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孕妇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针对孕妇心理问题现状 ,探讨孕妇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以减少孕妇心理问题发生率。方法 :对 2 0 0 3年1~ 6月在该院围产期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 2 46例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 ,采用干预前后孕妇心理问题调查 ,妊娠结局的分析 ,观察平均产程的方法 ,探讨孕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的效果。结果 :孕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有利于减少孕妇心理问题的发生 ,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和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建卡并分娩的4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200)和对照组(n=200)。对照组按照《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进行规范孕期保健和产检,并组织参加孕妇学校的宣教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给予营养调查、健康宣教和体重管理,持续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母婴结局、产后12个月体重滞留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孕期增重明显减少,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等孕期并发症、剖宫产率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两组体重滞留均较产后3个月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3、6、12个月体重滞留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合理控制体重增长,从而减少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促进产后体重恢复。  相似文献   

3.
吴卓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23-1724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与运动联合干预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择早孕检查的孕妇3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作常规孕期保健同时进行营养与运动联合干预,对照组仅作常规孕期保健,调查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适中,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接受营养和运动联合干预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巨大儿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4.
导乐分娩3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陪产对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程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300例导乐分娩孕妇(实验组)和同期300例非导乐分娩孕妇(对照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程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阴道顺产率(84.33%)明显高于对照组(62.33%)(P<0.01),剖宫产率(9.34%)明显低于对照组(24.67%)(P<0.01);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导乐分娩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2小时出血量,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了产科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孕妇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孕妇心理问题现状,探讨孕妇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孕妇心理问题发生率.方法对2003年1~6月在该院围产期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246例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采用干预前后孕妇心理问题调查,妊娠结局的分析,观察平均产程的方法,探讨孕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的效果.结果孕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有利于减少孕妇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孕期血糖和改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GDM的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营养、运动、心理干预;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分析两组孕妇妊娠末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孕期体重增加值、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孕妇血糖控制在较好水平,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孕妇产科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GDM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母儿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在我所建卡跟踪随访的364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大三阳、小三阳)患者为观察组,364例同期怀孕无妊期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就其妊期贫血、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及孕期干预和子代联合免疫后子代感染率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妊期贫血、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与早产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大三阳孕期干预者子代乙肝感染率较未干预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妇乙肝感染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乙肝大三阳者孕期干预和子代联合免疫有利于降低子代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涂红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58-2660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 120例体重指数(BMI)≥24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接受个体化体重管理。观察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孕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程阻滞、产后大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中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程阻滞、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在3~3.5 kg新生儿其母体上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对孕妇采取孕期体重管理,控制新生儿体重在3~3.5 kg内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早期心理干预在焦虑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改善妊娠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做产检的焦虑孕妇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80例,干预组于孕期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干预。孕期、产后均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焦虑自评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状况,记录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产后抑郁及泌乳情况等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孕晚期、产后2周状态焦虑评分分别为(44.27±6.68)分和(40.27±5.73)分;特质焦虑评分分别为(47.32±7.28)分和(42.38±7.95)分;SAS评分分别为(37.32±5.07)分和(33.42±4.27)分,均低于对照组及自身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剖宫产率(15.00%vs 28.75%)、产后抑郁发生率(3.75%vs 16.25%)、3个月后纯母乳喂养率(55.00%vs4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孕妇于孕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可缓解孕妇产前及产后焦虑心理,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膳食与运动管理在超重和肥胖孕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建档保健且孕前体质指数(BMI)≥24 kg/m2单胎孕妇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孕期宣教,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指导,包括膳食运动管理,分娩后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及流产率,死胎、早产儿、低体质量出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孕期增重、新生儿体质量、身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肥胖与妊娠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早产儿、低体质量出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孕期增重小于对照组(P0. 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肥胖与低体质量出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呈正相关性(P0. 05)。结论膳食与运动管理用于超重和肥胖孕妇中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孕产期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青  陈叔平  李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58-33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孕期及临产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产期心理干预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12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514例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的产后岀血率、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撕裂、产后岀血、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颅内岀血的发生率。结果:第二产程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岀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产程组(P<0.05),术后病率及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二产程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及吸入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并发症与第一产程剖宫产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较一般头位急症剖宫产对母婴更为不利,因此,在掌握适当指征,避免不必要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应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韩悦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5-1567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85例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25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产妇产前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围产儿出生情况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疤痕子宫组产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早产儿出生率、胎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非疤痕子宫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不良情况发生高于单纯性高血压产妇,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产妇做好孕期监护,并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将有利于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38周以后利用乳头刺激联合心理辅导降低过期妊娠发生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妊娠周数≥38周,<42周的孕妇346例分为对照组(常规产检组)170例和观察组(乳头刺激联合心理辅导)1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过期妊娠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过期妊娠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新生儿HIE、新生儿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38周以后利用乳头刺激联合心理辅导降低过期妊娠以及其相关的并发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与母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7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其中47例行剖宫产,32例阴道分娩,比较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母亲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①两组孕妇年龄、体重、孕次、分娩孕周、血压、血清生化指标、尿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阴道分娩组产次、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新生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应依据病情个体化制定,剖宫产并不能明显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结局,且产后出血风险增加,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严格选择病例可以考虑引产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6.
罗钰铭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05-5006
目的:探讨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度管理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月确诊ICP患者324例,按照血清胆红素、肝酶和CG水平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组分别为202例和84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等。结果:ICP轻、重两组羊水Ⅱ度以上污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重度ICP组明显高于轻度ICP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轻、重两组早产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和轻度组剖宫产率分别为95.23%和73.65%,较正常组剖宫产率3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肝酶和CG的升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升高。结论:对ICP患者进行轻度和重度分度管理及处理后发现对围生儿预后是有影响的,尤其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1998年1月~2005年12月10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第1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8.
王丽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73-5475
目的:探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4例GDM孕妇根据治疗后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84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0例,并设健康孕妇87例为对照组,对各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对妊娠有较大影响,应及时进行筛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对孕妇再次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评估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产科分娩的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孕妇12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剖宫产史孕妇128例为对照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子宫下段结构,测定子宫下段厚度,评估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对比两组子宫下段厚度、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经彩超检查子宫瘢痕显示均匀一致型93例(72.7%),鼠尾状25例(19.5%),截断状10例(7.8%);子宫前壁下段厚度(2.9±1.4 mm)低于对照组(4.5±1.1 mm),剖宫产率(50.8%)高于对照组(32.8%)(P<0.05)。观察组中子宫瘢痕愈合良好孕妇的子宫下段厚度(3.6±1.1 mm)高于子宫瘢痕缺陷孕妇(2.1±1.2 mm),子宫瘢痕缺陷孕妇的剖宫产率(91.4%)高于子宫瘢痕愈合良好者(35.5%)(P<0.05),子宫瘢痕愈合良好孕妇的新生儿窒息、子宫不完全破裂、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子宫瘢痕缺陷孕妇(P<0.05)。结论:子宫瘢痕愈合不良会增加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风险,高频彩超检查评估子宫瘢痕愈合情况能够指导临床正确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分娩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且自愿要求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7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28例定期产检、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等。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是目前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