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及活性维生素D。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30例均给予”锝一亚甲基双膦酸盐+碳酸钙D3+活性维生素D3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a后患者骨密度值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25-二羟维生素D。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腰椎(L1-4)及左髋股骨颈、大转子及小转子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清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3及活性维生素D3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对骨矿含量下降性糖尿病患者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观察组口服金天格胶囊,1.2克/次,3次/日,疗程3个月。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0.6克/次,2次/日,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骨密度,血清钙、磷及血碱性磷酸酶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右足跟骨超声波传递速度T值均升高,观察组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T值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钙较治疗前升高(P <0.05),但在正常范围,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钙无明显变化( P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磷,碱性磷酸酶均无明显变化( P >0.05)。【结论】金天格胶囊对骨矿含量下降的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改善作用,可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下颌骨骨折术后愈合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给药组(30例),给药组在下颌骨骨折手术当天开始服用六味地黄丸,其中在服用15、30、45、60、75、90 d分别进行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 给药组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使下颌骨骨折术后愈合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测定上述指标能为下颌骨骨折治疗提供更多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颌骨骨折患者86例,分为2组,常规颌骨治疗组43例(对照组),常规颌骨治疗加骨肽注射液组43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4周及8周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可提高颌骨骨折患者的疗效,且对骨代谢指标也发挥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因子检测对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A组、120例抑郁症患者设为B组、12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对3组被试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髓鞘碱性蛋白、钙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神经角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组、B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1),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A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显著低于B组、C组( 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B组、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血清钙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A组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血清蛋白因子水平变化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检测血清蛋白因子水平对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与骨代谢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免疫测定分析仪测定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血清骨钙素N端片段值,ACCESS法测定患者骨碱性磷酸酶值,并测定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雌二醇和睾酮。检测结果参照刘忠厚提供的分组方法和国际骨质疏松标准分组,分析用于骨质疏松检测的骨代谢指标。结果:62例骨质疏松患者纳入结果分析。①国际骨质疏松分组法骨质疏松与骨量减少之间的病例差异不显著;按照刘忠厚骨质疏松的三个阶梯分组方法,三组女性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但男性患者中度疏松与轻度和重度之间有差异。②30例绝经女性病例的腰椎骨密度测定结果(T—score)值与骨碱性磷酸酶(r=-0.573,P〈0.00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r=-0.453,P〈0.05)的测定值间有相关性,未发现其与血清骨钙素N端片段的测定值间有相关性(r=-0.349,P〉0.05)。③27例男性病例的腰椎骨密度测定结果(T—score)值与骨碱性磷酸酶(r=-0.299,P〉0.05)、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r=-0.296,P〉0.05)和血清骨钙素N端片段(r=-0.086。P〉0.05)的测定值间均无相关性。结论:用于骨质疏松检测的骨代谢指标存在不敏感性,特别是血清骨钙素N端片段,因此不能广泛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被动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患者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实验组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按照外伤瘫痪患者护理常规进行。常规x线片观察两组患者锻炼前后(入组时和4个月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松质骨密度变化,同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锻炼前后(入组时和4个月后)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腰椎及股骨近端的松质骨密度实测值与入组时比较,锻炼后(4个月后)两组均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时比较,锻炼后(4个月)实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4个月)两组间除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患者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基础钙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对比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骨密度(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及骨钙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低于对照组,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常规钙剂治疗能够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骨钙素水平,降低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促进骨密度增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0~18岁未成年人血清碱性磷酸酶参考值的范围。方法应用Roche-Module D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76例本院整形外科0~18岁未成年人血清碱性磷酸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0~18岁未成年人组与成人对照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参考值范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成年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成人明显升高,应建立适合该年龄段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下颌骨骨折术后愈合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给药组(30例),给药组在下颌骨骨折手术当天开始服用六味地黄丸,其中在服用15、30、45、60、75、90 d分别进行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给药组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使下颌骨骨折术后愈合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测定上述指标能为下颌骨骨折治疗提供更多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9例DEACMP患者均在急性期入院3d内抽取CSF和血标本进行MBP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对其中34例于治疗30d后再次采取标本复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MBP的变化。结果 患者组急性期CSF和血清MBP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治疗后血清MBP仍高于对照组(P<0.05),CSF MB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EACMP患者CSF和血清MB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显著下降;CSF和血清(尤以CSF)MBP可作为DEACMP诊断和病情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背景:白细胞介素6、骨钙素和骨碱性磷酸酶均参与骨代谢过程,其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相关性。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骨钙素和骨碱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大鼠中的表达特征。 设计:随机分组观察对比实验。 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材料:实验于2002—01/2003-01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及中心实验室完成。6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平均体质量250g,随机分为3组:去势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20只。方法:去势组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对照组开腹后将卵巢提出腹腔后还纳关腹;空白组不行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2,3,4,5,6个月后每组随机抽出大鼠4只,进行骨密度、骨钙素、白细胞介素6及碱性磷酸酶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大鼠全身骨密度、血清骨钙素、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变化。 结果: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骨密度测量结果:4,5,6个月去势组骨密度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明显下降[4个月:(0.1395&;#177;0.0078),(0.147&;#177;0.0008),(0.1459&;#177;0.0029)g/cm^2.5个月:(0.1379&;#177;0.0009).(0.1456&;#177;0.0008),(0.1447&;#177;0.0005)g/cm^2,6个月:(0.1226&;#177;0.0004).(0.1450&;#177;0.0021),(0.1440&;#177;0.0009)g/cm^2,P〈0.05或〈0.011。②大鼠血清骨钙素测量结果:4个月后去势组骨钙素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③大鼠白细胞介素6检测结果:各时间点去势组白细胞介素6均显著高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④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4,5,6个月去势组骨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2026&;#177;4)比(1247&;#177;12),(1291&;#177;7)nkat/L,(2342&;#177;9)比(1273&;#177;18),(1342&;#177;12)nkat/L.(2633&;#177;15)比(1340&;#177;9),(1357&;#177;8)nkat/L,P〈0.05] 结论:在骨质疏松症大鼠中骨密度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骨钙素和骨碱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症大鼠中有显著表达,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男性组,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女性组,均日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女性组则呈持续性升高;女性组治疗前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组(P%0.01),治疗2周、8周末血清催乳素水平较男性组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显著,但对血清催乳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女性患者的影响更为显著;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降钙素与钙尔奇D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降钙素与钙尔奇D联合治疗6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OP)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选择年龄≥60岁,经放射吸收法(RA)确诊的OP骨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确诊的60岁以上OP骨痛患者83例,治疗组43例接受降钙素、钙尔奇D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仅接受钙尔奇D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不但骨痛缓解快,骨痛改善总有效率高(93.03%对30.00%,P〈0.05),而且骨矿密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钙、血磷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但治疗组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降钙素与钙尔奇D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60岁以上OP骨痛患者症状并提高骨矿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水腺苷脱氨酶(ADA)、糖链抗原‐125(CA125)及血清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3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和30例恶性腹水患者的腹水ADA、腹水CA125和血清CA125水平并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恶性组、结核组患者腹水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 P <0.05),但恶性组与结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核组腹水ADA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恶性组( P<0.05),但肝硬化组与恶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核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腹水CA125、腹水ADA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但其他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抗结核治疗过程,动态检测腹水CA125及腹水ADA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26例脑外伤患者住院后第1天、5、10 d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脑外伤患者按Glasgow昏迷评分法分轻、中、重度3组并与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外伤患者3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05),以第10天最高;3组脑外伤患者之间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后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呈递增升高,但和脑外伤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联合微创内固定术对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进行治疗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介质水平、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结果:术后3、7、14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肿胀程度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4周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 d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联合微创内固定术可减轻下肢骨折患者的肢体肿痛程度,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对机体内骨代谢具有可观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临床观察表明,截瘫患者骨折常常愈合加快或在下肢有异位骨化形成,表明周围神经系统对骨折愈合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一侧下肢失神经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计量学参数及骨痂形成和生物力学的变化。设计:自身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天津医院。材料: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6个月龄,平均体质量210g。方法:实验于2001—03/2004—03在天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大鼠一侧下肢制成失神经胫骨骨折模型,对侧制成正常神经支配骨折模型。骨折后2周、4周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取双侧胫骨,拍X射线片、测定生物力学强度,制备不脱钙切片,进行骨计量学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骨折后双侧胫骨和骨痂湿质量比较。②X射线平片计分。③胫骨标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④骨折愈合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①两组大鼠骨折后双侧胫骨和骨痂湿质量比较:骨折后2,4周失神经组重量远大于正常神经支配组[(0.94&;#177;0.15)比(0.76&;#177;0.14)g,(1.06&;#177;0.26)比(0.81&;#177;0.10)g,P〈0.05]。②X射线平片计分结果:失神经组骨痂形成量明显增多(P〈0.01)。③胫骨标本三点弯曲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骨折后2.4周失神经组骨痂的强度明显低于正常神经支配组[(9.88&;#177;8.49)比(16.62&;#177;13.38)N.(12.77&;#177;7.55)比(20.19&;#177;10.60)N,P〈0.05]。④骨计量学检测结果:静态参数与正常神经支配组比较,失神经组矿化骨小梁宽度明显减小(P〈0.05),类骨质宽度增加,破骨细胞指数及骨吸收表面明显增大(P(0.05),成骨细胞指数及骨形成表面两组无差别;动态参数与正常神经支配组比较,失神经组矿化沉积率明显变小(P〈0.05),类骨质成熟时间延长(P〈0.05)。结论:周围神经在骨折愈合早、中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完整的神经支配是骨折愈合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多种肿瘤患者(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肺癌、肝癌)血清中Wnt2水平,评价Wnt2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多种肿瘤患者血清中Wnt2水平。结果与健康者比较,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患者血清中Wnt2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肝癌患者血清中Wnt2水平明显降低(P<0.05),肺癌患者血清中Wnt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Wnt2在不同类别的肿瘤中水平不一致,可能在不同类别的肿瘤中起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烟酸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同时伴发高钙血症及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2周洗脱期后血清磷≥1.78 mmol·L-1、血清校正钙≥2.5 mmol·L-1的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烟酸口服,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血清磷、血清校正钙、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血碱性磷酸酶、血小板计数、血尿酸、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血清磷及钙磷乘积明显下降(均P〈0.05),而血清校正钙、血iPTH、血碱性磷酸酶、血小板计数、血尿酸、血糖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及LDL-C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与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8周后使血清磷及钙磷乘积进一步下降(均P〈0.01),血iPTH、血碱性磷酸酶、血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也显著降低(P〈0.05或P〈0.01);相反,HDL-C则显著增加(P〈0.05)。血清校正钙、血小板计数、血尿酸及血糖未见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烟酸可有效降低伴有高钙血症血透患者的血磷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