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避孕节育技术对已婚育龄女性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指导女性选择合适的避孕节育措施。方法:选取已婚育龄女性2384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登记,要求所有被调查者对性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并通过《女性性生活质量量表》对其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者有无生育史所采取的避孕措施存在着明显差异,无生育史者以避孕套、计算排卵期最为常见,分别占54.11%和31.32%,其次是采用避孕药避孕,占14.11%,没有人采用宫内节育器或者是结扎避孕。而有生育者多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占59.34%,其次是避孕套和避孕药,分别占21.85%和15.01%,仅有少数患者采取结扎以及计算排卵期避孕。被调查是否有生育史所采取的避孕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生育女性以及各种分娩方式的已经分娩女性采取不同避孕节育措施对性生活满意程度无明显差异,且《女性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避孕方式不会对女性的性生活质量造成明显的影响,已婚育龄女性可以根据自身的生育需求选择适宜的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妇避孕知识及避孕意愿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避孕节育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图片、宣传册、音像资料、专业人员讲解等形式进行避孕知识健康教育。分娩出院前1天进行避孕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干预组避孕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后第一次性生活时准备采取避孕措施者占8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绝大部分产后避孕选择避孕套(52.3%)和宫内节育器(32.7%)。结论:孕产期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妇避孕知识水平,增强避孕意愿,提高产妇避孕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扩大宫内节育器放置范围,提供安全的避孕方法。方法:人工流产术后自愿要求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300例为观察组,300例为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2~3d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术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情况(1、3、6、12个月),观察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300例,失访5例,终止使用3例,其中1例是带器妊娠,2例是宫内节育器脱落,无不良反应取出。对照组300例,失访7例,终止使用1例,1例是宫内节育器脱落。结论:不同时期放置吉妮致关宫内节育器均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尤其适宜使用其他类型宫内节育器失败者,也适用于宫腔大者,而且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各社区绝经前后已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并促进其及时将宫内节育器取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利用2009年3月~2010年8月南山区各社区妇女健康普查平台,将年龄在45~62岁已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妇女1595人,以自填式问卷进行避孕知识、宫内节育器相关知识调查分析。结果:实际问卷调查人数为1595人,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1586份。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绝经前后已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超过50%以上知晓常见的避孕方法种类,其中45.63%的调查对象知晓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并发症及其优点;23.45%调查对象知晓各类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年限,87.14%的调查对象对宫内节育器满意。结论:已放置宫内节育器45~62岁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的避孕知识咨询、指导工作,以提高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频繁脱落节育器的妇女使用吉妮宫内节育器(IUD)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有多次脱落并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5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放元宫型宫内节育器,并于放置后6个月、18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8个月末观察组带器妊娠1.6%,脱落率1.6%,因症取出率2.6%;对照组带器妊娠率3.3%,脱落率9.3%,因症取出率3.3%。两组对比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妮宫内节育器脱落率低,避孕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好,尤其适用于宫腔大、宫口松、反复脱落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已婚育龄夫妇性生活状况及影响性功能的生活、职业、环境因素。方法:利用深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育龄夫妇信息系统,使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已婚育龄夫妇424对为研究对象,培训社区调查员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入户调查,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问卷,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被调查的已婚育龄夫妇中夫妻双方至少一方存在性生活问题的有149对,占总体的41.6%;而至少存在一个性生活问题的女性有136人(36.1%),高于男性的72人(19.4%);2)女性(8.3%)比男性(2.4%)更容易出现性交痛(P〈0.05)。在性高潮障碍方面,女性(11.3%)比男性(5.8%)也更不容易达到性高潮(P〈0.05);3)被调查的影响夫妻双方性生活因素中,年龄是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年龄增大,性生活更容易出现问题,夫妻双方的教育程度越高,性生活满意度越高,而家庭收入对性生活影响不显著;4)当性生活遇到问题时,极少数女性(3.1%)和男性(4.0%)会寻求医疗帮助和心理帮助。结论:已婚育龄夫妇性生活状况较差,约有41.6%夫妻至少一方出现了性生活问题,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性生活问题;年龄和教育程度是影响性生活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则对性生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1例在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外来务工的下肢丹毒患者和162例经检查无丹毒的在职外来务工体检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个变量:长时间站立或行走(OR5.49,95%CI2.24-13.23)、肥胖(OR3.14,95%CI1.36-9.23)、浸渍型足癣(OR9.54,95%CI3.83-27.64)、足部多汗或潮湿(OR4.66,95%CI2.03-11.33)与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的发病有关。结论:下肢及足部局部免疫力下降与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喜宫腔型宫内节育器(宫喜环)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站行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喜环的45例育龄妇女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人工流产术后放置爱母牌宫内节育器(爱母环)的45例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置环后月经量、腹部疼痛、白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脱落、带器妊娠、因不适取出所导致的停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续用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环后6个月后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腹部疼痛的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喜环柔软程度高,易于弯曲,对人流术后子宫修复影响较小,避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珠海市女性性工作者(FSW)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珠海FSW人群中的梅毒病人为病例组,1∶4匹配选择梅毒初筛阴性者为对照组。通过广东省梅毒综合防治示范区FSW人群调查专用问卷获取一般情况、性行为特征、毒品接触史、梅毒知晓情况、精神障碍情况等信息,采用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发现27名梅毒阳性感染者,对照组匹配108名。单因素分析显示,周平均接客6~15人是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OR值为2.87(95%CI:1.04~7.87);而一个月内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和知晓梅毒预防知识是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14(95%CI:0.09~0.42)和0.29(95%CI:0.17~0.90)。多因素分析显示,一个月内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和知晓梅毒预防知识是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25(95%CI:0.11~0.90)和0.34(95%CI:0.21~1.25)。结论: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和知晓梅毒预防知识是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人口避孕节育服务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服务的综合干预效果,为形成更加适宜于流动人口推广避孕节育技术的服务新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自填式问卷,对年龄15—49岁、非深圳户籍、未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有过性生活且到我中心接受服务的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分阶段进行2个月的基本干预和2个月全面干预后,再次进行调查,了解干预效果。结果:知识水平:在女性干预组干预后知识水平均有所提高,全面干预后提高更明显(P〈0.05)。咨询:干预后咨询人数有显著提高,全面干预后提高更显著(P〈0.05)。意愿:干预后,流动人口愿意使用提供的药具、愿意将信息告诉同伴和在有需求时愿意再来中心就诊。行为:调查对象采取避孕措施比例在98%以上,干预后比例有显著提高,全面干预后增加更显著(P〈0.05),但仍有30%左右的人没有坚持使用。满意度:不同性别对11项相关服务干预前后满意度平均分有差别。服务质量全面干预后较基本干预和干预前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山区计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流动人口做为重点服务人群,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生殖保健等综合干预活动,引导流动人口在避孕节育认知、信念、态度和行为方面发生改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朱志红 《中国性科学》2013,22(3):36-37,51
目的:比较MCu型宫内节育器和与TCu220e型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2月~2011年6月,选择来我站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健康育龄女性260例,按照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30例。MCu组置入MCu型宫内节育器,TCu220c组置入TCu220e型宫内节育器。所有放置者均于植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随访一次,观察两组女性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Meu组在置入术后的疼痛发生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带环妊娠率均低于TCu220e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u型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置入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方法:本院联合市妇联开展已婚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炎筛查活动,发放自行设计的匿名调查问卷,对确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共有8675位已婚育龄妇女参与筛查,确诊慢性盆腔炎患者357例,有2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接受调查。问卷发放286份,回收286份,问卷回收率100%。在286例患者中性生活质量满意度为9%。结论:本调查中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大约4.1%,性生活满意度为9%。  相似文献   

13.
务工未婚男青年性知识和婚前性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建  黄少芬  敖贵文 《中国性科学》2010,19(8):32-34,40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性知识和婚前性行为现状,为开展未婚男性生殖健康促进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深圳特区马家龙社区四个工厂的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外来务工未婚男性青年性相关知识水平偏低,大部分问题正确回答率均低于80%;(2)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开放,已有性生活体验的占被调查者的71.5%,未婚同居现象达52.1%;(3)因婚前性生活造成性伴侣意外妊娠达64.2%,造成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占46.56%和避孕失败占53.44%;(3)17.81%务工未婚男青年有过生殖道不适症状。结论:要加强对外来务工未婚男青年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并提供避孕药具以减少性伴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影响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11例CAP患者,男68例,女43例,(78.1±7.9)(65~98)岁,病死率的风险因素。结果病死率为25.2%单因素分析发现卧床、合并基础疾病的数量、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意识改变、血白蛋白〈3.0g/dl、血D-二聚体升高、入住ICU、休克、肾功能衰竭、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和PSI评分较高均为影响病死率的风险因素,而卧床、休克、APACHEⅡ评分较高为其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人CAP的病死率较高,影响老年人CAP病死率的风险因素甚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工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生殖道感染发生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学信息和1年内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和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生殖道感染发生和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1)深圳市工厂育龄女性近1年内生殖道感染炎症发生率为9.8%;(2)生殖道感染高危行为方面,洗脚盆与洗外阴的盆共用的占34.5%,内裤与袜子一起混洗的占45.7%,经期有性生活的占15.8%;(3)工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学历提高、家庭收入提高而增加;(4)户籍人口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为12.8%,比流动育龄女性的发病率9.5%高.结论:由于深圳工厂育龄女性的家庭收入、学历影响对象的性生活频率,从而影响对象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群体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患者复发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探讨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76例CA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一般情况与个人行为,以及皮损情况和复发情况,对CA复发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嗜酒(95%CI值为1.319~2.004,OR值为1.658)、熬夜(95%CI值为1.715~21.658,OR值为6.336)、皮损出现于肛周(95%CI值为0.608~1.049,OR值为0.752)、患者皮损的HPV型别呈16型(95%CI值为1.031~2.524,OR值为1.428)、患者皮损的HPV型呈复合型(95%CI值为2.058~6.082,OR值为3.539),均为CA复发最主要的促进因素。经治疗后,患者疣体经激光烧灼,均结痂脱落,达到临床治愈,并且创面能够自行恢复,未出现瘢痕,A 组患者再次复发率同 B 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CA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患者应用激光、干扰素与斯奇康联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子宫全切除术对女性生殖激素、性功能及更年期综合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子宫全切伴双侧卵巢保留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一般情况类似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对象的激素水平、性生活情况、更年期症状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半年、1年的血清FSH(10.76±3.21、11.74±3.84)mIU/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H(5.76±1.32、5.32±1.05)mIU/mL及E2(37.42±8.67、36.13±7.23)pg/m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率(30.88%)、性欲下降(25%)、性兴奋缺乏(17%)、性交痛(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潮热出汗(54.41%)、焦躁(33.82%)、失眠(39.71%)、疲劳乏力(30.88%)、心悸(23.53%)等更年期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全切术可以降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其正常激素水平,降低性欲、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