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引起口腔临床交叉感染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口腔器械设备防交叉感染的设计要求,重点讲述了口腔器械设备涉及防交叉感染的标准要求,以及国际最新标准化进展。  相似文献   

2.
方萍  郑理  余莉民 《健康研究》2015,(2):228-229,231
文章分析新生儿肺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从护理角度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新生儿肺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多样,加强预防性护理是降低新生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口腔修复科医院感染防控系统化管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实施系统化护理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口腔修复科医院交叉感染。方法严格规范助疗护士职责,加强临床各个环节的消毒与各项防护工作,对口腔修复专科门诊的交叉感染进行了系统化的控制和管理。结果系统化护理管理措施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交叉感染的认识,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全方位保证了口腔诊疗质量和医、技、患的安全。结论恰当制定和实施交叉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系统化护理管理方案,可以使口腔专科门诊交叉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和完善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口腔专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医疗工作中,医院中的各种交叉感染仍不断出现,在交叉感染事件中,个体诊所所引起的交叉感染占绝大部分,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整体环境动态监控手术部的交叉感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整体环境、动态监控手术部交叉感染。方法借鉴国内外手术部规划设计、建设与感染监控管理的经验,结合医院手术部改扩新建和感染管理工作实践。结果整体环境、动态监控手术部交叉感染至关重要,其中,前期对手术部规划设计及布局、流程的科学性、效率性、合理性、安全性的监控,是防控手术部交叉感染的前提;中期对施工质量的监控,是监控交叉感染的基础;后期对手术部运行中的人流(患者、医护人员)、物流(物品术前、术中、术后)、气流的动态监控,是防控交叉感染的关键。结论手术部规划设计、平面布局、流程、建设质量、管理方式等与交叉感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100例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事件的临床资料,并与口腔科门诊同期未发生交叉感染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器械消毒污染和操作不规范均是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操作规范的教育,加强对诊室空气、环境和器械消毒的监管,以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口腔科感染的原因,采取系统化护理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口腔科交叉感染.方法 严格规范医、护人员职责,加强临床各个环节的消毒与各项预防工作,对口腔门诊的交叉感染进行了系统化的控制与管理.结果 系统化护理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交叉感染的认识,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保证口腔科诊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结论 系统化护理管理方案的实施可以使口腔门诊的交叉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和完善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口腔门诊交叉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使每位在母婴同室工作的人员加深对医院感染的理解和认识,预防和杜绝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发生. 方法通过制定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防治措施,并严格执行实施. 结果通过制定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防治措施及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使我院建立爱婴医院以来,无1例因母婴同室造成交叉感染的事件发生. 结论只有普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健全和完善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医院图书馆书刊交叉感染及消毒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医院图书馆的特殊性,了解书刊在借阅流动环节中所引发的隐性交叉感染,探讨并实施有效的预防管理及消毒措施.方法 分析引起交叉感染的诸多因素,采取切实有效方法 进行消毒,清除病原微生物.结果 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进一步掌握书刊在借阅流动环节中所引发的隐性交叉感染危害及健康病原携带者是发生交叉感染的传染源.结论 需强化预防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清除隐患.  相似文献   

10.
《rrjk》2017,(16)
目的 :对口腔内科门诊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的相关研究。方法 :将医院我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口腔内科门诊发生交叉感染事件的临床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资料,同时与口腔科门诊同期未发生交叉感染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归纳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控制对策。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口腔内科门诊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操作不规范、环境污染、空气污染、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器械消毒污染等。结论 :针对口腔内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不断提升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同时加强对门诊环境、空气以及器械消毒的监管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集中静脉输液时,为防止患者交叉感染,护理人员的手和止血带的消毒至关重要。现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预防交叉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易红梅  卢宜芳 《医疗装备》2023,(19):115-117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125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交叉感染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中,共20例发生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6.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不规范、器械消毒不合格、环境消毒不合格、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低均为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 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与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不规范等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提高防护意识,并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以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高压氧舱内交叉感染风险因素,探讨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针对高压氧舱内空气、物表、环境、人员和物品等交叉感染风险因素,在适当的时间段采取有效消毒方法进行处理,比较消毒前后各类感染因素微生物培养菌落计数。结果氧舱内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细菌分布计数在消毒前后有明显差异,消毒后风险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加强对高压氧舱内交叉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采取适当的时间段和有效的消毒方法,能有效控制高压氧舱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口腔治疗致交叉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避免在治疗中出现交叉感染,做好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我科根据口腔治疗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因素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医院内病人死因中交叉感染的重要性,作者在一所大学教学医院和一所大型公立医院中各取100名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在这两所医院中,约1/3死亡病例与交叉感染有关,病例的平均年龄为60余岁。有交叉感染者住院天数超过1个月,无交叉感染者约10天。在200名死亡病例中,129例为内科病  相似文献   

16.
曾桂琼  郭宝英 《现代医院》2008,8(6):123-124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源性交叉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学习,提高防护意识,切断感染因子的传播途径,做好监测、监督管理。结果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级人员培训到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杜绝了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抓好每一环节的管理,才能更好地预防交叉感染,保证医患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日常纤维胃镜检查的消毒工作,降低交叉感染几率.方法 严格按照纤维胃镜检查消毒程序消毒.结论 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致的消毒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健康快车基地医院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防止交叉感染。方法针对2015-9/11健康快车基地医院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拟定相关消毒隔离制度,开展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防止交叉感染。结果接受免费白内障手术的1 001例患者均未发生交叉感染;同时避免了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健康快车基地医院开展必要的医院感染控制,能够有效杜绝交叉感染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9.
郑依诚 《医疗装备》2009,22(7):72-73
高速涡轮手机和超生洁牙机是口腔临床最常使用又最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医用设备,他们直接触及口中血液、唾液及分泌物,而这些物质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设备便成为这些致病微生物直接传播的介质,造成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为了彻底消除这种潜在的威胁,选择与使用具有良好抗介导交叉感染特性的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诊换药室是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等进行换药处置的场所,因此,必须切实做好门诊换药室的消毒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笔者就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我院门诊换药室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