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浅表性膀胱肿瘤52例患者应用钬激光经尿道切除肿瘤,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2~55 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膀胱穿孔及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8~48个月,复发3例。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方法简便,疗效可靠,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分析18例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无膀胱穿孔或术后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诊3~36个月,复发率2/18(11.11%)。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脉冲等离子二步法治疗侧壁浅表性膀胱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电切加气化相结合二步法切除侧壁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英国Gyrus公司第三代超脉冲等离子电切气化系统行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电切加气化相结合二步法切除侧壁浅表性膀胱肿瘤(PKRVBt)78例。男51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7(34~72)岁。膀胱肿瘤单发42例,多发36例,膀胱肿瘤侧壁有分布者78例。术前均予膀胱镜检查活检病理证实为移行细胞癌,G1期17例.G2期61例,CT检查均为浅表性膀胱肿瘤。结果: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电切加汽化相结合切除侧壁浅表性膀胱肿瘤(PKRVBt)手术时间16~65min,平均(36±14)min,术中术后无明显出血。78例侧壁膀胱肿瘤切除时,早期2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后伴腹膜外型的膀胱壁穿孔,无电切综合症,无严重出血发生。随访12个月,9例复发并再行PKRVBt。结论: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电切加气化相结合二步法切除侧壁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可有效避免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钬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应用钬激光 (Ho :YAG激光 )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 方法 采用钬激光经尿道切除肿瘤 ,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30例。男 2 5例 ,女 5例。平均年龄 5 4岁。肿瘤单发 15例、多发 15例。病理分级G1~G2 ,分期T1~T2 。肿瘤直径 0 .2~ 3.5cm。 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 ,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 ,术后均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手术时间平均 18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 <15ml,无膀胱穿孔或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0例随访 3~ 14个月 ,平均 7.5个月 ,复发 1例 ,复发率 3%。 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操作简单 ,疗效确切 ,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 470nm半导体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应用1 470nm半导体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27例,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例数、膀胱穿孔例数、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等指标。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肿瘤基底及其周缘组织常规病理学送检结果均提示未见肿瘤组织。术中平均出血18ml,平均手术时间21min。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及失血性休克等均未发生。27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7.4%。结论:经尿道1 470nm半导体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且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系数高,对患者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铥激光治疗高龄高风险浅表型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在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联合窄谱成像技术,用铥激光对17例高龄高危的浅表性膀胱肿瘤实施整块剜除。17例膀胱肿瘤中有男性4例,其中1例行两次手术;女性12例。肿瘤直径0.3~2.0cm,均带蒂,单发肿瘤13例,多发肿瘤4例。结果术中患者耐受良好,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尿外渗。术后病理均为尿路上皮癌,随访3~17月,复发1例。结论在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利用铥激光治疗高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钬激光(Ho:YAG)加术后表阿霉素单次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2年5月,采用经尿道腔内钬激光(Ho:YAG)切除肿瘤加术后表阿霉素单次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22例,其中单发肿瘤16例,多发肿瘤6例。病理分级移行细胞癌G1~G2、分期T1~T2。结果手术一次性成功,时间15~40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大出血。术后灌注表阿霉素后无不良反应,1例6个月后复发,复发率4.5%,再次予钬激光处理治愈。结论钬激光加表阿霉素单次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率较低,是安全有效,方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VBt)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疗效。方法:对73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VBt术,其中12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结果:72例膀胱肿瘤一次切除,1例多发性膀胱肿瘤分2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TVBt为29min,TVBt TVB为78min,1例术中膀胱穿孔。全组无输血。术后平均留置尿管46h.73例均随访24个月,复发15例(21%)。结论:TVBt具有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好、汽化深度可靠、膀胱穿孔少及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经尿道铲状电极汽化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Qu L  Ding Q  Jiang H  Fang Z  Yao M  Wang Z  Zh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6):445-446
目的 观察铲状电极经尿道汽化切除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近期疗效。 方法 应用铲状电极汽化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 82例。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 36min ,1例术中发生膀胱穿孔 ,无术中大出血。 82例随访 2~ 18个月。 3例于术后 7、8、10个月复发。 结论 铲状电极汽化切除技术具有汽化和切割的双重作用 ,创面平整 ,切割快速 ,是一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显著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绿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1例,研究术后基底部病理情况,评估绿激光汽化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可靠性、安全性、疗效和彻底性.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国产瑞尔通100W绿激光,经尿道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31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37~80岁(平均67岁),16例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疾病.所有病例术前均经CT检查和膀胱镜取活检,病理为浅表性肿瘤,病理分级G1~G2,分期Ta~T1.肿瘤单发24例,多发7例,肿瘤直径0.3~3.5 cm.并在行绿激光汽化肿瘤后,取肿瘤基底部活检并送病理.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每个肿瘤均汽化至见到膀胱壁呈网格结构.结果 本组31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40 min,平均20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等并发症.31例患者肿瘤汽化切除后基底部病理均未查见肿瘤细胞.术后留置导尿管1~3天,无1例需行膀胱冲洗,术后定期行丝裂霉素、吡柔比星或BCG等药物膀胱灌注.术后所有病例均定期随访,定期行膀胱镜检查(第1年每3个月1次,后根据肿瘤复发情况调整检查间隔),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肿瘤复发2例,均为异位复发,复发率为6.5%.结论 绿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其汽化切除深度可达膀胱壁深肌层甚至到包膜,可将所见肿瘤彻底汽化切除.同时绿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伴有心肺脑疾病的老年患者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