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16和nm23-H1在胃癌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观察p16和nm2 3 H 1在胃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蛋白表达情况,评估两者在预测胃癌肿瘤转移和预后中作为生物学指标的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的临床病理特征:46例胃癌标本及69枚转移淋巴结标本均取自我院普外科1997~1998年的手术切除标本,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为转移的淋巴结收入本实验。5例正常对照取自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标本的正常胃组织。根据病理分型[1] ,在46例胃癌中,乳头状腺癌7例,管状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2 8例,黏液腺癌3例。2 9例伴淋巴结转移,17例不伴淋巴结转移。2 .免疫组…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与nm23-H1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浸润生长及转移的必要条件 ,肿瘤组织中MVD反映了肿瘤细胞生长微环境的改变。nm2 3基因是人类肿瘤转移表型抑制相关的基因 ,与多种人类肿瘤的转移抑制相关。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原位杂交技术 ,进一步研究了PHC病人中MVD及nm2 3 H1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1.资料 :取自我院 1997.7~ 1999.11手术切除肝癌标本 5 8例 ,男性 4 5例 ,女性 13例 ,平均年龄4 8 2岁 (2 1~ 6 9岁 )。所有标本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其中有门静脉癌栓或肝内转移者 2 8例 (48 3%)。按…  相似文献   

3.
E-钙粘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研究E 钙粘素 (E Cadher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的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 ,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 82例 ,术前未经任何治疗 ,组织选取癌与癌旁交界处。收集患者术前甲胎蛋白 (AFP)、HBsAg、镜下门静脉瘤栓、肿瘤包膜、癌细胞分化程度等指标。对照组为正常肝组织 2 0例 ,取自肝破裂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门脉性肝硬化组织活检标本 2 0例。2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程序按S 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光镜下阳性结果判定 :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11例十二指肠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治疗胃和小肠GIST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11例病人CT的检出率为100%,内镜病理检出率为25%。均行手术切除治疗。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围手术期无病人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10个月和2年出现复发、转移。十二指肠GIST病人的1年和2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1%(10/11)和82%(9/11),预后略差于胃和小肠GIST。结论:十二指肠GIST的术前诊断应综合应用内镜和影像学技术,以提高其确诊率。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合理选择手术方法。低危病人手术后基本可以治愈,中、高危病人术后应配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该病的预后略逊于胃和小肠GIS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1年收治的52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岁.根据WHO( 2010)神经内分泌肿瘤新分类标准,其中神经内分泌瘤(NET) 19例(1级12例,2级7例),神经内分泌癌(NEC) 29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MANEC)4例.病变发生于贲门、胃底31例(59.6%),胃体11例(21.2%),胃窦10例(19.2%).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和吞咽困难.50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NET患者经内镜切除5例,胃壁局部切除3例,根治性胃切除11例,术后病理显示14例(73.7%)肿瘤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4例(21.1%),脉管瘤栓1例(5.3%);NEC及MANEC患者行开放式根治性手术17例,姑息性手术13例,单纯探查手术1例,术后病理显示29例(96.7%)肿瘤侵及或穿透浆膜,淋巴结转移27例(90%),脉管瘤栓16例(53.3%).随访2~106个月,19例NET术后局部复发2例(10.5%),远处转移3例(15.8%),死亡2例(10.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9%和82%;29例NEC术后局部复发1例(3.4%),远处转移25例(86.2%),死亡21例(72.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43%和21%;4例MANEC术后远处转移3例,死亡3例.结论:不同分类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各有不同,NET多为早期病变,治疗效果较好;NEC及MANEC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不同部位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学院经过手术治疗的486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GIST 461例,继发GIST 25例.对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方式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结果 本组461例原发GIST患者中,6例食管间质瘤患者均行食管部分切除术;234例胃间质瘤患者中,行胃部分切除术183例、近端胃+贲门切除术23例、远端胃切除术23例、全胃切除术2例、剖腹探查3例;5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中,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3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5例、姑息性手术3例;116例小肠间质瘤患者中,行小肠部分切除110例、姑息性手术6例;29例直肠间质瘤患者中,行经骶经肛门括约肌直肠肿瘤切除术13例、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12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4例;25例其他部位的原发GIST患者均行开腹手术.25例继发GIST患者中,肝转移患者行肝段切除10例、肝活组织检查1例;腹盆腔肿瘤切除6例;小肠或结肠部分切除5例,乙状结肠切除1例;脾切除及颅内肿瘤切除各1例.461例原发GIST患者中,联合原发部位以外脏器切除占12.58%(58/461),其中联合胆囊切除比例最高,占34.5%(20/58).最易出现联合脏器切除的GIST依次为十二指肠间质瘤、胃间质瘤、小肠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占总手术的20.39%(94/461),其中近5年腹腔镜手术占总手术的28.52% (77/270),与前5年的8.90%(17/1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67,P<0.05).结论 根据不同部位GIST的临床特点,采用包括微创手术在内的不同手术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是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胰腺癌中 p16基因mR NA的表达情况 ,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对其异常表达的原因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 :新鲜胰腺癌组织 10例取自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通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 ,其中胰头癌 9例为胰头十二指肠手术切除 ,胰体尾癌 1例为胰体尾切除术切除。正常胰腺组织 7例为对照 ,取自十二指肠乳头癌和胆管末端癌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的正常胰腺。2 .DNA和RNA的提取 :酚 氯法提取上述样品DNA ,紫外分…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不同区域进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 1和血管染色 ,探讨胃癌组织中VCAM 1的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生长和转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 1999年 3~ 6月手术切除的胃癌、瘤旁 (取自距瘤旁 2cm处 )及距瘤体 5cm处标本各 4 1例 ,8例良性溃疡及10例正常组织标本通过胃镜取得。患者年龄为 4 2~ 74岁 ,男女比例为 2 4∶1,2 8例有转移。免疫组化染色 :中性甲醛固定标本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除 1张为常规HE染色外 ,其余为免疫组化 (SABC法 )染色。用CD34进行血管染色 ,测定微血管密度 (M…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我院收治了 85例因溃疡病急性穿孔、出血和幽门梗阻而行胃大部切除的病人 ,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后 ,采用十二指肠后壁矩形瓣封闭十二指肠残端 10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例病人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 4( 2 8~ 68)岁。溃疡病史 2~ 12年。 9例十二指肠前壁穿孔 ,1例十二指肠前壁溃疡出血。1.2 手术方式10例病人均采用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其中 8例病人溃疡完全切除 :十二指肠前壁沿溃疡远侧边缘切除 ,后壁预留肠壁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小细胞癌(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41例胃S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男性35例,女性6例;确诊年龄39 ~ 84岁,中位年龄62岁;胃上部病变31例(75.6%),胃中部3例(7.3%),胃下部7例(17.1%).结果 41例胃SCC患者出现不适症状至最终确诊的时间间隔1~13个月,中位时间为3个月;肿瘤最大径2.5~15.0 cm,平均6.5 cm;38例(92.7%)以手术为初始治疗方案,其中25例(61.0%)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13例(31.7%)行姑息性手术,3例(7.3%)仅行化疗.初始的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2、31和8例.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11个月,1、2、5年生存率分别为70.7%、46.3%和36.6%.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与肿瘤最大径(x2=5.565)、体重变化(x2=3.688)、手术的根治程度(x2=11.747)以及是否复发(x2=17.966)有关(P<0.05).结论 胃SCC是胃恶性肿瘤中的罕见病理类型,临床误诊率较高,其病情进展迅速且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胃SCC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p27和Ki-67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贵龙  姚榛祥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78-878,W004
p2 7被认为是判断肿瘤预后的独立标志物。大量研究表明Ki 67过量表达与胃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密切相关。我们旨在探讨p2 7、Ki 67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 1 989年 1 0月~ 1 999年 1 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标本 64例 ,男 1 6例 ,女 48例 ,男女之比为 1∶4 ;年龄 1 2~ 72岁 ,平均 42岁 ,其中甲状腺滤泡状腺瘤 (FA) 1 6例 ,滤泡状腺癌 (FTC) 2 0例 ,乳头状腺癌(PTC) 2 1例 ,未分化癌 (UTC) 7例 ,1 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 (NT)作对照。2 .主要试剂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5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胃原发黑色素瘤并脑转移1例行近端胃肿瘤根治术+脑转移灶切除;直肠肛管黑色素瘤14例,其中行腹会阴联合肿瘤切除术(Miles)8例,行经腹直肠肿瘤前切除(Dixon)1例,行局部切除4例,1例拒绝手术治疗出院。3例术后接受综合治疗,3例因术后转移复发接受化疗。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HMB-45、S-100、Malan-A多呈阳性表达。总生存期4.5~57.0个月,平均生存期(15.8±15.3)个月,中位生存期9.0个月。结论: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是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免疫组化是主要的诊断依据,完整手术切除(R0)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0例g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胃镜活组织检查.对于活组织检查结果提示分化较好、直径≤2 cm的gNENs,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于活组织检查结果提示分化较差、直径>2 cm的gNENs,行手术切除,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术式.采用电话、书信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0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80例gNENs患者临床表现为腹上区疼痛及不适的有58例.肿瘤部位:贲门部32例、胃体部40例、幽门部8例;肿瘤大体分型:溃疡型44例、息肉型25例、隆起型11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6 cm(0.4~7.5 cm).肿瘤分级:G1级27例、G2级10例、G3级43例.肿瘤未发生转移4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34例(远处转移2例),仅伴有远处转移1例.31例胃神经内分泌瘤患者行内镜切除术,术后均未接受辅助化疗.49例患者(胃神经内分泌瘤6例、胃神经内分泌癌4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全胃切除术1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肝转移灶切除术3例;34例患者行术后化疗,15例未行术后化疗.79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0个月(2.0 ~ 113.0个月).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75.6个月(2.8 ~ 100.8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3%、75.8%、66.5%.G1级、G2级、G3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3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治疗方式、术后化疗、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直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r=9.550,17.488,25.038,14.994,6.897,25.234,22.06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1.280,95%可信区间:5.353 ~19.121,P<0.05).结论 gNENs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以腹上区疼痛及不适为主,肿瘤所在部位以贲门部、胃体部占大多数,gNENs的分级及分期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内镜或手术切除是治疗gNENs的主要方式,预后与患者的性别有关,女性患者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不同区域进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和血管染色,探讨胃癌组织中VCAM-1的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生长和转移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1999年3~6月手术切除的胃癌、瘤旁(取自距瘤旁2cm处)及距瘤体5cm处标本各41例,8例良性溃疡及10例正常组织标本通过胃镜取得.患者年龄为42~74岁,男女比例为2.4∶1,28例有转移.  相似文献   

15.
对胆囊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罕见报道。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了 2 9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组织标本中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的表达情况 ,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胆囊癌组织均取自我院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6月的手术切除胆囊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 ,有明确的病理诊断。术前均未接受化疗和放疗。 2 9例病人中 ,男性11例 ,女性 18例。年龄 34~ 75岁。病理类型 :高分化腺癌 4例 ,中分化腺癌 9例 ,低分化腺癌 11例 ,未分化癌 5例。根据国际抗癌协会 (UICC)分期标准 ,TNM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对本院18例早期胃癌在诊断及治疗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14例有慢性胃病史2~30年,10例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主,2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进食哽噎。胃镜检查15例,上消化道造影检查10例。胃黏膜层(m)癌10例,黏膜下层(sm)癌8例,淋巴结转移3例。本组均行RI^ 或R2,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14例,近端胃切除3例,全胃切除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7例获得随访结果,随访率为94%。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4%和88%。结论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是决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指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9月至2002年5月间经手术治疗的43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肝转移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侵犯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P>0.05)。异时性肝转移行肝切除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5.0个月,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肝转移肝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0个月)(P=0.0233)。同时性肝转移组中,单纯胃切除32例,中位生存时间6.0个月;胃加肝切除7例,中位生存时间10.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9)。不同肝转移程度姑息性胃切除术后生存时间比较,H1、H2和H33组分别为7.5、6.0和4.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7)。结论异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良好,应争取积极手术切除;胃癌肝转移患者同期行胃加肝切除生存率未见明显改善;H3肝转移患者姑息性胃切除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道类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自2003年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4例胃肠道类癌资料.肿瘤位于直肠11例,胃10例,阑尾3例.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肿瘤直径≤1 cm 10例(41.7%),直径>1 cm 12例(50%),2例不详.淋巴结转移6例(25%).胃癌根治术3例,胃空肠吻合术1例,胃局部切除3例;直肠癌Dixon术式2例,Mason术式2例,Hartmann术式1例,直肠局部切除4例.阑尾切除术3例.结果 随访21例,随访时间4~63个月,3例死亡,余单纯手术治疗的均存活良好.结论 胃肠道类癌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是判断胃肠道类癌良恶性、决定手术方式和预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 ,检测了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 ,并对它的表达规律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6 5例胃癌标本取自我院 1986年~ 1992年间行胃癌切除的患者 ,其中男 42例 ,女 2 3例 ;年龄 2 9~6 7岁 ,中位年龄 49岁 ;组织学分型 :乳头状腺癌 12例 ,管状腺癌 2 2例 ,低分化腺癌 2 0例 ,粘液腺癌 8例 ,未分化癌 3例 ;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状况及TNM分期见表 1。本组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 ,随访资料完整。另经胃镜取正常胃粘膜活检标本 10例 ,浅表性胃炎标本 8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5例ACC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了术后随访。结果:3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仅行减瘤手术,其余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行减瘤手术患者均于术后14个月内死亡,平均存活12.5个月。所有患者中获得随访者30例,失访者5例,随访时间10~119个月,平均39.7个月。结果分析显示死亡组与生存组在除性别及手术时间外的年龄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预后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手术方式、Ki-67指数、肿瘤直径等指标对患者的预后无影响(P0.05),肿瘤分期和肿瘤切除方式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结论:对于ACC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时,具体的手术方式应结合具体情况而定,肿瘤分期越早行手术治疗后预后越好,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预后好于仅行减瘤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