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茎勃起神经与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性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神经、血管、内分泌以及心理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以性欲异常、阴茎勃起障碍和射精、高潮障碍为表现的复杂的器质性和/或功能性疾病。参与阴茎勃起调节的外周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和躯体神经,前者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后者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这些神经彼此间存在广泛的交通,  相似文献   

2.
海绵体神经起源于盆神经丛的次级神经丛-前列腺丛,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两种成分。该神经与尿道血管形成神经血管束,沿前列腺两侧向远端走形,穿尿生殖膈后,发出分支进入海绵体,或与阴茎背神经交通,最后管理阴茎勃起组织。在盆内手术如膀胱、前列腺的根治性手术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因海绵体神经损伤而导致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时有发生。熟悉海绵体神经及其分支的走行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在海绵体神经损伤后的重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对95例躯体形式障碍病人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韦氏智力量表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躯体形式障碍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2.86,3.89,8.66,P均<0.01)。结论:提示躯体形式障碍存在广泛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后,手部掌侧面皮肤感觉障碍区的多变性,往往与这两条神经在掌侧面皮肤的分布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双重神经支配区的变异有关。作者为给临床提供一些资料,观察了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掌部的吻合状况及其与手指掌侧面皮肤的神经支配关系。  相似文献   

5.
阴茎包皮系带的神经支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包皮系带是一种能引起高度性快感的“V”形结构,其内富含由阴茎背神经和会阴神经的感觉神经终末及形成的特化的神经小体,是男性阴茎部位中极敏感的区域。包皮系带接受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双重支配,躯体神经来自于阴茎背神经和会阴神经,自主神经来自于盆丛。阴茎背神经和会阴神经参与阴茎勃起的性反射活动,且内含有大量氮能和肽能神经纤维,参与阴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心理测定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躯体化障碍认知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神经心理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躯体化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延长,N2、P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1);②躯体化障碍组在领悟、数字广度、词汇、编码、填图、图片排列因子方面都比正常对照组明显的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躯体化障碍组在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N2潜伏期与领悟、编码、填图、WCST持续错误数均呈负相关(P<0.05),P3潜伏期与领悟、编码、填图、WCST持续错误数有相关性(P<0.05),P3波幅与领悟、编码、持续错误数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较好地反映躯体化障碍的认知功能,可以作为躯体化障碍的1项客观电生理参考指标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测定和事件相关电位P 300对躯体化障碍认知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对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神经心理和事件相关电位P 300测定,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躯体化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N 2、P 3波潜伏期延长,N 2、P 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1);②躯体化障碍组在领悟、数字广度、词汇、编码、填图、图片排列因子方面都比正常对照组明显的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躯体化障碍组在W 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N 2潜伏期与领悟、编码、填图、W CST持续错误数均呈负相关(P<0.05),P 3潜伏期与领悟、编码、填图、W CST持续错误数有相关性(P<0.05),P 3波幅与领悟、编码、持续错误数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 300能较好地反映躯体化障碍的认知功能,可以作为躯体化障碍的1项客观电生理参考指标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参与阴茎勃起的舒张和收缩因子,主要是由中枢和外周神经以及阴茎海绵体内窦隙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衰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脊髓损伤都会影响这类活性因子的释放。通过对高压氧(HBO)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以为E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显微外科技术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技术的发展与神经导管材料密切相关。神经导管的构建特别是生物材料构建神经导管材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目的:探讨生物材料构建的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及数据分析。 方法:SCI数据库中2001/2010检索有关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的文献,检索词为“神经导管(nerve conduit);生物材料(biomaterials);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神经再生(nerve regeneration);壳聚糖神经导管(chitosan/chitin nerve conduit);高分子神经导管(polymer/macromolecule nerve conduit);胶原神经导管(collagen nerve conduit)”,共检索文献183篇。 结果与结论:神经导管修复法是在神经断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利用神经导管在神经的远端和近端之间桥接,并创造相对密闭的环境,以充分发挥远端神经的趋化作用,同时阻隔外部的影响,减少瘢痕的产生。目前,已被用于制备神经导管材料分为非神经组织、非生物降解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探索寻找理想的材料构建神经导管来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始终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FAP)是一种除脑实质外,在全身组织间隙中出现淀粉样着色的蛋白质沉着,特别是以末稍神经和植物神经障碍为主的一种遗传性疾病。与性别无关。遗传方式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52年首次报告了葡萄牙人FAP病例,以后世界各国相继报告了同样病例。主要临床表现:左右对称性地从下肢末端开始并上行,以知觉障碍为主的末稍神经障碍,交替性腹泻和便秘,发汗障碍,直立性低血压,阳萎,排尿困难等植物神经障碍。一般经过几年到十几年,多因合并心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小学生躯体化症状及其与述情障碍、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躯体化症状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以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对长沙两所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40份。结果:①儿童躯体化症状量表的平均得分为7.40±7.07,27.3%的儿童至少有一个经常出现或程度明显的症状,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儿童的躯体化症状检出率有显著差异;②述情障碍总分与躯体化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2(P<0.01);③述情障碍对儿童躯体化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39,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儿童躯体化症状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09和0.13。结论:①儿童躯体化症状的检出率为27.3%,其中疼痛/虚弱症状表现最为常见;②述情障碍与儿童躯体化症状之间存在低至中度相关;③述情障碍在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儿童躯体化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4例臂丛神经损伤进行SEP,SNAP及手术的对比观察结果,臂丛神经损伤(节前/节后)与神经生理SEP和SNAP波幅降低或消失有关,提示:SEP与SNAP的共同应用对于臂丛神经损伤定位(节前/节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性功能减退的发病率随老年及高血压患病率增加而增加。内分泌、神经及血管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以维持正常男性性功能。雄激素调节性行为、精子的生成及维持性组织。自主神经、动脉血流对阴茎勃起起关键作用。与血管疾病有关的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老年性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本文集中讨论了内分泌、神经及血管系统对正常男性性功能所起的作用,并强调老年及高血压病人因这些系统的改变所致的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正>您从事神经再生的基础或临床应用研究吗?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与神经再生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与神经再生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与神经再生神经退行性病的神经保护与神经再生多种干预因素(干细胞、神经因子、相关基因、神经移植、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神经药理、康复、手术、电磁疗法、中医药等)对损伤神经组织的保护、再生及功能重塑神经损伤与再生及功能重塑的影像学评价神经损伤与再生及功能重塑的评价您正在将科研结论和临床应用成果撰写文章吗?  相似文献   

15.
<正>您从事神经再生的基础或临床应用研究吗?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与神经再生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与神经再生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与神经再生神经退行性病的神经保护与神经再生多种干预因素(干细胞、神经因子、相关基因、神经移植、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神经药理、康复、手术、电磁疗法、中医药等)对损伤神经组织的保护、再生及功能重塑神经损伤与再生及功能重塑的影像学评价神经损伤与再生及功能重塑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随机将年龄在18~60岁之间符合CCMD-3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和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测定,将两组测定结果加以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N1、P2、N2、P3波潜伏期明显延长(t=2.62,2.51,3.10,3.07;P<0.05或0.01),实验组P2、P3波幅明显降低(t=4.58,4.04;P<0.01);实验组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中7个因子分及总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2.37,2.64,4.14,8.12,2.14,6.08,2.66,5.12;P<0.05或0.01);实验组潜伏期及波幅与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中7个因子分及总分值具有相关性:潜伏期与各因子分及总分值呈负相关(P<0.01),波幅则呈正相关(P<0.01)。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P300可作为评价躯体化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交叉韧带时取自体腘绳肌腱引起小腿皮肤感觉障碍的原因。方法进行尸体解剖,测量腘绳肌腱与隐神经及其分支密切并行的长度,研究隐神经及其分支对下肢支配区域的分布情况。对2010年7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的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30例患者中有8例﹙27%﹚出现小腿皮肤感觉障碍。对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的感觉障碍区域进行对比观察以明确是否为神经损伤,并对术后1周的感觉障碍的区域进行象限分析。结果尸体解剖发现在大腿的远端,股薄肌﹙GT﹚与隐神经的主干密切伴行的长度为4.2cm。8例出现小腿皮肤感觉障碍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与神经损伤的修复时间基本一致,故可以判定患者的感觉障碍是由神经损伤而导致的。其中出现在隐神经髌下支﹙Theinfrapatellarbranchofthesaphenous nerve,IPBSN﹚所支配区域的小腿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7例,而感觉障碍超出IPBSN所支配区域的患者有1例。结论在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手术中,引起小腿皮肤感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是IPBSN的损伤,但也可能是隐神经终末支﹙The sartorialbranchofthesaphenousnerve,SBSN﹚或隐神经主干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Parkinson病患者记忆损伤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Parkinson病(PD)是老年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障碍,可伴有流涎过多、皮脂腺溢出、言语障碍及植物神经系统障碍.除了上述躯体症状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D病人还存在着认知功能特别是记忆功能的障碍[1,2],甚至有些病人在躯体症状并不明显时,也已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记忆功能损伤.记忆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功能,记忆障碍是大脑受损或功能不全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桡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及其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测定40例桡神经损伤病人的桡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根据桡神经损伤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按不同阶段分布选择肌肉进行肌电图(EMG)检查。结果:40例患者桡神经肘以上完全性(或严重)损伤20例,不全性损伤9例;桡神经肘以下完全性(或严重)损伤7例,不全性损伤3例;桡神经腋部严重损伤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11例,占总病例的28%。结论:桡神经损伤诊断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很重要,EMG在桡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其中肱桡肌、肱三头肌、三角肌是重要的鉴别诊断及定位肌肉。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难以回避且发生率较高,应用术中持续肌电监测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与操作的精确性,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临床症状与述情障碍状况的关系。方法 58例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与41例对照者共同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8病例组除了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因子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P0.05),TAS-20-C总分、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因子分及外向性思维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32,3.55,4.29;P0.01);SCL-90量表评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98,11.40,6.34,3.41,4.63,4.78,5.05,4.87,5.17,4.40,5.8;P0.01)。病例组TAS-20-C总分与SCL-90总均分、躯体化因子得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敌对因子分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正相关(P0.05或0.01);而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因子得分与躯体化因子分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正相关(P0.01和0.05),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因子得分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和敌对因子分正相关(P0.05和0.01);外向性思维因子得分与SCL-90总均分、躯体化因子得分及焦虑因子得分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与临床症状相互影响;心理治疗应更关注情绪的识别和处理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