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总结"四位一体"麻醉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及运行.麻醉手术部运行"术前评估与准备、复苏与转运、疼痛护理管理、麻醉内务管理"的四位一体麻醉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明确管理架构,组建专业小组;优化术前流程,提升手术效率;规范复苏与转运,保证患者安全等多重措施,取得明显效果.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协助完成麻醉50余万例,安全复苏手术患者41万余例,完成术后镇痛12万余例,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达96.89%,患者满意度>95%,手术患者平均接台时间缩短至15~20 min.  相似文献   

2.
冯丹丹  李淼  赵欣  姚瑶  王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413-1414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内麻醉诱导时护理配合的优化流程及效果.[方法]参照美国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模式,同时结合恢复室的运作特点,自行制定了一套规范化的麻醉诱导流程管理模式.[结果]通过对6 000例患者麻醉诱导时的护理配合,并进行优化,手术接台时间显著缩短,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结论]麻醉恢复室内术前诱导流程优化对提高...  相似文献   

3.
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曼丽 《护理研究》2008,22(4):1100-1101
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管理,减少和预防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我院成立了麻醉恢复室,经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有力地保障了麻醉术后病人的安全恢复,加快了手术病人的周转,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时间利用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手术室995例眼科手术的流程及各时间段的用时进行了记录,分析各手术时间段的用时,连台手术之间的衔接等因素对手术室护理时间利用的影响。结果眼科手术非手术时间为(45.83±24.93)min,约占总时间的62%,其中入室到手术开始的等候时间较长,为(39.47±24.32)min;不同的麻醉方式各手术时间段的用时不同,首台手术与接台手术各时间段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台手术入室到手术开始的等候时间明显比首台手术长。结论麻醉方式的不同,手术等候时间过长等均可影响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利用,加强沟通,完善各项术前准备,优化手术流程可以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手术室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回收统计我院非手术操作耗时情况,并分析影响第一台及接台手术延迟开台的相关因素。结果 T1耗时主要集中于1. 0~1. 5 h,平均耗时(84. 62±22. 37) min; T2耗时主要集中于1. 0 h,平均耗时(52. 68±14. 24) min;我院第一台手术延迟率高达47. 50%(95/200),其中影响因素主要为外科医师上台过晚、停手术未通知手术室、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完成术前准备、等候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过长、手术或麻醉方案更改;我院接台手术延迟率达38. 50%(77/200),其中影响因素主要为术组医护人员一致性不强、等候手术间消毒、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完成术前准备、等候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过长、复苏室容纳不足,患者滞留手术间。结论手术室运营效率受医师、护士、麻醉师、医院设备、管理等多方因素影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可通过完善奖惩制度、强化术前访视、增加医护沟通及协调、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系统设施的支持、建立麻醉准备间或麻醉恢复室等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更好地推进医疗改革。  相似文献   

6.
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曼丽 《护理研究》2008,22(12):1100-1101
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管理,减少和预防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我院成立了麻醉恢复室,经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有力地保障了麻醉术后病人的安全恢复,加快了手术病人的周转,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手术室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手术室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并分析2014年1~12月该院住院部手术室各专科白班(时间8:00~18:00)手术,共9 705台次,采集数据包括入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手术开始时间、专科手术接台时间及患者在手术室时间分布、手术室日均利用能力。结果第1台手术大部分为9:15以后开始,接台手术间隔时间较长,平均40 min,患者进出手术间时间为(120.63±74.78)min,麻醉前时间为(9.29±5.30)min,麻醉时间为(26.07±18.42)min,手术时间为(82.31±62.31)min,日均手术能力4.27例/天/台。结论手术室运行效率受多因素影响,第1台手术的准时开台及缩短接台手术等待时间和麻醉时间对提高手术室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保证接台手术病人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我院从2006年开始启用麻醉诱导室,改善了接台手术患者的接台等候时间,保证了手术麻醉的安全和秩序,有效提高了手术、麻醉及护理工作的效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熊毅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41-2142
目的探讨术前准备间在普外手术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398例普外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手术间组(n=199)和术前准备间组(n=199),分别在手术间和术前准备间进行术前准备。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术前等待时间和连台手术的周转时间。结果术前准备间组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均明显低于手术间组(P0.05),术前准备间组病人术前等待时间平均缩短12.62 min,每台连台手术平均缩短9.53 min(P0.05),进一步保障了病人的安全。结论应用术前准备间可有效平稳病人的生命体征,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潘月敏  娄秋平 《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72-1073
总结基层医院手术室建立并启用术前准备室的应用体会。改造一间靠近手术室入口的房间为术前准备室,完善室内配置,保持室内空气、温湿度等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术前准备室内配备专职护士1名,为其制定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经过1年的实践,术前准备室启用后手术接台时间从50.1min缩短至41.0min,患者满意度从85.0%提高到95.0%,医生满意度从88.5%提高到97.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院手术室实施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模式的流程和管理.方法 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日间手术的手术安排和管理流程及手术室的管理模式,对比日间手术实施前后手术室使用效率的相关数据.结果 手术室实施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模式9个月中,顺利完成日间手术504例.泌尿外科手术总台次较往年同期增长849例,手术量增长明显,手术室平均开放时间从(9.03±0.58) h增加到(10.15±0.63 )h,手术室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结论 在手术室开展泌尿外科日间手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整合手术资源,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加快患者的周转,节约空间和手术成本.同时,患者能得到更专科化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更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军花 《护理学报》2005,12(10):87-88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的中心环节科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开展.笔者总结了2003年1月-2004年12月借用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中的日清控制系统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管理,制定了科室总体目标、个人目标,及每日控制系统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工作质量标准量化到每个岗、每个人,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依据江苏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强化全体护理人员的质控意识,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建立健全各种软件资料,质控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督查。比较质控改进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2011年护理质量检查中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与器材、护理文件书写及功能科得分分别为(98.5±0.5),(94.5±0.6),(96.6±0.3),(98.4±0.4),(99.4±0.2),(98.8±0.3),(94.8±0.3)分,均明显高于2009年的(92.5±0.5),(90.5±0.5),(91.5±0。3),(90。4±0.2),(96.4±0.3),(95.5±0.3),(91.3±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456,17.741,36.062,53.666,24.962,23.335,18.007;P〈0.01)。结论进行护理质控改进,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有效的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观察组置管引流时间(20.37±4.49)h,导尿管留置时间(3.67±3.07)h,术后住院时间(4.57±2.56)d,均低于对照组的(34.08±5.68)h,(25.89±2.64)h,(7.77±3.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96,34.71,4.35;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有效的优化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早日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建立急诊科护理绩效考核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探索科学的急诊科护理工作绩效考核方法,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通过"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移动输液系统等信息化平台,采集临床工作量数据,并结合护理工作质量、效益,综合考核急诊预检分诊、输液室、抢救室、留观室、监护室等岗位或护理单元护士的工作绩效,实现数字化管理的目的。结果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新的急诊护理绩效考核体系,管理人员每季度完成绩效考核的时间从原来的(35.0±1.46)min缩短至(11.5±0.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7,P0.01);临床护理人员对考核结果的满意度从87.25%上升到9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0,P0.01)。结论利用医院信息平台实施急诊科护理绩效考核,可以为管理者科学管理提供客观、便捷的方法,实现自动、高效、全面的考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4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7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院前压疮治愈率为59.52%,且无一例院前压疮漏报及院内压疮现象发生,常规组患者的院前压疮治愈率为32.56%,院前压疮漏报率为9.52%,院内压疮发生率为2.86%,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肝胆外科患者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可有效地提高院前压疮治疗效果,减少院前压疮漏报及院内压疮现象发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室规范化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规范化护理流程。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3月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所实施的手术室规范化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为47~102min,平均(81±12)min。出院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36±5.8)分。7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25.3±5.8)个月,截止随访时仅1例患者坐股神经损伤,1年后逐渐恢复正常,均无深部感染、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良好,Harris评分(93.52±3.7)分与术后出院时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实行规范化护理措施,对保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融入细节管理的工作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融入细节管理,随机选取120名医务人员进行研究,分别在护理措施实施前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融入细节管理后满意度为95.00%,高于实施前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1,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服务意识、错误防范意识、安全意识评分分别为(93.34±10.46),(91.57±11.63),(90.35±10.52)分,分别高于实施前的(81.34±9.62),(80.03 ±9.38),(76.63 ±4.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1,6.15,6.06;P <0.05).实施后经监测工作合格率为100%,高于实施前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1,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融入细节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评估记录单在经外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入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统一的术前评估记录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等情况的评估,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68.88±38.38) ml,手术时间为(142.1±10.10)min,住院时间为(12.88±0.56)d,血压升高2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7.50±54.05)ml,(178.40±11.83)min,(25.63±1.02)d,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76,2.288,10.960;χ2=4.114,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HAMA为(10.42±2.64)分,HAMD为(9.44±2.65)分,明显低于术前(13.53±4.63),(12.32±2.44)分及对照组患者术后的(13.12±3.34),(11.82±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43,3.856,3.544,2.64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64±1.65)分,满意2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55±1.63)分,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3,Z=4.073;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行术前评估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情绪影响,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并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以为术前、术中护理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计算机管理产科护理单元日常性非医疗性事务.方法 按照产科的特点,分别将冰箱的温度记录,抢救车物品、药品、器械的清查记录,紫外线消毒记录,房间温湿度记录,生物安全记录设计成不同类型的表格,放在可移动式工作电脑桌面,鼠标点击即可完成每天的日常记录.比较计算机管理应用前2个月(2012年11-12月)和应用后2个月(2013年1-2月),由专人记录每天完成日常性非医疗性工作的时间,内容的完整性,记录的及时性,资料查询、存档和打印的方便性.结果 计算机应用前,记录内容完整性的合格率为83.6% (51/61),记录及时性的合格率为80.3% (49/61);计算机应用后,记录内容完整性和记录及时性的合格率均为100.0% (59/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1,12.90;P <0.05).计算机应用前,每天记录所需时间为(33.9±3.8)min,应用后为(21.9±1.5)min,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4,P<0.05).计算机应用后,查询、存档和打印更方便、规范.结论 应用计算机管理日常事务后,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