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匮要略》全书正文共有399则条文,其中涉及针灸的条文共有17则。这些条文贯穿针灸理法方穴术整个体系,在针灸疗法的理论、原则、预防、治疗、预后和宜忌等各个方面均有论述,对现代临床针灸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灸大全》学术思想初探蔡贵生(甘肃省清水县中医院741400)关键词《针灸大全》;学术思想《针灸大全》为明·徐凤撰,成书于明正己未年(公元1439年)。全书只6卷,内容包括针灸歌赋、十二经脉、奇穴、要穴、针灸方法、证治、宜忌等。既取材于前人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3.
何刚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1-1,i001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针灸药并重,针灸治疗中强调辨证为先,主张阳证宜针,阴证宜灸,阳盛阴虚,忌用火灸,并将针灸作为"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提出了很多针灸治疗伤寒杂病的具体方法,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灸聚英》关于灸法记载十分丰富,对后世针灸临床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施灸精简,艾灸宜忌;定穴精准,灸疮独重;灸法精选,针药并用;崇尚经典,师古不泥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针灸聚英》的论灸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灸日时避忌在针灸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强调针灸施治的禁忌时间以及与此相应的针灸部位。其学术思想出自《内经》,具体方法则主要形成并盛行于隋唐时期,包括太乙忌、虾蟆忌、人神忌、尻神忌、血忌、建除忌等,这些方法后世已很少应用。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针灸疗法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针灸疗法的内容,散见于各篇条目之中,给后学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困惑,考<伤寒论>直接与针灸有关的条文达69条.仲景先师提出了用针灸治疗伤寒杂病的具体方法,并确立了"病在三阳宜针,病在三阴宜灸"的治疗原则;同时倡导"阳证宜针,阴证宜灸",阳实证不宜用火治(包括艾灸、熏熨、温针、烧针等),若用灸法易出现变证、坏证,即阳盛阴虚忌用火灸法;阴虚热证,灸治亦应忌用,故针刺法多用于泻实热,灸法多用以温虚寒,方可避免一些失治、误治的变证.  相似文献   

7.
沈蓉蓉 《河南中医》2011,31(9):962-963
《伤寒论》中针灸用以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和以其疗效判断疾病的预后,倡导“三阳经痛宜针,三阴经病宜灸”的原则.提出表证忌用温针、火灸,阴阳虚忌火针,热证是火灸、温针等禁忌.但临床上针刺亦可用来治疗许多“三阴证”和虚证,灸法也应用于一些热证的治疗.只有灵活辨证地运用针灸和汤药,才能彰显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千金要方》针灸禁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宜忌,与药物宜忌类同.在临症医学方面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用非所宜,或犯其禁忌,轻者可损人形躯,重则甚致夭亡,决不可等闲视之.历代医家,对其均有认识,但将其之与药物禁忌之意义等同看待者,则鲜见其人.况针灸之术,历代多置为小科,病者或忌于露体,或畏于针痛,而医者或厌其烦,或藐视其效,故并未将针灸摆在应有位置上.对针灸宜忌理论,各家文献虽多有论述,但真正使之蔚然成大观者,乃为晋唐间事.而对其作全面总结者,当推晋·皇甫谧、唐·孙思邈二人.试观唐代以前各家的只言碎语,我们可窥其理论渊源所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甘肃武威汉代医简有"人生一岁,毋灸心"等语.  相似文献   

9.
《针灸问对》又名《针灸问答》,成书于1530年,是针灸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全面论述刺法与灸法的专著。此书根据《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相关论述,兼采诸家之说,以问答这种简明扼要的方式论述了针灸施治的相关问题。本文从书中提取出灸法的相关思想,从辨证论治、灸法忌宜、灸壮几何、针灸并施与无病忌灸几个方面阐述了《针灸问对》中灸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福寿丹书》是明代医家龚居中的一部养生巨著,书中养生内容丰富,从饮食、精神、气功、服食等方面阐述了养德养气是福寿之源的至理。书中饮食养生思想论述全面而详尽,包括饮食物的采食时间、烹饪调制方法、饮食物冷热、品类的食宜与禁忌、食当静心正念、冷热饥饱适宜、食后漱口摩腹、缓步慢行等内容,同时尤其强调老年人的饮食宜忌,对后世饮食养生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故从食宜、食忌、食禁及饮食卫生等方面择其要而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Wu ZC  He C 《中国针灸》2012,32(4):377-381
邱茂良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澄江针灸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治疗消化道疾病,因病设立"三宜"治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针灸宜疏肝、宜健脾、宜和胃;对于其中脾虚证,主方用穴宜多补法,俞原穴宜多补法,募穴宜多泻法。慢性胃炎,虚多实少,针灸宜健脾温寒为要;阶段性宜疏肝理气为治;特殊类型宜清养胃阴为当。胃下垂,总体宜补中益气,伴气滞者宜调理中焦气机,湿食停滞宜化痰利水消食,采用长针提胃法分别有巨阙提胃法、梁门提胃法、胃周提胃法。泄泻,针对湿、热、寒病理三因素,宜化湿,宜清热,宜温寒,且以化湿为要,清热与温寒因证而立。胆石症,针对气机郁滞、胆胃失调、有形邪阻病理三因素而立治略,宜理气止痛,宜调理胆胃,宜排石祛邪。邱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主要是基于病机的主次、症状的轻重、病情的演变、针法的要术、治疗的目的等。其"三宜"学术思想对于消化道疾病的针灸施治,具有重要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邱茂良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澄江针灸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治疗消化道疾病,因病设立“三宜”治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痛,针灸宜疏肝、宜健脾、宜和胃;对于其中脾虚证,主方用穴宜多补法,俞原穴宜多补法,募穴宜多泻法.慢性胃炎,虚多实少,针灸宜健脾温寒为要;阶段性宜疏肝理气为治;特殊类型宜清养胃阴为当.胃下垂,总体宜补中益气,伴气滞者宜调理中焦气机,湿食停滞宜化痰利水消食,采用长针提胃法分别有巨阙提胃法、梁门提胃法、胃周提胃法.泄泻,针对湿、热、寒病理三因素,宜化湿,宜清热,宜温寒,且以化湿为要,清热与温寒因证而立.胆石症,针对气机郁滞、胆胃失调、有形邪阻病理三因素而立治略,宜理气止痛,宜调理胆胃,宜排石祛邪.邱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主要是基于病机的主次、症状的轻重、病情的演变、针法的要术、治疗的目的等.其“三宜”学术思想对于消化道疾病的针灸施治,具有重要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窦汉卿《标幽赋》针灸学术理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纪伟  何扬子 《四川中医》2007,25(10):38-39
对窦汉卿《标幽赋》在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他不仅遵循《内》、《难》经旨,而且在治神得气、刺法取穴、针灸宜忌、辨证施针等方面提出了颇有特色的观点,至今在临床上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和各位来宾: 针灸作用原理研究的内容包括针灸作用、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和经、穴-脏腑相关。研究针灸作用原理的目的在于了解针灸作用的机制,掌握针灸作用的规律,以便正确估计针灸的宜忌,提高临床疗效。我国古代的临床实践已从宏观方面掌握了针灸作用的规律,现代研究则逐步地在向微观水平深入。近五年来,国内的研究由于突出了针灸的特点特色,引入了一些新技术,因而进展较大。现在我仅就个人所收集到的资料,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正凌云系明代著名针灸学家,乃归安凌氏医学流派之开山鼻祖。其主要生活在十五世纪下半叶,传世著作有《经学会宗》《针灸秘法全书》等。凌氏针术神灵,崇尚经典,学有根柢;重视实践,穴法精准,刺灸补泻,手法娴熟,奏效神奇;且重视医患沟通,注重针灸宜忌,深受病家仰赖。凌氏针灸世代赓传有序,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已蔚然成为归安凌氏医学流派,其学术影响之深远,为中国针灸史上所罕见。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外科医师们一般只注意手术后饮食的营养价值,而往往容易忽视饮食忌宜在治疗上所起的作用。饮食忌宜究竟与患者术后恢复有无关系?我们自1978~1982年对我院手术病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方法及结果将手术后病例分为饮食忌宜控制组(Ⅰ组)和非控制组(Ⅱ组)。所有病例手术均属普外范围。控制组术后忌食鸡汤、鱼腥、虾蟹、羊肉、猪头  相似文献   

17.
<正>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饮食结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对患病人群而言,饮食和其病情发展也密切相关,采取适当的饮食忌宜有利于病情的好转。然而中西医学对饮食禁忌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点,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意见完全相左,因此如何选择饮食忌宜成为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以下就中西医学饮食忌宜不同的原因、机理和内容进行阐述。1中西医学对食物的认识不同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对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雷钧 《四川中医》2011,(11):119-121
中医服药护理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方法、药后调护、服药禁忌等内容。适时服药是中医服药护理的重要方面,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情、病位、人体生理节律等因素,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是有关疾病早日痊愈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中医服药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位、病性、药性、体质等不同,选择恰当的服药方法。药后调护,即病人服药后的调理将息和在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宜忌,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药物性味、功用,辅以啜粥或暖水、温覆取微汗等法以助药力;同时,要中病即止,注意观察药后反应。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一般来说,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油腻、辛辣、海腥等刺激性食物,并应根据不同疾病指导病人选择不同的饮食宜忌。总之,服药护理是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服药护理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药物效果的发挥。在护理工作中,应掌握并严格遵循服药护理方法,正确指导或帮助助病人服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虞成英 《中医研究》1991,4(4):39-41
《内经》中针灸治疗热病的方法涉及到刺灸的种类、刺灸手法、针具的选择、选经取穴、刺灸宜忌种种。这些丰富的经验是祖国医学重要遗产,为中医针灸治疗热病、急症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具有挖掘、继承、发展、创新的必要,本文仅就《内经》关于刺灸治疗热病的方法归纳,分析于下。表里并刺两解邪热治热法《内经》在论述针刺治疗热病中十分重视同剌表里两经,特别是热而呈现危急证候者。 1.五脏热表里刺:热病所致重症,多为外邪由  相似文献   

20.
正痔术后进行饮食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加快康复有重要作用。1术后饮食宜忌和食品营养补充患者术后需要补充一定的营养,才能使手术创伤组织尽快得以修复。青壮年应以清热凉血为主,选用偏寒食品。忌湿热辛辣的饮食食品。老年人多进食补阴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