内脏痛敏反应的镇痛机制与减少脊髓背角内CGRP样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K物质样免疫反应在人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ABC(avidin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例正常人脊髓内K物质(substance K)的分布,结果表明K物质样免疫反应纤维和终末广泛分布在脊髓各个节段的后角。在脊髓横切片上,免疫反应纤维呈帽状排列于后角的各个板层(I~Ⅵ层)、Lis-sauer束以及中央管周围灰质,其中板层Ⅱ的免疫反应纤维最密集。免疫反应纤维的密度在腰骶段高于颈胸段,可依次归纳为:骶髓>腰髓>颈髓>胸髓。而颈膨大的免疫反应纤维密度却明显高于上颈段。在脊髓各段的前角未见免疫反应纤维和细胞体。文中还对K物质在神经系统中可能起神经递质作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肿瘤抑制因子PTEN蛋白在成年大鼠腰段脊髓和背根节中的表达和分布。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 结果 背根节神经元及穿越背根节神经纤维轴突有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存在 ;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在脊髓主要位于灰质神经元。 结论 PTEN在成年大鼠腰段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轴突中表达。  相似文献   

7.
龚良维  丁玉强 《解剖学报》1997,28(2):147-15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阿片μ受体在猫脊髓和脊神经节内的分布。在脊髓内,MOR样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神经毯内,偶尔可见阳性胞体。致密的MOR样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背角的Ⅰ,Ⅱ层。在胸腰髓和骶髓的中间带外侧核,中央管周围灰质,骶髓节段的后连合核和Onuf核内发现有中等密度的MOR样免疫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延髓和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 (PKCγ)样阳性神经元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投射。 方法 荧光金 (FG)逆行追踪与PKCγ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 结果 PKCγ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 ;将FG注入PAG后 ,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 ;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样阳性 ,FG PKCγ双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 结论 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将伤害性刺激信息向PAG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关皮质脊髓束受损后损伤附近及远处超微结构的整体变化的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选择性切割SD大鼠延髓左侧锥体,建立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于造模后4,14,28 d取受损皮质脊髓束,制备电镜标本。 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受损皮质脊髓束髓鞘和轴索发生肿胀,形态不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溃变进行性加重,受损皮质脊髓束主要表现为髓鞘破坏、溶解及轴索脱髓鞘病变、胞浆浓缩、细胞器增多及空泡样变性。脊髓颈、胸、腰段受损皮质脊髓束的溃变比损伤部位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应用识别大鼠阿片μ受体C末端30个氨基酸残基行异性位点的豚鼠抗体,本文对日本猴颈、胸、腰骶段脊髓和背根节内MOR-样免疫反应物质的分布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例正常人脊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定位分布。结果表明,CGRP样免疫反应纤维和终末广泛分布在脊髓全长各个节段的后角。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免疫反应纤维的密度,可依次归纳为。骶>腰>颈>胸。但颈膨大的免疫反应强度和免疫反应纤维的密度,却明显高于其他颈段。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免疫反应产物位于后角的各个板层(第Ⅰ~Ⅵ层和Lissauer束)以及中央管周围灰质,其中以胶状质密度最高。在脊髓前角,未见明显的阳性反应细胞体和免疫反应纤维。本文并对CGRP在胶状质内分布可能具有的功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SCI)对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及CD44在脊髓中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HSCI 3、 7和14d组.建立成年大鼠HSCI(胸9~10)模型.取损伤位点头尾段胸9、胸10节段制作冷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versican和CD44的表达.结果:Versican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中,腹角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胞质中也有分布;CD44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及腹角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胞质中.损伤后脊髓内versica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CD44表达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HSCI后versican与CD44表达都增加,两者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损伤后轴突生长被抑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家兔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秀来  徐群渊 《解剖学报》1994,25(1):13-17,T002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注入家兔脊髓单侧颈、胸、腰等不同节段,以显示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大脑皮质的HRP标记神经元仅见于颈段注入例,而胸段和腰段注入例未见到皮质标记神经元。标记的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主要分布于注入侧对侧的额叶无颗粒型皮质和顶叶颗粒型皮质,并呈现为3个分隔的标记细胞密集区,分别位于额叶皮质吻侧端的内侧部、邻近前囟的额顶叶皮质、顶叶皮质的外侧部。标记神经元呈柱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腰骶髓和延髓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对慢性结肠炎的反应,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反应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实验组(n=17)给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诱导结肠炎;对照组(n=16)给予生理盐水灌肠.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大鼠腰骶髓和延髓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Fos阳性神经元.结果TNBS灌肠后,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中间外侧核(Ⅴ层)、后连合核(Ⅹ层)和腹角外侧核(Ⅸ层).Fos阳性神经元集中分布在背角深层(Ⅲ~Ⅳ,Ⅴ~Ⅵ层).在延髓,两者均主要分布在由孤束核、中间网状带和腹外侧区组成的延髓内脏带(MVZ).TNBS灌肠后3、7、14 d,脊髓中GFAP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BS灌肠后3 d,延髓中GFAP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BS灌肠后28 d,脊髓和延髓中GFAP阳性细胞密度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肠炎性刺激引起脊髓和延髓中星形胶质细胞激活.随着结肠炎的恢复,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下降.在延髓内脏带,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与反应性神经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龟龄集对大鼠脊髓灰质内突触小泡蛋白的影响,探索龟龄集的抗衰老功效。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法,对龟龄集喂药鼠和对照鼠的脊髓颈膨大、胸髓、腰膨大和骶尾髓灰质内突触小泡蛋白的免疫反应产物进行了观测。结果:对照和喂药鼠各自的脊髓各段后角内突触小泡蛋白免疫反应产物的灰度值不同,均以脊髓胸段最小,腰膨大最大;脊髓后角内免疫反应产物的灰度值均低于前角。对照组脊髓各段后角内突触小泡蛋白免疫反应产物的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喂药组。结论:龟龄集可延缓神经元的衰老,防止脊髓灰质内突触小泡蛋白的丢失,增强动物肢体感觉的灵敏性和活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Caspase-3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caspase3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区域内的分布。caspase3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和侧角大型运动神经元及中型神经元的胞浆、胞核及突起;脊髓后角及灰质连合的中、小型神经元的胞核及胞浆亦可见caspase3阳性反应产物;脊髓白质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胞核和胞浆,caspase3阳性反应产物呈强阳性反应。在延髓内,caspase3阳性反应产物定位于中央灰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中央网状核内中型神经元的胞浆。大脑皮层各区内的caspase3阳性反应产物集中分布于ⅢⅤ层锥体细胞的胞浆,呈弱阳性反应。海马的CA1、CA2、CA3、CA4区的锥体细胞层的细胞,胞浆亦呈弱阳性反应。小脑内,以Purkinje细胞胞浆着色为主。乳头体核、尾状核、豆状核、嗅前核后部、嗅结节及丘脑等部位亦可见caspase3阳性神经元。本研究的结果说明caspase3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分布,且在不同部位神经元的亚细胞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不同起病部位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起病部位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下运动神经元支配区域异常肌电图(EMG)的分布情况,评价其EMG检测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0例诊断为ALS的病例进行脑干、脊髓颈段、胸段、腰骶段四个下运动神经元区域的肌电图检查,分析临床表现和EMG检查结果。结果:延髓起病组腰骶段异常率最低,下肢起病组延髓节段异常率最低;颈段和腰骶段中肢体远端肌肉异常率明显高于肢体近端肌肉。结论:ALS起病部位不同,下运动神经元区域肌电图异常分布情况也不同。检查颈段和腰骶段时首选肢体远端肌肉,延髓节段首选胸锁乳突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合力受体TrkB在成年恒河猴胸髓的表达分布,为成年恒河猴脊髓BDNF、TrkB的功能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灌注固定成年雄性恒河猴,取其胸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用BDNF、TrkB特异性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BDNF、TrkB免疫阳性物质在胸段脊髓的分布。结果成年恒河猴胸髓内均可见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反应产物呈棕黄色颗粒。BDNF和Trk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遍及胸髓灰质各板层,在腹角、侧角以及中央管邻近区域均可见阳性神经元,它们的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浆中,胞浆着色深,胞浆与胞核的界线清楚。BDNF免疫反应细胞的胞核未见染色,而不同的TrkB阳性细胞其胞核染色不一。结论成年恒河猴胸髓存在BDNF、TrkB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与猴脊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在成年猴脊髓的表达。方法EGF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SP法)。结果EGF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胞浆内,前角前内侧核、前角前核和前角前外侧核的大运动神经元以及背核的大神经元具有强免疫阳性信号,中等强度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前角后内侧核、前角中央核、前角后外侧核和前角后外侧后核、中间内侧核和中央管周围,弱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和后角连合核。此外,在脊髓白质中可见部分EGF阳性胶质细胞和纤维。结论EGF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猴脊髓有广泛的分布,提示其功能可能涉及多种神经元和非神经细胞,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在猴脊髓分布规律和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脱氢酶反应观察了大鼠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和纤维的分布。胞体浓染且突起显示良好的类似Golgi染色的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亘脊髓全长的中央管周围灰质(X层),胸腰髓(T1-L3)的中间带外侧核、中介核及腰骶髓(L6、S1)的骶髓副交感核和后连合核,少量弥散于后角Ⅳ~Ⅵ层。后角Ⅲ层内可见较多的胞体浓染或淡染但突起短或未见阳性突起的小型神经元。前角内无阳性神经元,但有较多串珠状阳性终末支,并在运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上形成终扣。阳性纤维和终末在后角Ⅰ层和Ⅲ层密集,其它部位稀少。在胸腰段和腰骶段脊髓后角内、外侧缘有行向腹侧的内、外侧阳性纤维束,外侧束集中而粗大,阳性纤维束终止于中间带外侧核和后连合核。切断后根和半横断颈髓的实验表明,后角Ⅰ层的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来源于脊神经节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中枢突,而Ⅲ层内的阳性纤维和终末则为Ⅲ层和后角深层阳性细胞的突起。结合文献和本文结果可以推断,一氧化氮在躯体和内脏感觉的传入过程及内脏传出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