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心尖搏动图(ACG)对95例心肌梗塞病人心功能结果与52例正常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发现:(1)急性心肌梗塞(AMI)礤室收缩功能(STI)及舒张功能(DTI)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所测STI及DTI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93)AMI与OMI之间所测STI及DTI除个别指标外,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微电脑以两种方法测定心导纳图心缩间期(STI)结果,并与颈动脉搏动图法STI测值比较。结果显示:以微电脑自动报分所得之心导纳疱微分图测STI各值与颈动脉搏动图法结果极为接近,而以采集的心导纳微分图测TEMS,PEP,PEP/LVET值较其他二法值大。认为微电脑自动微分能避免信号经微分器处理所产生的时间延搁。  相似文献   

3.
54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儿,用导管法检测阻力比率(RR),导纳法检测左、右心室收缩时间间期比率(R/L)及等容舒张时间比率(YOI/XOI)。结果证明R/L,YOI/XOI均参与双室活动协调性调节,RR是反映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双室舒缩功能相互作用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三尖瓣口的血流舒张充盈频谱测定88例正常儿童的右心室舒张功能,并观察了呼吸、年龄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两年龄组吸气时血流速度指标E、A,流量指标EA、AA、TA比呼气时均有明显增加,时间指标DFT、EAT均延长,年龄仅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部分指标有明显影响,表明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舒张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尤其是呼吸的影响。测过时应注意呼吸时相的标准化,本文测值亦可作为临床评价儿童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三尖瓣口的血流舒张充盈频谱测定88例正常儿童的右心室舒张功能,并观察了呼吸,年龄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两年龄组吸气时血流速度指标E,A,流量指标EA,AA,TA比呼气时均有明显增加,时间指标DFT,EAT均延长。年龄仅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部分指标有明显影响。表明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舒张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尤其是呼吸的影响,测量时应注意呼吸时相的标准化。本文测值亦可作为临床评价儿童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左,右心室功能的相互依赖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朝荣  兰永乔 《四川医学》1994,15(5):276-278
应用ECG—G—MRI三维立体方法分别评价了15例正常人和17例心血管病患者左、右心室容量及EF的相关性,并探讨了有关因素对左、右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正常人的左、右心室容量和EF均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一侧心室容量与对侧心室的EF是非常显著负相关,在患者中,这种相关性明显下降。ASWT、PSWT、ESWS、ESAC/AW,EDAC/AW,ESR/T,EDR/T、LVM等指标均明显影响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且通过左、右心室的相互作用,对右心室功能也有明显的影响,但是除LVM外,这些指标与正常人的左、右心室容量和EF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心阻抗图导纳图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阻抗图 (impedancecardiogram )、心导纳图(admittancecardiogram)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技术 ,可同步描记心电图 (ECG)、心音图 (PCG )、颈动脉搏动图 (CPT)、心尖搏动图 (ACG)、阻抗图 (ΔZ)和阻抗微分图 (dZ/dt)、导纳图 (ΔY)和导纳微分图(dY/dt)。除了能分析计算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和舒张时间间期 (DTI)的一些指标 ,尚能通过每搏量 (SV)计算每分输出量 (CO)、心指数 (CI)等来衡量心脏的泵功能。有关血液动力学的一些指标 ,如外周阻力 (TPR)、血管顺…  相似文献   

8.
问:心脏位于何处?左心室及右心室肥大时,心尖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答:心脏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外面包以心包,2/3偏于左侧,1/3在右侧。正常心尖的搏动位置在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2厘米处,即距正中线7~9厘米处。搏动面积的直径为2~2.5厘米。心脏及心尖搏动的位置对判断心脏病有重要意义。在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肥大时,左心室推向左侧后方,心尖搏动向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TAPSE)及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D)在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入选 67例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房颤组,另选取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型超声测量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MAD、TAPSE值;采用二维超声测量患者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PCA);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右心室E值;采用QTVI测量左、右心室Vs、Ve值。分析房颤组患者左、右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患者的左、右心室LVEDD、LVES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心室Vs、Ve、MAD和TAPSE值明显降低,E值及E/ Ve明显升高(P<0.05)。 结论: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右心室功能下降,在传统的心功能指标未能发现异常时,QTVI联合TAPSE和MAD能够早期和快速地反映房颤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心电图(EGC)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心是图AI改变不伴其它心电图改变者病死率为2.7%,并发心电图异常项目愈多,病死率愈高。并发5基以上ECG异常者病死率66.7%。AMI时并发ST段上珠幅度;下壁梗塞时胸导ST段下移≥2mm;前壁梗塞Ⅱ、ⅢavFST段下移〉2mm,NQ〉5个导联,频发室早及短阵室速;束支阻滞及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做为近期预后不良的判定  相似文献   

11.
指尖容积脉波图(finger plethysmogram,简称指容图)是反映当心脏搏动时在末梢动脉系统所产生的容积改变,也是反映左心功能及末梢循环状态较好的指标。指容图是反复观察的非损伤性检查方法,图形稳定、操作简单,因此近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心脏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EST)观察正常人和心肌梗塞(MI)病人的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反应。方法DEST采用分级负荷方法,并与同期的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DECG)对照。结果静息状态和DEST中正常组和MI组在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组内各指标差异,P<0.01)。静息状态和DEST中MI组室壁运动指数(VMI)分别为1.28±0.16vs1.45±0.17(P<0.01)。DECG和DEST对SMI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45%和90%(P<0.01)。结论DEST检出MI病人SMI发作敏感性高,特异性亦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秀  丁元忠 《吉林医学》1996,17(6):323-324
本文报道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m-AST)活力的动态变化,多数AMI患者血清m-AST活力在发病后12h明显增高,24h可高达峰值。m-AST诊断AMI的敏感度100%,特异性93.5%,与CK—MB相似(P>0.20),可作为AMI诊断的酶学指标。但本文尚未证实m-AST对AMI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对应性ST段压低及压低幅度与持续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4例下壁AMI病人分为有ST段压低组与无ST段压低级,根据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又将前者分为两组:A组ST段压低1周内恢复;B组ST段压低超过1周未恢复。对上述各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住院死亡率有ST段压低组较无ST段压低组明显增高,P<0.05。在有ST段压低组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和住院死亡率,B组明显高于A组,P均<0.05。有严重并发症者ST段压低幅度总和明显大于无严重并发症者,P<0.01。结论下壁AMI伴对应性ST段压低尤其是压低幅度大、持续时间长者,严重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关小红  林桂清 《医学文选》1995,16(2):107-108
本文对40例无心脑血管病的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病人,用多导心脏电脑监护系统做心阻抗血流图19项检测指标测定,取9项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SV、EF、TPR、SVI、STI、PEP有高度显著性差异,VET、CI有显著性差异,CO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导致心功能明显异常,是部分老年心脑血管病的前驱期改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及颈动脉搏动图法,测定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甲亢及二尖瓣脱垂患者共85例的收缩时间间期,评价其临床意义。认为收缩时间间期是敏感的左室作功指标,并能反映左心功能异常程度,有一定定量价值。各指标中以PEP和P/L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家兔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钠电流(INa)的影响,阐明利多卡因引起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电不均一性机制。方法:酶解法分离家兔单个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INa在应用利多卡因前后变化。结果:在电流钳制下,对照组中的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上记录动作电位都具有典型的0至4期的形态,2相平台期有心外膜心肌细胞特有的穹窿样凸起;但在利多卡因组,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动作均明显地失去2相平台期穹窿样凸起和高度,右室心外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失去2相平台期立即复极,形似三角形,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APA)和复极化50%和90%(APD50和APD90)均明显减少(P<0.05),且右室心外膜心肌细胞的APA和APD50以及APD90受利多卡因影响后减小最为严重(P<0.05或0.01)。通过电压钳制方式,利多卡因使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的INa在各个指令电位下明显减小,而且右室心外膜心肌细胞INa减小的幅度要显著强于左室心外膜心肌细胞INa的减小幅度,当钳制电压为-20mV时,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的INa分别由(62.1±4.5)和(54.2±2.9)减小为(40.8±3.2)和(26.5±2.1)(P<0.05或0.01)。利多卡因还使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INa的I-V曲线明显上抬,尤其是使右室心外膜心肌细胞INa的I-V曲线处在其他曲线最上面,同时引起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的INa电流密度的最大峰值由-20mV略向右偏为-10mV。结论:利多卡因可以引起左、右心室心外膜心肌细胞电不均一性,其可能原因是利多卡因对右室心外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INa的影响程度明显强于左室相同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EST)观察正常人和心肌梗塞(MI)病人的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反应。 方法 DEST采用分级负荷方法,并与同期的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DECG)对照。 结果 静息状态和DEST中正常且和MI组在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均有显性差异(组内各指标差异,P〈0.01)。静息状态和DEST中MI组室壁运动指数(VMI)分别为1.28±0.16vs1.45±0.1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阻抗心动图的方法,测定了冠心病68例的16项左心功能的有关指标,并设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表明患者的左心功能均比对照组明显减退。患者经“吐纳导引”功治疗一年前后的各指标表明,冠心病组有7至9项指标有明显改善。这与临床疗效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主要能使患者的血压下降、心排量增加、动脉弹性改善、外周阻力下降以及心肌氧耗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小循环心功能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右胸电导纳技术检测6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小循环心功能。结果:左心衰竭组(KillipⅡ、Ⅲ、Ⅳ级)比心功能正常组(KillipⅠ级)Q-j(PEP)延长、j-z(RVET)缩短、Q-j/j-z(RSTI)增加、hc/hz(前负荷)增高,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RSTI异常阳性率对比t=2.81,P<0.01。提示:小循环法可以早期、较灵敏、客观地反映AMI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