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死亡受体3(DR3)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中的一个新型死亡受体。DR3与TNFR1一样,既能诱导凋亡也能活化核因子κB(NF-κB),对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 family,TNFSF)中的一种细胞因子[1]。TNFSF 在人体中表达广泛,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稳态和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2-3]。TNFSF 是Ⅱ型跨膜转运蛋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裂解成小分子分泌蛋白而发挥生物学活性。TNFSF 细胞因子具有与 TNF 同源的,介导自身三聚体化及结合受体过程,每个配体可结合一个或多个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受体。TNFRSF 受体具有一个位于细胞外的配体结合域和一个细胞内的细胞质尾巴,后者可以结合一个或多个适配蛋白,激活细胞信号通路瀑布。  相似文献   

3.
LIGHT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新成员之一,通过其相应的受体HVEM/TR2、LTβR和TR6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包括阻断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细胞的单纯疱疹病毒攻击介导物(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HVEM)依赖性攻击、诱导和调节肿瘤细胞凋亡、刺激T淋巴细胞增生、参与调节淋巴器官生成、T细胞共刺激、树突状细胞活化以及诱导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等,在机体的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及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重要的参与作用。现对LIGHT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TRAIL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它通过与特异性信号传导受体结合,激活caspase蛋白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同时它的杀伤作用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又具有协同性,这使其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s)是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它们参与调节脂质代谢、血糖平衡、炎症反应、细胞增生、分化及凋亡,并在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其活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肿瘤的抑制效应,作用机制涉及细胞周期与凋亡的调控、炎症反应与血管新生调节、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等。  相似文献   

7.
sApo-l/Fas(CD95)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成员,Apo-l/Fas配体(Apo-l/FasL)与TNFR家族有同源性。Apo-l/Fas受体、配体系统与多种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Apo-l/FasL与细胞表面的mApo-l/FasL结合后,可诱导表达mApo-l/FasL的细胞凋亡。肿瘤已被证明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正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死亡受体3(DR3)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中的一个新型死亡受体。DR3与TN-FR1一样,既能诱导凋亡也能活化核因子。κB(NF-κB),对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T细胞的活化过程除需要TCR识别MHC-肽复合物作为第一信号外,还必需协同刺激信号(costimulatory signals)对其进一步充分活化。OX40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为Ⅰ型跨膜蛋白,与CD28、CD40L等共同作为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相互作用的主要参与者。本文拟就OX40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目前在肿瘤免疫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TWEAK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的微弱诱导剂(TWEAK)是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的新成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现就TWEAK的结构特征、组织及细胞分布、功能受体以及可能机制、研究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死亡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受体途径是细胞凋亡的3条主要信号传导通路之一.死亡受体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基因超家族,其胞外部分有一富含半胱氨酸的区域,胞质区有一由同源的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具有蛋白水解功能的“死亡区域“(death domain,DD),目前已知死亡受体有5种,其凋亡诱导信号途径有3条:CD95/CD95L、TRAIL和TNFR信号转导通路.CD95与其三聚体配体的相关死亡结构域(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FADD)结合再募集caspase-8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death-inducing signaling complex,DISC),启动凋亡.TRAIL在胞膜上与相应受体结合,经过FADD传递信息后与MORT结构域等一起激活caspases发生凋亡.TNFR通路与NF-κ B等有关.本文将详细阐述它们各自的凋亡诱导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诊断级超声剂量与人早孕绒毛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及其p55型受体(p55 TNFR)表达的关系,探寻诊断级超声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拟进行人工流产的孕45~60d妇女60例,随机分为4组:即经腹对孕囊持续辐照10min、20min、30min组和空白辐照对照组。超声辐照后24h内行人工流产后取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各组绒毛滋养层细胞TNF—α和p55 TNFR表达情况。结果超声辐照10min组绒毛滋养层细胞TNF-α和p55TNFR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min组和30min组TNF—α、p55 TNFR明显增加,分别为(61.94±6.34)%、(67.38±8.77)%和(65.39±5.96)%、(74.634±7.38)%,显著大于对照组(54.26±6.48)%、(61.56±9.23)%和10min组(55.54±2.82)%、(62.75±11.84)%,P〈0.01。结论诊断级超声持续辐照早孕孕囊组织大于10min,可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TNF—α和p55TNFR表达率增加,从而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的新成员之一,最初是从人扁桃体和胎肝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一条长1.3kb,与TNF家族成员相似的cDNA,因其能微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故  相似文献   

14.
TRAIL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它通过与特异性信号传导受体结合,激活caspase蛋白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同时它的杀伤作用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又具有协同性,这使其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王秋萍  张建生 《临床荟萃》2008,23(17):1244-1245
sApo-1/Fas(CD95)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成员,Apo-1/Fas配体(Apo-1/FasL)与TNFR家族有同源性.Apo-1/Fas受体、配体系统与多种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Apo-1/FasL与细胞表面的mApo-1/FasL结合后,可诱导表达mApo-1/FasL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受体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检测凋亡受体Fas、TNFRⅠ、TNFRⅡ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细胞周期特异性,并探讨其与凋亡受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凋亡的关联性。应用双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G0期和经植物凝集素刺激(PHA)进入细胞周期后Fas、TNFRⅠ、TNFRⅡ的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特异性,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抗Fas抗体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经植物凝集素刺激24小时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Fas、TNFRⅠ、TNFRⅡ表达率较G0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增加了(35.55±6.63)%,(30.63±2.66)%,(26.62±5.14)%,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主要表达在G1期;未经植物凝集素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停留在G0期,TNF-α和anti-Fas诱导后没有发生凋亡,而刺激后进入细胞周期的淋巴细胞经TNF-α和anti-Fas诱导后发生凋亡,其凋亡主要在G1期。结论:凋亡受体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与凋亡受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凋亡受体途径介导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特异性与凋亡受体表达的细胞周期特异性有关,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细胞是否进入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生理作用及在疾病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在抗TNF、抗炎、刺激细胞增殖、诱导细胞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其表达量的多少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TNF-R的检测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小磊  李辉  张晓岚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1223-122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作用于免疫系统使得靶器官产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疾病.近年来关于基因多态性与UC致病关系的研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其中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tumor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5,TNFSF15)作为新发现的易感基因之一可通过其蛋白产物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NF-like molecule 1A,TL1A)与特异性受体死亡受体3(death receptor 3,DR3)结合,诱导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从而活化T细胞,在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卵巢癌位于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首,死亡率最高,严重威胁妇女生命。近年来,为癌症患者寻求新的化疗药物靶点、提高化疗疗效已成为研究热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新成员,有广谱的抗瘤作用,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中的作用。APRIL是肿瘤坏死因子配体家族的新成员。研究发现,APRIL及其受体(TACI、BCMA)在调节细胞免疫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在促进T细胞增殖、T细胞非依赖型免疫反应方面起到一定的功能。虽然其作用机理未被精确定义,但是关于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发生、凋亡的研究屡见不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