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效果,为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提供一个恰当的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肿瘤切除程度、术中处理致痫灶的方式对患者癫痫控制程度的影响。结果两组肿瘤全切和次全切、部分切除在处理致痫灶与不处理致痫灶患者癫痫控制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切除组肿瘤全切和次全切与部分切除后患者癫痫控制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术中应尽量全切肿瘤,同时根据皮质脑电监测处理致痫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的临床发作的症状学特征及脑电图特点, 探讨额叶癫痫的病灶定位及手术治疗。方法对30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长程监测, 并对其中12例患者施行颅内皮质电极记录脑电图。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定位致痫灶, 行手术切除。术中采用脑皮质电极(ECoG) 探测定位,选用或联用胼胝体切开术(CCS),局部痫灶切除及多软膜下横纤维切断(MST) 。结果额叶癫痫的发作临床症状学表现与癫痫病灶有临床关联,结合VEEG监测可发现特征性脑电活动,颅内电极记录可进一步精确定位致痫病灶,30 例额叶癫痫患者经上述2~3种方法联合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结论观察临床症状学及颅内电极记录有助于揭示其脑电活动变化。对于难治疗性额叶癫痫, 准确定位致痫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显微手术治疗儿童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的指导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6例以癫痫为临床表现的儿童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超声引导及皮层脑电图(ECo G)监测,显微镜下进行海绵状血管瘤全切除及致痫灶切除。结果术后随访2年以上,癫痫无发作,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术中超声引导及ECo G监测可精确定位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及指导致痫灶切除范围,起到了既指导手术入路、减少脑组织损伤,又提高海绵状血管瘤全切率及癫痫治愈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的听力损失及并发症的发生,以免漏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9例结核性中耳炎患者,采取临床检查明确诊断后手术治疗和抗结核、支持治疗。合并有中耳胆脂瘤,或引流不畅、抗结核治疗无效者,全麻插管麻醉下行“右耳鼓室鼓窦探查术+乳突根治术”。结果出院后续服抗结核药0.5~1年左右,门诊换药,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病情痊愈,干耳,术腔均上皮化,无复发,面瘫完全恢复。结论结核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或漏诊,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并给予及时诊断及治疗。结核性中耳炎合并面瘫等严重并发症时,应行手术清除中耳内炎性肉芽组织及死骨,通畅引流,防止并发症,并于术后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合并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5.
致痫灶综合定位在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致痫灶综合定位在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30例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拟手术治疗,患者均于术前颅内埋置电极定位致痫灶,术中应用皮层和深部电极验证棘波灶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致痫灶切除。其中颞叶前极加海马切除14例、单纯病灶切除3例、单纯颞叶切除2例、选择性海马切除3例、病灶切除 单纯软膜横行纤维热凝6例、胼胝体切开2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结果30例患者术中验证棘波灶位置与术前定位位置相同。患者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0%,无手术死亡及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术前埋置电极和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综合定位致痫灶,可以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致痫灶综合定位在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30例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拟手术治疗,患者均于术前颅内埋置电极定位致痫灶,术中应用皮层和深部电极验证棘波灶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致痫灶切除.其中颞叶前极加海马切除14例、单纯病灶切除3例、单纯颞叶切除2例、选择性海马切除3例、病灶切除+单纯软膜横行纤维热凝6例、胼胝体切开2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结果 30例患者术中验证棘波灶位置与术前定位位置相同.患者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0%,无手术死亡及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利用术前埋置电极和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综合定位致痫灶,可以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然后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定位致痫灶。手术方式采用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术11例,致痫灶切除加低功率皮层热灼术4例,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术2例,胼胝体切开术2例。结果: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满意7例,显著改善5例,良好5例,效差2例,总有效率89.47%。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疗效取决于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和多种手术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癫痫的手术治疗(附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然后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定位致痫灶。手术方式采用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术11例,致痫灶切除加低功率皮层热灼术4例,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术2例,胼胝体切开术2例。结果: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满意7例,显著改善5例,良好5例,效差2例,总有效率89.47%。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疗效取决于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和多种手术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总结分析92例癫痫患者的病因、分类及手术治疗选择,评估手术方法的疗效及预后。结果:74例外伤性癫痫患者手术效果良好;13例颅内病变继发癫痫患者手术治疗后效果最好,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术后效果良好。结论:通过手术切除痫灶或解决颅内病变治疗癫痫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手术治疗癫痫是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伴发癫痫的脑肿瘤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伴有癫痫的脑肿瘤手术切除方法及范围。方法:采用深部电极,皮层电极在开颅术中监测,结合影像学定位,拟画出切除范围,然后采用(1)单纯肿瘤切除;(2)肿瘤全切+癫痫灶全切;(3)肿瘤全切+癫痫灶部份切除+软脑膜下横切术。(4)肿瘤和癫痫灶均部分切除等方式切除病变。结果:22例中术后无并发症和后遗症效果满意16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6例,结论:在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肿瘤和癫痫灶,可以保护脑功能,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