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到2011年4月期间,120例HP阳性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每次口服奥美拉唑、替硝唑和克拉霉素,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为60例,每次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庆大霉素、丽珠得乐,15天一个疗程。疗程结束时复查胃镜及H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5%和73.5%,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2.1%和82.1%,糜烂性胃炎治愈率分别是95.2%和92.1%。结论:治疗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能明显促进溃疡的愈合,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及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状况及三联抗HP治疗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4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其HP感染状况,对HP阳性者采用奥美拉唑20mg bid,克拉霉素250mg bid,甲硝唑400mg bid 1周疗法,停用抗菌素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计算其根除率,比较两者差异。结果: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为57.1%(24/42),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为82.0%(41/50例),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中21例完成了整个疗程,HP根除率为61.9%(13/21),显著(P〈0.05)低于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87.8%(36/41)。结论: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低于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三联抗HP治疗根除率低于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3.
单味鱼腥草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疾病。虽然抑酸愈合溃疡不难,但一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幽门螺旋杆菌(HP)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感染率高达40%~60%,目前已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的先决条件,90%~95%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60%~80%的胃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明显降低或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且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至10%以下。临床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有多种,治疗方案很多,  相似文献   

4.
清菌安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菌安胃汤治疗HP感染性胃病的疗效和中医药治疗肿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117例被诊断为HP感染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64例,西药对照组53例,分别以中药清茼安胃汤为主方,根据中医辨证加减,西药四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丽珠得乐或奥美拉唑)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于停药1个月后复查,对比观察中西药的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治愈率为53.13%,总有效率为85.94%;西药对照组治愈率为52.83%,总有效率为86.7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中药清茵安胃汤根除Hp感染。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疗效理想,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方法:将消化性溃疡病人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分成两组:旧根除成功组70例,HP根除失败组30例,对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HP根除成功组GRED发病率为11.43%(8/70),HP根除失败组为13.33%(4/30),Hp根除治疗前后GRED发病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U患者根除耶和GRED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根除HP(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共观察80例患者,以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H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以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肠溶片与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根除HP,以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24小时食管胆红素监测检测有无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观察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患者是否出现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或原有胃食管反流是否加重。结果: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HP,结果阴性者54例,阳性者26例,HP根除率为67.5%。根除HP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18例,占总数33.3%;未根除HP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9例,占总数34.6%。是否根除HP,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经χ^2检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根除HP,与治疗前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对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除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中药和胃丸,西药(果胶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结果:5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中药组HP根除率60%,临床显效率72%,西药组HP根除率69%,临床显效率63.9%;中西医联合组HP根除率89%,临床显效率89.8%。结论:说明中西药联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既有较好的HP根除率,又有很好的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人群的发病率高达50%-70%,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较少见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也有明确的关系。因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成为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必要手段。因此我院采用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患者50例,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黄乌蛇散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1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是指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有关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根除HP在HP相关性胃病的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因以铋剂为主的三联疗法HP根除率还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主的三联疗法价格昂贵,难于推广,因而进行相关药物的组合、筛选研究,选择疗效高、价格廉的治疗方案尤为必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三黄乌蛇散为基本方治疗HP相关性胃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药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令彪 《北京中医》2006,25(4):195-197
目的为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以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中药四黄调胃汤联合抗生素的临床观察。方法将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38例服四黄调胃汤;西药组32例服替硝唑1000mg/d、阿莫西林1000mg/d、加胶体次枸橼酸铋480mg/d;中西结合组18例服用的药物及服法同中药组和西药组。三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HP根除率:中西结合组为88%〉西药组的84.4%〉中药组的78.9%。中药组与中西结合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的最佳选择,四黄调胃汤适合于脾胃虚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脾胃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而且容易复发,而HP感染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与复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HP研究深入,各种检测手段的普及,常规的三联或者四联抗HP治疗已经达成共识。近年来药物根除HP成功率下降,HP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着HP的根治治疗。笔者应用金丹二黄汤加味对本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的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发性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金丹二黄汤加味中药具有协助西药抗HP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疏肝平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自拟疏肝平疡汤对胃溃疡(DU)及十二指肠溃疡(PU)的疗效及根治情况。方法 将3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8例以疏肝平疡汤为主,同时服奥美拉唑,每日两次,麦滋林-S,头孢羟氨苄。甲硝唑。对照组:服上述西药疗程4周。两组均在4周后复查胃镜和HP。结果 治疗组HP消除149例,约占88.69%。根除104例,根除率61.9%;对照组HP消除98例,约占58.33%,根除43例,根除率约为25.6%,两组消除率。根除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 疏肝平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应用日本产Pentax-2930k型电子胃镜对396例3~14岁儿童进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检出消化性渍疡38例,检出率为9.6%,年龄分布为3~14岁,男24例,女14例,男:女为1.86:1。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93.3%(28/30),球降交界处1例,球后1例。其中单发溃疡占46.7%(14/30),多发溃疡占10%(330),霜斑样溃疡占43.3%(13/30)。胃渍疡中以胃窦较多见,占50%(3/6),胃体16.7%(1/6),多发溃疡为33.3%(2/6)。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渍疡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多见。十二指肠渍疡惠儿Hp阳性率为70%(21/30),胃溃疡惠儿Hp阳性率这33.3%(2/6),2例复合性溃疡患儿有1例为Hp阳性。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男性,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根除Hp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波  张波 《新中医》2006,38(12):51-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下活检胃窦黏膜组织确诊为HP感染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以奥美拉唑4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g,口服,每天2次,疗程1周;治疗组39例,药物用法同对照组,疗程1周结束后继续给予由吴茱萸、黄连、白及按比例研末分装成0.5g的胶囊,每次4粒,每天2次,疗程4周。2组分别于疗程结束8周后,分别活检胃窦、胃体黏膜组织以观察HP根除(胃窦、胃体黏膜组织活检HP均为阴性)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4.87%,对照组HP根除率80.95%,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率,并且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热毒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解毒活血方(蒲公英、连翘、茵陈、石菖蒲、黄连、延胡索、当归、川芎、郁金、佛手、八月札、仙鹤草、三七粉、丹参、枳实)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胃复春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89.39%、62.12%、86.21%,对照组分别为65.00%、43.33%、40.38%,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活血方能有效改善PLGC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微循环,并有根除HP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灵花  马致祥  杨恒 《中医杂志》2002,43(3):191-19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8例HP相关性PU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00例和西医对照组78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对上腹痛显效率(69.9%)、溃疡愈合率(92%)及总有效率(95%)、HP根除率(93%)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14.6%、80.8%、85.9%、82.1%(P<0.05),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5.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PU具有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高,且副作用小,是治疗HP相关性PU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随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探讨大蒜素清除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治疗作用和抗复发随访研究。将6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随机分2组。A组予大蒜素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B组仅用奥美拉唑,治疗前和治疗后及疗程末后30d均作快速尿素酶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判定。结果A组Hp清除率34%,根除率12%。B组清除率19%,根除率3%。随访1a溃疡复发情A组16%,B组4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大蒜素对治疗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效。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的年消化性溃疡研究中发现70-90%的胃溃疡和95-100%的十二指肠炎患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HP)定值。在第四届国际东京幽门螺杆菌会议上已经确认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将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其机理是HP感染破坏了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PH下降,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治疗上有单一药物(抗菌素)、二联及三联药物化疗,而以三联化疗具有疗程短、价廉、安全等特点,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有待观察。同时根除HP又是防止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措施使,人们看到了征服消化性溃疡复发曙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根除率较高、价廉、安全实用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新方法。方法: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胃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2例,以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替硝唑500mg,每天2次,疗程7天。即Bazzoli方案;B组36例,以潘托拉唑40mg,每天1次+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每天2次,疗程7天。活动性溃疡患者抗Hp治疗后继服奥美拉唑20mg或潘托拉唑40mg,每天1次,用药3周。抗Hp治疗结束1月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A、B2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6%和91.7%,活动性溃疡愈合率皆为100%。活动性胃窦炎愈合率分别为85.2%和83.3%,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8.3%.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2组每例抗Hp所需费用分别为532.6元和165.7元。结论:方案B是一种新的根除率较高、价廉、安全实用的Hp根除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都采用三联一周疗法,治疗组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对照组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O%。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0例复查Hp阴性27例,根除率90.0%。对照组30例复查Hp阴性20例,根除率为66.7%。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渍疡能提高治疗疗效,提高Hp根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