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3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分别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通脉养心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表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心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左室射血分数(EF)、每次搏血量(SV)、每分钟心输出量(CO)、左房前后径(L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疗效比较和相关指标改善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有较好的疗效,四君子汤治疗CHF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附桂强心饮。两组疗程均为21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观察的12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抗心衰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合真武汤加减,均治疗4周后对比疗效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8%,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F、CO和C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F、CO和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能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振源胶囊,4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4%、对照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改善症状,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l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CHF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两组于治疗后3周测定心功能指标(SV、C0、CI、EF)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更佳,有显著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也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未发现与使用药物等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2例 )与对照组 (53例 ),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合以温阳益气、泻肺利水中药,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CHF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口服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加用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正> 青藏高原位于中亚,包括了中国青海省的大部分和西藏自治区以及克什米尔高原。由于青藏高原处于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交汇点,而且地理位置和环境特殊,它一直受到多种不同文化和科学的影响。同样,藏族的传统医学也受到各种不同医学的影响。特别是从中医学、伊朗医学和印度医学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并将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其更适于藏族文化和环境。那么,藏医学是怎样以客观的态度,吸收其他医学的有益之处为我所用的?本文将对藏医学、中医学和伊朗医学  相似文献   

12.
巫医与医学     
医学起源于巫术和宗教。在人类解除疾病的过程中,最早使用的方法来自巫师的实践。巫师发现、发展了医学,积累了许多医药学的经验和知识,但他们的目的不完全是治病救人,更深层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深信法力无边。  相似文献   

13.
蒙医学与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不同的医疗体系,文通过对蒙医学和中医学的理论系统、观念系统、技术操作系统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异与同,特别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并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揭示传统医学的认识方法的某些规律,无论对中医学还是蒙医学,都将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领域的最前沿研究,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结合却是医学界存在的最大难题.中、西医学在病因、病理、诊断等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交汇点,即结合点.找到这一点或几点,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便能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阐述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及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概况。方法 将转化医学在中西医领域里的研究性、报道性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介绍该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等。结果 转化医学已经被成功地引入到中医药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结论 转化医学的兴起将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创新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领域的最前沿研究,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结合却是医学界存在的最大难题。中、西医学在病因、病理、诊断等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交汇点,即结合点。找到这一点或几点,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便能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是联系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本文就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诊断学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主要观点是:①讲授中医,联系相关的西医知识;②结合临床实际,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化教学;③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18.
壮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壮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对本民族的生存和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壮乡广大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数千年来,壮族人民在同疾病做斗争中,在预防疾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知识,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壮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医体质学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睿林  王琦 《中医研究》2008,21(12):2-4
中医体质学认为人的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医体质学禀赋遗传论与体病相关等理论与临床研究,为优生优育、生殖疾病临床治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药与蒙药药性理论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同时论述了中药材与蒙药材在品种、同种药材不同药用部位及同一药材在临床上的药用功效上区别,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拓展临床药物的应用种类、数目,促进新处方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