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19— 2 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论文 119篇 ,出席会议代表10 6人 ,会议还邀请了 7位专家作了专题讲座。如吕联煌教授的“反义基因药物治疗血液肿瘤研究进展” ;储榆林教授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根治性治疗进展”、“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王镜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张大龙教授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 ;周霭祥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血液病的思考”等专题报告 ,使与会者了解了血液学前沿研究和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概况。代表们还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思路和趋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交流会议,于1987年11月11~14日在杭州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35篇,反映了自第一届学术会议以来(1982~1987)我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的成果和水平。现简述如下。一、再生障碍性贫血本会议47篇论文共报道  相似文献   

3.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19— 2 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论文 119篇 ,出席会议代表10 6人 ,会议还邀请了 7位专家作了专题讲座。如吕联煌教授的“反义基因药物治疗血液肿瘤研究进展” ;储榆林教授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根治性治疗进展”、“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王镜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张大龙教授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 ;周霭祥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血液病的思考”等专题报告 ,使与会者了解了血液学前沿研究和目前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于1998年9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论文121篇,出席会议代表72人。本次大会交流的论文以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慢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者居多。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中华医学会于今年8月27日召开了京、津地区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座谈会。到会的代表除京、津以外,还特邀了上海、杭州、苏州、沈阳等地从事血液病专业中西医工作者共52名。会议进行了五天,收到论文42篇,宣读了21篇论文,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临床分型;病因与发病机制;中西医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问题的探讨等进行了充  相似文献   

6.
正文:王树庆教授为山东省名中医,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研究近三十余年,尤其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独到见解,并创造性地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络病理论相结合,笔者对王树庆教授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指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血液学委员会于今年6月7~10日在大连市召开了第二届二次小型学术讨论会重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种常见血液病进行了中医分型讨论,并提出了客观检查指标。分型方案将提交下届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征求意见后向全国推广,以结束过去分型杂乱的状态。讨论了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仍以上述  相似文献   

8.
周郁鸿,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学术带头人。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血液病的中医药辅助、分阶段治疗等方面有较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纪要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于1995年11月5~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论文264篇,出席会议代表112人。大会选举了第三届专业委员会。会议邀请了7位专家作了细胞凋亡与血液病、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特发性...  相似文献   

10.
中医在血液病的诊治范畴中,补益气血、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清营止血、活血化淤治疗各种血液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白血病,都有较高的疗效,作为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现将在临床实践中经验,撰一短文,抛砖引玉,告知同行,共同探讨提高,利与血液病患者的诊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1.
李跃 《北京中医》2003,22(3):19-1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朱宏老中医自上世纪 80年代起即与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病组合作治疗白血病 ,离休后自开诊所继续潜心研治本病 ,治愈、缓解患者数以百计 ,其中有白血病前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举隅如下。1 病案举例例 1:林某 ,男 ,4 7岁 ,山东省文登人。 1987年11月经当地某医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 3个月无效 ,病情加重 ,生活不能自理。次年春节前夕 ,医院已报病危。在生命垂危之际求治于朱大夫。她根据病情和化验报告 ,按“白血病前期”治疗 3个月 ,病情明显好转。 1988…  相似文献   

12.
全国著名老中医吴翰香教授,坚持数十年研究血液病的诊治,终于取得一定成果。如健脾补肾法征服再生障碍性贫血,益肝养血、清热宁络治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介绍尝试用雄黄治疗白血病的经历,中药如何配合化疗来治疗白血病以达到提高缓解率,延长间歇期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血液病大约有30年的历史。在这个时期中,此专业队伍不断在扩大,尤其近10年来发展更快。目前多数中医研究院、所及中医学院均有血液病组或研究室。有些西医单位也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研究血液病的工作,采用的是普遍治疗、重点研究的方针。研究较多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急、慢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等。用补肾法治疗再障,青黛——靛玉红——异靛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等,不仅有着肯定的疗效,而且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从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出发,科研处方已由辨证论治的复方汤剂逐渐向固定的复方成药发展,少数还从单味药中  相似文献   

14.
《河南中医》2007,27(4):F0002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血液科现有病床40余张,设血液病研究所、实验室、无菌层流室等,设备齐全,环境优美。对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中药滋髓生血系列,结合多联免疫抑制剂,刺激并促进骨髓干细胞分化、增殖,使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多数病人能得以长期缓解。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比单用西药提高25%~35%。很多幔性病人,包括有10多年病史的病人甚至可以彻底治愈。对各类白血病,在化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改善病人机体状况,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常见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进展。对其中一些客观指标的应用及结论进行了评估,分析了目前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结论差异性的原因,指出微观辨证研究为血液病中医分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客观依据。为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客观化、规范化创造了条件,多指标合参是今后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的主要趋势。本文对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于1991年11月6~10日在上海市召开。会议分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三组,共交流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181篇。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论文最多,占82篇,计3403例,男性1968例,女性1435例,男女之比1.31:1;急慢性重型再障467例,占总例数13.7%,慢性再障2936例,占总例数86.3%;原发性再障2772例,占总例数81.5%,继发性再障631例,占总例数18.5%。单纯中医辨证论治888例,占总例数26.1%,中西医结合治疗2515例,占总例数73.9%。治疗多数采用补肾为主,兼补脾等法,复方多于单方。许多大宗病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瑞荣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荣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增生低下型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临床表现酷似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将我们收治的12例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柯微君主任医师,著名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曾参加我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现任北京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分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早年师承于著名中医学家宗维新先生,自60年代初开始从事血液病的医疗、科研工作,至今已40余年,临床上擅长治疗各种血液性疾病,如各种类型原发继发性贫血、白血病、过敏性紫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肾、血友病、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等,尤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获得了四项北京市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贺英 《山西中医》1995,11(4):17-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放军二六四医院(030001)    陈贺英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我院于1980~1990年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型再障42例,其中以慢性再障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均住院或门诊系统治疗3个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