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区护理人员服务内容及有效工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社区护理人员l周服务量及服务内容的调查分析表明,社区护理服务以家庭护理、输液、常规体检、注射、各种治疗为主,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服务量不足。社区护理人员的实际服务时间占有效工作时间的60.4%.工作时间内闲置时间较长。建议转变社区护理职能,加强居民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服务,完善社区护理内容,规范社区护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区护理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探讨更合理的配置对策。方珐自行设计问卷,对广东省21个地市的76所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数量、护理人力资源内部结构、人员流失、支持保障系统情况等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呆8所(13.33%)医院未成立临床支持中心:23所(38.33%)医院普通病房实际床位总数与普通病房护士总数比不达标;职业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男性仅占2.61%;34岁及以下护士占76.38%;大专及以下学历占78,61%;高级职称占4.65%;近年离职比由3.62%上升至5.08%。结论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非护理工作负担较重:人力资源总量相对不足,队伍结构欠合理:护士人力流失逐年增长。建议优化三级医院护理人力配置,重视临床服务指标,建立并完善后勤保障系统,积极开展护士岗位改革等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需求和护理学科专业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绍兴县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绍兴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卫生技术人员的相关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1356人.30岁以下占51.7%,社区医生占53.4%,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0.8%,初级职称占62.4%,正式在编人员占68.2%。结论: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防保和护理力量;需加强在职教育,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需提升职称层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需加强政策支持,吸引和留住社区人才。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青岛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况,为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161名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3.57岁;11.2%的从业人员学历为本科,40.4%的为专科,中专的占28.6%;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占13.2%,中级职称的占43.4%,初级职称的占33.3%;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占97.5%;57.1%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参加过全科医学培训,平均培训时间为22.74周。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缺乏全科医学培训、存在学历层次低、缺乏高水平带头人等问题.应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熊建菁  田国栋  卢伟 《社区卫生保健》2009,8(6):406-407,410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糖尿病防治适宜知识与技能”强化培训效果。方法强化培训前后,对受训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强化培训前平均得分为18.1,培训后平均得分为24.6,t=-7.676,P〈0.05。单选题中,正答率上升的题数占80.8%,下降的占15.4%;多选题中,正答率上升的题数占25.0%,下降的占58.3%。96.9%的人认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好”,97.0%的人认为课程内容的充实性“好”。所有受训人员都认为培训后对专业知识了解的提高程度“好”,97.0%的人预计促进工作的程度“好”。结论用Delphi法进行社区糖尿病防治适宜知识与技能的界定是可行的合理的。短期强化培训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受训者的理论知识水平。要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还需要今后持久、深入、反复的培训和考查,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段式健康教育对直肠肛周疾病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直肠肛周疾病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分段式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60分以下的5例(占12.5%),60-80分的18例(占45.0%),80分以上的17例(占42.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31例(占77.5%),一般9例(22.5%),无一例患者感觉不满意;对照组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60分以下的17例(42.5%),60-80分15例(占37.5%),80分以上的8例(占20.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11例(占27.5%),一般28例(70.0%),差1例(占2.5%)。观察组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分段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帮助患者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手术医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疗成本。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所在医院2004年9月份的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按调查表格内容逐一填写。结果 调查11所医院1383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8.63%,预防用药占86.50%,治疗用药占13.50%;Ⅰ、Ⅱ、Ⅲ类手术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别是6.90、7.00、6.60d,术后应用一种和二联、三联抗菌药物分别占29.90%、50.15%、18.70%,人均抗菌药物费用956.50元,占药品费用的47.60%。结论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范围大、用药时间延长、联合用药是造成抗菌药物应用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黔南地区执业医生、护士清洁洗手状况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某地区76所医院、其他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的执业医生、护士清洁洗手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948份,回收问卷2479份(84.09%),有效问卷2150份(72.93%)。2150名被调查者中,医生占50.84%,护士占49.16%。调查结果显示,接触患者前和无菌操作前洗手率分别为40.37%与69.36%,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后洗手率分别为87.49%与85.81%,进食前和工作结束后洗手率分别为85.77%和84.70%;56.28%的人洗手时间〉10s,43.72%的人洗手时间〈10s,14.28%的人洗手时间〈5s;洗手后擦手,使用专用毛巾者占60.42%,使用纸巾或自然晾干者占23.72%,使用公用毛巾者占11.40%,在工作服上擦手者占7.35%。提示应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加强洗手指征、洗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做好手卫生的监督、监测、反馈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四种农村卫生监督模式下群众对卫生监督工作知晓情况,寻求农村卫生监督工作较优模式,为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监督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方法确定不同农村卫生监督模式的南县、桃江县、湘乡市、邵阳县四个样本县(市),每个县(市)随机抽取两个乡镇,对农村乡镇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四县(市)农村居民对卫生监督工作职责了解情况以“部分了解”为主,占53.8%;对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受益情况评价以“是”为主,占76.0%。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比非管理相对人更“了解”卫生监督职责,认为更受益于卫生监督工作(均P〈0.005)。南县农村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与非管理相对人对卫生监督职责“了解”的比率均高于其它三县(市)(均P〈0.05);而对受益情况的评价是南县的非管理相对人要高于其它三县(市)(P〈0.005)。结论我省农村居民从卫生监督工作中受益程度较高,但对卫生监督工作职责知晓程度有待提高。在农村设立卫生监督分所模式下农村居民对卫生监督知晓情况要优于未设立卫生监督分所的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Mobley模型分析护理人员流失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1—2013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流失的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和离职原因进行调查,并运用Mobley模型分析离职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因素中,非工作价值观及偶然因素所占比例最大(56.39%),其次为工作满意度(21.81%)和组织内、外工作角色及收益预期(21.80%)。结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实行专业化的岗位管理,倡导“磁性”的管理理念,是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常素艳 《现代保健》2014,(12):97-99
目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探讨APN排班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肿瘤科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工作流程,修订护士工作职责,建立以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为层级的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结果: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减少,因中间环节多而出现的护理缺陷减少,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APN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利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与梯队建设。顺应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护士连续排班模式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胜莲  陈小莉  叶晴 《现代医院》2009,9(8):110-1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开展护士连续排班模式,更好地解决护士拖班问题,确保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方法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班,根据病区住院人数、护理工作量、护士定编等情况弹性安排每班人数不等的护士上班。结果实现了护士分层级管理,老护士的责任感加强了,工作价值感提升了,护士拖班率降低89.5%,实现了"三满意",即医生、护士、患者满意。结论基层医院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开展连续排班模式,更好地保障了中午和夜间病人的安全,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减少交班次数,有效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实现了护士分层级管理,提高护士价值感。  相似文献   

13.
方秀敏  朱华 《现代保健》2010,(30):84-85
目的通过护士长值班制保证急诊夜间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并且保证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自2005年4月至今实行急诊护士长翻班制,值班护士长夜间值班时间:17:00~23:00,6:00~8:00。结果实行护士长值班制后急诊未发生一例护理差错事故,夜间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急诊患者的满意率由90%上升至95%;抢救成功率由95%上升至98%。结论急诊科实行值班护士长工作制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减少了急诊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值得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时间管理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如何在责任护士工作中的运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方法对责任护士进行时间管理方法的培训,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结果被调查护士培训前和培训2个月后的单位工时值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人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00%被调查护士认为时间管理培训对工作有帮助,使工作更具有计划性,主观上感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驾驭时间的能力,工作压力有所减轻.结论掌握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Wakui T 《Industrial health》2000,38(3):280-288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work load of matrons under shift work in a special nursing home for the elderly (SNH), six healthy female matrons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esent study. For each subject, care working time, heart rate, walking steps, estimated energy expenditure and working time in different postures were determined during day shift work (540 min) and night shift work (960 min). Although the time on duty, working and recess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night shift work than day shift work, the percentages of working and recess time to duty time were nearly the same regardless of shift work. The longest care work in each shift work was individual care of residents in the SNH. The maximum, minimum and mean heart rate and percentages to estimated maximal heart rate were similar in each shift work. Although total walking steps in night shift work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in day shift work, steps per hour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m. The estimated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kca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ight shift work than in day shift work; however, the work intensity (kcal/kg/m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ay shift work. The longest length and larger percentage of working time were observed in standing posture in each shift work.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hysical activity and energy expenditure of matrons under either shift work in the SNH seem to be high.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clarify the work load of matrons engaged in SNH to formulate countermeasur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震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现状及需求。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个人信息、收入、工作环境、继续教育需求等进行调查。结果震后基层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不良,职称比例失衡,编制不足,人员需求增加(65.7%);收入低,要求改善待遇(84.9%);赞同从技术、培训方面采用派人常驻、分批分期、提供免费进修等形式进行对口帮扶(83.4%);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96.1%);希望通过外出参加业务培训或学术交流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93.2%)。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人才建设,制定对口支援措施,建立激励与补偿机制,调整职称结构,提升护士的护理综合能力,满足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林筱莹  许晓洁 《现代医院》2008,8(1):126-127
目的通过规范流程,规范护士行为,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保证工作质量。方法对本院36名ICU护士采用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规范各项操作及工作流程,护士工作有章可循,工作更有计划,当班工作完成的质量更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人际关系得到缓解,护士凝聚力提高,减轻工作压力,护士愿意留在ICU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为适应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要,探索基层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绩效奖金分配新模式,建立以岗位绩效为主要分配要素,并结合科室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分配制度,实现绩效分配向高风险、高技术含量、临床一线岗位、值夜班护士倾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护理队伍,提升护理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护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铁路运转值班人员不同工作时间对身体疲劳情况的影响,为铁路运输的合理倒班、合理用工提供依据。方法对胶新铁路的117名运转值班人员做了工作前后和工作不同时间的生理疲劳指标改变调查,评价其工作期间身体和生理健康水平和工作前后的疲劳情况。结果从运转值班员作业前后各项测试指标可看出,躯体因子的头沉、头痛、全身倦怠、打哈欠,精神因子的思维不集中、厌于思考问题、精神涣散、不爱动、不爱说话,神经因子的眼睛疲劳、眼发干发涩、动作不灵活、听觉迟钝,耳鸣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业时间10 h疲劳情况比6和8 h的严重;疲劳测试的选择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剂量作业、短期记忆等方面,错漏删字数、错误率各指标作业前后也有差异,作业10 h的疲劳情况比6和8 h的严重。结论工作时间长、工作单调和责任大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是保证运转值班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