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亚军 《河北医药》2012,34(10):1507-1508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广义上还包括肺泡壁的肺间质炎症,强调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且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统计资料表明,CAP年发病率在12‰,略微高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5‰~10‰.同时由于社区活动特点,加上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其他系统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或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滥用抗生素等因素,直接或间接使得老年患者发病率或死亡率增高[1,2].我院对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15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作者调查上海市卢湾区老年护理医院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和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4年期间在卢湾区老年护理医院发病的185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中、重度基础疾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和致病菌情况等。结果①HAP发生率为8.5%(185/2164例),死亡率为31.89%(59/185例)。②HAP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70岁、中风后遗症、营养不良、晚期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③主要致病菌为肠杆菌族,铜绿假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老年护理医院院的HAP易发生于年龄>70岁,有中、重度基础疾病的患者,死亡率高,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G-)杆菌。治疗原则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基础病和有效抗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防治对策,提高救治率。方法选择天津市红桥医院脑系科及ICU收治的8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预防治疗措施、转归情况。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多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居首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糜、意识障碍30例(占37.50%),其他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休克等,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58例(占72.50%),痰培养阳性54例(占67.50%),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且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8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47例,死亡15例,死亡率为18.75%,死亡病例均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死亡率高,应积极防治,宜采用降阶梯疗法并根据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山东大学千佛山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绝大部分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居首位,占65.79%(50/76);痰培养病原学检查前三位分别为为肺炎克雷伯菌(25.49%)、大肠埃希菌(12.75%)、铜绿假单胞菌(11.76%);本组最终死亡率为13.76%,死亡的患者均至少合并3种基础疾病。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宜采用降阶梯疗法并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杨秀梅 《北方药学》2013,(8):136-137
目的: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及探讨病原学特点。方法:对9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症状、诊疗情况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多在冬春季,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病原学以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为主。结论:老年人发病率高与其特殊的生理机能、易患因素增多有关,死亡率高除与老年人本身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多等有关外,且与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6.
陆建保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18-3119
目的:探讨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对57例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占56.1%,脑血管意外40.3%,恶性肿瘤19.3%,主要诱发因素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长期使用激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结论:HAP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耐药,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临床检验角度调查本院中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病原菌构成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有记载的肺炎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种类仍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占37.5%;中老年肺炎患者306例,占本组病例的61.2%,其中227例培养阳性,占阳性培养率的74.2%;共分离出细菌258株(不包括同一患者多次培养重复分离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6例,分离菌株56株,革兰氏阴性菌50株、占89.3%,革兰氏阳性菌6株、占10.7%;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71例,分离菌株202株;有23例患者出现二重病原菌感染,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4株,占71.3%;革兰氏阳性菌58株,占28.7%。结论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之一;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等,已成为中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高龄、严重的基础疾病、抗菌素的反复使用是引起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住院及死亡的常见病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结果 白细胞超过正常值的患者占41.1%,白细胞没有超过正常值的患者占58.9%.约有78%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结论 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要掌握其特点,做到早诊断,综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肺炎病原菌构成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00例肺炎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结果500例患者共分离出细菌334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73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65株。老年肺炎患者(>60岁)共分离出细菌258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分离菌株56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02株,有23例患者出现≥双重病原菌感染。结论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之一。医院获得性肺炎排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呈上升趋势;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等,已成为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高龄、严重的基础疾病、抗生素的反复使用是引起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院内感染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随着新的广谱抗生素应用 ,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的不断变迁 ,耐药病原菌不断增加 ,而且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 ,各种生理反射迟钝 ,又多伴有基础疾病 ,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治困难更大。本文分析我科近 4年资料较完整的 96例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发病特征、病原菌分布及治疗特点进行探讨 ,以利于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 ,减少死亡率。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参照 1 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 ]。病例为 1 999年 1月~…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2至12月在综合ICU住院并行机械通气的233例患者资料,对发生VAP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233例患者中发生VAP72例,感染率为30.9%;其中好转或治愈33例,死亡30例,未愈9例。VAP发生率:住ICU时间〉7d者为51.9%(56/108),机械通气时间〉14d者为68.6%(24/35)。气管切开、留置胃管者的VAP发生率与气管未切开、未留置胃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昏迷者与未昏迷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VAP的高发生率与多种临床因素,如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有关。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订和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控制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NI)的,临床特点,分析引起NI的危险因素,寻找控制NI的措施。方法 对2004年11月-2005年9月90例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NI情况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NI 18例,感染发病率20.00%;NI26例次,例次发病率28.89%。感染以脑梗死患者为多,构成比占72.22%。感染部位分布以上、下呼吸道最常见,分别占26.92%和42.31%。患者原发病、侵入性操作、病区空气洁净度、住院时间、年龄、抗生素应用等是引起N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NI发病率较高,针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合理用药,一定能降低N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影响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临床及非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成人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ine危险分级标准分为低危组(Ⅰ~Ⅲ级)和高危组(Ⅳ~Ⅴ级)。分析2组住院时间延长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302例成人CAP患者人选。其中111例(36.8%)处于Fine危险分级Ⅰ~Ⅲ级,191例(63.2%)处于Ⅳ~Ⅴ级。总体住院时间2~47d,平均10.5d。Ⅰ~Ⅲ级的低危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5d,Ⅳ~Ⅴ级高危患者为11.5d。肺炎相关因素和非临床因素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患者比例在低危组显著高于高危组(P〈0.05)。而出现并发症和基础疾病恶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患者比例在高危组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目前我国成人CAP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仍高于国外水平。除了稳定基础疾病和防治并发症外,必须捉商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非临床因素导致的非必要住院时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临床危险因素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是否发生肺炎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将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感染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神经功能评分、病死率与痰细菌学检查结果等情况。结果在100例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感染肺炎,肺炎感染率为28.0%。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4.3%。对照组中有2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2%。观察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患者而言,感染肺炎的主要因素在于意识与吞咽障碍、患有基础疾病等。经痰细菌学检查发现,最主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在数量上仅次于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因受到很多危险因素的影响,极易感染肺炎,一旦受到感染,便会加大治疗困难,导致病死率上升。因此,必须要在早期采取预防措施,改善患者预后,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梁红 《中国医药》2013,8(7):934-935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分析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华东医院收治的进行呼吸机通气的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VAP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78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被诊断为VAP,患病率为30.9%.机械通气时间>3d,卧位床头抬高少于30°,住院时间>7d,手术时有气管切开操作,合并肺部基础病,合并糖尿病,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以及每日吸痰≥3次等是VAP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2.1、10.8、2.43、2.68、5.56、4.60、3.74、4.20,95%置信区间分别为:6.5 ~17.7、5.5 ~16.3、2.01 ~2.85、1.95 ~3.41、3.15 ~8.71、2.47 ~6.73、2.22~5.26,2.57 ~5.83,均P<0.05).55例VAP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65.4%(36/55),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为27.3%(15/55),真菌感染率为7.3%(4/55).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3.6%(35/55)、45.4%(25/55)和41.8%(23/55).结论 导致VAP的危险因素较多,革兰阴性菌是其中的主要病原菌.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降低VAP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昏迷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临床护理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间诊治的256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分为肺炎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影响昏迷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年龄、脑卒中、高血压病、胃-食管反流、鼻饲饮食、平卧体位、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气管通道的建立方式和住院总时程10个因素是影响昏迷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胃-食管反流、进食和生活方式、气道通道构建方式、住院总时长及合并基础疾病是诱发昏迷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针对昏迷病人吸入性肺炎制定临床护理干预策略将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申海涛  刘建平 《安徽医药》2017,38(2):198-201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诊治的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2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预后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坠积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20例患者中发生坠积性肺炎40例,发生率为1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类型、糖尿病、吸烟、吞咽障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卧床时间与坠积性肺炎相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吞咽障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卧床时间是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坠积性肺炎患者入院21天的NIHSS评分为(11.23±3.45)分,而非坠积性肺炎患者为(4.19±3.10)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坠积性肺炎患者入院21天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也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比较常见,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吞咽障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卧床时间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和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CA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治疗的44例非老年CAP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疾病、双侧肺炎和胸腔积液发生率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升高率、重症肺炎的发生率及好转率和死亡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握老年CAP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对其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节约治疗成本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本市某厂矿〉50岁职工健康体检,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防治。方法〉50岁的职工3916人,按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为危险与非危险因素2组。危险因素组1552人,将危险因素亚组分为高血压组680人,高脂血症组673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199人;非危险因素组2364人。逐年观察各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情况,并以同期体检〈50岁的人群组21842人作为对照进行观察。结果〉50岁组职工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大于〈50岁组(P〈0.01),危险因素组明显大于非危险因素组(P〈0.01)。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态势,并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患者于机械通气脱机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急诊室收治的16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机械通气脱机后PTSD的发生率,并以患者发生PTSD为因变量,以可能造成PTSD的相关因素(患者基线资料)为自变量,分析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者机械通气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