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对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血小板(platelets,PLT)各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群10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及尿酸(uric acid, UA)水平分为4组,其中 A 组为男性高尿酸血症202例,B 组为男性 UA 正常320例,C 组为女性高尿酸血症170例, D 组为女性 UA 正常345例。检测每个研究对象 UA、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PLT、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WBC。结果高尿酸血症组在 UA、RBC、RDW、PLT、PCT、HCT、HB 水平明显高于 UA 正常组(P <0.01)。UA 水平与 HCT、HB、RBC、RDW、WBC 有一定正相关(r =0.298、0291、0.27、0.19和0.081,P <0.01),与 PLT 相关参数无相关性。结论随着 UA 浓度升高,血细胞各项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该次地震中受伤的世居藏族人群在急进平原治疗前后,其红细胞及其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测定来该院紧急救治的地震藏族伤员治疗前后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地震伤员治疗前后比较,MCV低于治疗后(P<0.01);治疗前后与世居高原的健康对照组比较,RBC、Hb、HCT均低于高原组(P<0.01);藏族伤员治疗前后与平原组相比较,RBC、Hb、HCT、MCV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R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世居高原与平原组相比较,MCV低于平原组(P<0.05),MCHC、RDW高于平原组(P<0.05).结论 与平原组相比,世居高原的藏族人群都未出现RBC和Hb增多,而是在形态上都表现出类似于缺铁贫的小细胞非均一性,提示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合理的饮食,以富含铁的食品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血浆D-二聚体(D-dimer,DD)、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对儿童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173例脓毒症患儿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DD、SF、危重程度及预后,并探讨相互关系和相关机制。结果脓毒症患儿非危重组82例,危重组64例,极危重组27例;随危重程度增加,Hb逐渐降低,RDW、DD、SF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与RDW、DD、SF均呈负相关(r=-0.527、-0.629、-7.324,P<0.05),RDW与DD正相关(r=0.587,P<0.05),SF与RDW、DD均正相关(r=0.513、0.697,P<0.05)。脓毒症患儿死亡21例,存活152例;死亡组Hb较存活组低,RDW、DD、SF较存活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124例,脓毒性休克组49例;脓毒症组Hb较脓毒性休克组高,RDW、DD、SF较脓毒性休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RDW、DD、SF对儿童脓毒症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微循环障碍损伤的红细胞是儿童脓毒症SF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215例,1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及检测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 AMI患者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Hb、WBC、Cr、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按照RDW四分位数分为4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预后不良比例随着RDW的逐级增高而增高(P<0.01或P<0.05),Hb随着RDW的逐级增高而降低(P<0.05)。但性别比例、WBC、Cr、TG在RDW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心功能分级恶化,RDW呈升高趋势。结论 RDW有助于判断AMI患者的预后,RDW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贫血患者展开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72例患者进行分组,依据患者贫血类型的不同,将其中33例地中海贫血的患者纳入A组,其余39例缺铁性评贫血的患者纳入B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内于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35例体检者进行对照研究,纳入C组。三组均予以血液检验,比较三组各项血液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相比Hb、RBC和RDW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MCV和MCH之间却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C组相比Hb、RBC、MCV、RDW和MCH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相比Hb、RBC、MCV、RDW和MCH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贫血患者而言,血液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差异在判断贫血类型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蛋白琥珀酸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高危早产儿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高危贫血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式分为联合组(蛋白琥珀酸铁+EPO,n=58)与对照组(EPO,n=42),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铁、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体质量的变化,统计2组输血率及输血次数,比较2组治疗不良反应及贫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清铁、SF、Hb、RBC、HCT、体质量及对照组Hb、RBC、HCT、体质量均显著上升(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清铁、SF、Hb、RBC、HCT、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输血率、输血次数、治疗不同时间贫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预防高危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率,改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TG)与炎症性贫血(AI)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1 246例TG阳性AI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对照者RBC、Hb、红细胞压积(HCT)、WBC、中性粒细胞(N)及C反应蛋白(CRP)等的水平,同时检测AI患者的TG毒性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AI组RBC、Hb、HCT显著下降(P均<0.01),WBC、N和CRP显著升高(P均<0.01);AI患者中性粒细胞TG毒性指数(%)水平为78.84±72.20,与RBC、Hb、HC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14、-0.220、-0.232,P均<0.01);与WBC呈显著负相关(r=-0.085,P<0.01),与N、CRP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26、0.027,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TG毒性指数与AI的贫血程度和炎症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周瑜伽  田园  张勉 《系统医学》2023,(23):154-157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妊娠期贫血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98例妊娠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不同孕期的血常规指标水平及不同妊娠期贫血类型。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平均红细胞体积(blood mean red cell volume, MCV)、红细胞(red-blood-cell, 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cell volume distributionwidth, RDW)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患者的Hb、MCV、RBC、MCHC水平低于孕中期、孕早期,RDW高于孕中期、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和孕中期患者的小细胞贫血发生率比较分别为75.00%、66.67%,高于孕晚期的33.3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阳春市中医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衰竭组78例(轻度组,心功能分级Ⅰ、Ⅱ级)、重度衰竭组42例(重度组,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根据RDW分为异常组43例( RDW>15.5)、正常组77例( RDW<15.5)。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血红蛋白( Hb)浓度、红细胞计数( RBC)、血细胞比容( Hct)、RDW、LVEF等指标,并记录RDW异常组与正常组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反复)、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轻度组Hb、RBC、Hct、LVEF、RDW分别为(137.35±18.23)g/L、(4.40±0.38)×1012/L、(40.64±6.45)%、(58.17±5.82)%、(13.06±1.12),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6、4.179、3.928、6.734、4.206,P<0.05)。 RDW异常组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或反复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34.88%(15/43)、46.51%(20/43)、11.63%(5/43),均显著高于RDW正常组(χ2=23.653、32.343、4.096, P<0.05)。结论相比于轻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度心力衰竭患者Hb、RBC、Hct、LVEF、RDW等指标表现更差。 RDW异常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或反复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均高于RDW正常者。 RDW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血清铁蛋白(SF)及血红蛋白(Hb)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地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165例作为观察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CT及H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I及SF水平。另选取从未献过血的健康体检人员15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RBC,HCT,Hb,SI及SF水平,并与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4.7±6.1岁,平均献血量3324±167 ml。2组中男性RBC,HCT,Hb及S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男性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女性RBC,HCT,Hb及S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女性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年龄与SF水平均无相关性(r=-0.034及0.0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献血量与SF水平均呈负相关(r=-0.393及-0.660)。结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铁蛋白水平低于不献血人群。需对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进行健康状况跟踪及营养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为试验组,将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纳入试验组A,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纳入试验组B,另将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将试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重度贫血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HB水平、MCV、RBC、MCH、MCHC高于试验组A、试验组B,RDW低于试验组A、试验组B(P<0.05);试验组A HB水平、MCV、RDW高于试验组B,RBC、MCH、MCHC低于试验组B(P<0.05)。轻度贫血组MCV、RBC、MCH、MCHC高于中度贫血组、重度贫血组,且中度贫血组高于重度贫血组;RDW低于中度贫血组、重度贫血组,且中度贫血组低于重度贫血组(P<0.05);HB水平、MCV、RBC、RDW、MCH、MCHC与贫血严重程度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检测不仅可以鉴别诊断贫血类型,还可反映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对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以随机数字法将80例慢性贫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全血治疗,观察组给予成分输血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红细胞(RBC)平均值、血红蛋白(Hb)平均值和血细胞比容(HCT)]。并统计输血情况相关指标[平均输血量和每次输血间隔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输血量为(589.73±48.54)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6.48±65.43)m L(P0.05);观察组每次输血间隔时间为(38.64±5.83)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39±4.35)d(P0.05)。治疗后,两组RBC、Hb、及HC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RBC、Hb、及HCT水平分别为(3.58±0.32)×1012/L、(81.82±4.92)g/L、(0.42±0.08)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3±0.36)×1012/L、(73.27±4.52)g/L、(0.35±0.04)L/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P0.05)。结论成分输血比全血治疗更能显著改善慢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和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党参多糖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6组,除空白组外,其他5组分别于实验第1天按100 mg/kg剂量腹腔注射CTX,每日1次,空白组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实验第2天注射CTX后2 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红细胞指标与地中海贫血的相关性,揭示其在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出生的2 919例新生儿脐带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另采集外周血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确定各指标中的cut-off值,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指标.结果:...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的特点,揭示血细胞分析参数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为临床医生初诊和检验人员血细胞分析复检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确诊的140例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与参考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主要特点为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升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参数主要特点为Hb、HCT、RBC、NEU%、PLT降低,RDW、BASO%、MONO%、MONO、BASO、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升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参数主要特点为Hb、HCT、NEU%、RBC、PLT、NEU、EOS%降低,LYM%、RDW、WBC、LYM升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特点为贫血且红细胞大小不一,PLT减少,NEU%和EOS%减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数增高,BASO和WBC总数增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细胞分析区别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BASO%、MONO%、MONO、BASO、NEU升高为主要特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以LYM%、WBC、LYM升高,NEU、EOS%降低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参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IL-6、IL-17和IL-18在肝硬化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1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红细胞参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17和IL-18水平。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组RBC、Hb和H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CV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IL-6、IL-17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Hb水平与血清IL-6、IL-17及IL-18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17及IL-18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骨髓受抑和恢复期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各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31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疗程中的第7d、14d、21d、28d及21例正常对照人群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及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RV)等参数。将各组数据作比较并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前RBC、HGB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01),其他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放疗前比较,第7d,RBC、HGB、MRV已开始下降(P<0.05);第14d,RBC、HGB持续下降,MCV、MCH也显著低于放疗前(P<0.05),而RDW显著升高(P<0.01);第21d,IRF显著升高(P<0.05),同时RDW持续升高;第28d,Ret%才显著升高(P<0.01),MCHC显著下降(P<0.05),RBC、HGB未见升高趋势,RDW和IRF呈持续升高,但MCH、MCV、MRV与放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处于贫血状态,放疗使贫血进一步加重;检测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参数可了解放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和恢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20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复流组,同期选择人工流产正常妊娠妇女9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PDW、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等血清指标,并计算NLR。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PDW、NLR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价值。结果复流组Neu、NLR、PDW显著高于对照组,Lym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4,P=0.000;t=9.639,P=0.009;t=11.724,P=0.000;t=6.405,P=0.000);而2组间Hb、HCT、R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W、NLR是复发性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PDW诊断复发性流产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NLR为0.820,PDW、NLR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22,明显高于PDW、NLR单独检测(Z=3.213,P<0.05;Z=3.678,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PDW、NLR明显升高,可作为复发性流产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