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臀上皮神经炎又称臀上皮神经嵌压综合征或臀上皮神经损伤,是指由于腰臀部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受凉等原因引起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粘连,刺激压迫臀上皮神经,产生的一种疼痛综合征。作者自2006年4月至2009年9月采用臭氧局部注射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炎患者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臀上皮神经损伤,在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占的比例最高。损伤后其解剖位置大多发生轻微的改变,中医称之为“筋出槽”。运用中医的传统手术,将出槽的筋捺正,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笔者参照有关文献的手法并结合药沙袋热熨,对75例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封闭配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上皮神经损伤,亦称臀上皮神经炎,系臀上皮神经受损伤而产生的一种腰、臀、腿疼痛症候群,为临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患之一,但因临床对此症认识不同,诊断不一,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2年3月采用封闭配合手法治疗该病9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呈烧灼样疼痛,若不及时治疗,可致局部软组织瘀血、粘连,使臀上皮神经发生变性及病理性改变。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42例,取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2例为1998年10月—2001年1月……  相似文献   

5.
手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基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4044-4044
近两年来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00例,痊愈180例,显效20例。  相似文献   

6.
臀上皮神经嵌压综合征指臀上皮神经在其走行中受到牵拉压迫等损伤而造成的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臀腿痛发病原因之一,属中医学“伤筋”、“筋出槽”范畴。自2004年3月以来,笔者运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疗该病证46例,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6例患者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  相似文献   

7.
针刀松解术治疗臀上皮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臀上皮神经痛多系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臀上皮神经而产生的一种疼痛综合征 ,因此又称臀上皮神经损伤。笔者自 1 995年以来运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该病 85例 ,疗效显著。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臀上皮神经痛 85例 ,男 5 2例 ,女33例 ;年龄 1 8- 71岁 ;单侧 63例 ,双侧 2 2例 ;病程 3d- 5年 ;主要表现为腰臀部弥散性疼痛 ,尤其是髂骨嵴中部附近较明显 ,有时可向大腿后侧扩散 ;检查髂骨嵴中部及其上下方即臀上皮神经的体表投影有明显的压痛点或软组织条索状物 ,局部痛点阻滞后疼痛即可消失或明显减轻。 85例随机分为 2组 ,治…  相似文献   

8.
综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臀上皮神经炎是针灸、康复等门诊的常见病.患者多有劳伤、受凉、闪挫等病史,症状多为腰臀部疼痛难忍,蹲起及坐起等功能受限,影响生活与工作.笔者于2007年4月至12月随师出诊期间运用电针加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炎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向刺穴位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多向刺穴位注射法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穴位注射法作为对照组,经过5次治疗后,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愈情况有差异(P0.05)。结论:多向刺穴位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常规穴位注射好。  相似文献   

11.
背景: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是一类以皮神经血供为其成活基础的新型皮瓣,皮神经周围的营养血管在营养神经的同时发支营养其周围的筋膜皮肤。此皮瓣可以用最小的副损伤修复骶部压疮,并且皮瓣有感觉。目的:拟通过对臀上皮神经筋膜皮瓣进行应用解剖学分析,为臀上皮神经筋膜移植皮瓣及其旋转点的精确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应用解剖学实验,于2006-03/05在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及大连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对象:选取31侧用红色乳胶灌注、经甲醛固定的中国成人人体臀部标本。方法:解剖成人人体臀部标本臀上动脉的肌皮穿支并测量其外径,解剖臀上皮神经和第4腰动脉后支观察其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臀上皮神经中支的长度及第4腰动脉后支的外径。主要观察指标:臀上皮神经筋膜移植皮瓣的解剖学数据。结果:臀上皮神经中支长度(15.1±1.4)cm(n=31)。臀上皮神经中支支配区有效长度(13.3±1.5)cm(n=31)。臀上皮神经、第4腰动脉后支出肌点距髂嵴上缘距离(8.5±1.1)mm(n=31)。臀上皮神经、第4腰动脉后支出肌点距后正中线距离(7.1±1.6)cm(n=31)。第4腰动脉后支外径(1.0±0.3)mm(n=31)。臀上动脉上支的肌皮穿支外径:第1支(0.52±0.22)mm(n=15),第2支(0.42±0.18)mm(n=10)。结论:臀上皮神经筋膜皮瓣的旋转点设计应距后正中线(7.1±1.6)cm,距髂嵴上缘(8.5±1.1)mm。臀上皮神经筋膜皮瓣宜以长度(13.3±1.5)cm,蒂部宽度3.5cm为宜。  相似文献   

12.
正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是指臀上皮神经因粘连、水肿或治疗方法失当等原因受到卡压,进而引起相应部位疼痛的疾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部位较为固定的疼痛,且臀部可触及疼性条索状物以及腰臀部疼痛,但因神经根部未受到挤压,该病症并无肌力和反射的改变,故一般疼痛部位不会超过膝关节[1]。运用针刀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可松解局部粘连、舒缓筋骨,调整软组织的整体协调水平,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还具有微创的特点[2]。针刀治  相似文献   

13.
腰骶部脊神经后支行经特点及骨纤维管道解剖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腰骶背神经后支的行径特点,并测量神经行径的骨纤维管道的位置。方法:解剖8具16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测量神经走行经过的骨纤维管道位置。结果:腰神经后外侧支在行径中经过下位椎体横突背面的骨纤维管道,该点至后正中线的距离从L1至L5椎体依次为24.9±1.2,25.7±1.4,30.2±1.7,32.5±1.3,32.2±1.5 mm;所汇成的臀上皮神经分2~3束跨髂嵴入臀,最内侧的入臀点骨纤维管道至后正中线距离为68.4±11.8mm。后内侧支恒定地向后下沿下位椎体横突基部的骨纤维管。臀中皮神经主要由L5~S3的后外侧支组成,经过骶髂长韧带深面的纤维管道,管道内上口至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为32.4±6.2 mm;外下口至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为36.8±5.6 mm;髂后上棘至骶骨外侧角的距离平均为67.2±9.3 mm。结论:腰骶神经后支行经的几个骨纤维管道位置基本恒定。这些骨纤维管道是神经卡压的解剖基础,在疼痛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彩超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体质指数、腰臀比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超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腰臀比。结果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组体质指数、腰臀比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体质指数、腰臀比与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哈族)与汉族健康人群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测定121名哈族健康者(哈族组)及121名汉族健康者(汉族组)的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对2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各IR影响因素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处理.结果:哈族组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是(21±6) mU/L、5.5±1.6,均高于汉族组的(16±5) mU/L、4.1±1.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哈族组中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汉族中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等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哈族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对IR影响较大,汉族组的腰臀比、甘油三酯对IR影响较大.结论:哈族健康体检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汉族健康体检者高,存在种族差异.甘油三酯和肥胖(体重指数或腰臀比)对IR影响最大,其中哈族体重指数对IR影响的大于腰臀比,与汉族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评价脂肪测量指标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和体脂量在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对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调奁于2005-03/2006-11在法国巴黎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心完成.纳入进行冠心病一级预防的649例调查对象,年龄22-79岁,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绝大多数为白种人.应用高分辨率超卢测量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冠状动脉外斑块数.肥胖测量指标包括体质餐指数、腰臀比及体脂量,体脂量通过生理电阻抗分析的方法测定.分析肥胖测量指标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高冠心病危险和轻度炎症的犬系.结果:肥胖测量指标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及体脂量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高冠心病危险和轻度炎症均呈正相关(P<0.01).在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高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中,体脂量的关系最强;在与轻度炎症的相关性中,腰臀比的作用最强.结论:体脂量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最为紧密,调查结果提示体脂量可以作为预测成人心血管事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理筋推拿配合臀三针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2例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 ,随机分为理筋推拿配合臀三针的治疗组和传统针灸法的对照组 ,进行疗效对照 ,均 5次为 1个疗程 ,每疗程间隔 3d。结果 :经 1~ 3个疗程治疗 ,治疗组 42例有效率 97.6% ,对照组 3 0例有效率 80 .0 % ,经统计学处理 ,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理筋推拿配合臀三针法治愈率优于传统针灸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梨状肌综合症属于中医“坐臀风”范畴,笔者在临床中通过推拿手法和穴位注射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 51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等检测,并按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受检者肥胖患病率为27.9%,超重的患病率为21.6%,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24.8%.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为55.3%(男性:63.9%,女性:39.8%),高血压患病率为10.7%(男性:13.3%,女性:6.1%).中心性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肥胖组(按BMI分型)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P<0.01).中心性肥胖的高脂血症、高血压患病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外周肥胖(P<0.01).中心性肥胖与外周肥胖都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肥胖、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导致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性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质指数都可作为高血压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质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进行可明显提高高血压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黄云鸿  吴艺捷 《新医学》2001,32(8):470-47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体脂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47名正常人(对照组)的ISI,并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IS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对照组ISI与腰围、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与腰臀比无相关(r分别为-0.247,-0.302,-0.153;P<0.05,P<0.05,P<0.05).糖尿病组ISI与腰围、体重指数、腰臀比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3,-0.704,-0.473;P<0.01,P<0.01,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为ISI的独立相关因素,回归方程为="7.049-"0.62×腰围.结论腰围可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